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大科研人員實現高效穩定二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2020-12-12 西安交大新聞網

近年來,儘管3D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取得了飛速發展,但是依然存在長期穩定性困擾,極大地阻礙了其商業化道路。Ruddlesden-Popper(RP)相是二維層狀鈣鈦礦中最常見的一種結構,具有很多重要的應用。研究人員將其定義為(A』)2(A)n−1PbnX3n+1(A』=間隔陽離子,A=籠狀陽離子,X=滷化物陰離子)。研究最多的用於太陽能電池的RP 2D鈣鈦礦一般採用正丁基銨(BA)或2-苯基乙基銨(PEA)等有機材料。然而,我們可以更合理地設計多功能有機材料來調節無機層之間的範德瓦爾斯力和氫鍵作用。

低溫自組裝薄膜的取向控制是關係到能否控制載流子垂直於襯底的輸運的根本問題。我校研究人員從分子角度設計新的化學衍生物,其使用一種新型的具有共軛主鏈的間隔基陽離子3-苯基-2-丙烯銨(PPA),並作為一種低溫策略來組裝更高效的太陽能電池。首先用X射線衍射法對(PPA)2(FA0.5MA0.5)n−1PbnI3n+1(n=2和3,C2空間群)單晶的晶體結構進行了解析,然後使用混合滷化物(PPA)2(Cs0.05(FA0.88MA0.12)0.95)n-1Pbn(I0.88Br0.12)3n+1類似物來獲得更高效的器件。在形成RP相的同時,PPA與無機八面體之間的多重氫鍵強化了層狀結構。對於薄膜,研究人員觀察到隨著目標層厚度指數從n=2增加到n=4時,隨著高n或3d相的增加,逐漸實現了無機層的較低水平擇優取向,同時自由電荷載流子流動和垂直於襯底的導電性得到有效改善。結果顯示,利用PPA-RP鈣鈦礦製備的平面p-i-n太陽電池的效率為14.76%,同時在85 ℃、85%溼度條件下,封裝600 h後仍保持了93.8±0.25%的效率(ISOS-D-3)。該項工作表明,雙功能分子調控策略為高效穩定鈣鈦礦薄膜的設計開闢了新的途徑,為未來設計兼具高效且高穩定鈣鈦礦器件提供了一個具有參考價值的新策略。

該項研究工作以「Alternative Organic Spacers for More Efficient Perovskite Solar Cells Containing Ruddlesden-Popper Phases」為題近日發表在國際期刊 J. Am. Chem. Soc上。郗俊博士為文章第一作者,西安交通大學吳朝新教授和美國西北大學Mercouri G. Kanatzidis為共同通訊作者,西安交通大學和美國西北大學為共同通訊作者單位。該工作得到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等的支持。

論文連結: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jacs.0c09647

相關焦點

  • 超薄透明銀膜:將用於打造高效太陽能電池!
    導讀近期,德國波鴻大學與伍珀塔爾大學的科研人員們開發出一種製造透明、超薄銀膜的新工藝。銀薄膜材料有望幫助構造高效的太陽能電池與發光二極體。可是,氧化銦錫又硬又脆,例如當太陽能電池受到彎曲時,氧化銦錫電極極易破裂。此外,銦也是一種昂貴和罕見的材料。因此,科研人員正在研究替代氧化銦錫的透明電極材料,例如石墨烯和銀等。
  • 23.7%光電轉換效率 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新進展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譚海仁教授課題組與多倫多大學Edward Sargent教授團隊合作發表了窄帶隙鈣鈦礦及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的最新研究成果,該成果以《Combining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in Mixed Tin-Lea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by Capping Grains
  • 四端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研製成功
    ,但在實現規模商業化、更普及之前,得解決不穩定與加速製造速度等問題,以免跨不出「死亡之谷」,對此,史丹福大學為加速鈣鈦礦電池發展,也研發出專用的「快速製造設備」,一分鐘就可以製造出12公尺的鈣鈦礦薄膜。
  • 全球光伏產業戰加劇:美國考慮對進口太陽能電池施加緊急關稅
    2020年12月17日,中節能太陽能高郵20GW高效電池製造基地(一期)項目投資協議籤約儀式在江蘇省揚州市舉行,標誌著中節能太陽能高郵20GW高效電池製造基地(一期)項目正式投資建設。
  • 實現低電壓損耗的高效倒置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
    實現低電壓損耗的高效倒置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31 23:03:43 華中科技大學李忠安團隊開發了利用吡啶基無摻雜聚合物半導體實現低電壓損耗的高效倒置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的策略。
  • 日本大學研發新型太陽能電池 有望實現跨越性發展
    近日,衝繩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研發了新型全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解決了困擾太陽能電池技術面臨的三個關鍵問題:效率,穩定性和成本。太陽在太陽系中心釋放了巨大的能量,而太陽能就是利用這部分能量,這也是實現可持續能源供應的關鍵目標之一。具有太陽能電池的電子設備可以將光能直接轉換成電能,加以使用。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重「疊層」
    在潛在應用領域中,它的競爭對手是矽光伏電池。當今商用光伏市場份額主要被矽光伏電池佔據,因為它可以穩定提供超過18%的組件能量轉化效率、25年以上的使用壽命以及0.3美元/瓦的低成本,接近於電網平價的水平。  《中國科學報》:要與矽光伏電池競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科學上還需要加強哪些工作?
  • 幸運的少數:打造高效人工全葉綠素太陽能電池—新聞—科學網
    人們不禁想像,能否仿照大自然的造物,用葉綠素造一塊太陽能電池? 吉林大學物理學院教授王曉峰的課題組與日本立命館大學和長浜生物科學技術大學的研究團隊合作,在ACS Energy Letters上發表論文,開發出了兩種不同結構的雙層或三層全葉綠素的生物太陽能電池,僅由葉綠素衍生物作為光敏材料的生物太陽能電池,實現了4.2%的高光電轉換效率。
  • 有機太陽能電池:綠色能源未來的新選擇
    也正因為如此,陳永勝教授和他的團隊將自己的科研使命濃縮為一句話——「向太陽要能源」!1.有機太陽能電池有望商業化應用    在人類利用太陽能的各項技術中,太陽能電池,即利用「光生伏打效應」將光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器件,是當前已獲得廣泛應用,同時也是最具發展前景的技術之一。
  • 《科學》刊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 樹木也能用來製造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電池就好比樹葉,它們採集陽光,然後再將其轉化為能量。而現在,這兩者的關係超越了相似的層面——太陽能電池已經可以在部分程度上由樹木來製造了。來自喬治亞理工學院和普渡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了新型的高效太陽能電池,而製作電池的材料來源於自然植物,比如隨處可見的樹木。
  • 能穿在身上的光纖太陽能電池
    談起太陽能電池,也許大多數人想到的是遙遠的馬勒戈壁灘上的一片片太陽能收集版。最近,一支由全球各國的工程師、化學家、物理學家組成的團隊發明出一款光纖太陽能電池。這些電池比頭髮還細,但製造器電力來的時候毫不遜色與那些太陽能電池板。美國軍方已經準備把這項技術加入到軍裝裡,讓士兵們「全家都是太陽能充電池」。本質上來說,這款光纖產品其實就是由普通的玻璃光學纖維開始研發的。
  • 【能源】有機太陽能電池組件的成本分析
    隨著近年來對有機光伏器件的研究,其效率和穩定性不斷提高,單層器件效率突破15%,疊層效率突破17%;而且一些有機光伏體系能夠穩定運行超過4000小時,使得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大面積器件組件製備以及其實際商業化應用將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和研究。
  • 【光伏技術】7.10 高效晶體矽太陽能電池-德國Fraunhofer超薄...
    【光伏技術】7.10 高效晶體矽太陽能電池-德國Fraunhofer超薄多晶矽高效電池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來源: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獨家)  作者:和海一樣的新能源  2012/8/24 10:30:05  我要投稿
  • 李燦院士研究組Nano Energy:一體式「鐵-醌」基太陽能充電液流電池實現太陽能高效轉化和儲存
    相對於傳統的太陽能熱電轉化、光伏電池耦合儲能體系以及基於光電催化反應的太陽能轉化策略,太陽能充電電池顯示出高效利用太陽能的潛力。太陽能充電電池首先通過具有快速動力學的光電化學反應將太陽能原位地轉化為化學能,繼而以二次電池放電的形式將存儲於氧化還原電對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 美國研發世界上最高效的太陽能電池,能量轉換效率達到了 47.1%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研究出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最高能量轉換效率達到了 47.1%。 雖然這些轉換效率的記錄經常被打破,但至少就目前而言,47.1% 轉換效率的太陽能電池可以稱得上世界上最高效的太陽能電池。
  • 幸運的少數:用葉綠素造太陽能電池
    葉綠素太陽能電池示意圖 李娜製圖地球上的自然光合成生物體通過10億年以上的進化,逐漸形成了完善的從光能到化學能的轉化體系,可以實現從光能捕獲到能量傳遞、最終到電荷分離的全過程。由此,人們不禁展開想像,能否仿照大自然的造物,用葉綠素造一塊太陽能電池?
  • 新型混合太陽能電池可實現高功率轉換效率
    OPV電池的半導體層中材料分布的示意圖。ITIC選擇性地位於PTzBT和PCBM域的界面,這導致有效的電荷載流子(光電流)生成。圖片來源:大阪Itaru,廣島大學 日本廣島大學的研究人員將各種聚合物和分子半導體混合在一起作為光吸收劑,以製造出具有更高功率效率和發電量的太陽能電池。這些類型的太陽能電池,稱為有機光伏(OPV),是當光入射到其光吸收器上時會發電的設備。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是通過比較發電量和入射到電池上的光量來確定的。這被稱為「光子收集」,或多少光粒子被轉換為電流。
  • 氧化矽在高效單晶矽PERC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在光伏工業中,通常採用由具有不同折射率的三個SiNx層組成的抗反射塗層,以降低反射率並提高單晶矽PERC(鈍化發射極和後部電池)太陽能電池的效率。然而,對於SiNx,不能實現低至約1.40的折射率,這是三層抗反射塗層的第三層的最佳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