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沒想到,學英語的代價竟然如此之大,大到會換來一個沉痛的人生教訓。
2018年9月,在華爾街英語學習的花季少女小林(化名)向《消費者報導》曝光了她在華爾街英語的慘痛經歷。
原本只是想學英語找份好工作的她,竟背負了16萬的貸款,從沒接觸過分期的她在手機上裝滿了貸款APP,為的就是還上學費貸。
還貸力不從心的她頻繁被暴力催收,被公司解聘,且退款之路艱辛,她一度想放棄生命。
▲小林為償還學費而下載的各種分期貸款App
據中國之聲報導,在華爾街英語銷售的推薦下,不少學員從名為「百度有錢花」的網際網路信貸平臺上分期貸款墊付了學費,每個月要在百度有錢花App上還款。
他們當中很多都是沒有經濟能力的大學生或剛畢業人員,上海的大學生小張在接受採訪時說,自己在銷售人員的「凌厲」攻勢之下辦理了價值4萬多元的課程。
雖然多次說明自己沒有錢,但還是被推薦使用了百度有錢花教育貸款,小張說,她當時上傳的都是過期的身份證照片,居然也辦理成功,而貸款的風險提示則沒有。
在曝出因學英語背上16萬貸款的消息後,百度有錢花曾發說明稱,報導中提及的大學生填寫申請資料時職業為「在職」,填寫的所在公司為「春某拓展公司」,存在瞞報身份獲取貸款行為。
遭遇華爾街英語的類似「培訓貸」問題並不在少數,同時還存在退款難等問題。
21CN聚投訴官網關於華爾街英語的集體投訴中,有效投訴量達348件,目前仍有大量投訴尚未解決。
投資自己,差點毀了自己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大家基本都不在為溫飽發愁,於是乎,很多人願意去參加各式各樣的培訓來提高自己,讓自己的能力更上一層樓。
而一些黑心的機構與網貸平臺暗中勾結,提出學員可以先培訓後繳費或者分期繳費,讓學員籤署繳費合同,實際上學員籤署的是網貸合同,很多人都沒想到這一點,於是乎就莫名其妙背上了網貸的債務。
網絡貸款發展至今,不少朋友都對網貸中的套路有所了解,再加上媒體的曝光,大家也都對網貸提高了警惕,如今因為不了解網貸而深陷網貸之中無法自拔的人已經大幅減少。
然而,還是有些無良之人採取其他的手段,讓一些人稀裡糊塗就背負了網絡貸款,這些網貸平臺在某些黑心機構的幫助下又成功的套路了許多人。
任何投資,都需要堅定的意志
相信你肯定很好奇,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被輕易的洗腦?
能心甘情願的掏出動輒幾萬十幾萬的學費?甚至很多還是大學生?
因為這些涉世未深卻又急於想提升自己的年輕人,正是他們案板上的待宰羔羊。
像華爾街英語就有一套完整的洗腦流程體系,先是流動銷售拉客,然後轉到內部銷售代表洗腦 ,最後再由銷售經理洗腦。
這些銷售特別懂心理學,首先他們會領你進入一個密閉的玻璃間內,用聊天的方式和你套近乎,卸掉你的心理防線。
然後再抓你的痛點,根據不同的人選擇不同的戰術,或捧或貶,激發你報班的欲望。
如果你表現的春風得意,那麼他們會用各種話語來貶低你,比如說你這個年紀不能這麼不思進取,薪水明顯偏低,要有更遠的視野……
如果你表現的比較低迷,那就更好辦了,他們會列舉出各種學了英語就成為人生贏家的案例,月薪三千,學完就年薪百萬……
如果你說沒錢,他們會說,與金錢相比投資自己有多重要……還是沒錢,我們有貸款,每個月幾千,沒有負擔……
你以為他們推銷給你的只是英語嗎?
不,他們恰恰是利用你對未來的恐懼和迷茫,給你催眠出一個夢幻的場景——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
而且他們不會給你任何考慮的時間和空間,一旦發現你有遲疑,一定會步步緊逼,讓你就範。
有網友曬出自己被忽悠的經歷,當時本想拿出手機搜一下,結果就被銷售鄙視了,說他這麼大人還沒有主見,要靠別人的評價來主導自己的決定,然後又拿出電腦,展示經過加工的評價,一舉洗腦成功。
密閉的談話空間,強勢的銷售話術,毒雞湯的灌溉,再加上適當的打壓……
目的就是要操控你讓你乖乖掏錢,我承認如果不是意志足夠堅定,確實很難全身而退。
提升自己,從小事開始
我確實挺心疼現在的年輕人,租個房子不小心背上了貸款,買個手機還是背上一屁股貸款,現在連學個英語都能背上這麼高的貸款。
年輕人總是嘲笑家裡的老年人會被賣保健品的忽悠,殊不知自己也同樣會被搞培訓的忽悠。
在這些培訓機構的銷售眼裡,掏錢之前,你是大爺,掏錢之後,孫子不如,他們自己也是被洗腦的產物,一旦捉到了獵物,根本不可能鬆口。
所以不難想像那些在學校或者剛走出學校的學生,面對人精一樣的銷售時,是怎樣的一種無力。
這些尋求提升自我的大學生們真的是最弱勢的一個群體。
他們一方面想夢想獨立,急於求成,一方面思想又沒有真正的獨立,缺乏相關社會經驗,不懂得拒絕別人,尤其是在培訓機構這種一對一洗腦的模式下,根本沒有任何招架之功。
很多年輕人到現在也不明白一個道理,學技能最重要的根本不是花錢,而是花時間。
你窮,掏不起任何多餘的學費,每天五點鐘起床背單詞,聽VOA或者BBC,念文章,學馬雲沒事去去英語角找外國人聊天,英語一定也會很流利。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學習,也有很多物美價廉的網絡課程,比如我們「正商課堂」(哈哈猝不及防的曝光),但所有的前提還是你要去學,再好的課程也不能幫你自覺。
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如果你在華爾街真能把英語學好,在其他地方一定也可以,不是他們的課程棒,而是你投入了精力。
我常說,大學最省錢的投資就是好好學習,多讀書,多考證,拿獎學金。
為什麼很多大學生容易被洗腦,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知識、底氣和實力去應對自己對未來的焦慮,所以花錢去買一張別人用紙畫的大餅。
如果你連幾千塊的學費都荒廢了,怎麼還敢去報十幾萬的課程?
年輕人,爸媽賺點錢真的不容易,長點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