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實操型新課教學過程設計淺析

2020-12-14 中公教師網

 

新課改以來,信息技術作為綜合實踐領域一門必修課,以其實踐性、工具性等特點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尤其側重於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及利用信息技術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中小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綱要》中規定,從小學三年級至高中學段開設信息技術課,並作為必修課,每學年不少於68個學時,上機課時不少於總學時的70%,這也意味著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實操型課程佔有重要的地位。實操性課程更強調學生對於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與掌握,注重對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最終使學生能夠運用自身所學的信息技術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本文主要就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實操型新課的教學過程設計談下自己的看法。

信息技術教師在對實操型新課進行教學時,通常採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通過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完成情境化、有意義並具有可操作性的學習任務來達成對某一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在教學過程設計時,主要從導入——新課教學——鞏固提高——小結作業四個步驟來展開。在具體教學過程設計時,教師可以通過作品展示、競賽等方式導入新課,接下來布置任務,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與小組討論完成對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適時的引導和輔助,必要時提供所需的助學課件及資料,在任務完成後教師要結合本課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學生在自主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知識點進行重難點的精講;之後通過設置開放性的任務鞏固學生對於新知識,新技能的掌握,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開放性任務通常建立在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主題,以達到對知識和技能的靈活運用。開放性任務完成後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進行作品展示,並進行多元化評價,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評價的積極性,並給予及時的反饋,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修改完善。在課堂總結階段,放手讓學生進行學習收穫的分享,教師予以補充完善。

下面以《初識Excel》為例,對實操型新課教學過程設計進行具體案例的分析。《初識Excel》是初中信息技術教材中「數據的統計與分析——Excel」這一單元第一節的內容,主要包括Excel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兩部分。基本概念主要有行、列單元格,當前活動單元格,單元格的地址工作表、工作簿、數據區域等,基本操作主要有輸入數據,修改數據,保存數據。 教學對象為初中一年級學生,學生已經掌握了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Word和Powerpoint等軟體的應用技巧。在對本節課進行教學設計時,可以採用利用學生已有經驗,設置認知衝突,以競賽的形式導入新課。

教師:班主任要大家幫忙設計製作一張電子版的考勤記錄表,樣式如下:(同時出示如下所示的手繪的表格)現在,我們來一個3分鐘的計時比賽,看誰能又快又好的完成。

相關焦點

  • 淺析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融合
    (原標題:淺析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融合)
  • 《光合作用的過程》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概述光合作用光反應和暗反應過程。2.在自主學習和小組討論相結合的學習過程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通過對光反應和暗反應過程的比較,樹立事物之間存在區別和聯繫的辯證唯物主義觀。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光合作用光反應和暗反應過程。
  • 教師招聘語文試講中新課教學環節的設計
    今天中公教育郭曉娟老師主要為廣大考生說一下教學環節的設計,以語文學科為例。大家都知道語文基本上都是篇目的閱讀,對於這一種文章我們首先讓學生進行整體的閱讀,不過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這樣閱讀就更有針對性了,一般可以請學生帶著這兩問題進行閱讀,一個是「請同學們在閱讀完文章後告訴老師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些什麼內容,大體描述一下」,另一個是「請同學們在閱讀本篇文章時,用筆圈出文章中的生字詞」,接下就可以採用模擬的形式演出學生回答,例如,「哦,好的,後面那位穿紅衣服坐窗邊的女同學真積極
  • 教師資格證考試教學設計題,2分鐘掌握教學過程設計重點
    教學設計題有個重要的步驟是教學過程設計,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過程,知道這一點,對接下來的教學過程設計很重要。想要一節課吸引學生注意並且讓學生有更多的收穫,教師們需要設計符合本節課的情景導入,從課堂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新知識講授可以選擇多種方式混合使用;鞏固新知識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總結本節課的重點,合理的布置作業;板書設計是對新知識點的進一步梳理。
  • 淺析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師觀
    新課改下的教師觀要求教師從教的角色中解放出來,要促進學生的學為重點,促進學生的和諧全面健康的發展,教師不再只傳授知識,更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啟迪者和引導者,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案例中,只要提到學生有進步,就可以回答這個理論)。從教學和研究的關係看,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 2007-2008學年度天津三中教師教育教學獲獎名冊
    三等獎 何平 信息技術 選修模塊《算法和程序設計》第三單元第一節 解析法和問題解決 三等獎 郭英
  • 新課改背景下,語文課堂教學如何提高效率?這六個策略絕對管用
    就語文教學而言,此次新課改提出的基本理念有:立德樹人的理念、核心素養的理念、先學後教的理念、實踐性理念、整本書閱讀理念等等,這些理念相對來說,都比較新穎,且較為實在,落實起來難度不大,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如能理解好、落實好,相信語文教學的效率定會提高。3.語文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素養。
  • 對高中政治「新課改」模式下課堂教學的思考
    廣豐一中實施新課改多年來,給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帶來了很多新的變化,廣大政治教師隊伍通過一系列培訓和展示課、觀摩課,對新課改理念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和理解,並且在實施過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產生了一些困惑,結合教學實踐,對「新課改」模式下的課堂教學進行一些思考和探索。
  • 教學設計模板!
    一、教學目標: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自主學習____,學生能夠____(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合作學習____,學生能夠____(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探究學習____,學生能夠____二
  • 楊浦UI互動設計培訓班淺析新手學習UI互動設計誤區
    兩個例子小編想說的就是面對大量的信息,小白需要能結合自身情況,有選擇地進行挑選,千萬不要來者不拒,很可能最後只是白白浪費了時間,耽誤了自己。③缺少恆心,不能堅持學設計最怕遇見一類人,就是只看不練,或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
  • 教學過程的五個步驟是什麼
    組織教學(因材施教,了解班上每一個學生的性格、愛好、學習情況);導入新課(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講授新課(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鞏固新課(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布置課後作業(布置的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 【教學風採】新課改下師生關係的轉換
    然而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學生和教師一樣都是活體,在人格尊嚴上是平等的,給予學生民主權利,同學生講平等,並非是老師的仁慈,而是教師法定的義務。 在新課改的今天我們要大力倡導學生與老師之間多一些民主平等的意識,學會尊重、信任他人;多一些寬容大度的心態,學會理解、善待他人;多一點相互合作的精神,學會溝通、交往他人。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師生關係應該是平等的關係。
  • 新課改中教師如何設計自己的課堂
    新課改中教師如何設計自己的課堂文/強哥在新課程改革中,課程的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和管理等方面都較原來的課程有了重大的創新和突破,我們的課堂也應該跟得上教學改革的形勢,進行改革和創新。我認為改革後的課堂應該是一個有生活意義和生命價值的課堂,把人的發展放在首位,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 美術課教學過程撰寫解析
    一、概述美術教案撰寫的大體流程跟其他學科一樣,分為:課題、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和教學反思這幾部分。下面,我們針對教學過程部分,進行一下詳細的闡述。二、導入新課在導入的部分,我們主要分三大類來給大家介紹。
  • 【教學設計-智障類】信息技術課:《製作電子賀卡》
    【教學重點】            賀卡元素(背景、圖片、文字)的插入與編輯【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賀卡製作的方法、構思【教學方法】         1、演示法  2、實踐法  3、自學法   4、小組協作【教學準備】           課件  學生製作紙質賀卡  計算機教室【教學設計】
  • 《原子的構成》教學設計
    為幫助大家更好的備戰教師招聘面試,中公講師整理了《原子的構成》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原子和原子核的構成;知道構成原子各微粒之間的數量關係。【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討論、回答問題,提升交流、表達的能力;學會從圖表、動畫、史料中分析、歸納獲取信息,並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對微觀世界的探究欲和學習化學的興趣;樹立世界的物質性、物質的可分性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 從新課改的角度看,課堂教學過程的本質是什麼?名師告訴你:創新
    課堂教學過程的本質是什麼?這是一個長期以來頗具爭議性的話題,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在筆者看來,從當下方興未艾的新課改的角度來認識這個問題,課堂教學過程的本質似乎可以界定為兩個字:創新。大家知道,傳統的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滔滔不絕地講授代替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對話,因此而呈現出來的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是單向的;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強調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把課堂教學過程視為一種交流—互動的對話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情感上是通融的、在學習上是互助的。
  • 論語文教學過程中拓展延伸環節的合理設計
    貝拉斯福德指出,激活圖式和重建圖式是兩個不同的問題,學員可將知識建立在已知信息上,增加背景信息,增加真實生活體驗和通過廣泛閱讀增加間接經驗。從寫作背景出發是指通過拓展閱讀材料,使學生理解如文章背景。至此,學生已對教科書中的主題有了更廣泛和更深入的理解。解決了因為生活背景和經驗與作者相差甚遠,造成無法理解課文內容的困擾。
  • 教師資格證 教學設計
    第2問:擬定教學目標見教學設計第3問:教學重難點見教學設計語文教學設計模板: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寫......等字,會讀並理解... ...等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 在線課程:如何建構完整精煉的教學過程?
    在設計課程之前,我們要先對教材有一個把控,明確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然後選擇好自己講授的知識點,按照怎麼樣的順序來組織呈現,這裡,對於知識點的選擇比較重要,可以根據考試大綱、熱門考點等來進行分析。其次,確定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