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喜歡頂嘴,根源在這幾個原因,家長要教孩子正確表達意見

2020-09-15 思呈說教育

文/思呈老師(原創),轉載請標明。

一個媽媽說,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自己家的孩子居然學會了頂嘴,不論讓他幹點什麼事,孩子都是以頂嘴開始的,而且還會反問媽媽為什麼讓他幹?一次,媽媽說讓他幫助把垃圾扔出去,孩子說不去,媽媽說,你已經十歲了,早就該幫家裡幹家務活了,孩子卻說自己做的夠多了,然後就回屋裡,再也不理媽媽了。媽媽看了看孩子,覺得十分苦惱,每天忙碌著家裡的家務還要工作,勞心勞力,孩子還這麼不懂事,應該怎樣改掉孩子這個頂嘴的壞毛病呢?

相信不止一個媽媽發現孩子會頂嘴,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語言能力也會得到很大的提高,所以,孩子頂嘴很多時候也可能是自然發展的趨勢,他們會用頂嘴的方式來告訴父母自己是有獨立思想的,所以面對孩子頂嘴的時候,父母先不要太過焦慮,要承認,這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階段,也是孩子正常的表現,但與此同時,頂嘴也可能有更多種想法。

孩子為什麼喜歡頂嘴?

1、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態度。

人的發展都需要一定的階段,而孩子,雖然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意,但是語言表達能力還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有的時候和父母溝通,就會出現頂嘴的現象,父母看到這種情況應該感到高興,同時也不要忽視孩子頂嘴的問題,教會孩子如何去正確的語言表達,孩子就會改掉這樣的溝通方式了。

2、父母過於溺愛,導致孩子缺乏禮貌。

很多孩子從內心不知道應該如何去尊重人,這都是因為父母平時的溺愛使得孩子缺乏禮貌,不懂得謙讓,在說話的時候也不懂得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所以孩子經常會和父母頂嘴,甚至對別人出言不遜。

3、缺少父母的關愛。

很多孩子仿佛只有周末的時候才能和父母見面,說話,溝通,而平時很少能夠得到父母的關注,所以,只要有機會,孩子就會用頂嘴的方式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希望父母能夠多關愛孩子一些,即使是犯錯誤受到懲罰,孩子也心甘情願。

4、不良的家庭氛圍。

一部分家庭當中,父母在溝通的時候總是沒有良好的態度,家庭氣氛處於緊張當中,孩子也會學著父母的方式去溝通,說話的時候比較粗魯暴躁,不知道如何正確的去表達自己的情緒,孩子自然也會用頂嘴的方式和父母去溝通。

父母要善於去引導孩子,讓孩子逐漸認識到頂嘴是一個錯誤的行為,正常的溝通不是這個樣子的。由此,找到了原因才知道如何去糾正孩子。

怎樣做才能夠避免孩子頂嘴?

1、父母先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很多父母發現孩子頂嘴的時候,非打即罵,這會讓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嚴重,也會讓孩子頂嘴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尤其是隨著孩子年齡逐漸增長,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就變得開始有些疏遠,孩子也開始有了自己更多的想法,這時候如果父母不給孩子表達的機會,總是一意孤行的去指揮孩子做事情,這勢必會引起孩子的逆反。所以在這個階段父母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引導孩子,把孩子當做一個平等的個體,允許他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學會和孩子做朋友,因為在朋友之間如果有不同的觀點是不會發火的,父母要把這個理論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這樣孩子頂嘴的現象就會有效的得到控制。

2、製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良好的家庭氛圍讓能夠讓孩子感覺到輕鬆愉快,也更願意去表達自己的觀點,更願意抒發自己的情感,而不是憑藉著父母的權威讓孩子無條件的去服從父母,父母和孩子之間不應該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關係,不妨試著營造民主的家庭氛圍,誰說的有道理就去採納誰的意見,讓孩子合理的表達出自己的感受,這樣就能夠減少孩子的逆反現象,父母不用擔心在孩子面前會失去自己的威信,這樣做才能讓孩子的內心更加認可和理解父母,同時也能夠讓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好。

3、父母要做好預防工作。

當父母了解了孩子所有頂嘴的意圖之後,就知道應該如何面對每一個階段的孩子,怎樣去和孩子溝通才最有效,怎樣預防孩子頂嘴才是最合適的方法,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更不要給孩子隨便貼標籤,很多時候,溝通的主導者在父母這裡,比如孩子突然間開始喜歡和父母唱反調,父母就應該反思一下最近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溝通是什麼樣的方式,父母又是用了什麼樣的態度,很多時候,父母換個語氣和孩子說話,孩子就會把原因告訴父母,這樣溝通當中就沒有了問題,孩子也不會養成頂嘴了壞習慣,其實孩子的表達方式往往非常直接,不會遮遮掩掩,所以當他頂撞父母的時候,就是想要直接的去表達自己的原因而已,如果父母能夠在孩子站在孩子角度去考慮一下問題,這樣就能夠得到答案,也能夠減少孩子頂嘴的行為。

4、把握愛孩子的尺度。

父母不要覺得用什麼樣的方式愛孩子都是合理的,往往在溺愛當中長大的孩子會以自我為中心,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當別人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不一致的時候,就會用頂嘴方式去表達自己的不滿,如果從小是被嬌慣溺愛的孩子,隨著年齡增長,喜歡和父母頂嘴,那麼父母就要堅持自己的教育態度,一定要改變孩子這種蠻橫不講理的方式,同時學會用鼓勵的方式讓孩子把語言進行轉化,這樣才能夠減少孩子的不良行為。

減少孩子頂嘴的行為,父母也要從自身去找原因,很多時候,父母的說話方式是在教會孩子頂嘴,學會做一個能夠管理好自己情緒,父母這樣能夠有效的減少孩子的頂嘴行為,同時也能夠幫助孩子去找到方法,舒緩內心的不滿,冷靜的把問題表達出來,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改掉頂嘴的壞習慣。

讓更多家庭和諧幸福,幫更多孩子健康成長,歡迎關注、轉發,有關於家庭教育的問題,可留言或私信,我是思呈老師,專注於家庭教育智慧的傳播。

相關焦點

  • 孩子總頂嘴,是家長的失敗?李玫瑾教授:教你3招讓娃不再頂嘴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年紀小,沒有自己的行為意識,什麼事都能被家長所安排,所以非常喜歡聽話的孩子。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會開始變得不聽話,甚至會頂嘴父母。而家長遇到這種情況一般選擇打罵孩子,卻忽略了孩子喜歡頂嘴的原因。這將直接影響他們性格的形成,對他們的成長極為不利。
  • 孩子為什麼喜歡「頂嘴」?孩子這些心理,家長應該早知道!
    媽媽發現愛愛現在特別喜歡頂嘴,她讓往東,愛愛偏偏往向,這是怎麼回事呢?她向朋友討教,朋友說孩子都有這個階段,讓她不用擔心。每個家長都會發現,在孩子成長的某一階段,他/她突然開始喜歡"頂嘴"了,愛說反話,父母讓這樣做,他/她偏要那樣做,讓父母很是不爽,也會大發脾氣。其實,孩子出現"頂嘴"的情況,都是有原因的,家長一定要慎重看待。
  • 孩子頂嘴別斥責,這是好事情,家長正確引導,孩子會優於同齡人
    父母教育孩子,出發點都是好的。可是,每個孩子給出的反饋是不同的,有的孩子低頭不語,而有的孩子則和家長表達不同的意見,甚至會嚴厲地指責家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頂嘴,面對孩子頂嘴,很多家長覺得丟了面子。其實,孩子會頂嘴是好事,家長應該高興。
  • 喜歡頂嘴的孩子難管教?家長先從自身找原因,讓孩子變得尊重他人
    喜歡頂嘴的孩子難管教?家長先從自身找原因,讓孩子變得尊重他人昨天下午去小姨家拜訪,侄子小明在客廳和同學打遊戲,可能是孩子的遊戲聲太吵了,小姨就呵斥了侄子幾句,哪知侄子毫不懼怕的頂起嘴來,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的,整個客廳都瀰漫著硝煙味。
  • 孩子頂嘴沒法教?李玫瑾直言:這「3句話」用得好,讓娃不再頂嘴
    家長是孩子的監護人,有撫養和教育孩子的責任和義務,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最不希望孩子頂嘴。01「壞媽媽!」孩子總頂嘴沒法教「我不聽,我不聽,我就不聽!你是一個壞媽媽,你說什麼我都不聽!你一點都不愛我,只知道兇的!」5歲的曉婷捂著耳朵叫喊道。
  • 孩子總愛頂嘴?3個教科書式處理方式,比怒吼生氣更有效
    其實孩子頂嘴氣人也是有一定原因的,父母要找到根源所在,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例如:帶孩子買衣服,父母不要把自己的眼光強加在孩子的身上,可以讓他們自由選擇,當然家長可以提出意見供孩子參考,但不是要使用逼迫的方法。只有和孩子站在平等的位置,才能真正的走到他們的心裡,也才能和他們處成朋友,這樣頂嘴現象就會慢慢減少。
  • 孩子愛頂嘴,家長也有過錯
    有的時候我們希望孩子當一個乖小孩就好,但偏偏孩子不給你這個面子。總是在頂嘴,你讓他往東,他偏要往西,脾氣還特別大,有的時候還咄咄逼人,連大人都爭不過,孩子變得這麼愛頂嘴,家長也很是無奈。首先頂嘴是不禮貌的,它不是我們提倡的人與人之間正常的交流方式。
  • 孩子為什麼總愛頂嘴?學會這幾招,讓孩子乖乖聽話
    孩子的頂嘴固然讓家長心累,但是,家長的表達難道就沒有問題了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媽媽的表達有哪些不妥之處。1、催促和嘮叨是孩子最不想聽的「我跟你說了幾次了」是典型的嘮叨,和「我早就跟你說過了」、「我說了多少次了你都不聽」一樣,話一出口就讓孩子想關上耳朵,既然大家都知道說過好多遍了,那為什麼家長依舊在說呢?
  • 孩子喜歡頂嘴怎麼辦?家長別盲目解決,尋找根源才是最關鍵的
    其實,像鵬鵬這樣的孩子並不在少數,特別是在步入叛逆期的時候更為明顯,大部分都表現為喜歡頂嘴、一意孤行等反常的行為。面對愛頂嘴的孩子,父母不要盲目地去指責甚至是辱罵他們,尋找根源才是最關鍵的。首先,孩子可能步入了叛逆期。大多數孩子的叛逆期在五年級到初三這段時間,這段時間的孩子們對任何事情都比較敏感,而且會很在意別人的看法,特別是別人對自己外表的評價。當孩子步入叛逆期的時候,會比較情緒化,當然也會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作為父母應該要明白這一點,也要儘量少激怒這個時期的孩子。
  • 孩子愛頂嘴父母別急,心理學專家:不會頂嘴的孩子,是沒有未來的
    孩子愛頂嘴有這幾個原因:媽媽強勢,什麼都要按照她的想法來,不問孩子的喜好,讓孩子心生不滿;家長總在孩子面前說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那和孩子有什麼關係嗎?總是和別人比,引起孩子反感;對於孩子的小缺點,家長不是就事論事,告訴應該怎麼做,而是喜歡諷刺挖苦,孩子心理體驗糟糕;有的父母對孩子要求高,對自己寬鬆,比如不讓孩子看手機,在孩子面前不停刷屏,沒有以身作則,孩子心裡不服;傳統式家長威嚴,居高臨下,以命令的口氣和孩子說話,孩子感到地位不對等,頂嘴反抗
  • 孩子們頂嘴全家樂開花?「聰明」不一定是件好事,家長要提高警惕
    父母應該如何正確引導愛頂嘴孩子「頂嘴」確實可以表達兒童的智商和情商水平,但「愛頂嘴」可能是大麻煩,一旦「上」頂嘴,習慣了頂嘴,即使是最聰明、最優秀的孩子也不會被喜歡,他們的「優秀」可能有點難以說服人們。
  • 李玫瑾:愛頂嘴和從不頂嘴的孩子,性格差異明顯,家長要留心
    這種孩子就是別人眼中的好孩子。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家的孩子能聽話,但是孩子不頂嘴就是好,頂嘴就是不好嗎?其實頂嘴也是有利有弊的。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孩子的天性並非是服從」,喜歡頂嘴和從不頂嘴的孩子長大後的性格差異也是很大的,家長要留心。
  • 李玫瑾:孩子喜歡頂嘴,難以管教,是因為家長沒有找對教育方式
    而部分父母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憤怒之下也會出現打罵孩子的行徑,卻忽略了孩子頂嘴的原因,這對他們的成長是沒有好處的。孩子慢慢長大,形成自己的獨立意識之後,頂嘴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不想被父母所控制。而著名的兒童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認為,孩子頂嘴是正常的,關鍵是看家長如何教育他們。如果家長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孩子很快就會擺脫這個問題。若是他們變得更加的叛逆不好管教,多半是因為家長沒有掌握正確的方式,沒有弄清楚他們頂嘴的根本原因在哪兒。
  • 「愛頂嘴」和「從不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異大,家長要知道
    在生活中讓父母們頭疼的一類熊孩子就是「愛頂嘴」的孩子,每次面對「愛頂嘴」的孩子,父母們都氣不打一處出來。其實通過觀察「愛頂嘴」和「從不頂嘴」的孩子,我們可以發現這兩者長大後的性格差異很大,家長要知道,要注意自己家的孩子有沒有這個毛病。
  • 孩子喜歡頂嘴,可能是好事,正確引導後孩子長大更有出息
    1、父母過分的幹涉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孩子已經有了獨立意識,還是像以前一樣幹涉孩子的生活和學習,要求孩子處處聽從自己,這一做法在小時候還好,但孩子逐漸長大,會讓孩子產生反抗心理,從而喜歡頂嘴。1、頂嘴的孩子看問題更全面愛頂嘴的孩子不僅敢於向家長提出自己的意見,而且他的邏輯一定充滿了他自己的思想。他反對家長當然需要對工作有洞察力,需要預見整個局面。所以這種孩子看問題更全面,家長們要注意到這一點,不能一味的看到孩子的缺點。
  • 孩子開始頂嘴了,家長被孩子的話氣的夠嗆,專家:孩子爭辯好處多
    一、孩子把不滿的意見表達出來,讓負面情緒得到釋放,從而不會有壓抑心理。孩子在爭辯中,都會帶有不好的情緒。家長給孩子爭辯的權利,讓他把不滿的話,勇敢的表達出來,長大以後才不會懦弱,逆來順受。「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家長從孩子的角度考慮他的感受,安撫他的情緒。
  •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習慣頂嘴,我們該怎麼辦?
    現實生活中,幼兒頂嘴是很普遍的現象。這都是由於我們家長對孩子的愛,有時候過多的原因。對待幼兒的頂嘴不能簡單處置,應先進行一番分析,然後區別對待。我們來一起看看。父母在鼓勵孩子發表不同意見的同時,還應該注意到孩子表達意見的方式方法,要教會孩子心平氣和、有禮貌地表達,養成擺事實、講道理的習慣,不能讓孩子形成對成人態度粗暴,措詞不尊敬、不禮貌的習慣。對於這個小女孩的頂嘴,我們可以從中挖掘到兩層意思:一是表示了她還想玩的意願和對不能繼續玩的憤怒;二是表示了她的委屈,這種委屈來自於不理解。
  • 孩子愛頂嘴?也可能是家長不合格!孩子頂嘴時,家長要說這3種話
    很多父母都不能容忍孩子頂嘴,特別是自己批評孩子的時候,他們總是有很多道理甚至是歪理拿來反駁。有的父母覺得,孩子愛頂嘴肯定是在哪裡學壞了。然而,孩子愛頂嘴,也有可能是家長"不合格"!也可能是家長不合格中國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很多叛逆的孩子都是被父母"寵出來"的。父母過於溺愛孩子,會讓他們變得橫行霸道,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家裡目無尊長。父母教育他們的時候,就喜歡頂嘴了。因此,父母要學會反思!
  • 面對孩子的頂嘴,家長不妨理性對待,「三步走」讓孩子受益匪淺
    因為孩子的行為,都不是無端才有的,背後肯定會有一些家長還沒有探討清楚的原因。當然也只有找到根源所在,才能更有把握的改掉他頂嘴的壞毛病,畢竟武力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不能只看到孩子跟家長頂嘴這件事的表象,而是要深挖他頂嘴背後的那些「秘密」。作為家長,更多時候要給孩子理解,並且尊重。想要妥善的改善孩子當下的頂嘴行為,建議家長做好三件事,這樣才能把這個「世紀難題」徹底解決。
  • 孩子愛頂嘴不聽話?家長要改變溝通方式了,試用「我信息」表達
    相信很多父母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總是調皮不聽話,家長一說不樂意還頂嘴,有時家長真的被孩子氣到話都說不出來,家長總說"不知道說過你多少次了,怎麼就是記不住呢,氣死我了"。 有些家長就可能會問了,為什麼孩子總是把家長說的話當做耳邊風,多次強調卻總是沒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