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提倡「快樂教育」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2021-02-08 絲雨潤春風

快樂和學習本來就不是對立關係,學習不會影響到快樂,自然快樂也不應該影響到學習。而有些家長偏偏對快樂教育理解有所偏差,把快樂和學習變成了對立關係,學習就會不快樂,快樂就要不學習,這是典型的自己有問題不但不承認,而且還要錯誤的走下去。

在有些人眼裡所謂的快樂教育,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不會給孩子任何壓力,就是讓孩子敞開了玩,孩子玩著度過幼兒園階段,甚至玩著度過小學階段,學習什麼的都是浮雲,玩就完了。這樣對快樂教育的定義最初就是錯誤的,自然結尾也不會很如人意。

見過也帶過被家長倡導的」快樂教育「思想帶大的孩子,不能說孩子問題太多,只能說有點不盡人意,差距那是一目了然的,孩子學習跟不上節奏,基礎太薄弱,習慣不好,相比同齡人問題不是一點半點。進入小學之後,家長著急,孩子難受,看著孩子那狀態著實讓人心疼,脫了鞋光著腳跑追別人都困難。

不管是快樂教育也好,壓力教育也罷,學習和快樂原本就不是對立關係,快樂教育並不是意味著孩子可以肆無忌憚的玩,學習全部拋諸腦後。作為家長昌興快樂教育沒有什麼不對,首先你必須要是一個懂教育會教育的人,不管什麼教育都是一個長期的事情,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自己沒有那個本事就不要去踐行什麼快樂教育了,那是毀孩子,而不是愛孩子。

孩子學習和快樂是可以並行的,玩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快樂,學習也不一定就是痛苦的事情,學習一樣可以獲得快樂,有時候精神的快樂比物質快樂效果更好。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學習也可以享受到快樂,對於不會引導的家長來說,學習就是讓孩子上刑場。

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完全沒有問題,不給學習的壓力並不代表可以不學任何東西,作為家長來說,孩子能夠讓孩子在快樂中學到東西,在學東西的時候感受到快樂,那才是快樂教育,一味的瘋玩那不是快樂教育,那是沒心沒肺沒有目的的瞎玩,沒有任何意義。

在孩子童年時期,可以沒有學習的壓力,沒有補習班和課外班的負擔,但是有些東西還是必須要學的,比如:各種好習慣的養成,對學習興趣的培養,專注力的培養,時間概念的刻畫和訓練,獨立和動手的能力,這些都不會給孩子帶來任何壓力,更不會影響孩子快樂。

從小只會瘋玩,該培養的沒有培養,到了該學習的時候,可以這麼說以後和快樂也沒多大關係了,沒有好的習慣和興趣,學習路上有苦頭可以吃,哪還有什麼時間快樂不快樂,到時候大人和孩子都要為自己錯誤的定義和錯誤地實行,付出一定的代價。

相關焦點

  • 那些提倡「快樂教育」的家長,他們的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
    ,大多都很平庸,因為他們沒有好成績,也考不上好大學,當然也很難有一份好工作,至於精神上是不是快樂,這個就因人而異了,比如有的孩子在家門口打工,每天都能回家吃飯,家庭還非常和諧,雖然辛苦,但是這是不是快樂?
  • 那些經常被吼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本導時常聽很多家長說,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他們總是會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自己也控制不住。
  • 那些愛和孩子講道理的家長,後來都怎麼樣了?
    我開玩笑地問她:那你都是怎麼教訓的呢?她說:還不就是告訴他,光著腳走會凍感冒,地上有很多小東西會扎了腳,如果地上有水的話還會滑到,我每次都這樣跟他說,根本就不管用,怎麼說都不聽。我說,那你為什麼不在地上鋪個爬行墊讓他隨便走呢?後來她告訴我,在地上鋪好了爬行墊,孩子玩得更歡脫了,自己在家也是光著腳到處走,這才發現原來不穿鞋這麼隨意地走真的很舒服。
  • 提倡「娃哭不抱,不哭才抱」的人,他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太諷刺
    導讀:提倡「娃哭不抱,不哭才抱」的人,他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太諷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提倡「娃哭不抱,不哭才抱」的人,他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太諷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那些不自信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家長們有必要了解一下
    不喜歡站在人群的中央,不喜歡享受他人的目光,這些,都是那些不自信的人,不自信的孩子的日常生活。他們好像很容易交朋友,對自己的朋友是一種近乎討好的姿態,他們好像人緣很好,大家有時都會請他幫忙。1,家長打壓式教育打壓式教育,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
  • 那些被父母虐打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作為父母,你打過孩子嗎?如果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會通過打罵來「教育」嗎?知乎上,有人問:那些經常被打罵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但是媽媽每次開家長會都會因為孩子的成績問題頭疼,這次也是開完家長會,班主任留下與她聊聊孩子的情況,說幾次考試卷都沒有讓父母籤字。在老師的提醒下,發現孩子會說謊了。回到家後,加上工作受了點委屈,老師告狀,媽媽瞬間爆發了,丟出孩子的試卷,對其進行暴打,打累了,怒斥著說,我洗完澡,再收拾你。
  • 讀書無用論有多可怕:那些不讀書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讀書無用論有多可怕:那些不讀書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為什麼我要努力讀書?讀書有什麼用啊?就在9月2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就近年來農村地區流行的「讀書無用論」提出問題,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對此做出回應:他承認「讀書無用論」的確在一些欠發達地區大行其道,這是一個客觀而現實的問題,如果家長們認為,讓孩子上學無法讓他們接觸到更好的工作,過上更好的生活,他們自然會質疑讀書的重要性。
  • 倡導「寶寶哭鬧不要抱」的人,他們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導讀:倡導「寶寶哭鬧不要抱」的人,他們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倡導「寶寶哭鬧不要抱」的人,他們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那些經常被打屁股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長輩們也信奉「孩子不打就會被寵壞」的教育理念。有一個調查了991位父母的樣本中,35%的父母對自己1-2歲的孩子使用過體罰,94%的父母對自己3-4歲的孩子使用過體罰。打屁股的確是一種非常普遍的行為,但是,那些經常被打屁股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 快樂教育給孩子和家長帶來了什麼?如果有可能,寧願回到應試教育
    快樂教育給孩子和家長帶來了什麼?l各位,我們現在開始改革了,開始行動了,但是你們發現這種教育是你們想要的那種教育嗎?我在我的視頻裡邊不止一次講過,歐美那種快樂教育完全是失敗的,歐美的所有精英都選擇了私立教育。公立教育就是哄著大家不哭。學不到什麼知識的,我不知道這些提倡教育改革的人,你們去沒去過歐美,你見過他們是怎麼樣進行中小學基礎教育的嗎?我想你真正看見了之後,再也不會提倡素質教育,快樂教育。
  • 那些接受現代「私塾」教育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現代「私塾」其實追求這樣的「私塾」教育大多數是文化層次較高的家長,他們往往看到了傳統應試教育的弊端,覺得那樣的教育並不適合自己的孩子,而國際學校所滲透的西方價值觀也讓他們望而卻步,所以他們訴求更加個性化的教育。
  • 「我從不給我孩子玩抖音」,那些拒絕抖音的家長,後來都怎麼樣了?
    其實這就像電視機、計算機、手機等新鮮事物一樣,都在它們出現的初期,遭到一些質疑。 從歷史的腳步來看,無論個人還是國家,杜絕新型技術往往是落後的開始。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也是同樣的道理。以抖音為代表的新技術是雙刃劍,家長要做的是幫孩子適應並把握其劍柄,擁抱新事物;而不是主動逃避,讓孩子在新時代面前完全處於劣勢。
  • 那些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從小經常被打罵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而他,考上了不錯的大學,又讀了研究生,畢業後找了一份薪資不錯的工作,但是他卻每天過得不快樂。他不喜歡個別人交流,經常因為一件小事大發脾氣,同事中沒有願意和他親近的。他很想改變卻又不知道怎麼去改變,一直陷在痛苦中。
  • 那些散養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等他自己成家後,比比當時的同班同學,學習成績好的,發展都很不錯,處境明顯要強於那些不努力學習的孩子。 姐夫是鄉鎮學校的老師,雖然在農村屬於文化人,但對孩子的教育,也大多體現在教育孩子要孝順等傳統方面,其他就是和養小雞一樣,吃飽了,任其自由的奔跑于田野(村裡),不問孩子的成績,只要該上學時去上學,放學時回家,沒有在外面惹是生非就行。
  • 那些被父母誇是天才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被父母誇是天才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湖南衛視《歌手》,是很多人每年必追的節目。導演組每年都下大力氣請其他國家優秀的歌手參賽。今年《歌手》邀請來了日本國寶級歌手米希亞。他們不斷告訴傅園慧: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好的,你是個天才!傅園慧自己也說這個聽起來挺傻的,但是當你遇到很多困難的時候,尤其是別人都不相信你甚至攻擊你的時候,這三句話就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好的,你是個天才!聽起來傻不傻?傻!孩子自己都知道。但是卻能給孩子力量,為什麼?
  • 那些信奉「985學霸父母鼓勵孩子當學渣」的父母后來怎麼樣了?​
    如今還有一種家長的聲音越來越受到更多無腦家長的追捧——學渣都是來報恩的,學霸都是來報仇的。最終留在身邊照顧和孝順的都是學渣,學霸學業有成後都去了外地或者國外,不會再陪伴父母身邊孝順了。所以請不要責怪學渣,對學渣孩子好一點。
  • 那些沒考上民辦小學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對口公辦和搖號民辦必須二選一……上什麼小學最終全靠運氣,這次的調整,可以說是打亂了那些一心目標民辦的家庭的規劃。經過2個月的心理建設,今年那些從民辦小學「落榜」,被搖號搖去「菜小」的孩子家長們,心態調整得怎麼樣了呢?我們來看看,往年那些從民辦「落榜」的家長和孩子,後來是如何調整,重新找到方向的。
  • 那些讀繪本長大的孩子,為啥後來都變得很厲害了?看完你就知道了
    不陪著讀繪本的孩子專注力就不行嗎?我不想陪她讀,我就想讓他自己看,不看也不強求,她讓我讀我肯定樂意奉陪,但是不想天天固定時間開始讀繪本。讀繪本有什麼好處?小時候不讀繪本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這是知乎上一位知友提的問題,相信也是父母們比較關心的問題,我們來討論一下。
  • 那些被家長吼叫過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哈佛專家:智商下降明顯
    你吼過孩子嗎?哪怕只有一次。你知道對孩子吼叫,孩子會慢慢變成什麼樣子嗎?許多家長平時在教育孩子時,總是忍不住的對孩子進行吼叫,甚至打罵。連脾氣比較好的父母,在孩子做錯了某些事時,他們也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進而對孩子吼叫。
  • 那些活在父母「正確」裡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劇情扎心,現實生活中,也不乏用自以為的「正確」來定義孩子的父母。被父母的「正確「定義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在父母的世界裡,孩子是最寶貴的寶貝,他們對孩子關懷而熱絡;殊不知,在孩子的世界裡,父母從未真正在場過,他們的面目早已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