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評價科學化引領教育現代化

2021-01-16 神州學人

  教育評價是教育改革發展的「牛鼻子」和「指揮棒」,事關教育改革發展方向,事關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效落實,事關教育現代化的順利推進。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體現了鮮明的導向性、嚴密的系統性和嚴謹的科學性,為新時代推進教育評價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我們要針對黨委和政府、學校、教師、學生、社會五類主體,充分考慮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三大學段特點,緊盯關鍵環節,抓好貫徹落實,以評價科學化引領教育現代化。

  緊盯「科學履責」,完善黨政評價。近年來,湖北一方面積極做好國家對省政府履行職責督查反饋問題的整改工作,確保國家重大教育方針政策得到貫徹落實;另一方面,印發《對市州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方案》,推進市州政府科學履責。今後,要進一步完善黨對教育工作全面領導的體制機制,建立健全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深入教育一線調研、為師生上思政課、聯繫學校和年終述職必述教育工作等制度,強化黨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職能作用,構建黨的領導縱到底、橫到邊、全覆蓋的工作格局。完善市州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既要評估最終結果,也要考核努力程度和進步發展。要重點考核科學的教育政績觀樹立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教育突出問題解決情況,堅決糾正簡單以升學率評學校、以考分排名評教師的做法,堅決改變把升學率與學校工程項目、經費分配、評優評先等掛鈎的現象。要完善反饋、整改、複查、激勵、約談、通報、問責等制度,真正讓教育督導「長牙齒」。

  緊盯「立德樹人」,完善學校評價。近年來,湖北以「朝讀經典」「起點閱讀」等活動為載體,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程、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以「五個思政」改革創新為載體,推動構建高校「三全育人」工作集成體系,湧現出一批「中國站位、時代風味、湖北範式、校本特色」的思政品牌。下一步,我們要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評價學校的根本標準,大力推進大中小幼德育工作一體化。對幼兒園,要重點評價科學保教、規範辦園、安全衛生等情況,堅決遏制「小學化」傾向;對中小學校,要完善「綠色指標」體系,重點評價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引領教師專業發展等情況,全面客觀反映學校的辦學質量和進步指數;對普通高中,要以深化高考綜合改革為抓手,突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有序推進選課走班等指標,促進高中階段學校特色多樣發展;對職業學校,要重點評價德技並修、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情況;對高等學校,要進一步完善不同類型高校評價指標,引導各安其位、分類發展、特色辦學。

  緊盯「全面發展」,完善學生評價。近年來,湖北推動學校開齊開足體育、美育課,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制定《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若干措施》,推動大中小學根據學段特點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出臺《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機制逐步建立,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機制初步形成,「唯分數」「唯升學」的現象有所扭轉。今後,要創新德智體美勞過程性評價辦法,著力培養學生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要完善德育評價,根據學生不同階段身心特點,科學設計不同學段德育目標要求,引導學生養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質和行為習慣。要強化體育評價,建立日常參與、體質監測和專項運動技能測試相結合的考查機制,將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作為教育教學考核的重要內容。要改進美育評價,把中小學生學習音樂、美術、書法等藝術類課程以及參與學校組織的藝術實踐活動情況納入學業要求。要加強勞動教育評價,中小學勞動教育必修課程,每周不少於一課時。

  緊盯「師德為先」,完善教師評價。近年來,湖北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教師隊伍數量結構明顯優化、專業素質持續提升、先進典型層出不窮。今後,要持續把師德表現作為評價的第一標準,把認真履行教育教學職責作為評價教師的基本要求,強化教師思想政治素質考察,突出教育教學實績,堅決克服「唯科研」「輕管理」「弱育人」現象。要改革幼兒園教師評價,突出保教實踐,把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促進兒童主動學習和全面發展的能力作為關鍵指標。要改革中小學教師評價,探索建立中小學教師教學述評制度,績效工資分配向班主任傾斜,向教學一線和教育教學效果突出的教師傾斜。要改革職業學校教師評價,健全「雙師型」教師認定、聘用、考核等評價標準,突出實踐技能水平和專業教學能力。要改革高校教師評價,落實教授上課制度,把參與教研活動、編寫教材案例、指導學生畢業設計等情況計入教師工作量。

  緊盯「正確導向」,完善用人評價。近年來,湖北在各級公務員等招錄招聘中,合理制定招考條件、確定學歷層次,較好地優化了用人環境。今後,要進一步推動相關部門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目標的人才使用機制,改變人才「高消費」狀況,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要樹立以品德、能力、業績為導向的人才評價標準,不得把人才稱號作為承擔科研項目、職稱評聘、評優評獎、學位點申報的限制性條件,促進人才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本質。要改進學科評估,糾正片面以學術頭銜評價學術水平的做法,教師成果嚴格按署名單位認定、不隨人走。要依據實際貢獻合理確定人才薪酬,不將人才稱號與物質利益簡單掛鈎。

  作者:湖北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 陶宏

  《中國教育報》2021年01月11日第9版 版名:新聞·綜合


相關焦點

  • 中國70年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發展
    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的創新發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揭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沉著冷靜、審時度勢,堅持發揚中國共產黨重視思想建設和理論引領的優良傳統,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獨特優勢,以「真理標準大討論」開局,推動恢復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正確思想路線。
  • 國家信息中心聯合騰訊雲啟動現代化城市體徵評價研究
    1月8日,在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蘇州峰會上,國家信息中心聯合騰訊雲啟動現代化城市體徵評價研究,發布現代化城市體徵評價框架。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國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單志廣,騰訊副總裁道峰,騰訊雲副總裁羅朝亮,騰訊雲副總裁李哲共同參與發布。
  • 信息化引領教育現代化改革 四川首個5G教育邊緣雲平臺上線
    成都天府新區教育信息化引領教育現代化改革項目創新全國及全省的紀錄!8月20日,天府第七中學、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及中國移動四川天府新區分公司聯合召開《天府七中5G智慧校園技術方案》發布會暨天府七中教育邊緣雲平臺上線儀式。會上發布了全國首個5G智慧校園技術方案,同時宣告上線全省首個校園級5G教育邊緣雲平臺。
  • 雷朝滋:「網際網路+教育」將全面推動教育評價方式創新
    1月4日,由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主辦的「網際網路+助力教育資源均衡化研討會」在京召開。在會上,針對「網際網路+教育」這一主題,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在會上提出了一個觀點——「網際網路+教育」將全面推動教育評價方式創新。
  • ...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解讀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
  •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朱之文:用科學的教育評價引領推動教育現代化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對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作出了系統部署。這是首次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教育評價改革文件,凸顯了教育評價在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新中國教育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教育評價是教育治理的重要內容,也是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
  • 曹獻坤:以國際教育創新島為引領 加快建設高質量現代化教育體系
    曹獻坤介紹,「十四五」期間,海南教育系統將以國際教育創新島為引領,充分發揮教育改革開放試驗平臺和對外開放窗口作用,推進各級各類教育高質量協調發展,教育事業主要指標達到全國中上水平,教育治理水平和服務自貿港建設能力不斷提升,基本建成與自貿港發展相適應的高質量現代化教育體系。
  • 信息化引領教育發展
    長達大半年的「抗疫」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教育體系也迎來了一次飛躍的發展,在線教育極大地推動了K12教育的信息化進程,K12教育將翻開新的一頁。在線教育火熱之後 師生對教育平臺提出智能化需求此次疫情的爆發讓在線教育成為全國追蹤的焦點,全國K12階段的教育任務全部湧入線上,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在線教育需求呈井噴式的爆發。
  • 教育信息化引領教育現代化
    今天由省信息化專家吳永平老師和電教站胡德海老師為我們講授「教育信息化以及網絡學習空間建設」的相關知識。吳老師的講授讓人大開眼界,尤其是在講授智慧數字校園時讓我們親眼看到了未來教育的樣子!胡德海老師親身示範的《網絡學習空間的建設》極具可操作性,原來「教育現代化」就在我們身邊。
  • 教育政策原文系列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聚焦教育發展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重點部署了面向教育現代化的十大戰略任務。一是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任務,貫穿到教育改革發展全過程,落實到教育現代化各領域各環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教育戰線,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中小學教育,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
  • 用評價改革引領促進健康教育生態建設——在全省教研系統深化教育評價改革會議上的講話
    監測結果顯示,到2019年,全省縣域教育現代化發展水平總體達成度為73.58%,其中總體達成度超過80%的縣(市、區)共17個,達成度在75%~80%之間的縣(市、區)共22個。我省還兩次在全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培訓班上發言介紹教育評價改革情況。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教研系統廣大老師的辛勤工作和創新創造。在此,我代表省教育廳,對全省教研系統廣大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
  • 高等教育現代化要破解三大難題
    原標題:高等教育現代化要破解三大難題 【思想匯】 編者按 今年2月發布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了到2035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邁入教育強國行列,推動我國成為學習大國、人力資源強國和人才強國的宏偉目標。
  • 向科學化、社會化、多元化評價機制邁進——技能人才評價權進一步...
    記者獲悉,為深化「放管服」改革,多地已部署加速推進開展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工作。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通知》最大的亮點就是「自主」。《通知》比較系統地明確了企業在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中的自主權,包括自主確定評價範圍、自主設置職業技能等級、依託企業開發評價標準規範、自主運用評價方法、開展職業技能競賽評價、貫通企業技能人才職業發展等。
  • 廣東縣域教育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背景、基本原則及其實施
    廣東縣域教育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背景、基本原則及其實施 廣東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   陳健  經廣東省政府同意,從2008年起,廣東省施行縣域教育現代化督導評估制度。
  •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主要內容有哪些?
    大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將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素質的第一標準,推動師德建設長效化、制度化。加大教職工統籌配置和跨區域調整力度,切實解決教師結構性、階段性、區域性短缺問題。完善教師資格體系和準入制度。健全教師職稱、崗位和考核評價制度。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健全以師範院校為主體、高水平非師範院校參與、優質中小學(幼兒園)為實踐基地的開放、協同、聯動的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
  • 全力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
    會議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力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進行了交流研討。本報今日刊發部分與會者發言摘編,以饗讀者。30年的歷程表明,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創時期,浦東是勇敢的探索者;在我國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動實踐中,浦東是有力的引領者;在我國對外開放的壯闊歷程中,浦東是積極的先行者。浦東以30年開發開放的重要貢獻,為各地的開放提供了示範,為全國的改革探索了路徑,為國家的現代化積累了經驗。
  • 教育科研支撐驅動引領教育改革發展
    從全球現代教育發展歷程來看,教育科學研究始終發揮著支撐、驅動和引領作用   縱觀現代教育史,教育科研伴隨了教育現代化的整個過程,兩者相伴而生、渾然一體。近現代以來,在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和三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下,歐洲資本主義快速發展,對教育產生了巨大影響,湧現了許多新的教育思想,有力支撐、驅動和引領了現代教育的發展。
  • 以「人本管理」促進高校思政教育科學化
    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意義是難以估計的,促進高校思政教育的科學化是必然需求,而人本管理理念為現階段高校思政教育科學化提供了方向和路徑。東北林業大學經過對學校思政教育現狀的深入研究,認為應該始終堅持「人本管理」的理念,還強調在學校、教師和學生三者當中,學生作為主體的地位,更要落實「課堂內、課堂外和虛擬課堂」三方面措施,以期能夠實現高校思政教育的科學化。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現代化之路(圖)
    教育現代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必然選擇。中國教育的現代化絕不是西方國家教育現代化的翻版,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教育現代化。教育現代化不僅是中國教育發展的目標,而且是中國教育發展的內容和途徑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 讓漢字教育科學化
    推薦理由    在中華文化全面復興的時代背景下,如何讓漢字教育科學化?如何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領悟漢字的智慧?    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教師劉香芹等主持的「漢字教育科學化實踐研究」,尊重漢字規律,在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成效,具有推廣的價值。漢字學家王寧將小學的識字寫字教學稱為「小學的漢字教育」,她認為:「漢字教育的科學性就是要尊重漢字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