經常有老家的同學、朋友問我,如果在老家交社保,卻在外地看病,蓋如報銷?這裡主要涵蓋兩種情況,一是異地就醫,二是異地轉診。下面詳細解析:
1、 異地就醫。
所謂異地就醫,就是指參保地和就醫地不一樣。如果去外地看病,沒有當地醫保,報銷的錢會少很多。而如果在 異地就醫前,提前做好備案,報銷比例就能提高不少。因為目前我國城鄉居民醫保尚處於省級統籌階段,今天小龍就跟大家分享下安徽的朋友該如何異地報銷。
舉個例子:王二麻子在武漢工作,醫保參保地在老家合肥,因病在武漢當地醫院住院治療。那麼此時,老王同志如何操作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呢?
簡單講,就必須提前進行異地就醫備案。具體分為兩步:
(1)先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或官網、微信小程序)確定當地就診醫院是否納入異地直接結算網絡的醫院,只有納入該結算網絡的異地就醫時才能刷醫保卡直接結算。
有不懂的朋友可以觀看下面視頻學習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2)在確定就診醫院後,接著向參保地的社保局進行備案。目前備案方式主要有兩種:①線上辦理,即通過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或官網、微信小程序)辦理備案。目前安徽省開通的城市為:合肥市、蕪湖市、蚌埠市、淮北市、滁州市、宿州市、六安市、亳州市等8個城市。也就是說參保地屬於以上城市的朋友將來需要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時,只需要動動小手指即可,非常方便。②如果不在以上8個城市參保的朋友,則可以撥打12333諮詢,或通過當地社保局官網、官方公眾號備案。
需要說明的是,異地就醫最終能不能報、能報多少主要看當地醫保政策,具體講:就診發生的藥品費、診療項目服務費能不能報以就醫地醫保目錄為準,能報多少則看參保地政策,比如起付線(以住院報銷為例,安徽為2000到20000之間)封頂線(20萬~30萬)報銷比例等。一般都會比參保地就診少5%或10%。
2、異地就診。
所謂異地轉診是指參保人員因為病情特殊,在參保地無法確診和治療的,由具備轉診資格的就診醫院提出轉診意見,經當地醫療保險經辦部門批准方可轉診至異地定點醫院。這裡有一點比較關鍵:參保地醫院無法治療的。如果當地醫院能治療,轉診是無法辦理的。根據規定,安徽地區異地轉診經備案後,報銷比例享受跟異地就醫一樣的待遇。另外如果是發生異地急診急救的話,安徽是支持「先救治、後報銷」的原則的,不需要提前備案,且報銷政策同參保地報銷政策一致。
3、後記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移動網際網路也越來越發達,生活也著實方便了很多,連異地就醫的手續通過手機也能辦理。不過小龍在此也要提醒大家,大多數情況下,異地報銷比例與當地就醫相比,仍然要低一些。如果你擔心這一點,也可以補充一份商業醫療險,不管醫保報了多少,剩餘部分都能再次報銷。
如果我今天的分享對你有所幫助,就點個 「在看」 吧,讓更多人看到,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感謝你的關注,願健康平安!
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