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坐月子是我國獨有的傳統,幾乎所有的中國女性在生完孩子後都要坐月子,生怕落下「月子病」,這關係到寶媽的產後恢復。
可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對此嗤之以鼻,認為這都是「老皇曆」了,不足以採信。等到自己遭罪了才追悔莫及。
這些口口相傳的「月子經」,並不完全是「偽科學」,很多都有一定的科學道理,就連醫生都是認可的。
案例:剖腹產沒開骨縫,不受坐月子限制?
小榮是一位新潮辣媽,在剖腹產生下女兒後,小榮深深吸了一口氣,「終於可以解放了」。
產後半個月,感到坐月子如同坐牢的小榮按捺不住,開始約閨蜜出去吃飯。閨蜜一聽大吃一驚,囑咐她要好好坐月子,別落下「月子病」。
小榮滿不在乎地說:「我是剖腹產,不是順產,沒開骨縫,不受坐月子限制。」沒想到這幾句話讓婆婆聽到了,婆婆也好言相勸。
眼看出不去家門,小榮一氣之下在家自嗨,用手機追劇,頻繁洗澡洗頭髮,「報復性」的娛樂過後,月子病果然找上了門。
寶寶出生第二個月,小榮就感到眼睛有些發澀,頭也暈暈沉沉的,她這時候才開始有些後悔自己的「作」,可是結果已經鑄成了。
其實老一輩坐月子最關鍵的就是「捂」,以前條件不好,產婦有的家裡都漏風,捂是必然的。今天雖然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老傳統還是有道理的。
分析:坐月子捂好這3個部位,遠離「月子病」
坐月子的一些老傳統可以改進,更適合現代人的體質。但就連產科醫生也建議,不管你是剖腹產還是順產,把身體這4個部位捂好了,遠離月子病。
1)肚子
生孩子最「遭罪」的就是肚子了,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婦的腹部都存在一定形態的改變,外部松垮脆弱,內部子宮也急需恢復。
離肚子最近的骨盆也是生產的「大功臣」,不過卻因為分娩而存在不同程度的骨縫,如果受涼了也很容易落下腰酸背痛的毛病。
所以產婦的肚子是重點保護部位,尤其是在月子裡,要注意保暖和產後恢復。
2)頭部
關於月子裡的禁忌,長輩說得最多的恐怕就是洗頭洗澡了。產婦的頭部是最容易被風寒入侵的地方,如果過早、過涼洗髮就會引發頭疼,並可能綿延數年。
所以現在仍然主張戴上「月子帽」,開空調也不能直吹頭部,避免落下頭疼的毛病。
3)膝蓋
女性在孕晚期的時候,肚子越來越大,膝蓋承受的壓力也隨之劇增,產後骨骼鬆弛,如不注意保暖,容易吹風受涼,落下病根。
不少產婦都是月子沒坐好,今後遇到陰雨天氣就會膝蓋酸疼,別等到這時候才後悔。
坐月子能洗頭、洗澡嗎?該怎麼洗?
沒有特殊情況,順產媽咪當天可進行簡單的擦拭,分娩後四五天洗頭洗澡都可以,不應早於分娩後24小時。
如果是剖腹產的,身體恢復較慢,一般不建議短期內洗澡,10天之後等傷口基本癒合,可進行淋浴。至於洗頭,在產後7天左右進行為佳。
【糖果媽媽寄語】
在批判「老傳統」不合時宜的時候,寶媽要多想想背後的道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是對自己負責任,而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您說是嗎?
【今日話題】
你在產後第幾天洗頭洗澡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