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金貸、培訓貸……盤點那些充滿套路的分期消費貸

2020-12-13 騰訊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三言財經,作者丨DorAemon

最近蛋殼公寓資金鍊危機鬧的沸沸揚揚。

不僅蛋殼公寓本身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身處整條產業鏈中的房東、租客以及金融機構均走向困局。這四方之間的問題三言財經也已在此前報導中進行過詳細分析。(詳見蛋殼的四角困局)

蛋殼公寓遭遇的危機中存在一個核心詞,即「租金貸」。

通常情況下,當房東和租客只是雙向選擇時,租客交不出租金,房東停止提供租房服務,這屬於你情我願的買賣問題。但當市場中增加了蛋殼公寓這類類似「第三方中介」並且使得「租金貸」這類金融產品介入後,一切都變了。

租客通過貸款提前預付的房租,並沒有直接交到房東手裡。需要經過中介進行一波資產升值後再交付房東,而蛋殼公寓這類中介則通過金融機構預付的房租升值部分賺取利潤。從而改變了以往租客與房東溝通的雙向模式,變成租客與金融機構對接,房東與中介對接的多向模式。

一旦中介機構經營不善,導致資金危機,房東收不到租,租客被趕出門。但是,由於租客所繳的租金被變相轉化成了貸款,租客還不得不在沒房住的情況下,繼續「交租」。

租金貸本意是既為租客解決居住問題,同時為長租公寓轉嫁風險還能夠有充足資金去做升值投資。但是在實際運作中,一旦暴雷,無論是租客還是房東卻有種莫名「被坑」的感覺。

三言財經特盤點一些以「分期支付」為幌子的消費貸陷阱案例,以期提醒大眾謹慎消費。

坑人的各種消費貸:披著「分期支付」外衣的套路

鼎家破產,租客繼續還貸

提到坑人的金融服務,首先還是得從租金貸說起。

其實蛋殼公寓並不是第一家和租金貸有關的出現資金鍊問題的長租公寓服務提供商。

2018年12月21日,杭州西湖法院裁定受理杭州鼎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鼎家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破產清算案。該案是杭州市西湖法院受理的首例「長租公寓」破產案件。該案涉及債權人人數眾多、負債金額較大。

經查,鼎家曾許諾租客通過押一付一方式繳納房租,但實際上是讓租客在不知情情況下使用網絡貸款服務。

租客們通過鼎家租房後,會被要求使用銀行卡綁定名為「51返唄」(現更名為「愛上街」)的APP一次性將租金支付給鼎家,之後再每月向網絡貸款機構還款。

當鼎家破產後,租客不僅無法拿到此前支付的押金,而且還必須繼續還貸。此外,房東也未能收到鼎家方面的應付租金,導致不得不收回房子。

據《中國房地產報》報導,鼎家破產約有4000戶租客受損,涉及網貸平臺有6家,其中「愛上街」是租客綁定最多的。

青客公寓誘騙租客使用租金貸

和蛋殼公寓、鼎家出現類似危機的長租公寓還包括青客公寓。

今年年初,有大量青客公寓房東、租客表示青客公寓拖欠房租、無法退還押金。

此外,青客公寓租客也同樣存在「租金貸」問題。很多租客表示,青客業務員通過各種方式誘騙租客使用租金貸。當疫情期間青客拖欠房東房租後,被房東趕出家門的租客卻還仍要繼續還「租金貸」。

租客稱,「我們每個人至少有兩萬的貸款」。

租金貸不僅坑租客,連房東也不放過

鼎家、蛋殼以及青客的「租金貸」問題,主要受害者是租客。但實際上「租金貸」套路實際上還可以同樣在套在房東身上。

據媒體報導,2017年5月,上海的張先生準備將自己的一處房屋出租。最終,他委託了上海源淶實業有限公司出租房屋。按照合同約定,源淶公司按照一年一付原則支付房租。

但是,在籤署合同時,對方要求張先生同第三方平臺「鑫聚財」再籤一份《居間服務協議》合同。按照這份協議,張先生其實成為了「借款人」。

2019年,「鑫聚財」方面卻通知張先生,因其籤署的協議中承認自己是「借款人」,張先生還需要還款給「鑫聚財」。

「租金貸」模式同樣在教培機構泛濫

像長租公寓誘導租客使用「租金貸」服務這類「套路」,同樣在教育培訓領域泛濫成災。

如今,各式各樣的教育培訓機構充斥市場,無論是剛進入學齡階段的孩子,還是深處校園的中學、大學生,都有想通過培訓提升自己能力的需求。

因此各種教育、培訓機構也想盡辦法招納學員。但因培訓課程往往不能普惠所有學員,有的培訓機構為了所謂的「降低學生入學門檻」,推出「分期支付學費」模式。但這種分期付款,其實也是誘導學員貸款。

三言財經就曾報導過幾起培訓機構誘導貸款案例。

華爾街英語屢遭投訴,誘導學員貸款十多萬買課

今年6月,三言財經接到一名華爾街英語學員小可爆料,稱自己被華爾街英語套路,貸款十餘萬元學英語。

小可是通過大街上華爾街英語的推銷人員介紹,被其宣傳的「七天免費體驗」吸引,決定前往西直門華爾街英語培訓中心做進一步了解。

該培訓中心校長卻極力推薦華爾街英語的VIP英語培訓課程,小可了解後因課程費用過於高昂遂拒絕報名。

但是校長卻持續引導,並介紹稱可以通過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課程費用。最終,經不住校長推薦,小可答應購買華爾街英語的VIP培訓課程。

小可前後一共辦理兩筆分期貸款,每個月需還款7000元左右。第一次因身上錢不夠,小可籤了普通合同,付款55300元;第二次小可同華爾街英語籤署升級VIP的合同,支付72140元。

但等小可上過課後發現,華爾街英語所教內容完全不符其英語六級水平,小可認為華爾街英語提供的僅僅是高中水平。

於是小可多次要求改變課程,但對方均以課程安排符合小可水平為由拒絕。最終,小可提出退還學費,但是該培訓中心表示合同成立起一個月後不予退款。

經三言財經調查發現,華爾街英語並不是第一次用類似手段誘導學員買課。

也有大批網友在社交平臺中爆料稱華爾街英語誇大課程質量,並且如果學員無力支付高昂學費,還會誘導學員貸款學習。

有網友戲稱,華爾街英語完全是披著教培機構外皮的金融公司。

無處不在的配音廣告:背後也是分期付款套路

三言財經最近報導的《最近泛濫的配音兼職廣告,是不是騙局?》案例,實際上也是培訓機構利用貸款套路學員。

三言財經調查的充斥在網上各種平臺中「學配音」廣告發現,這些廣告大多都指向一家名為「譚州教育」的線上培訓機構。

該機構以「1元學配音」為幌子,吸引學生點擊。一旦有學生想學,後續各種課程價格最高需要近一萬元,最低也得五千元左右。

​如果學員無力一次性支付,則可以選擇學校提供的分期支付,也就是貸款借給學員,再分期還清。

有很多網友均抱怨稱譚州教育一直在誘導學員貸款買課,而且還稱只要學會了很快就能還清。

三言財經還調查出這家培訓機構還存在師資力量涉嫌虛假宣傳,課程質量根本沒有很好。

各種消費貸陷阱五花八門

除了租金貸、教育培訓貸款外,各種坑人的貸款陷阱五花八門,無處不在。

比如大學生畢業找工作,一不小心被要求貸款為自己做技能培訓。

據媒體報導,一家名為達內時代科技集團的培訓機構提供的商業視覺設計師培訓課程費用為22800元,公司提供就業承諾。學員可以選擇分期18個月支付學費,前6個月每月還款273.6元,後12個月每月還款2078元,培訓時間為3個月。

某公司IT培訓課程費用為2萬元,學員可選擇分20期還清,前8期每月還款19.8元,後12期每月還款1901.46元。

上述這兩種分期模式看似實惠,前期月付僅需幾十元至幾百元,但其實要支付高昂利息。以達內公司為例,22800元的培訓分期費用年化利率其實達到16.81%。

還有的公司招聘中,要求應聘者必須參與公司安排的培訓課程,費用自付,但通過從未來入職後月薪中分期扣款。這導致有剛畢業的大學生剛入社會就背負債務,而且選擇離職也仍然需要還清欠款。

這種情況也存在於醫美行業。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目前小到街邊美發美甲店,大到大型的美容整型機構,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分期消費情況。

本質上也是醫美市場提供所為分期支付服務,解決消費者無法一次性支付美容項目費用問題。但其實是誘導消費者使用了分期貸款,在這個生態中,醫美機構和分期機構以及渠道商都是贏家,但消費者實際上自始至終都要為高昂的價格買單。

而且並非所有醫美機構都有常駐醫生,很多醫生僅掛靠在醫美機構。這也使得醫美機構水平參差不一,萬一出了醫療事故,受害最嚴重的也往往都是消費者。

經媒體調查,醫美分期機構一般情況下會給予消費者授信額度為2-3萬元。以8萬元的隆鼻項目為例,其中4萬元分給渠道商,剩下4萬元屬於醫美機構收入,而客戶還款的利差屬於分期平臺利潤。

提供分期貸款服務的合作方

在眾多分期付款服務中,提供這種消費貸的合作方有很多,包含傳統金融機構和網際網路平臺。

三言財經調查的譚州教育案例中,對方就聲稱課程貸款服務提供方來自京東白條、支付寶花唄等平臺。

而在蛋殼公寓資金鍊危機中,很多蛋殼公寓合作的金融機構不乏像中關村銀行、網商銀行這類傳統金融機構。

而與之合作的網絡金融平臺中,則有微眾銀行、會分期、任買分期、應花分期、元寶e等平臺。其中,微眾銀行號稱是我國首家民營銀行和網際網路銀行;會分期還曾獲得京東金融的B輪融資。

在華爾街英語案例中,很多媒體報導中均提到華爾街英語會為學生提供擔保,從而獲得貸款,而貸款提供方則以度小滿金融為主。與之類似的是尚德機構,也被指通過度小滿金融為學員提供分期貸款服務。

今日,一名自如租客、自如房東以及一名英語培訓班學員告知三言財經有關分期付款消費貸款的諸多細節。

經調查,三言財經注意到,商家在同消費者籤訂分期貸款協議時,明確告知消費者分期貸款是同第三方金融機構籤署協議。但是商家均未明確告知消費者選擇分期貸款的風險。

自如租客:如果知道風險,肯定不分期

自如租客小慧表示,自己於2019年畢業時通過自如在北京租房。當時因剛畢業,沒有穩定收入,因此主動選擇了自如提供的「自如分期」服務。

小慧稱,自如方面並不存在刻意誘導其選擇分期服務的情況,並且在籤訂合同時,合同上也明確寫明了貸款服務提供方是第三方。

根據小慧提供的信息顯示,提供分期貸款服務方是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有限公司。

天眼查顯示,該公司於1987年成立,是中國中化集團公司旗下從事信託業務的公司。該公司大股東為中化資本,持股97.26%。

此外,該公司於今年8月25日新增一條被執行信息,執行標的為14萬7千餘元。與之一同成為被執行人的還包括交通銀行西安西稍門支行和陝西幫家房地產營銷策劃有限公司。

另外,三言財經發現該公司還涉及百餘條起訴他人以及被起訴的開庭信息,這些開庭信息大多數都涉及到金融借款合同糾紛。

小慧告訴三言財經,當時自如方面雖然明確告知自己分期支付實際上是通過和第三方金融機構貸款實現,但是自如並沒有告訴自己這種方式的風險。

三言財經注意到,在自如APP中,租客的選擇支付方式上,「自如支付」被標記為「熱門」。小慧表示,當時如果了解到萬一自己被房東趕出去,自己還得繼續還分期的話,肯定不會主動選擇這種方式。

另一名自如房東稱房子交給自如後,自如方面一個月一次給付房租。但是自如也並未告知自己租客是如何支付房租的。

英語培訓機構學員:一定要選靠譜機構

對於培訓機構使用金融服務做分期支付學費,露露表示自己完全知曉。「正是因為自己沒有辦法一時繳清全款,才選擇的分期服務」。

根據露露提供的合同截圖顯示,這家名為精英培訓的英語教育機構使用的分期貸款服務提供商是有錢花。此外,這種分期付款是無息貸款,只要學員按時還款就不會產生利息。

不過,如同自如租客一樣,露露在購課之前雖然了解分期付款是貸款,但是培訓機構並沒有告訴自己一旦退課不僅不能退費,還需要繼續還貸。

「只要培訓機構不跑路,我就覺得沒什麼,所以要選擇靠譜的培訓」,露露如是說。

分期付款是魔鬼嗎?

從曾經的高利貸、校園套路貸,演變成如今的分期付消費貸陷阱,套路的表現形式五花八門,但最終目的卻只有一個——割韭菜。

通過種種消費貸陷阱案例分析可知,這種坑人的消費貸主要「坑」在其巧妙的套路上。

這種「套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將參與交易的主體「轉移」。

當消費者購買產品、服務時,商家可能會利用分期付款方式偽裝自己。例如消費者在租房、買課程時以為和自己籤訂合同的是面前的商家,但實際上卻和金融機構籤訂合同。

二、將高昂的成本偽裝成廉價。

由於計算金融產品的利息並不是很容易,這也給商家機會偽造出使用分期付款會「更便宜」的假象。例如在前文所述案例中,幾萬元的課程通過金融分期手段,每個月只需還款幾百元。但是實際上消費者要支付更多利息費用。

這些套路對於消費者來說帶來的風險顯而易見。首先,一旦籤訂了分期支付合約,交易進行過程中出現問題,消費者不僅可能享受不到應有的產品和服務,反而還要繼續還款。這種情況在租金貸、培訓課程貸等案例中均有體現。

此外,由於分期付款表面上看「很實惠」,消費者實際上在幾乎不知不覺情況下就支付更多費用。

不過,這種套路消費貸對於商家以及金融機構來說也並不是毫無風險,正所謂「韭菜」不是那麼好割。

首先,如各種暴雷的長租公寓案例,一旦公司出現資金鍊危機,通過租金貸這種金融產品打造的生態鏈便一觸即潰。這就要求商家的盈利能力非常高,例如在幾個長租公寓危機案例中,都是服務提供方出現運營危機,最終導致無力維持資金運轉。

其次,即使是看上去坐收漁翁之利的金融機構也是走在「鋼絲」上。分期付款服務本質上是把商家承受的風險轉嫁給了金融機構,所以商家暴雷後,出現貸款逾期的可能性就增大。

對於消費者來說,避免被各種「分期付款」消費貸套路的方法其實也很簡單,一定要做到了解一切風險,同時要在自己的收入和消費能力允許的情況下選擇分期付款。

分期付款雖然可以將一時的消費壓力分而化之,但其本質上仍然屬於「花未來的錢來解決現在的問題」。這其實和信用卡模式一樣,而且通常分期支付要支付高昂利息,比全款支付付出更多。

所以消費者必須要對自己的消費能力有清晰的了解,切記盲目「圖便宜」而受更大損失。

相關焦點

  • 揭秘「消費貸」陷阱:房租貸、培訓貸、醫美貸……總有一款適合你
    劃重點: 1房租貸——上海一房東當了兩年「翹腳老闆」,卻發現所收租金是自己向別人借的款 2培訓貸——快快樂樂進去面試,悲悲切切負債出來!
  • 「帶血」的租金貸,被反覆「收割」的年輕人
    借貸平臺通過撮合「放貸」賺取收益;蛋殼通過租客「租金貸」從金融機構拿到資金,來瘋狂擴展房源,搶佔市場份額。兩件事件背後,被「收割」的「對象」,大多數還是那些有一定經濟壓力的年輕人群體。過去的十年,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和消費方式也隨之發生變化。在這個過程,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湧現,滿足不同群體的消費需求,但同時也引發了一些社會亂象,引發監管層的關注。
  • 套路不止的租房分期,會重蹈校園貸和現金貸的覆轍嗎?
    於是乎,在正常的融資渠道之外,不少機構打起了租金的主意,主動為租客甚至房東嫁接相關融資產品成為公寓運營機構的「份內事」。當殷勤的服務之下潛藏了對資金的渴求時,各種「套路」也就來了。當套路攪動市場風雲,租房分期這個場景,或許要被玩壞了。下面,我們從頭說起。長租公寓:「燒錢」的商業模式長租公寓的運營模式,分為集中式和分散式兩大類。
  • 「帶血」的租金貸,「流血」的長租公寓
    借貸平臺通過撮合「放貸」賺取收益;蛋殼通過租客「租金貸」從金融機構拿到資金,來瘋狂擴展房源,搶佔市場份額。兩件事件背後,被「收割」的「對象」,大多數還是那些有一定經濟壓力的年輕人群體。 過去的十年,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和消費方式也隨之發生變化。在這個過程,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湧現,滿足不同群體的消費需求,但同時也引發了一些社會亂象,引發監管層的關注。
  • 頻陷租金貸糾紛 晉商消費金融的風控硬傷
    有分析人士指出,租房分期是晉商消費金融近年來重要的場景產品,但風波也不斷出現,反映出晉商消費金融的風控硬傷,主要是沒有做好對合作平臺的風控,此外在具體業務的流程管控上也出現了紕漏。房租變網貸 房租變網貸?莫名「被逾期」?近日,又一起長租公寓「租金貸」糾紛發酵,背後資金方晉商消費金融捲入其中。
  • 創業貸、培訓貸、求職貸……禁令之下校園貸「披馬甲」依然橫行!
    新華社上海5月6日電題:創業貸、培訓貸、求職貸……禁令之下校園貸「披馬甲」依然橫行!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王淑娟、顏之宏早在2017年5月,原銀監會等幾個部門就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範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一律暫停網貸機構開展在校大學生網貸業務。
  • 功過「租金貸」
    監管上,也有明確規定,在一家房產中介平臺上,租金貸的佔比不得超過30%,然而,據蛋殼公寓的招股書,截止到去年三季度末,約67.9%的蛋殼租客使用了租金貸。而為了搶佔市場規模,從2017 年到 2019 年,蛋殼公寓運營房間數暴漲了近 30 倍。
  • 分期樂成培訓套路貸幫兇
    校園貸風波還未平息,「套路貸」又披上新馬甲,變身培訓貸繼續橫行。缺乏資質的培訓機構和貸款機構惡意串通,讓眾多急於求職的大學生深陷其中。近年來,類似求職不成,反背負高額貸款的新聞屢見不鮮。培訓貸一般指培訓機構和P2P網絡貸款機構進行合作,對培訓者進行借貸,培訓者以分期付款的方式進行還款。現在招聘公司,實則為培訓機構,多藉助招聘網站以招聘的形式對求職者進行有償高額培訓。
  • 困在消費貸裡的年輕人:生活中越失落,消費上越失控?
    過去幾年,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在快速變化,無論校園貸、租金貸、培訓貸、美容貸,抑或網上購物、遊戲充值、直播打賞,幾乎所有生活場景都衍生出相應的借貸消費模式。「藉助於新金融科技,消費信貸發展非常快,有一些是過分誘導年輕一代提前消費、借貸消費。這不僅是一種經濟現象、金融現象,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現象、人口現象,可能會帶來重要的影響」。
  • 顛覆行業還是綁架消費?「信用免押金」變身房租消費分期貸
    製圖:關印然而北京晚報記者調查走訪發現,「信用免押金」模式暗藏貓膩,和支付寶合作的不少中介機構均涉及消費分期貸款業務。想要享受「免押金」,消費者必須選擇房租消費分期貸,如此一來所謂給消費者福利成為變相推廣消費分期貸。10月30日下午,螞蟻金服市場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經他們和業務部門溝通後,該情況屬實。
  • 租房押一付一藏貓膩 小心入坑「套路貸」
    《報告》指出,在有的公司打出「押一付一」的背後,實質暗藏著「套路貸」貓膩,導致消費者「被貸款」。有計劃租房的消費者,在租房時一定要看清合同,別掉進「套路貸」的坑。現金流不夠「套路貸」湊《報告》指出,目前從中介系,到地產系,再到資本系,各類機構紛紛布局長租公寓市場。從行業收益來看,現階段這一塊市場的租金收益率有限,平均在2%以下。
  • 英語培訓分期貸陷阱多,別讓消費者成「學奴」
    相關職能部門不妨加大監察力度,讓消費者可以安心學習,放心培訓。近日,「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多地出現參加英語培訓的消費者落入「預付式+消費貸」圈套的現象。各大投訴平臺上的相關投訴帖幾百條,投訴金額從2萬元到5萬元不等。
  • 貝殼租房指南:識別套路貸 安心租好房
    部分消費者希望通過「租房貸」分期付款,分攤一次性大額支付的壓力。但由於信息不對稱或被刻意隱瞞,對無需分期的租房者而言,「租房貸」則是徹頭徹尾的「套路貸」,有如難以提防的陷阱,不知不覺就深陷其中。如若籤訂租房合同而拒絕貸款合同,則可能面臨押金受損的情況,如若同時籤訂兩份合同,則不得已上了「套路貸」的當。二、仔細核查房屋租賃條款,特別警惕「與第三方金融機構合作分期產品」等字樣。房租分期產品其實是一種消費貸款,如果租戶在籤訂合同時未能發現這一條款就此籤訂房屋租賃合同,就可能在租房同時辦理了「套路貸」。
  • 困在消費貸裡的年輕人:生活中越失落,消費上越失控?_新聞中心_中國網
    過去幾年,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在快速變化,無論校園貸、租金貸、培訓貸、美容貸,抑或網上購物、遊戲充值、直播打賞,幾乎所有生活場景都衍生出相應的借貸消費模式。「藉助於新金融科技,消費信貸發展非常快,有一些是過分誘導年輕一代提前消費、借貸消費。這不僅是一種經濟現象、金融現象,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現象、人口現象,可能會帶來重要的影響」。
  • 新華社點名批評:分期樂、速貸錢包等仍違規做「校園貸"
    但「新華視點」記者近期調查發現,「先花一億元」、「分期樂」、「易周寶」、「速貸錢包」等網貸機構依然無視規定,披上創業貸、畢業貸、培訓貸、求職貸等外衣,繼續向大學生放貸。  大學生黃鵬在「先花一億元」、「分期樂」、「閃銀」等平臺上都有借款。他告訴記者,雖然校園貸是明令禁止的,但有很多自稱幫忙「清帳上岸」的人在知乎、微博、微信上推廣,表示可以幫忙貸款借新還舊,吸引了很多身負貸款的學生。  有的校園貸披上了「馬甲」,比如回租貸、創業貸、求職貸等,花樣百出。
  • 興業消金殺入租金貸,有人卻認為這是個偽需求
    近日,興業消費金融(以下簡稱「興業消金」)上線了兩款線上產品,分別為針對租金貸的「立業計劃」以及校園貸的「興才計劃」。此前,通過旗下「助學寶」產品,興業消金早已切入校園貸市場,而此次的租金貸,則是其首次直接介入該領域。後疫情時代,一直以線下大額貸款為主的興業消金,為何突然「看上」了租金貸?
  • 潭州教育被曝套路分期貸,學員維權難,不上課仍需繼續還款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成都兒童團,特別推出「教育315」維權行動,如果你也遇到了課外培訓的消費陷阱,請在官方微信號「成都兒童團」後臺聯繫我們,我們將全力助你維權,讓孩子安心學習,讓家長無憂消費。 四川簡法律師事務所律師吳胤徵更是直接再次呼籲:不建議大家在培訓時選擇風險難以把控、難以預估的分期貸,以避免出現無法正常上課卻依然不得不繼續還款的情況。
  • @戰友:不要被「軍人貸」套路了哦
    ,其實是「套路貸」套路貸是什麼 「套路貸」就是指不法分子以無抵押快速放貸為誘餌,以民間借貸為幌,誘騙或強迫他人陷入借貸圈套。針對軍人的 「套路貸」,可能還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首次以司法解釋的名義明確界定「套路貸」。
  • 退租了還背「租金貸」,晉商消費金融和美麗屋互相「踢皮球」
    王魁傑介紹道,為了通過視頻貸款審查,美麗屋的工作人員還給他提供了一份貸前審核問答表,並讓他按照答案回復貸前調查人員。該表顯示,王先生的貸款總金額為9350元,期限為11個月。▲王魁傑的貸前審核問答錶王魁傑表示,他當場籤了與美麗屋的房屋租賃合同以及與晉商消費金融的貸款合同。
  • 扒光現金貸:與消費貸究竟是什麼關係?
    最近現金貸成為各界熱議的焦點。  在眾多對現金貸的討論中,消費貸由於和現金貸千絲萬縷的關係,多次被提及。其中不乏有「中國居民應該去槓桿,降低債務負擔」,「科技金融公司引領消費貸」這樣乍一聽有道理,卻又經不起仔細推敲的謬論。看來大眾對消費貸的誤會不小。  我們不妨跳出對現金貸的爭論,往大的方向全面認識一下消費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