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杜甫,英國學者還為哪些中國傳統文化打call?

2020-12-17 青瞳視角

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期播出單集英文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引起廣泛關注。該片導演、英國歷史學家麥可·伍德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這部紀錄片讓不少英國觀眾增進了對中國及中國文化的了解,他期待英中兩國未來繼續加強交流和合作,不要讓疫情和偏見切斷兩國之間的文化連接。

其實,中英兩國的文化紐帶不止在杜甫身上,具體到傳統文化方面,許多文化瑰寶都引發學者的研究興趣。日前,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瑞出牛津大學榮休教授柯律格作品《誰在看中國畫》中文版,在書中,作者講述了中國及其他國家的觀看者如何無可爭議地塑造了「中國繪畫」這一偉大的藝術傳統。作者柯律格(Craig Clunas),1954年出生於英國蘇格蘭阿伯丁,2007—2018年任英國牛津大學藝術史系教授,通過對中國繪畫廣泛而深入的研究,他認為,中國境內的觀看者對「中國繪畫」的演變至關重要。在這本書中,作者通過考察描繪觀看繪畫的場景的作品,他向讀者介紹了觀看者的理想類型:士紳、帝王、商賈、民族和人民。在討論中國藝術觀看者的變化時,柯律格強調,中國文化中意象的多樣性,使我們無法明確概括出「中國繪畫」的構成。探索藝術作品與觀看者之間的複雜關係,將使讀者對「中國繪畫」這一概念的形成和變革產生新的認識。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知依編輯/賀夢禹

相關焦點

  • 80後夫妻在英國街頭賣煎餃,老外超愛吃,網友:為中國美食打call
    80後夫妻在英國街頭賣煎餃,老外超愛吃,網友:為中國美食打call中國人在吃上面真的是豐富多彩。不管是中國還是外國都會有相同的食材,相同的食材,在我國人的手裡都可以做出更多的花樣。甚至也有一些傳統的小吃流傳到了國外,在那裡非常的受洋人的歡迎。說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到華國的傳統美食水餃,水餃這個食物不僅可以用水煮熟,直接吃也可以放在油鍋上面煎熟吃。有一對80後中國夫妻來到了國外去賣煎餃,老外超愛吃,他們的生意真的是非常的好,每天都能全部售完。
  • BBC紀錄片《杜甫》火了,英國導演:理解中國需要一輩子
    ●在片中,伍德不僅盛讚杜甫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還借哈佛大學知名漢學家史蒂芬·歐文(宇文所安)的評價,將杜甫與西方文學巨匠但丁、莎士比亞比肩 ●「只稱杜甫為詩人是低估了他在中國文學中的重要性,因為這一稱呼將他的地位局限於詩人。
  • 2017年度十大網絡用語揭曉:「打call」、「尬聊」等上榜
    這十大網絡用語都有哪些?流行背後反映了我們怎樣的社會生活?  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網絡流行語,還記得去年嗎?一位小夥子失戀後操著口音錄製了一段網絡視頻,讓「藍瘦香菇」這個詞大熱。一轉眼,2018年就要來了,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在年末發布了「2017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對這一年最流行的網絡新詞進行了盤點。
  • 中外學者研討道學與中國傳統文化 - 新聞中心
    東方網10月6日消息:道學與中國傳統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今天在四川大學召開。與會學者還將在會後赴四川洪雅瓦屋山考察道教文化遺蹟。據悉,這次研討會將成為代表世界道學學術研究高水平的一次盛會。與會者除了我國和美國、日本、韓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國的100多名學者外,還有香港圓玄學院、北京白雲觀和四川青城山等著名道觀的道教代表,中央統戰部、國家宗教事務局、四川省政府等也派人參加了這一會議。會議期間,會議的主辦者——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還將舉辦建所20周年慶典。這個研究所是我國高校中第一個擁有宗教學專業博士授予權的科研機構。
  • BBC紀錄片《杜甫》火「出圈」,英國導演:理解中國需要一輩子
    在片中,伍德不僅盛讚杜甫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還借哈佛大學知名漢學家史蒂芬·歐文(宇文所安)的評價,將杜甫與西方文學巨匠但丁、莎士比亞比肩,認為他們賦予了詩歌應有的意義和評價標準。宇文所安「只稱杜甫為詩人是低估了他在中國文學中的重要性,因為這一稱呼將他的地位局限於詩人。
  • 英國啟用國寶演員,拍關於杜甫的紀錄片,為何很多中國觀眾不喜歡
    以上種種,其實已經說明了我國傳統詩歌的魅力。近日,咱們的詩聖杜甫又紅到英國去了,原因是英國BBC拍了一部關於杜甫的紀錄片,名字叫《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說起來,這部片子拍得是很有誠意的。首先,他們請來英國最有名的主持人之一麥可·伍德先生主持,還請來了他們國寶級的演員伊恩.麥克萊恩來朗誦杜甫的詩,要知道麥克萊恩在《指環王》中飾演的甘道夫角色可是深入人心。其次,他們走訪了我國多個城市才拍成了這部紀錄片。從長安到成都,再到長沙等地,一路實景實拍,確實是用心了。
  • 匹克中國風裝備助力排超全明星賽,為女神打Call
    值得一提的是,自啟動儀式起到全明星賽期間,匹克體育還將持續進行「我為排球女神打call」的球迷互動活動,讓更多排球運動愛好者參與到這場排球盛宴中。「星」裝備盡顯中國風作為排超聯賽全明星賽的官方合作夥伴,匹克體育在本次啟動儀式上帶來了全新設計製作的全明星球衣。
  • 「為...瘋狂打call」英語怎麼說?
    打call怎麼說?最近比較火的網絡用語一定是「為...瘋狂打call」了吧,打CALL一詞起源於演唱會Live應援文化,它原是一種由御宅族或偶像支持者表演的舞蹈或打氣動作,其中包括揮舞螢光棒、拍掌、揮動手臂和有節奏地喊口號。那它的英文怎麼說呢?
  • 留學英國的中國女孩:中國傳統文化在英國很「潮」
    鄭州女孩告訴你:中國文化在英國走紅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鈞彥「我來英國將近一年了。在英國雷丁大學SMA中心就讀金融專業的鄭州女孩滿云云號召她身邊來自香港、深圳、上海、武漢、鄭州等地的中國留學生參加了河南手機報發起的《我在外國看祖國》視頻錄製,看看他們眼中祖國的模樣。
  • 中國傳統文化學者蔣安祥榮獲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卓越貢獻獎」榮譽...
    2019年8月13日,在由歐洲聯盟文化總署和歐洲亞洲華人華僑聯合會聯合舉辦的旨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大型公益活動上,中國知名傳統文化研究學者蔣安祥先生,榮獲由歐洲聯盟文化總署和歐洲亞洲華人華僑聯合會聯合授予成就
  • 教育部發布2017年度十大網絡用語:打call、油膩上榜
    教育部發布2017年度十大網絡用語:打call、油膩上榜 站長之家(Chinaz.com) 12 月 20 日消息 細想一下,今年以來大家最常用到的網絡用語有哪些呢
  • BBC紀錄片讓杜甫「忙」到國外
    一千多年來,杜甫的詩持續引發著中國人的共鳴,對於中國人來說,杜甫「不僅僅是一個詩人,還是這個國家良知的守護者」。 這部《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中,BBC對中國悠久的詩歌傳統給予認可,稱中國的詩歌傳統早於荷馬史詩,唐玄宗治下的中國處於「文化最輝煌的時代、詩歌最偉大的時代」,「當時世界上沒有任何文明像中國那樣優雅、有文化」。
  • BBC杜甫紀錄片海外走紅!主創:詩裡的團結是當前全人類需要的
    伍德:是的,中國有很多非常出色的詩人,在大眾的認知中,如詩人李白等也為很多人所稱道。但在我們眼中,杜甫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我們與不少中國的專家學者也交流過意見,他們認為杜甫當之無愧。如今,杜甫仍然受到很多中國人的愛戴,比如我們走訪中國時遇到很多人,他們都對杜甫的詩很熟悉,中國的學生都在學習他的詩。
  • 英國BBC紀錄片《杜甫》海外爆紅,甘道夫用英文念杜甫詩
    英國BBC最新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熱播,將向西方世界介紹這位大唐詩聖。「最偉大詩人」搞事情?最怕飯圈爭C位。船長觀察了一圈,發現不少網友第一反應居然是在揪「最偉大」這個字眼,並且撕了起來。而紀錄片《杜甫》正是從儒家「忠君愛國」的角度出發,解釋為何杜甫始終一心渴望入仕,憂國憂民。由此可見,西方學者在判定「最偉大」更多是看他是否心懷百姓蒼生。簡單一句話就是,除了詩作得好,眼界也要開闊,不要只看到自己那兩畝地。以人為本,反對暴政,這才是「仁」的精神內核。
  • 「萬磁王」朗誦杜甫詩作,英文翻譯唐詩是對文化的發揚還是災難?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使得中國這個古老的國度既神秘又有很深的文化底蘊,也讓中國在世界上也屬於文化大國。英國BBC近日就上線了一部講述中國詩文化的紀錄片,短短59分鐘的時長細數了詩聖杜甫的一生。《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由2020年4月6日在英國上映,由英國著名主持人麥可伍德在紀錄片中主要出鏡,他通過史實資料和杜甫的詩作在中國重走了杜甫當年的足跡,體驗了杜甫顛沛流離的一生。
  • 英國文化軟實力發展對中國有哪些借鑑意義
    在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步入第二個十年、中歐建交40周年之際,習近平主席首次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全面推動中英關係發展,開啟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黃金時代,為中歐合作注入了新動力,為中西交流互鑑譜寫了新篇章。那中英文化軟實力發展有哪些不同,中國又能向英國借鑑什麼?求是網特邀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政治學系系主任,博導張小勁教授為大家解讀。
  • 杜甫爆紅英國,甘道夫莎劇腔朗誦古詩,引抗疫者共鳴
    英國國家廣播電視臺(BBC)近日推出最新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該片在英國引起許多居家抗疫網友的關注和點讚。據悉,這是首次以紀錄片形式,將中國詩人杜甫介紹至全球,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發文稱,「杜甫的偉大與悲憫正引起西方共鳴」。
  • 是什麼讓杜甫「破圈」?專訪BBC紀錄片《杜甫》主持人
    近日,BBC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在英國熱播,紀錄片不僅在國外大受歡迎,也引起國內眾多讀者的關注與討論。甚至有網友評價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觀看此片讓人感到舒暢。那麼,是什麼讓這樣一位在西方籍籍無名的古代詩人煥發出跨文化的魅力?
  • 成都市文廣旅局:「歡迎大家來為成都打call」
    成都「組團」參評「四川十大文旅新地標」 成都市文廣旅局:「歡迎大家來為成都打call」 成都已成為全球遊客嚮往的旅遊目的地,這裡有規劃建設總長16930公裡的天府綠道、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充滿文化氣息的成都博物館以及寬窄巷子、杜甫草堂、武侯祠、青城山等知名景點。據統計,2018年成都實現旅遊總收入3712.6億元,增長22.4%。
  • 是什麼讓杜甫「破圈」?專訪BBC紀錄片《杜甫》主持人麥可·伍德
    近日,BBC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在英國熱播,紀錄片不僅在國外大受歡迎,也引起國內眾多讀者的關注與討論。甚至有網友評價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觀看此片讓人感到舒暢。那麼,是什麼讓這樣一位在西方籍籍無名的古代詩人煥發出跨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