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創新型企業是怎麼創成的

2020-12-20 房天下產業網

2011年08月17日09:34 來源:中國化工報

[搜房產業網商務頻道]萬華的技術創新成果眾所周知,8月中旬,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調結構、轉方式典型企業系列調研活動走進了萬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深入了解這家企業如何通過創新驅動發展是此次調研的主要目的,而萬華能否成為一個當之無愧的典型是記者此行採訪最關心的。

萬華的總部位於山東省煙臺市。簡樸的樓讓調研組想要找到答案的心情愈加急切起來。技術創新的歷史、如何吸引和用好人才、萬華的下一步打算,一堆問題拋給了萬華實業總裁丁建生和煙臺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廖增太。從最初引進日本1萬噸/年MDI設備開始,這兩位MDI技術產業化的開拓者如數家珍地介紹起萬華人艱苦奮鬥的歷程和企業雄心勃勃的發展遠景。

當初,為了引進跨國公司的先進技術擴大產能,萬華人著實被這些大公司涮了一把。外國來廠參觀,萬華毫無隱瞞;跨國公司想要了解中國聚氨酯市場情況,萬華人傾力而為。可最後,萬華人還是通過別人才得知,跨國公司決定自行在中國建廠。這份屈辱讓丁建生難以忘懷,同時也讓他明白一個道理,真正具有市場的技術是引進不來的,技術創新能力也是買不到的。到如今,通過技術創新,當初引進的這套裝置產能現在已經達到了25萬噸/年。調研組負責人、石化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李壽生不無感慨地說,那個年代,能夠有萬華這種決心並付諸實踐的企業太少了。

調研組在深入生產車間實地考察時,生產一線的職工們自豪地證實並介紹的很多細節,讓聽者無不為之動容和讚嘆。

但是,這樣的規模和水平能與跨國公司抗衡嗎?萬華人給出了有說服力的證據。

在寧波大榭島,調研組成員看到了萬華的「真傢伙」。東海之濱,綠蔥蔥的山下,一個現代化的MDI生產基地——萬華寧波工業園。前港後廠、一體化優化集成的發展模式,引進業內最先進的安全管理體系,擁有兩套最大的MDI裝置,每套裝置都代表著最先進水平。「聽不到、看不到、聞不到」是萬華人廣為流傳的一句話,指的是噪音、跑冒滴漏等現象在這裡被完全杜絕。「在山青水秀的海島上建設了一座現代化的花園式工廠,化工企業可以做得這麼好,真不簡單!」李壽生說。

據丁建生介紹,今年萬華開啟了新時期實現騰飛發展的按鈕,在異氰酸酯領域要做綜合實力全球第一的企業,聚氨酯綜合實力要躋身全球前三位。同時,實現兩個「轉變」,一個是本土化向國際化轉變,另一個是萬華聚氨酯向萬華化學轉變,豐富產業構成,銷售收入要在2015年達到600億元,2020年達到千億元以上。

離開萬華前,調研組進行了閉門討論。討論的焦點已經不再是最初萬華能否成為典型這個疑問,而是萬華的哪些方面最值得總結。確實,萬華在困境中被逼上梁山而實現技術突破,以上市和人才激勵政策為代表的體制機制創新,求賢若渴的人才戰略,以寧波大榭島項目建設和收購匈牙利BC公司為代表的走向的騰飛戰略,培育企業百年文化等,每一點都可以成為業內企業學習的榜樣。

李壽生認為,最初將萬華作為調研的對象選對了,萬華通過多年的發展,站在了行業發展的制高點上,完全可以為行業企業提煉出具有共性、方向性和指導性的典型經驗。

[更多商務資訊 點擊此處]

相關焦點

  • 萬華集團的改革創新之路及其啟示
    改革創新造就發展傳奇 萬華集團發展之初面臨著無核心技術、社會負擔重等困難與挑戰。面對嚴峻複雜的內外部環境,積極推進改革改制,大力開展技術創新,走過了不平凡的發展歷程,實現了由依賴技術引進向堅持自主創新的轉變,由追隨型本土企業向創新型跨國公司的轉變。
  • 煙臺萬華丁建生:自主創新是萬華生存DNA
    煙臺萬華丁建生:自主創新是萬華生存DNA 2013-02-18 09:01:17 來源:網上輕紡城 如果你不了解MDI,我可以告訴你,這是生產聚氨酯的主要原料
  • 萬華化學集團:唯有實幹創新方能成功
    ­  一次刻骨銘心的教訓換來自主創新的種子­  萬華化學的前身——煙臺萬華合成革集團,成立於1978年,是國家為了解決老百姓穿皮鞋難的問題而建立的國有企業,當年從日本引進年產300萬平方米的合成革生產線,同時為了解決在合成革生產過程中需要的原料,配套引進了年產1萬噸的MDI生產裝置,整個項目於1983年建成投產。
  • 推廣萬華、濰柴改革創新經驗!全省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發展研討會在...
    6月20日,全省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發展研討會在煙臺開發區召開。會議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關於國企改革系列重要論述,總結推廣萬華、濰柴改革創新經驗,研究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思路舉措。
  • 萬華:國企領導力的典範
    在40餘年艱辛創業、自主創新、改革發展的歷程中,萬華把為黨奮鬥、為國分憂、為民服務作為最高價值追求,通過願景領導力、改革領導力、創新領導力、人才領導力、黨的領導力,打造了國有企業領導力的典範——「萬華領導力」,並由此創造了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奇蹟,成為我國民族工業的傑出代表、國有企業改革的成功範例。  1  願景領導力:一張藍圖繪到底  願景就是企業的初心。
  • 萬華改革創新發展引熱議!董事長廖增太的四個感悟與三個不變
    四十多年過去了,得益於黨的堅強領導和改革開放時代精神的感召,萬華人創新創業的熱情和能量不斷被激發,一代又一代萬華人把當年偏居一隅的本土企業發展成為擁有煙臺、寧波、匈牙利三大產業基地的國際化公司。現在的萬華,正秉承著「改革、創新、擔當」精神,向著世界一流企業大步邁進。今天,我匯報的題目就是「改革創新擔當,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 .| 開發區:京東智聯雲打造山東半島電商集聚地、萬華全球創新...
    4日下午,觀摩團來到煙臺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對京東雲(山東半島)數字經濟產業園、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煙臺片區「自貿創谷」、萬華全球創新中心項目、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項目進行觀摩。產業園扶持政策配置完善,提供辦公場地租金減免、產業培育資源包、產業推介、企業創新培育、特色產業節等資源扶持,為進駐企業提供「一站式+保姆式」的數字經濟服務。
  • 萬華化學集團:情懷只是起點 唯有實幹創新方能成功
    一次刻骨銘心的教訓換來自主創新的種子萬華化學的前身——煙臺萬華合成革集團,成立於1978年,是國家為了解決老百姓穿皮鞋難的問題而建立的國有企業,當年從日本引進年產300萬平方米的合成革生產線,同時為了解決在合成革生產過程中需要的原料,配套引進了年產1萬噸的MDI生產裝置,整個項目於1983年建成投產
  • 新華社長文:從萬華改革之路看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偉大實踐
    5月29日晚,新華社刊發題為《「吾將上下而求索」——從萬華改革之路看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偉大實踐》的長文,深度剖析萬華公司一鼓作氣謀改革、一氣呵成求創新、一以貫之闖新路,全方位解讀其以改革創新不懈探索,有力回答時代之問。新華社近萬字長文:從空中俯瞰,萬華煙臺工業園中的一座座辦公樓,形同一個個巨大的苯環分子結構。
  • 總書記的牽掛|萬華化學集團:突破「卡脖子」技術,搶佔自主創新制高點
    在引進PO/MTBE技術後,開始國產化嘗試並在此基礎上突破創新,自主研發了環保技術PO/SM和POCHP。  胡兵波介紹說,採用PO/SM技術的環氧丙烷項目即將於今年下半年建成投產,POCHP也已完成中試。現在萬華成為國際上唯一一家三種最先進環氧丙烷技術全部「打通關」的企業。長期困擾萬華的「聚醚多元醇短板」正在悄然長高。
  • 打造世界級材料創新中心 大榭萬華研究院邊建邊投
    一邊的科研樓還在建設,另一邊的材料測試中心已產出各類材料……通過邊建邊投,寧波大榭萬華高性能材料研究院研發及成果產業化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目前,已開發出各類材料超300款,申請專利155件,並與行業內企業合作量產193款新材料,應用於汽車、家電等領域。
  • 萬華化學上半年業績發布 化工行業迎來至暗時刻 萬華逆勢擴張
    原標題:萬華化學上半年業績發布,化工行業迎來至暗時刻,萬華逆勢擴張   2020年08月20日萬華化學
  • 爭創一流百戰多——新時代新國企萬華改革創新啟示錄(上)
    來源:經濟參考報編者按:新形勢下的國企如何以市場為導向,通過改革創新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過40多年來的嬗變,趟出了一條清晰路徑。從12日起,本報連續三天推出萬華改革創新實踐報導,敬請讀者關注。
  • (國企改革發展典型)萬華化學集團:情懷只是起點 唯有實幹創新方能...
    新華社北京10月30日電題:萬華化學集團:情懷只是起點 唯有實幹創新方能成功新華社記者劉開雄1978年,中國開始改革開放的時候,煙臺萬華合成革集團悄然在膠東半島的山東省煙臺市成立了。40年風雨歷程,歷經起伏的萬華化學集團如今在全球員工超過一萬人,是中國唯一一家同時擁有MDI、TDI、ADI全系列異氰酸酯製造技術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企業。
  • 「吾將上下而求索」——從萬華改革之路看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偉大實踐
    如果說「創業+改革」是促使萬華活起來的化學反應,那麼「改革+創新」則是促使它強起來的深刻巨變。與中國改革開放同齡的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從昔日生產合成革的傳統國企起步,技術創新能力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成長為全球MDI行業領軍者的現代化大型企業,走出一條令人矚目的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之路。
  • 「為」與「不為」的辯證法——新時代新國企萬華改革創新啟示錄(下)
    萬華「為」與「不為」辯證法已融入企業改革發展中的每一個動作、細節、習慣和心態,構成了萬華的文化基因,形成了新時代國企特有的價值觀。↑萬華寧波公司全景圖。萬華的單體MDI因為過硬的產品質量和優質的服務,獲得了客戶的認可,最終實現銷量全國第一。這並非個案,為了創新實驗,萬華已經建成20餘套中試設備。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從借鑑到超越,萬華在科技創新中走出了一條「另類」發展之路。↑在萬華煙臺工業園,工作人員自覺「三人成列」(2019年4月30日攝)。
  • 萬華化學股價再創新高,市值超3000億元!
    1月6日收盤後,萬華化學披露業績預告稱,隨著全球化工行業的下遊需求在三季度末出現好轉,部分地區需求快速增長,其主要產品銷量提升且銷售價格上漲。截至1月6日收盤,萬華化學股價再創新高,報收98.42元,上漲0.82%,市值達3090.14億元。
  • 山東網友為煙臺萬華點讚:勇於創新,與改革旋律同頻共振
    5月29日,新華社刊髮長篇通訊《「吾將上下而求索」——從萬華改革之路看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偉大實踐》,新銳大眾客戶端、大眾日報官方微信第一時間進行轉發,在省內引起強烈反響。截至5月31日18時,在新銳大眾客戶端及大眾日報微信獲得33萬+點擊量。
  • 萬華集團董事長李建奎:讓萬華成為世界巨頭
    30年,李建奎踏著創業者們的足跡讓萬華實現了對國有企業缺陷的突破,完成了用1億資金「變」成700億的股市神話,把萬華從中國的角落推到了巴斯夫、拜耳等化工巨頭面前,平起平坐,共切蛋糕。30年,時光將李建奎從一名基層工程技術人員淬鍊成董事長,將萬華從步履蹣跚淬鍊成國際巨擘。
  • 「分紅王」萬華化學向全球化工十強進軍——專訪萬華化學董事長兼...
    按照這一重要指示精神,資本市場要加快改革、完善體制,為重要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平臺和機制性支持,通過新股發行、整體上市、併購重組等多種手段,助力軍民融合,助力「大國重器」型優質企業提高全球競爭力,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力量。本報今日起推出《大國重器與資本市場建設》系列專題報導。今天刊發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