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站|中國的咖啡文化!

2021-01-14 咖站咖啡

咖啡,就像電影《當北京遇上西雅圖》般,西方與東方的文化撞擊,矛盾而又融洽。咖啡--是用火的燙痕,烙印著芳香,如坐草木之間,清新而幽遠。


--咖站咖啡

 咖啡傳入中國的歷史並不長,直到1884年咖啡才在我國的臺灣省首次種植成功。在祖國的大陸地區,最早的咖啡種植則開始於雲南。二十世紀初葉,法國傳教士將第一批咖啡樹苗帶到雲南的賓川縣,從此開始了大陸地區的咖啡種植。

  從自然條件上來說,我國的許多地區和拉美、南美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地很接近,有著咖啡種植的先天條件,但中國人喝茶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作為世界 上茶的原產地,人們在消費習慣和觀念上對咖啡這種外來的飲料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種忽視或者輕視,在咖啡傳入中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咖啡的種植沒有受到 人們的足夠重視,發展極其緩慢。


直到近年來,隨著外來文化的衝擊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咖啡更多地進入了尋常中國百姓的生活,咖啡的種植才在中國逐步發展起來。

  現在,在我國雲南、海南、廣西、廣東等省份都有了面積可觀的咖啡種植基地,一些世界上著名的咖啡公司如麥斯威爾、雀巢、哥倫比亞等紛紛在中國設立分公 司,它們不僅把咖啡產品銷售到中國,還從中國的咖啡種植基地採購咖啡豆,既促進了我國的咖啡銷售,又帶動咖啡種植業的發展。


對 於中國人而言,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咖啡」和「速溶咖啡」是兩個可以互換的名詞。直到精品咖啡的崛起,和香港的茶餐廳進入,人們開始意識到原來咖啡不 是速溶咖啡,而是另外一種東西。是什麼東西呢?是時尚。是美妙抽象畫、爵士樂和具有侵略性的咖啡香;是茶餐廳內諸如「鴛鴦」這種一半茶一半咖啡 混合出來的、口味上中西合璧的飲料,盛在精緻的白瓷碟裡被侍者端起來配菜。而前者,因為更具有異國風情和時尚情調,而繼「速溶咖啡」之後,成為咖啡的又一 代名詞。

在中國,人們越來越愛喝咖啡。隨之而來的「咖啡文化」充滿生活的每個時刻。無論在家裡、還是在辦公室、或是各種社交場合,人們都在品 著咖啡:它逐漸與時尚、現代生活聯繫在一起。遍布各地的咖啡屋成為人們交談、聽音樂、休息的好地方,咖啡逐漸發展為一種文化。無論是新鮮研磨的咖啡豆,還 是剛剛衝好的熱咖啡,都散發出馥鬱的香氣,令人沉醉。品味這一沉醉的方式很多:義大利特濃咖啡(espresso)、卡布其頓咖啡 (cappuccino)、拉泰(latte)、風味咖啡;它們為北京、上海以及中國其他大城市經常光顧咖啡屋的人們提供了各種選擇。中國人也逐漸喜歡自 己做咖啡了。用焙炒過的咖啡豆和滲濾壺、濾紙做一杯新鮮的咖啡,也別有一番滋味。

隨著咖啡這一有著悠久歷史飲品的廣為人知,咖啡正在被越來越 多的中國人所接受。有數據表明,中國的咖啡消費量正逐年上升,而有望成為世界重要的咖啡消費國。而今,出產在中國自己土地上的雲南咖啡,以其高貴的品質, 低廉的價格,將推動這一潮流,引導這一時尚,成為中國人自己的咖啡品牌,從而擁有中國自己獨特的咖啡文化,這一章,將由我們來書寫!請您也來一杯咖啡吧, 這是生活的味道!


  如今,臺灣已經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咖啡文化。漫步臺北街頭,咖啡館三步一家,五步一店,除大型連鎖咖啡店以外,還有各式各樣獨具風情的小咖啡館隱藏在巷弄之中,形成讓人流連忘返的咖啡文化風景。

  咖啡館與酒吧不同,酒吧與夜生活、迷醉和嘈雜聯繫在一起,而咖啡館則是清醒的、知性的、安靜的,能夠給現代都市人提供一個交流的場所,一個精神的家園,一個能夠逗留和冥想的空間」。


有臺灣的咖啡業者指出,咖啡及其文化是西方舶來品,臺灣已經比大陸先一步完成了歐美和日本咖啡文化的引入和本土化改造,大陸對這種咖啡文化的接受過程蘊藏了無限的商機,臺灣咖啡業者因此可在大陸和歐美之間擔當「跳板」,在大陸近乎空白的咖啡市場上發揮先導作用。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以來,咖啡店像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北京、上海等大陸城市的大街小巷,其中廣為人知的上島咖啡、星巴克咖啡、真鍋咖啡等咖啡連鎖或加盟 店,或由臺商創立,或由臺商參股、代理,全面推動了大陸咖啡文化的興起和發展。而由臺商開設的一些小型、精緻、風格獨特的咖啡店,則進一步詮釋了咖啡文化 中浪漫、優雅的一面,使咖啡在大陸逐漸普及。

而中國市場離本土化改造還有一定距離,大量崛起的帶有民族特性的本土化咖啡品牌,在未來相信會越來越深刻。


咖站

咖站源自於我們的願景,我們希望每一位咖啡愛好者能享受到更好的咖啡,辛苦工作的咖農能有更合理的回報,給每一位努力工作的人一杯香氣四溢、激活動力咖啡;

我們希望能與大家一起分享世界各地咖啡產區蔚藍的天空,無際的草原、有趣的咖啡故事。


同時咖站也在經營咖啡生豆貿易,咖啡豆烘焙,以及配套咖啡器具;以精品咖啡品牌咖站咖啡為媒介,讓更多咖啡從業者了解到我們。喜歡上我們。

咖站咖啡,只選取SCA80+咖啡豆,Q -GRADER國際品鑑師品控,僅上線3個月,日,歐,美超過100萬人次認可。

咖站咖啡--一個對品質孜孜不倦追求的精品咖啡品牌。

相關焦點

  • 咖站咖啡|咖啡烘焙曲線到底是怎樣的?
    對咖啡的認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無法用速成去替代,更多的方法是自己去研究摸索。就在明日,2020年大師烘焙曲線課程在我們咖站咖啡公司舉辦。他曾獲得維也納咖啡學會頒發的奧地利咖啡專家證書,是Hannover Kaffee Manufaktur企業(漢焙咖啡工坊)的創始人之一,如今他已經從事咖啡烘焙行業8年之久,負責監管從設備安裝到從德國進口生豆的整個咖啡處理和生產過程,他在中國的主要職責仍是他擅長的產品管理和質量監控。
  • 中國茶文化與法國咖啡文化
    50年前,中國與法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在上世紀60年代兩極格局中,這一突破,轟動世界。50年來中法兩國的經濟,政治,文化交流中都取得巨大發展。今天我想比較一下中國茶文化與法國咖啡文化之間的差異。中法兩國兩個偉大的民族,對美好的事物都有著執著的追求,不斷地探索使其升華成文化,中國人的品茶講究的是茶道,而法國人品咖啡講究的是環境和情調,如今,茶和咖啡已經被衍生為茶文化和咖啡文化,都追求一種優雅,放鬆,靜心,享受生活,注重品位的一種生活文化。飲茶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品位人生,參禪悟道,達到精神上的享受;喝咖啡是體驗優雅的情趣,浪漫的格調和詩情畫意般的境界。
  • 外媒:中國興起咖啡文化 加拿大咖啡店進軍中國
    外媒:中國興起咖啡文化 加拿大咖啡店進軍中國分杯羹參考消息網7月13日報導外媒稱,加拿大蒂姆·霍頓斯公司斷定自家咖啡店將在中國得到共鳴。這家連鎖咖啡公司通過兩年來的海外擴張計劃,深入菲律賓、英國、墨西哥、西班牙等地,而打入中國市場將是該公司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海外行動。據加拿大《環球郵報》網站7月11日報導,蒂姆·霍頓斯的母公司加拿大餐飲品牌國際公司7月11日表示,它們的計劃是今後十年在中國開設至少1500家蒂姆·霍頓斯門店——差不多一個禮拜開三家。
  • 世界飲品中國造③︱走向大眾的咖啡文化
    自新千年以來中國咖啡店的數量急劇增長,聚焦中國咖啡文化的作品和人數也隨之上升。在大多數英文文獻中,中國城市的咖啡消費被描繪為受過良好教育的富裕階層對於現代化的追求。在這一話語體系下,中國消費者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與西方國際大都市的居民一樣才接受並擁抱了咖啡--這二十一世紀的飲品。
  • MOJO咖啡中國區聯合創始人郭建:咖啡為媒,帶著西安文化走向世界
    在西安開了兩家咖啡店後,MOJO咖啡中國區聯合創始人郭建計劃將公司轉到北京去發展,原因很簡單——彼時西安的經濟外向度與投資環境不能與發達城市相比,企業品牌推廣和擴張緩慢,咖啡文化氛圍不濃。郭建(右一)查看咖啡豆烘焙情況。
  • Coffee 咖啡文化與加油站的碰撞
    Coffee 咖啡文化與加油站的碰撞 2020-12-23 1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英語文化:世界各地咖啡文化
    世界各地咖啡文化   各地咖啡文化 每個咖啡國度都有其特定的咖啡文化及飲用方式,趕快看看吧!   •美國:百無禁忌美式風   美國人喝咖啡,像進行一場不需要規則的遊戲,隨性放任,百無禁忌。歐洲人衝調咖啡時的種種講究,美國人是不屑一顧的。
  • 中國咖啡的真相和咖啡投資的潛規則
    中國的咖啡市場和咖啡消費最好的時代真的到來了嗎?品途智庫調研發現,目前中國咖啡市場規模約在1100億左右,距離一萬億的市場總體量相距甚遠,應了那句老話,中國咖啡市場的騰飛,任重而道遠。但實際上,中國的咖啡戰爭是不是已經打響?中國咖啡市場地真實業態有哪些?新零售對咖啡行業帶來哪些實際的變革?精品咖啡究竟該做品質還是營銷優先?咖啡行業投資又有哪些潛規則?
  • 咖啡文化,品的是上海街景風情的豐富味道
    去年秋天,上海地區第800家星巴克門店在智慧灣科創園開業,這是中國大陸第一家貨櫃門店…… 近年來,中國在世界咖啡消費市場的佔比越來越高,年複合增長率達15%以上,其中上海的市場銷量約佔50%。「滲透在上海咖啡產業各個環節的創新元素並不是孤立的,而是日益形成一個完整的咖啡文化生態圈。」
  • 法國人與咖啡文化
    在最熱鬧的王府井大街上,不僅能買到正宗的法國葡萄酒、巧克力,還聞到了濃濃的咖啡香味,使我不禁想起了法國人的咖啡文化。   法國人曾對外國遊客做過一個調查,被問及巴黎最吸引人的東西是什麼時,許多人的回答不是羅浮宮、艾菲爾鐵塔等名勝,而是散落在巴黎大街小巷的咖啡館。有人曾把咖啡館比作是法國的骨架,說如果拆了它們,法國就會散架。徐志摩也說過,「如果巴黎少了咖啡館,恐怕會變得一無可愛。」
  • 百年意式咖啡品牌LAVAZZA持續看好中國咖啡市場
    11月21日至28日期間,LAVAZZA在上海環球港商場,開展一場【非凡「意」式體驗百年咖啡文化之旅】體驗展。展出期間LAVAZZA將一一為大家呈現它的咖啡百年文化版圖及純正高品質意式風味的咖啡和美食體驗,讓上海市民真正享受到獨具特色的意式「咖啡創新」。12月,LAVAZZA還將把純正的義大利歌劇活動帶到門店,美食與藝術的交錯,正是LAVAZZA要帶給大家味蕾與視聽的饕餮。
  • 韓國的咖啡文化,咖啡定價也是很高的!
    這些也造成韓國人「白天喝咖啡提神加班,晚上喝酒排除壓力」的社會風氣。韓國人喝咖啡的風氣日盛,連自己人也看不下去。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在於咖啡價格與天劇增。連同本地自營品牌,如Hollys coffee、coffee bean等,一杯基本的夢式咖啡,也要4000臺幣開始,更別提動則6000、7000韓幣的拿鐵與摩卡。有時候,喝一杯咖啡都比吃一頓正常飯要貴呢。
  • 中國最古老的咖啡林守護者:世代為農,卻種出中國頂級咖啡
    這裡,由於1904年法國傳教士田德能神父的到來,讓這個人跡罕至的大山一度聲名鵲起,古老彝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悄然碰撞,使朱苦拉蒙上一層「洋氣」的神秘面紗。這片古老的咖啡林便成為中國小粒咖啡的發源地、「活化石」。朱苦拉咖啡是中國最純正、最古老的波邦鐵皮卡品種,品質優異,被稱為中國咖啡的「活化石」。其咖啡豆顆粒小而飽滿、味香醇、品質優,具有濃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帶果酸、口感細膩等特點,是咖啡之極品。
  • 看好中國咖啡消費市場 Tims咖啡全方位提升中國市場發展戰略
    央廣網上海7月24日消息(記者林馥榆)今年,來自楓葉國的品牌Tim Hortons(以下簡稱 Tims 咖啡)再度籤約進博會,將會在進博會期間向中國消費者呈現更多高品質、高性價比的咖啡產品,深耕中國市場。就在今天(24日),Tims 咖啡宣布同時亮相北京世貿天階及長楹天街。
  • 日本的咖啡文化裡沒有瑞幸
    當我告訴他瑞幸咖啡席捲中國,開店數量趕超星巴克的時候,他神色驚詫,充滿了豔羨,然後默默地說:「500年了,我的店一直這麼大,而且只有一家。」抹茶在日本大概是慢生活的象徵,而咖啡則可以隨時隨地喝。實際上,日本人對於咖啡的迷戀不雅於抹茶,甚至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部分。
  • 咖啡的包裝設計也走中國風了?!
    >竟然換上了中國風裝扮?!以「品味詩的藝術」為靈感設計巧妙詮釋了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咖啡文化的理念碰撞首先包裝以書法字體為主視覺>這樣的咖啡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承載傳播澳門中西文化的功能包裝圍繞「世遺」主題展開設計提取了與澳門當地特色及文化有關的元素
  • 喝了那麼多咖啡,歐洲咖啡文化你了解多少?
    也正是靠著這句濃縮著奧地利咖啡文化的名句,彼得艾頓博格先生那蓄著兩撇濃密鬍子的塑像,仍穩坐在維也納中央咖啡館的座位上。▲咖啡館內裝潢維也納的咖啡文化和藝術、思想和政治文化也有不可分割的聯繫。這對於世界各地來來往往的遊客是多加一筆的興味,也是法國咖啡文化的典型寫照。
  • 星巴克臻選咖啡 體驗舌尖與文化碰撞的差異醇香
    星巴克臻選蘭州中心店內,融合黃河文化與咖啡文化的藝術牆畫星巴克黑圍裙咖啡大師製作手衝臻選咖啡現場,星巴克咖啡大師帶來了四款產自全球各地的當季限量臻選咖啡豆,分別是花香馥鬱的衣索比亞莊園卡永山、果香清甜的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口感醇厚的哥倫比亞奇異吉拉爾多、層次豐富的日曬巴西裡奧韋爾迪莊園
  • 越南:胡志明市咖啡文化
    這是一家法國風格的咖啡廳,旁邊是歌劇院,我點了一份經典原味的咖啡。越南人把咖啡稱為ca phe sua da,意思是「咖啡,牛奶,冰」。它的製作很簡單,從一個小的金屬過濾器滴入一個裝有四分之一的加糖煉乳的杯子,然後攪拌並加入冰塊,這就是他們的特色咖啡。
  • Nespresso中國調整咖啡價格
    2016年7月1日,中國——Nespresso中國宣布從即日起,對中國銷售的優選咖啡進行價格調整,旨在為更多中國咖啡愛好者提供卓越咖啡體驗與人性化的專屬服務。    原價為 5.8元的濃烈咖啡系列調整為 4.2元;原價為 5.0元的濃烈及濃縮咖啡系列調整為 3.5元;原價為 5.4元的低咖啡因系列及大杯系列調整為 3.9元;原價為 5.8元的低咖啡因系列及「純正之源」系列調整為 4.2元;原價為 6.2 元的風味咖啡系列調整為 4.5元;限量版咖啡系列將從 6.5元調整為 4.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