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古老的咖啡林守護者:世代為農,卻種出中國頂級咖啡

2020-12-19 三月街

雲嶺高原山高坡陡,金沙江邊箐深路險,九十九道彎、八十八道坎,雲纏霧繞,懸崖絕壁處包裹著一個只有84戶人家378人的彝族小山村,這便是「離天三尺三,千仞『若客來』」的朱苦拉!(「若客來」意為彎彎曲曲的山路,世人便詩意的將其稱之為「朱苦拉」)。

雲南是中國咖啡主產區,佔全國咖啡產量的90%左右,而「雲南小粒咖啡」的起源便是來自這個叫「朱苦拉」的彝族小山村。

從地圖上看,朱苦拉村恰好位於楚雄、麗江和大理三個州市的交界處,平均海拔1450米,屬金沙江上遊乾熱河谷區域。朱苦拉村離賓川縣城108公裡,距離平川鎮政府51公裡。然而,區區51公裡的路程,竟然是飛砂走石,極為險峻。即使保持20公裡的時度,也需要耗上三個小時。

這裡,由於1904年法國傳教士田德能神父的到來,讓這個人跡罕至的大山一度聲名鵲起,古老彝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悄然碰撞,使朱苦拉蒙上一層「洋氣」的神秘面紗。

起源:法國傳教士種下第一課咖啡樹

根據史料記載,100多年前,朱苦拉村旁邊的東升村有一個大地主,經常仗勢欺人,他將包括朱苦拉在內的附近村子裡的姑娘、媳婦共72人賣到了外地。朱苦拉人咽不下這口氣,大家一起湊錢,推選了一位杞姓青年到外地告狀。這位青年曆經千辛走到了昆明,幾經周折,找到了天主教法國傳教士田德能。

田德能答應給他們打官司,條件是村人要跟著信教。為了打官司,田德能還帶著其他傳教士進了朱苦拉村,詳細了解相關情況,並最終打贏官司,找回74個被拐賣的婦女。村人也兌現了承諾,跟著田德能信仰天主教,但他在村子裡沒有「辦公室」,於是由他出資,村人投工投勞,在朱苦拉村建起了一座教堂。

之後,因為田德能非常愛喝咖啡,在1892年經過越南的時候,帶回來兩株咖啡,栽種在教堂的石腳下面。這也是朱苦拉村的第一棵咖啡樹。

▲當年田德能神父種下2株咖啡樹的地方

此時旁邊都是翠茵茵的咖啡樹,緊挨著牆石腳,用鋼筋焊接著兩個雞籠。那兩株咖啡樹的位置,正是在兩個雞籠中間。如今空空如也,只有十多隻瘦雞在雞籠外的咖啡樹下悠閒覓食。

現在朱苦拉有1134株古咖啡樹,其中100年以上的老咖啡樹有24株,其餘咖啡樹樹齡均在60年以上。這片古老的咖啡林便成為中國小粒咖啡的發源地、「活化石」。

朱苦拉咖啡是中國最純正、最古老的波邦鐵皮卡品種,品質優異,被稱為中國咖啡的「活化石」。其咖啡豆顆粒小而飽滿、味香醇、品質優,具有濃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帶果酸、口感細膩等特點,是咖啡之極品。現有的13畝古咖啡林被列為中國最古老的咖啡林,流傳至今的咖啡土法加工製作和飲用習慣,成為中國百年咖啡文化的原生地和經典。

傳承:家家種咖啡、日日飲咖啡

田德能神父在傳教的同時也將喝咖啡的習慣帶到了朱苦拉村,一個多世紀以來,受到田神父的影響,這個小山村彝族村民養成了家家種咖啡、日日飲咖啡的百年習慣。在這裡,咖啡和柴米油鹽一樣是生活必須品,每家每戶都喝咖啡,喝咖啡只是一種生活習慣,與品味和浪漫無關。

在這裡村民自種、自磨、自煮咖啡,保存了完整的咖啡土法加工、製作和飲用習慣,並與當地的「彝族打歌」「長桌宴」等習俗結合起來,形成了獨特的山區咖啡文化。

朱苦拉咖啡製作技藝獨具特色,傳承了手工採摘、杵臼脫殼、太陽日曬、碾壓去殼、土鍋炒豆、石磨成粉、柴火煮製的古法製作咖啡的方法,從栽種到煮都十分講究。

栽種一般用咖啡豆種,選無霜區的黑沙土種植。埋土時咖啡豆有裂縫的面向下,種下4個月出苗,出苗後半個月長葉,3年後開花結果,7~10年為盛果期。期間要防治介殼蟲。一棵樹一般一年分4次開花,分4次採果。咖啡豆加工首先要清洗,用人工剝去外皮。

除皮後再清洗,用簸箕晾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晾乾後用杵臼舂,簸箕簸出外殼。然後在大鐵鍋中用柴火加熱焙炒,出鍋後冷卻,晾一天。接著把炒熟的咖啡豆用石磨磨碎成咖啡粉,用紙箱儲存。煮咖啡用開水煮,先放糖再放咖啡,糖、咖啡的比例一般是3∶5,煮10分鐘左右,不停地邊煮邊攪,避免咖啡沉澱煮糊,而且不能讓咖啡沸騰的水溢出鍋外,否則煮出的咖啡味道不好喝。

朱苦拉村每戶人家都有兩把水壺,一把電水壺和一把黑鐵壺。為節省效率,通常用電水壺煮咖啡。但凡停電,就會使用傳統的黑鐵壺,以柴火煮咖啡。

那鐵壺原本也是白鐵,久而久之,被柴火天然包漿覆膜,燻成了炭黑色。當然,在寒冷的冬季,為了充分利用取暖的火塘,村民們都會直接使用黑鐵壺烹煮咖啡。

未完待續:大山深處的質樸堅守

這個曾經封閉的彝族小山村,因咖啡,而成為了國內外許多媒體關注的焦點。

在這裡,因一百多年前,一株咖啡老樹的繁衍而浪漫;在這裡,因中國最古老的咖啡林,中國最早的咖啡發源地之一而醉美;也是在這裡,因傳承百年古法咖啡加工製作工藝,被列入雲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項目加以保護而絕倫。

如今,塵封多年的村莊再次進入世人視線,並擁有諸如「中國第一株咖啡種植地」和「咖啡活化石」等光環,引得訪客們不畏山高路遠,懸崖峭壁,紛至沓來。而在我眼中,成片的老咖啡林固然是瑰寶,但更讓人動容的,是與咖啡林世代為生的村民們,他們的繁衍生息,將咖啡融入生活和血液,讓古老的咖啡苗在大山深處鮮活起來。

朱苦拉,在這與世隔絕的彝族村落裡,很多人隱忍堅強地度過了大半生。那一份淳樸的「最初的夢想」,成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支柱,陪伴他們守護這個祖先甄選的「吾鄉」之地。村民們最樸實的話語,最真誠的待客之道,讓人堅信物慾橫流的當下,善良的無處不在的,也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

相關焦點

  • 頂級瑰夏咖啡,是巴拿馬的榮耀?
    未料七十年後的今天,瑰夏卻在國際杯測大賽中以優異的成績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就連埃國的咖啡專家們也搞不懂, 真是當年低估了瑰夏的咖啡,也許是巴拿馬的水土對咖啡的生長更加有利,才使得瑰夏發生"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效應?這個問題值得深思,更需要咖啡專家給予答案!
  • 中國咖啡第一村「獨走」鄉村旅遊路
    在中國,98%的咖啡產能集中在雲南,而雲南又以普洱、保山、臨滄、德宏等地最盛。2010年,全球咖啡市場供求失衡,咖啡豆賣出了每公斤超過40元的高價,利潤超過200%。如此景氣的行情,開始整體助推咖啡種植面積迅速擴張,   2012年初,原國家質檢總局頒布《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保山小粒咖啡地方標準》,對「保山小粒咖啡」實行國家保護。
  • 這個天主教神父好神奇,他怎麼就成了中國咖啡的始祖?
    天主教會在中國之二:這個法國神父好神奇!他怎麼就成了中國咖啡的始祖?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法國傳教士田德能在雲南大理朱苦拉傳教期間,親手在教堂外種下了中國大陸第一棵咖啡樹,慢慢孕育成一片片咖啡林,朱苦拉這片古老的咖啡林也便成為中國咖啡的發源地,田德能神父因此被譽為中國咖啡始祖。
  • 義大利頂級濃縮咖啡品牌世家蘭鐸登陸中國
    義大利頂級濃縮咖啡品牌世家蘭鐸(Segafredo Zanetti)於北京四季酒店隆重舉行了品牌授權儀式,授權北京傑晟行貿易有限公司為世家蘭鐸中國區獨家進口商及總代理商。這意味著品質卓越的意式濃縮咖啡品牌世家蘭鐸正式登陸中國。
  • 雲報觀察|雲南咖啡蛻變:從「種子」到「杯子」
    「朱苦拉」彝語名「若客來」,意為彎彎曲曲的山路。這裡不僅是一個古老的彝族小山村,也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因咖啡而聞名的地方。1892年,法國傳教士田徳能到賓川,並引進種植了從越南帶入的咖啡苗。從那時起,小小的咖啡苗便在朱苦拉生長繁衍、茁壯成長,逐漸長成了13畝中國最古老的咖啡林。
  • 中國精品咖啡:雲南精品咖啡和雲南小粒咖啡的風味特點區別
    2018年,前街咖啡老闆在雲南又踏上了過去幾年來常去的那條路,種下第二批次的阿拉比卡咖啡。在雲南的這幾天,老闆接觸了幾位相識的咖農,他們不約而同地提到了最近的咖啡價格,也如雲南咖啡行業協會5月25日新聞發布會所說:雲南咖啡再次遭遇價格低谷。
  • 「中國咖啡之都」挑動世界咖商「味蕾」
    普洱咖農正在莊園中採摘咖啡豆。新華社昆明5月13日電(記者許萬虎)「世界咖啡泰鬥」泰德·林格從美國精品咖啡協會主席任上退下來後,在萬裡之外的中國重新拾起了「老本行」。他重操舊業的地方,在中國的雲南省普洱市。
  • 50年國際咖啡大師傑瑞米•韋克福德 的雲南咖啡情節
    、風味、口感、品質一流;咖啡主要種在山的背陰面,平均日照時間短,為咖啡這樣喜陰的植物創造了最好的生長環境;這裡全程使用有機肥,綜合高原牧場全力為愛伲莊園的咖啡輸送著有機肥料。  Jeremy聯手兩位國際咖啡大師  再次發現雲南頂級咖啡  稱讚瑰夏如天使般純淨  愛伲集團旗下的愛伲莊園建於1993年,位於中國咖啡種植黃金地帶——雲南普洱,一直堅持綠色循環經濟發展,首創原始雨林種咖啡的發展模式,專注於咖啡品種的改良和咖啡品質的提升
  • 詳解中國雲南咖啡產區:雲南花果山與小粒咖啡有什麼不同
    「雲南咖啡豆的品種」鐵皮卡 Typic:衣索比亞最古老的原生品種,所有阿拉比卡皆衍生自鐵比卡。鐵比卡頂葉為古銅色,豆體呈橢圓形或瘦尖形;風味優雅,但體質較弱,抗病力差,產果量少。卡蒂姆 (Catimor)屬阿拉比卡種(又稱小粒種)的變種。1959年,葡萄牙人將巴西卡杜拉與提摩混血,培育出抗病力強的卡蒂姆/卡提摩,目前是商用豆的重要品種。
  • 華春瑩打call的咖啡講出了怎樣的「中國好故事」?
    一百年前,法國傳教士第一次把咖啡種子帶到雲南,從此咖啡在茶葉之鄉落地生根。今天,優質的雲南咖啡豆在政府的幫助下克服種種困難,遠赴重洋,在國際舞臺嶄露頭角,也帶領著雲南咖農們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近日,一條短片在海內外社交媒體刷屏。
  • 葉萍:把咖啡種出「遠山樹林味道」的致富帶頭人
    今年10月,電影《一點就到家》的熱映,讓以普洱咖啡為代表的雲南咖啡走進大眾視野,讓大家都知道了電影裡有「遠山樹林味道」的頂級咖啡產自雲南、產自普洱。每年咖啡成熟投產的季節,雀巢、星巴克這些世界咖啡巨頭都會分走普洱咖啡一半的產量,甚至在普洱建立了他們的咖啡基地。
  • 瑞幸這個「藍朋友」來歷不凡——賣咖啡從買農園開始
    這其中有法國路易達孚、瑞士Schaerer、韓國CJ、日本UCC、法國MONIN、DHL等,都是行業排行前10%的全球產業鏈頂級供應商。比如日本UCC公司,相信愛喝咖啡的小夥伴都不陌生。提起UCC的歷史,可以說非常悠久,它在1933年成立,是一家總部位於日本兵庫縣的飲料食品企業,主要經營咖啡產品。在日本本土的咖啡市場,它的份額是當仁不讓的第一名。在瑞幸咖啡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 UCC集團國際COO安田秀行提到,目前UCC的總銷量已經達到30億美元,有5000名員工,在咖啡零售業,2018年佔據了35.7%的市場份額。
  • COSTA月底將出專為中國市場定製的瓶裝咖啡!正式布局中國即飲咖啡...
    上海市民們非常熟悉的咖啡品牌COSTA咖世家最新宣布,本月底將在中國首次推出隨享裝即飲咖啡,標誌著COSTA正式布局中國即飲咖啡市場。周到君獲悉,繼去年6月在品牌發源地英國推出即飲咖啡後,COSTA專門為中國市場定製了全新即飲系列產品,正式進軍該品類的第一個核心國際市場。
  • 【廣告】世界咖啡大賽 | 來看全中國最牛咖啡師的誕生!
    3月28-31日,中國頂級的咖啡大師都將帶來自己的絕活。咖啡師、拉花、衝煮、杯測、烘焙大賽,都將在 Hotelex Shanghai第二十六屆上海酒店用品博覽會上舉辦!你可以親眼目睹,中國最牛咖啡師的誕生!
  • 中國雲南普洱精品手衝咖啡豆 小粒咖啡品種 卡蒂姆咖啡品種
    雲南普洱地區種植的全部是catimor(卡蒂姆)品種,保山市早在上世紀50年代引入的是鐵皮卡(typica)和波邦種(bourbon),當地人稱之為「老品種」,因為老品種抗病蟲能力及產量都比較低,而且管理上比較費人力,加之市場收購價並不存在多少優勢,近年來啡農紛紛改種新品種catimor。
  • 全球最貴的十種咖啡
    Yauco Selecto AA咖啡產量有限,價格高,口感飽滿,帶有黃油和巧克力餘韻,品質極佳,受到世界各地咖啡愛好者的喜愛。2.盧安達藍波旁(星巴克)咖啡波旁(Bourbon)是阿拉比卡咖啡的原生品種,盧安達以適宜的氣候種植此種咖啡樹。星巴克盧安達藍波旁(BlueBourbon)咖啡酸度高,櫻桃、黃油和各類堅果香氣濃鬱。
  • 中國也有咖農嗎?什麼是精品咖啡?一杯好的咖啡是怎麼做出來的?
    咖啡大分類只有兩類就是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兩大系,但現實在細分品種卻有數百種,雲南小粒咖啡屬純正阿拉比卡種,當然阿拉比卡中最好的品種是鐵畢卡原生種育苗,雜交,培育新品種,改良等等是一件龐大的工作系統嫁接的樹雖然節約了不少時間,但有一個風險就是樹枝容易折斷,風大了雨急了或者掛果很多等情況下會有一個樹枝折斷的風險
  • 咖站|中國的咖啡文化!
    直到近年來,隨著外來文化的衝擊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咖啡更多地進入了尋常中國百姓的生活,咖啡的種植才在中國逐步發展起來。隨之而來的「咖啡文化」充滿生活的每個時刻。無論在家裡、還是在辦公室、或是各種社交場合,人們都在品 著咖啡:它逐漸與時尚、現代生活聯繫在一起。遍布各地的咖啡屋成為人們交談、聽音樂、休息的好地方,咖啡逐漸發展為一種文化。無論是新鮮研磨的咖啡豆,還 是剛剛衝好的熱咖啡,都散發出馥鬱的香氣,令人沉醉。
  • 雀巢咖啡Dolce Gusto雲南限量版意式濃縮咖啡成功上市
    近期,「雀巢咖啡」旗下高端品牌DolceGusto(多趣酷思)的雲南限量版意式濃縮咖啡在中國成功上市。該產品面向全球市場近70個國家,原料全部採自雲南咖農的咖啡種植園。DolceGusto膠囊咖啡機的出現,用創新技術為消費者打造了一種全新的咖啡體驗。如今,DolceGusto已成為中國都市人群的生活理念和品位的代名詞。此次,雀巢向廣大消費者奉上一款原料來自本土的雲南限量版意式濃縮咖啡,讓飲用體驗更加有意義。這是雲南咖農和雀巢當地咖啡農藝師辛勤工作的成果。正因為他們不斷提高種植技術、提升咖啡豆品質、並以可持續方式種植,才換來這麼醇美的咖啡產品。
  • 全球十大頂級咖啡產地——摩卡的國度葉門
    當然,最正宗的摩卡還是指來自葉門的一種單品咖啡,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咖啡之一,屬於日曬咖啡中的精品,中深度烘焙更凸顯深沉的巧克力味道和莓果的香甜。時至今日,狼煙四起的葉門已不再是咖啡世界的樞紐,但仍是頂級的而咖啡生產國,依舊出產著世界最獨特的咖啡豆。門瑪妲莉摩卡咖啡(Mocha Mattari),便是最令咖啡愛好者們為之瘋狂的咖啡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