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為暗處無人欺,舉頭三尺有神靈,這做人啊,厚道就行了!

2020-12-19 清晨書一頁

突然想到一句之前被大家說過無數次的心靈雞湯:上帝給你關上了一道門,必定要給你打開一扇。現在再說這句話可能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已經老掉牙了,但卻是老掉牙的東西,如果到現在還是能時時被人想起,那麼就是經典了,這樣的話一般都是十分有道理的。

一個人的一生永遠都無法,一帆風順,不經歷任何坎坷。換一句話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一個人的一生也不可能永遠都處在逆境當中,災禍不斷。

老梁:天下事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不好。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兩方面是互為依靠的,你這方面有了點不幸的是,可能你另一方面的災禍也就因此消解了。

這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一件事情看似我們是吃虧了,但透過現象看本質,也許我們實際上還因鍋得福了。之前聽到說一個故事,說的是,以前有,一戶人家只有一個兒子,兒子在工地上幹活,結果被壓傷了腿,自那以後兒子走路就利索了。兒子特別恨老天為何如何不公,為何要讓自己變成一個半廢人,天天以淚洗面。後來那個國家發生了戰亂,朝廷下來徵兵,說是徵兵,實際上卻是見人就抓。整個村的男人都被抓去打仗了。而這戶人家的兒子因為雙腿的原因,也就被留了下來。村裡的壯丁被抓去打仗之後,由於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再加上將領指揮不力,不出一個月,一場敗仗下來,村裡的人幾乎全部死了。而那戶人家的兒子可以說是因禍得福,如果不是他的腿受傷了,他也要被抓去打仗。現在他只是腿腳不便,但還能行走,還可以幹點活,努力努力還能活下去。可如果被抓去打仗了,也許也就和其他村民一樣戰死了吧!

老梁:這個道理,也適用於聰明人和笨人。你聰明,老天給了你聰明,就可能在另一方面去消解這個東西;老天讓你很笨,他可能在運氣層面就給你補回來。

馬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馬雲大家都知道,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十分圓滿了,沒有幾個人比他聰明,但相應的老天也是公平的,因為馬爸爸的長相大家都知道。但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如果馬雲很帥的話,那麼他還能成為今天的馬雲嗎?我想也就不一定了吧?這個世界上長得好看的人總是會被優待的,但同樣的誘惑也會更多。

同樣的,一個人很笨,也不用太著急。笨的人經常會聽到身邊的人說一句話,你這麼笨,以後出去外面可是很容易被人欺負的。但實際上,笨的人身邊總有一群聰明的朋友保護他,而且笨的人,大家很多時候也不忍心去欺負啊,這也就是所謂的傻人有傻福吧!也許有一天你會發現,那個曾經被你一直嘲笑笨的人,突然有一天過得比你還好。

綜上所述,天下事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不好。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笨人不必自卑,聰明人不必沾沾自喜。

莫為暗處無人欺,舉頭三尺有神靈。這是有人看著你的,所以大家為人處事,堅持兩個字,你就厚道就完了!

相關焦點

  • 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其實上半句更有深度,不可不知
    俗語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口口相傳。而我國自古以來又是禮儀之邦,人們也一直遵循禮法來辦事,而這些約定俗成的規矩,慢慢就和俗語有了很大的關聯,對我們的日常生活,起到了很多引導作用。
  • 老話「舉頭三尺有神明」,它的上一句其實更經典,卻少有人知
    其實「舉頭三尺有神明」的原話是「頭頂三尺有神明」,出自清代葉存仁之手。古人信奉神靈,如果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通常都會寺廟中跪拜和祈福,而人們去寺廟上香,桌案上擺的香火,神明就在供桌上三尺的地方看著你,所以要很虔誠才能得到神靈的庇佑。
  • 古人講「舉頭三尺有神明」,其實還有下半句,老祖宗對後人的告誡
    人生哲理「舉頭三尺有神明」《增廣賢文》中曾提到:「萬事勸人休瞞昧,舉頭三尺有神明」。《增廣賢文》是一部窺探人性的啟蒙教育書籍,這部典籍以荀子「性惡論」思想為契機,不斷告訴世人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應該遵守最基本的道德底線,胡作非為就會自食惡果。
  • 舉頭三尺有神明,做人一定要有敬畏心
    自古以來,咱們中國人就有敬神、拜神的習俗,在每個重大節日裡,都會用非常隆重的方式來表達虔誠。燒香、拜神、上供…每個環節都有眾多相應規範,而這一切,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就是期望自己可以獲得神明的護佑。在期望神明護佑同時,賞罰分明的天道也同樣給與世人以警醒、約束,所以古語有言:「舉頭三尺有神明」,便是告誡眾生多發善心,常結善緣,多持善行。其實,「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並不是完整的。這句話還有非常經典的下半句,看似簡簡單單的7個字,恰恰是這句俗語的精華。這句話的下半句是,「不畏人知畏己知」。
  • 民間故事: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靈
    這年春天,他早上討了一頓好飯,蹲在太陽底下曬太陽。對面是一戶富豪人家,樓上不時有漂亮女子走來走去。不久,只見出來一個漂亮的女子,看樣子像個丫環,大約十七八歲年紀,只見她走路慌慌張張,好像從身上掉了什麼東西,她沒有發覺,急匆匆向前走去。範斯文過去查看,見是一個錦緞包袱,裡面有金銀首飾和幾錠銀子。
  • 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才是至理名言,看完真長見識!
    歷代王朝,都有各項法律及規章制度,用來約束百姓的言行。古人為了能夠讓後人自覺地遵守道德標準,留下了很多告誡的警句。這些告誡話語,逐漸演變成廣為流傳的俗語,對於後人的行為準則都有廣泛很深的影響。舉頭三尺有神明「舉頭三尺有神明」是一句關於道德規範的俗語。當一個人在做違反道德的事情時,他以為別人都不知道,但是人在做,天在看。
  • 古人云:「舉頭三尺有神明」,後半句最為經典,深藏處世的大智慧
    我們在生活中,老人們總提的一句話"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好像是告誡,也好像是約束。老人們之之所以說這樣的話,其實也是在宣傳自己的觀點。可是,這句"舉頭三尺有神明"並不是一整句的俗語,而是俗語的前半部分,後半部分很少被人提及,但卻蘊含的人生哲理和處世智慧,絲毫不亞於前句。我們來品一品《智囊全集》中的這句"舉頭三尺有神明"。
  • 舉頭三尺有神明,善惡到頭終有報!
    《太上感應篇》有云: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兇神已隨之。人在做,天在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舉頭三尺有神明,如果暗地裡做了壞事,瞞得過一時,瞞不過一世,遲早會被公之於眾,人不懲罰你,天會懲罰你。清代的葉存仁,是一個清廉的好官,為官三十餘載仍兩袖清風。當他離任時,下屬堅持要送他。但是他在江邊等了很久,還是沒有等到。直到天黑,下屬才乘舟趕來。
  • 古人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其實下一句更經典,老俗語深藏大智慧
    經常聽到老人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多」,其實有時候老人說的話都是很有道理的,你仔細品味之後,都會發現深藏大智慧。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意思是人抬頭三尺的地方就有神明在看著,也就是說神明離我們很近,所以人不能做壞事。
  • 看完這兩個故事,我才明白:做人,一定要厚道!人厚道,天不欺
    做人,一定要厚道!厚道之人在事業上會得到他人更多的幫助,在人際交往中能夠廣結善緣,也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做人厚道,還是一個成就事業之本。做人若不厚道,就得不到道義與友情的支持,厚道,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以下分享兩個故事,看完這兩個故事,我才明白:做人,一定要厚道!人厚道,天不欺。
  • 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萬事勸人休瞞昧,什麼意思呢?
    舉頭三尺有神明,相信這句話大家經常會聽到,但是還有下半句,不畏人知畏己知,萬事勸人休瞞昧。其實這幾個字可以用正大光明來形容,告訴人們不要做自欺欺人的事,你想騙取別人以獲得信任,結果只是騙取了自己的良心。
  • 世人皆知人惡人怕,人善人欺,少有人知的後半段才是老祖宗的告誡
    意思是說,神靈總有一天要與人算他的善惡之帳。那裡的橫匾寫著:「你又來了。」兩柱有一副對聯是:「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原來,人惡人怕和人善人欺還有後半段,而後半段才是老祖宗給我們的告誡。善良的人會受惡人的欺侮,但從因果規律看,他不會永遠被人欺侮。惡人得到「好處」也是暫時的。因果規律是客觀存在。不能看到善人被欺,就認為不能做善人。這些都是我們做人要學的道德觀。
  • 知識點:為什麼說舉頭三尺有神明,而不是四尺,五尺,六尺?看故事吧!
    大家都知道「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也都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那這善惡之事老天是怎麼知道的呢?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下同!答案是有神記錄,其實在我國的神話故事中管理善惡的神明是很多的,灶有灶神,床有床神,廁有廁神,等等。
  • 古人訓「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被奉為經典,卻很少有人能做到
    「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等臺詞,那麼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呢? 實際上這與古人迷信思想息息相關,因為他們虔誠的篤信信奉神明,所以才認為人世間所有不公平的事情,神明都了如指掌並可以幫助世人討回公道。 實際上這只是一種無奈之舉而已,畢竟對於貧賤的窮人而言,在強權面前根本沒有話語權,所以他們才會將主持公道的希望寄託於神明。
  • 「舉頭三尺有神明」:若信因果,請不要傷害這3種人,因果不饒人
    「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我們這一生會遇到很多人,有些人的出現帶給我們歡喜和溫暖,而有些人的出現卻充滿惡意。這是為何?善緣是自己曾種下的善因,惡緣的出現說明自己曾經傷害過別人,一切都是自己的因果。與人為善,終有福報;傷害他人,如同害己。
  • 古人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後半句更經典,你聽說過嗎?
    《漢書·枚乘傳》:「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引言在人世間,無論任何時代,都有好人也有壞人。古人對於善惡有著充分認識,通過各種方法勸人從善。比如古人就曾說過「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就是對於惡人的勸誡,但是還有後半句,很多人不知道。一、舉頭三尺有神明在很多時候,並不是所有的惡人都能受到懲罰,很多惡人做了壞事之後都會掩飾自己,從而躲避懲罰。還有很多人扮演成好人,然後做壞事,甚至在眾人面前,他一直是好人的身份。
  • 俗語中的「舉頭三尺有神明」你知道何意嗎?
    還記得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聽到的那句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嗎?你知道這句話想表達什麼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其中有一種說法是:古代人因為信仰神靈,如果遇到某方面不如意,就會到相應的祭廟中叩拜。這裡舉是指向上的意思,案是指擺放香火的供桌。
  • 古語說「舉頭三尺有神明」,為何是三尺?下句更經典卻少有人知
    俗語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很少有人知道,下半句7個字才是關鍵。第一、「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俗語已經有300多年的時間了,最早出自乾隆年間官員葉存仁之手。這位官員為官三十載一直都甘於淡泊,從來都不會向蠅營狗苟屈服。
  • 人厚道,天不欺
    為人厚道,行得正坐得端,仰不愧天,俯不怍地。這樣的人,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更有底氣。02做人,精明不如厚道。好的人緣,不是靠財富和地位積累的,而是靠自己的德行吸引而來的。厚道的人待人接物時,懂得為他人著想。精明的人,會處處算計;厚道的人,才真心實意。正如那句話所說:「海寬不如心寬,地厚不如德厚。」
  • 頭上三尺有神靈的驚人真相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如果佛菩薩化身再來人間一定和光同塵,和普通人一個樣子,看不出來,身份一旦曝露,立刻捨棄人身。如果說自己是某某佛再來,甚至顯神通,那一定是魔來了。望各位同修慎知。身業就是殺盜淫妄,還有看見別人殺,心生歡喜,讚嘆殺,都是殺業。幫領導作假帳,謊報稅,幫人出主意偷漏稅,偷漏水電,別人不知道就拿了,都是偷,而且欠眾生的債,是很難還的,大家要小心。這個業障是很重的,消福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