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的數感,不妨試試下面幾種方法

2020-12-13 孤獨的琴弦

所謂數感,通俗講就是學生對數的感覺,具體表現為對數和運算有敏銳的感受力,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主動地從數學的角度把握問題中潛在的數學特徵。

一個學生有良好的數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能更好地把數學知識應用於現實生活中。

其實培養學生的數感很簡單,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一、從生活中感知數學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充滿了數學。

例如:對「億」這個感念的感知,學生普通感到困難。可以舉例:成年人的頭髮約有10萬根,1000個人的頭髮大約有一億根,這樣通過學生所熟悉的頭髮,學生對「億」就會有初步的感知,然後再繼續舉例:中國的人口約有13.75億,全世界人口約有70億,鐘錶上的秒針跳動一億下需要三年多的時間。這樣學生就能從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對這些具體數量有了感知和體驗。

二、動手操作建立數感

例如,在學習了周長和面積的概念後,可以讓學生帶著尺子在小區裡實際測量一下停車位的長和寬,然後計算一下停車位的周長和佔地面積,這樣通過實際操作學生就建立起周長和面積的概念。

再比如在學習《時、分、秒》後,學習對於一秒鐘、一分鐘究竟有多長無法建立具體的感知,可以通過一些活動來讓學生具體感知一秒鐘、一分鐘有多長。比如讓學生寫數字或者抄寫課文,時間限定為一分鐘,看看一分鐘能寫多少字。讓學生讀一首詩,時間限定一秒鐘,看看一秒鐘能讀幾個字。通過這樣的實際活動,學生就能清晰感受一分鐘或者一秒鐘究竟有多長,從而建立對分和秒的概念。

三、在估算中加強數感

鼓勵學生利用估算來驗證計算結果。估算教學,要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體會到估算的意義和價值,結合學生的實際,尤其是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提出合適的問題,才能使得學生對估算的意義有深刻的體會,尤為重要的是,給學生充分的交流時間和空間,省略解題過程,容許合理的猜想,有利於數感的加強。

除了計算的估算之外,「選擇適當的單位」也是一種估算。我們的學生在解答題目時經常會出現一些如小明身高145米,體重是40克,教學樓高10千米,鋼筆長20分米……諸如此類明顯的錯誤。

到底是什麼原因?原因就在於學生並沒有建立有效的單位的概念。

那怎麼辦呢?就讓學生去估一估。

比如你能估計1本新華詞典大約有多厚嗎?課桌的面積大約是多少?你走一步的長度大約是多少米?一把大米大約有多少粒?學校的教學樓高5層,大約是幾米?通過這樣的估算,學生的數感就能得到逐步加強。

相關焦點

  • 幾種方法教你美白牙齒,不妨試試
    幾種方法教你美白牙齒,不妨試試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很多的愛美人士在對牙齒美白的時候都容易走進一些誤區,所以要想避免走入美白牙齒的誤區,就應該得知道牙齒美白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畢竟牙齒健康才是關鍵的話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科目二車感不好找?不妨試試這幾個方法,找準車感過關很簡單!
    科目二車感不好找?不妨試試這幾個方法,找準車感過關很簡單!哈嘍大家好我是汽車新趣是,考過駕照的人都知道,科目二是新手學員正式學車的第一門基礎課,想要熟練掌握駕駛技術,能快速找到車感很是重要,車感說不存在也存在,除下我們掌握好的技巧和細節之外,車感該如何尋找呢?科目二車感不好找?不妨試試這幾個方法,找準車感過關很簡單!
  • 如何去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不妨可以試試下邊幾種觀點與方法
    那麼作為男孩的父親,如果還不清楚如何去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不妨可以試試下邊幾種觀點與方法!面對兒童期的男孩明確規則,培養他們的自控能力面對兒童期的男孩,家長應該明確規則培養他們的自控能力,作為兒童期的孩子們。他們不知道什麼叫做規則,對於任何事情都是懵懂無知的。而在這個階段,家長應該加強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讓孩子建立起一個良好的遵守規則的習慣。
  • 幼兒學習數學,數感培養很重要,家長們要積極引導
    你會發現加減法好的孩子,一般數感培養的比較早,那如何培養小孩子的數感呢?數感培養最重要的是實物聯想孩子早在嬰兒時期就能感知數量,並進行簡單的數量多少比較。而孩子早期對數量的感覺多來自視覺刺激。在這個階段,家長先不要急於教孩子數數,可以用具體的實物幫助孩子感知數量。帶孩子多觀察身邊的物品(吃、喝、玩、用),去比較不同的數量。興趣是第一老師,每個孩子擅長的領域,興趣都會有所差別,家長儘量先從孩子感興趣的方面進行引導。比如,孩子喜歡玩積木,可嘗試著問孩子「一共有多少塊積木?一共有幾種顏色?最喜歡哪一種顏色?」
  • 正確的祛斑方法不妨試試以下幾種
    正確的祛斑方法不妨試試以下幾種。 1、用檸檬水洗臉 在用溫水洗臉,沐浴的時候,皮膚毛孔完全打開,這時候使用檸檬切片擦拭面部或全身,都可以起到美白,淡化色斑的作用。早上洗臉不推薦使用檸檬,因為檸檬屬於是感光水果,所以建議在晚上使用此方法。
  • 高一學生語文成績差怎麼辦?不妨試試這些方法,學好語文很簡單!
    步入高中階段的學生其任務可以說是更加重了,不同學科之間的難度逐漸加大,譬如語文不再像初中時這麼容易學習,只是單純地背背就好。要知道上了高中後,各個科目的學習,要求上也是增加了不少,所以想要成績好的學生就必須掌握每門學科的學習方法。那麼高一學生語文成績差怎麼辦呢?
  • 如何培養幼兒的數感?
    由於數感是一個特別抽象的詞,是一種隱形的數學能力,所以家長對數感培養的困惑集中體現在不知道應該以什麼為參考標準,以什麼樣的目標為培養方向,也不清楚數學啟蒙哪些方面會涉及到數感,從而導致了對數感培養的無從下手。
  • 不妨試試這幾種方法
    下面我們分別對有線滑鼠和無線滑鼠失靈故障進行分析。總之,作為電腦最重要的輸入設備,滑鼠的問題還是需要用戶多少了解一些,真要是遇到滑鼠失靈不妨試試以上幾種方法。
  • 錢志亮:孩子學前數學準備,數感培養是重點
    好多小學老師碰到過這樣的尷尬:讓學生自編應用題時,出現了一些笑話:「門高2釐米」、「媽媽的體重是50克」、「小紅每分鐘走10米」、「小明的爸爸今年18歲」······這些讓人哭笑不得笑話背後,我們不得不反思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的數學教育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忽視了學生良好數感的培養!
  • 數感培養,要從學前開始
    但這其中反映的問題是孩子的數感問題。如果你錯過了孩子的這個敏感期,孩子的數感就很有可能會很差,在小學階段很難學好數學。2如何培養孩子數感?最好是能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數感。例如,我家小寶4、5歲的時候,我就會在和他一起搭乘電梯的時候教他認識數字,並引導他按樓層。在超市排隊買單的時候,也可以和他一起數買了多少樣物品,前面還有多少人在排隊。不過家長要記住,在孩子答對之後,一定要立刻表揚孩子回答得真棒這樣,孩子才會越來越喜歡數學。
  • 背誦作業學生很難完成咋辦?一線教師:不妨試試這4種背誦方法
    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學生可以提高對漢語言文字的感受能力,語感提高了,語文成績自然如同中老年人的血壓一般蹭蹭蹭往上冒。如果學生能夠做到熟讀成誦,把每天讀的內容背下一部分來,那麼對學生而言的語文學習來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但是,還有一些學生很難完成背誦作業。背誦顒學生很難完成該咋辦?
  • 數學速算技巧(四)數感
    何為數感?「數感」是一個讓我們熟悉又陌生的詞彙。所謂數感,就是一種自主地理解數與運算數的意識,就像我們時常講的英語語感一樣,是潛意識裡對數的感悟。《數學課程標準》在關於學習內容的說明中,描述了數感的主要表現,包括「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表示數;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用書表達交流信息;能為解決問題選擇適當的算法;能估計運算的結果,並對結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釋。」
  • 這幾種方法,你不妨試一試
    其實有幾種在家就能鍛鍊身體的運動,這幾種方法,你不妨可以試一試。一、深蹲運動深蹲運動需要的空間不大,在家就能做。它能鍛鍊我們的肌肉,例如:股四頭肌、臀大肌等,都能很全面地鍛鍊到。不過深蹲要講究方法的,在動作方面雙腳要分開,腳跟的距離大概與肩部同一寬度。然後腳尖要向外展開,角度為三十度,不過具體的角度按照自身條件來。
  • 數感培養,要從學前開始
    但這其中反映的問題是孩子的數感問題。數感(number sense)是一種對「數」直觀概念,指的是一種理解一個集合的數量以及用數來表達對這個數量的能力。想要增強孩子的數感,只是簡單的一兩個練習是不夠的。最好是能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數感。
  • 小學數學分數約分技巧,特別介紹一種特殊的化簡方法,不妨試一試
    在異分母和同分母的分數計算中,計算結果要求化成最簡分數,下面是約分的幾種方法:一般化簡方法(1)當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個位上是0,2,4,6,8時,不是最簡分數,一定有公因數>2;特別的: 當分子和分母是倍數關係時,用最小的數作為公因數去約;當分子和分母尾數同時含0時,分子和分母直接同時約掉共有的0的個數,再進行約分(2)當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個位是0或5時,不是最簡分數,一定有公因數
  • 數學啟蒙千萬條,培養「數感」第一條!關鍵注意這4方面!
    生活中,我們一定常聽到美感、語感、樂感,但卻極少聽到「數感」。其實數感同美感、語感、樂感一樣,指對數字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包括能否靈活處理數字、拆解問題,並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數感感知的是數字的能力,比如下面這個例子:一位家長給我們反映,檢查孩子數學作業時發現孩子把19+23算成了72。告訴孩子這個錯誤時,孩子表示「真的嗎?我再算一下。」
  • 一年級數學第六單元強化練習講解,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數感和符號感
    一年級數學第六單元《11~20各數認識》屬於數與代數領域內容,這部分內容是整個數學教學體系的基石。11~20的認識又是數與代數內容的前期基礎,因此在一年級學習中我們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數感和符號感,加強對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 一年級數學第一單元準備課 數一數 數感培養常被遺忘的一環
    數感是新課標關於一個孩子學習數學達標與否的一個重要指標。數感與球感和樂感一樣,說不清楚,但是能從技術裡感覺出來,也就是當一個孩子具有很好數感的時,數學學習和數學應用等應該會表較好。《準備課 數一數》雖然,這不是一節系統的課,只是初步了解學生數數水平以及對數數基本方法的掌握,但是如果你是一位特別細心的老師你會發現,數數的這個環節有一個知識容易被我們遺忘。本課數一數的三個支柱如下圖教師還是學生最容易弄混和遺忘的是歸類。
  • 數學啟蒙從來就不是數123,正確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感
    不少家長讓孩子從2歲就開始練習數數,3歲學寫,4歲開始學算數,小學後又開始上各種奧數班,家長們似乎對數學的興趣總是不斷的。 但是這樣的方法真的有用嗎?其實數字啟蒙的正確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感"。
  • 孩子「數感」不好,再多數學啟蒙都白搭!數感培養要從娃娃抓起
    數學的基礎是數感的啟蒙和培養,正如「中國奧數第一人」孫路弘在《好媽媽這樣教數學》裡寫的:「數感是未來數學學習的核心基礎。」《幼兒數學核心概念》一書裡這樣定義「數感」:發展有意義的對數量的感知。說起數感,很多家長可能會覺得難理解,但「數感」只是聽起來抽象,實際上「數感」就在我們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