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行為表現對於孩子成長產生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如果大人們言行有失,那麼孩子很有可能也會受到不良影響。在孩子的教育中,道德素養方面的培養尤其值得父母們多加關注,同時,家長們也應該做好自身的道德約束為孩子做出好的行為示範。
此前在網上有這樣一個帖子引發了網友們的憤憤不平。網友家的房屋前有一片大花園,她平時喜歡在花園裡種上各種各樣的花,本來很正常的事卻因為種了一片洋水仙后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
鄰居家的老太趁網友不注意偷偷潛入了花園,並且割走了大片的洋水仙,原來鄰居老太誤以為綠蔥蔥的洋水仙是韭菜,於是便美滋滋地拿來給小孫子包起了餃子,可是洋水仙是不可以食用的,果不其然,小孫子吃了餃子後就中毒了。
而更加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鄰居老太居然上門向網友索要賠償。理由是網友不應該種一些有毒的食物。老太及其家人的這番言論著實讓網友有些蒙圈。「我在我自家的花園種花,被你偷走後我還要賠償,這簡直太沒道理了!」網友被鄰居及其家人的做法著實氣得不輕。
其實在早前鄰居老太就有偷花的習慣,在網友還在種植鬱金香的時候,鄰居老太就偷偷地拿著剪刀剪走了30多朵花,顯然,這次的洋水仙已然不是第一次偷盜了。明明自己有錯還把責任推到了對方身上,這樣的一波操作著實讓人氣憤。
帖子下方網友們也紛紛為發帖的這位網友鳴不平。「這就是典型的為老不尊,偷人家的花偷上癮了,活該!」「如此道德低下的老人,真不知能夠教養出什麼樣的好孩子!」
顯然,帖子中描述的鄰居老太的行為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想要貪小便宜的心態,最終還是吃了大虧。
1.為孩子做好正確的道德示範
在孩子的認知中,道德觀是逐漸形成的,而這個行程的過程中,孩子們受父母家長的影響最為明顯。所以家長們想要培養孩子優秀的道德品質,那麼就應該從約束自身的言行做起。不要貪圖小便宜,不為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困擾是最基本的道德規範。
2.利用孩子喜歡的方式進行引導
比如說對於低年齡段的孩子而言,家長們可以採取閱讀繪本或者是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道德素質的培養。具有帶入感的故事內容會讓孩子更加能夠明白道德素養的重要性,同時,孩子們也更加能夠意識到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為是道德素養高的表現,繼而對此有所學習模仿。
3.建立適當的獎懲機制
當孩子做出了有道德的事情後,家長們應該給予鼓勵,強化孩子身上這種正面的言行表達。當孩子無意間做出了有違道德的事,家長們也一定要第一時間給予懲罰,讓孩子意識到這樣的行為是不恰當的,是有可能會為他人添麻煩。
不得不說,孩子的行為表達其實是父母行為表達的一面鏡子。孩子從父母身上習得了很多美好的品質,這也就要求父母們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更加懂得以身作則,把孩子培養成道德素養高的父母才是真正懂教養的父母。
大家對於孩子的道德素質培養有哪些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