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來源:艾媒網
7月17日晚間,鬥魚正式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發行價為11. 5 美元,股票代碼為「DOYU」。鬥魚開盤價報11.02美元,較之11.5美元的IPO發行價跌4.17%,盤中鬥魚股價有所回升,並最終收復全部跌幅,收於11.5美元的發行價。
根據招股書顯示,鬥魚的發行價區間為每美國存託憑證(ADS)11.5美元至14美元,計劃發行6738萬股ADS,若計入超額配售的1010萬股ADS,則其融資區間在8.91億美元至10.85億美元,最大融資規模約為10.85億美元。
鬥魚於2014年成立,是國內最大的遊戲直播平臺之一,如今終於登陸資本市場了。這也意味著,騰訊系又一家獨角獸上市。首次公開募股後,騰訊全資子公司NectarineInvestmentLimited持股為37.2%,依然是最大股東;陳少傑持股為13.3%;張文明持股為1.7%;奧飛董事長蔡冬青透過AodongInvestmentsLimited持股為2.4%;PhoenixFujuLimited持股為5.6%,紅杉資本及其他機構成員持股為9.1%。
一波三折上市路
4月22日晚,遊戲直播平臺鬥魚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式遞交了IPO申請。其招股書顯示,鬥魚擬在紐交所掛牌,交易代碼為「DOYU」,預計融資規模為5億美元。摩根史坦利、摩根大通和美銀美林為本次IPO的承銷商。
早在2018年1月,鬥魚便首次啟動公開招股的流程,融資額度大約3億至4億美元,當時的條件對鬥魚而言相對有利,一方面鬥魚在遊戲直播行業的先發優勢還很明顯,無論在用戶規模還是資本支持上表現都優於虎牙,另一方面,騰訊的背書不僅增加了鬥魚的知名度和品牌效應,也為鬥魚的估值增添了不少催化劑,極大地增加了投資者對鬥魚的信心。
然而,2018年4月,鬥魚捲入直播整頓,開展為期3個月不良內容信息自查,喪失了上市的先機。直至2019年2月,才開始傳出美股上市的消息。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鬥魚選擇在今年上市,主要有三點原因:資本有退出獲得回報的需求,鬥魚已累計完成6輪融資,這是資本的推動;現在監管趨嚴,主播資源減少,受眾亦在往短視頻方向轉化,直播平臺需要趕緊融一筆錢,為未來轉型做準備;鬥魚主要對標虎牙,虎牙去年已經在美國上市了,收益較好,理論上鬥魚也有機會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
值得一提的是,鬥魚、虎牙直播是成立最早、背景最深的遊戲直播平臺。作為從「千播大戰」中廝殺出來僅存的兩個頭部玩家,鬥魚和虎牙也一直是雙方最為難纏的對手。
據艾媒北極星系統(bjx.iimedia.cn)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在遊戲內容類直播主流平臺中,虎牙直播和鬥魚直播的月活躍用戶數量遙遙領先於其他遊戲直播平臺,均超過1500萬人,其中虎牙直播以微弱的優勢位於第一。
運營成本難降低
正如陳少傑在納斯達克上市現場所說:「今天是鬥魚的高光時刻,但絕不是巔峰時刻。」鬥魚交出的招股書並不算一份完美的成績單。
據招股書顯示,在剛剛過去的第一季度,鬥魚已經實現了扭虧為盈。一季度,鬥魚營收為14.89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的6.67億元增長123.24%,淨利潤為1820萬元,相比上年同期的虧損1.56億元增長111.67%。
從收入構成上來看,鬥魚營收主要由直播以及廣告和遊戲推廣收入構成,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中直播收入在營收中的佔比分別為77.7%、80.7%和86.1%,廣告和遊戲推廣收入分別佔比22.3%、19.3%和13.9%。
事實上,鬥魚過去三年營收一直保持著增長,2016年、2017年、2018年這三年間,鬥魚營收分別為7.87億元、18.86億元和36.54億元,但是由於直播行業屬性,這三年間鬥魚從財務上看,都是虧損的,虧損分別為7.83億元、6.13億元和8.76億元。由此計算,鬥魚近三年來合計虧損總額約23億元。
儘管2019年第一季度扭虧為盈,但2019年整體狀況仍難以預估。而居高不下的運營成本便是其中原因之一。根據招股書,鬥魚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一季度總營業費用分別約-4.08億元、-6.14億元、-10.1億元、-2.52億元;同時,其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一季度的運營利潤仍然為負,分別虧損7.76億元、6.18億元、8.59億元、0.4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鬥魚在招股書風險因素中指出,自成立以來,其已出現了淨虧損,未來仍可能繼續遭受損失。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居高不下的運營成本在短期內仍會成為鬥魚實現盈利的一大阻礙。而上市之後,鬥魚還需要證明其持續盈利的能力,才能博得資本市場青睞。
電競迎來新機遇
據招股書顯示,鬥魚本次IPO募集的資金將用於提供更多優質電競內容,繼續增強技術和大數據分析能力,提升用戶體驗和運營效率,以及日常營運資金需求和潛在的戰略投資。
可見,電競市場被鬥魚放在未來戰略的重要位置。遊戲與電競一直都是鬥魚最受歡迎、內容最豐富的欄目。2018年鬥魚完成了約337場電競賽事直播,承辦了85場電競賽事,還贊助了26個頂級電競戰隊,收穫了大量電競觀眾群體。在主播資源方面,鬥魚與國內top100遊戲主播中的50位籤訂了獨家直播合同,包括8為TOP10主播。優質資源的獲取為鬥魚的發展積蓄了能量,同時也提升了平臺的品牌效應。
事實上,作為遊戲內容的重要輸出渠道,電競行業的發展,將為遊戲直播平臺帶來發展的新動力。2019年4月1日,人社部正式新增「電子競技員、電子競技運營師」為最新職業,這代表著電子競技得到官方認可,極大的提升了電子競技的「社會地位」,也有助於推動整個遊戲直播行業的發展。
一方面,電競職業化將會提升電競賽事的觀賞性,對遊戲直播平臺用戶的引流和沉澱作用效果增加;另一方面,職業化水平的提升有助於推高電競賽事的商業化價值,贊助商類型以及贊助量級不斷攀升,有利於拓寬遊戲直播平臺商業變現道路。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68%的中國電競用戶集中在19-35歲的年輕群體,他們對電競相關產品的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不斷增強。鬥魚在電競觀眾群體數量上處在行業前列,未來在用戶付費方面擁有較大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