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選修課非常"搶手" 滬高校公共藝術課將記入學分

2020-12-12 東方網

  東方網1月8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日前,《上海市文教結合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公布,其中提出未來三年內,要求全市所有高校開設公共藝術課程並計入學分。

  《上海市文教結合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中提到,2016到2018年,從文教事業由「結合」走向「融合」、雙向支撐文教能級顯著增強、文教結合牽引效應更加彰顯、師生人文綜合素養不斷提升四個方面提升上海文教水平。在高校內,通過校內各類文化藝術經典演出、校外文化場館的育人機制,雙向提高師生的人文底蘊。今後三年將實施緊缺文藝人才引育計劃,打造雙向服務文化和教育的跨界人才隊伍,著力優化舞蹈、影視等方面人才培養,引進高端文藝人才,建設文藝類學科與智庫建設。

  未來三年裡,有關部門將實施師生人文綜合素養普及提升計劃,注重大學生藝術素養,鼓勵開設更多戲劇課,要求全市所有高校開設公共藝術課程並計入學分,引導每一位大學生在校期間至少修讀1-2門藝術課程。

  [微調查]

  不少藝術類選修課非常「搶手」

  上海高校在公共藝術課程設置上各有特點。陶藝課、照相技術課……華東理工大學在近年的公共課程中安排中,逐漸「摸索」出了學生選修課程的「口味」。「理工類學生在藝術課上更喜歡動手類的。」華理教務處劉冬梅老師介紹,每學期選課不足30人的公共選修課,會停課一學期。長時間選課下來,被「淘汰」的多為音樂史等偏向理論類的課程。而陶藝等動手類課程始終火熱。

  外語類院校則將多國藝術文化融合在了藝術通識教育裡。上海外國語大學裡將通識教育分了十個模塊。據教務處王會花老師統計,藝術鑑賞與審美情趣、中華文化傳承藝術賞析、多元文明和國際視野這類文化藝術課程,選課時最受校內學生歡迎。有語言特色的上外設置了伊朗文化、日本電影藝術概論等外國藝術欣賞課。課程均由相關專業的本校教授進行授課。2013年,該校通過網上視頻課的方式,引進了北大老師的美學原理課程,通過10次在線學習拿到1學分。該課程因受到學生歡迎,從2013年一直保留到現在。

  作為綜合型院校的上海大學則在藝術教育上有先天的優勢。校內音樂、美術、影視學院的強大支撐,給所有本科生提供了不少公共藝術課程、社團輔導的資源。通識教育課程裡,經典華語電影課程是全校學生公認的難選課。「能搶上都是運氣好。」學生如是介紹。除了上課可以看電影,聽名家犀利精準的賞析,吸引學生的還有近年新開設的音樂素質課程——系列音樂會課程。一個學期裡,專業老師講解如何賞析民歌、打擊樂、聲樂不同類別的音樂會,並讓學生通過聽兩場音樂會寫小結的形式完成期末考試。僅上學期,588位同學參與選課。

  上大大四的李同學回憶起四年來選修的各類藝術類課程,感覺「收穫了滿滿乾貨」。了解中國電影發展概況,知曉如何欣賞非主流的小眾動畫、理解並表演出張愛玲小說中的人物神韻……大學期間的文藝選課之旅培養了她閒暇去看電影、讀書的習慣。不過,修了10門選修課的她坦言,「其中也有水課。但還是看個人興趣。」

相關焦點

  • 教育部:高校學生須修滿公共藝術課學分方能畢業
    高校美育實行學分制 每個學生至少取得2個學分在高校公共藝術課程建設方面,《意見》指出,各高校要把公共藝術課程與藝術實踐納入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納入學校教學計劃,實行學分制管理,鼓勵高校開展學生跨校選修公共藝術課程和學分互認。每位學生須修滿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方能畢業。
  • 山東高校將開設公共藝術限定性選修課程 納入學分管理
    齊魯網4月27日訊省教育廳今天發布《山東省高等學校美育工作評價方案》,提出高校應將公共藝術課程作為限定性選修課程納入各專業教學計劃,面向全體學生開設,並納入學分管理。本方案自印發之日起執行。高校應將開展美育教學和藝術展演活動所需經費列入年度預算;為公共藝術課程教學配備必要的專用教室和器材;為大學生在校內開展藝術展演活動提供符合要求的展演場館;為赴校外開展藝術實踐和對外交流活動提供必要的食宿、交通、安全等條件保障。評價結果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滿分100分,90分以上為優秀,80-89分為良好,70-79分為合格,69分以下為不合格。
  • 每名大學生必須修滿公共藝術課學分才能畢業, 要求過分嗎?
    每名大學生必須修滿公共藝術課學分才能畢業, 要求過分嗎?這是對普通高校公共藝術課程學分做出的底線要求。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負責人在答記者問中指出,本次《意見》結合發展形勢,再次強調公共藝術課程學分,各校要根據實際情況,在確保底線要求的前提下,更好地推動高校公共藝術課程學分化建設,有條件的高校可以在此基礎上提出更高的學分目標。這個要求過分嗎?會不會浪費大學生學習專業課的時間?答案是否定的。
  • 高校戲曲選修課成「搶手貨」
    新學期伊始,《京劇表演史論與生行藝術實踐》及《旦行藝術實踐》如約開課。在一學期的課程中,60位選課學生將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練習唱腔、指法與形體動作,並將在期末匯演中表演《定軍山》和《天女散花》。他們不是專業演員,也不是藝術團骨幹,多是零基礎的學生。
  • 秋季開始,大學生要多修6個學分 網友:新增兩門課,畢業日子更忙
    下半年秋季開學後,高校將新增兩門課程。這兩門課程看似容易,但實行學分考核,成績要記錄在學籍檔案裡。這意味著如果沒有修夠學分,大學生註定拿不到畢業證。到底是哪兩門課程?1、豐富多彩的美育課近日,教育部頒發《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簡稱《意見》),明確規定,自9月1日起,高校的學生至少要選修1門藝術性選修課,而且每個學生修滿2個學分才能準予畢業。不過,2個學分不多。
  • 教育部加強高校美育:學生修滿藝術課學分方能畢業
    《意見》明確,各高校要把公共藝術課程與藝術實踐納入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納入學校教學計劃,實行學分制管理,鼓勵高校開展學生跨校選修公共藝術課程和學分互認。每位學生須修滿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方能畢業。資料圖:在北京建築大學舉辦的「明清官式建築彩畫藝術展」。中新網記者 李霈韻 攝《意見》提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校美育工作取得可喜的進展。
  • 大學生將增加一門「必選課」,至少修滿2學分才可畢業
    近日,教育部在官網「官宣」,要求各高校把公共藝術課程與藝術實踐納入教學計劃,每位學生必須修滿相應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才能畢業。這就意味著,藝術類課程在不久後,將成為所有大學生的「必選、必修課」。每個學生都必須在限定性選修課中選修一門並通過考核。對於實行學分制的高校,學生至少要修滿藝術限定性選修課的2個學分,才能畢業。其實,早在2006年的時候,教育部就要求大學生要選修藝術類課程,但很多高校卻從沒有實行過。一份訪問調查的數據顯示,在北京的13所重點高校中,有46%的高校從未設置藝術限定性選修課,有近20%的學生從未選修過藝術類公共課。
  • 重磅消息:教育部要求普通高校面向全體學生普及藝術教育
    每個學生需至少修夠2個學分「每位學生須修滿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方能畢業」,這裡的學分具體的要求是什麼?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負責人答記者問時表示:開設公共藝術課程和組織實施教學是高校普及藝術教育重要的推進機制之一。
  • 下半年大學生新增兩門課程:需要修夠學分才能畢業,生活更加多彩
    近日,教育主管部門接連頒布文件,規定今年下半年將在普通高等院校新增兩門課程,並且全部實行學分制管理,考核成績記入學籍檔案。這意味著如果沒有修夠學分,大學生將無法正常畢業。這兩門課程會讓大學生的高校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 教育部印發《高校美育意見》,明確學生須修滿公共藝術課學分方能畢業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對新時代高校美育改革發展提出明確要求。《意見》強調,高校美育要以藝術教育的改革發展為重點,緊緊圍繞高校普及藝術教育、專業藝術教育和藝術師範教育三個重點領域,大力加強和改進美育教育教學。《意見》明確提出,每位學生須修滿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方能畢業。
  • 教育部:全國87.6%高校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公共藝術課程
    教育部:全國87.6%高校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公共藝術課程 潘虹旭、周琨/央視新聞 2020-12-14 16:35
  • 浙江高校將實施小班化 選修課學分佔比不低於40%
    浙江在線09月17日訊(今日早報記者 紀馭亞)昨天,記者從省教育廳召開的《浙江省高校課堂教學創新行動計劃(2014—2016年)》(以下簡稱《計劃》)新聞通氣會上了解到,為了推進高校創新課堂教學,我省將擴大小班化教學,全面減少必修課,增加選修課,給學生更多的選課權和選擇學習機會。
  • 中國礦業大學「戀愛心理學」選修課:教人談戀愛還能拿學分
    中國礦業大學「戀愛心理學」選修課:教人談戀愛還能拿學分教你談戀愛,還能拿學分?你沒聽錯!  據中國江蘇網報導,近日,中國礦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開設的一門「戀愛心理學」選修課在網絡爆紅。  戀愛中的一方對另一方說「今天我很累」,什麼樣的回應會為關係加分,什麼樣的回應會讓人石化?
  • 大學選修課如何「搶」?新生要提前明白套路,學分保證幫你拿到手
    文/高校教育攻略很多學生都已經拿到了心儀大學錄取通知書了吧,對於自己即將開啟的大學生活抱有無限的期待。大學對於很多學生來說,都是自由的,放鬆的,可是卻也不能一味地放鬆。大學生活雖然多姿多彩,可是也不要因此忘記學習,荒廢學業,這樣的話就得不償失了。
  • 大學很「搶手」的4門選修課,學習娛樂兩不誤,選中的學生真幸運
    選修課是高等院校中,學生可自行選擇的含有學分的課程,是與必修課相對應的一類課程,在大學期間,學校對學生所報考的選修課數量不做要求,但是必須要修滿固定的學分才可以順利畢業。所以選修課也十分重要。這類選修課應該很多高校都有吧,筆者大學時期就很努力地想要選上這門課程,但是很可惜,連續幾年都錯過了。
  • 「館校合作」滬上高校藝術教育專業學分評估首次走進美術館
    ,首次將滬上高校藝術教育專業課程學分評估移入美術館實施,全新的「館校合作」突破了校內文本考核與書面答辯,把」大學搬家」,將鮮活的藝術現場與美育課程融為一體,實現藝術資源與學校教育需求有機銜接。  二十餘名華東師範大學藝術教育專業學生將在西岸美術館當前展覽「時間的形態」藝術現場中,實踐校內所學的藝術鑑賞理論,對展品進行深度讀解。觀展後,學生將發表學習成果,回應《藝術概論與鑑賞》課程中所習得的方法,結合親歷體驗,以美術、音樂、舞蹈、戲劇等綜合藝術形式再度剖析與演繹作品中的關鍵概念。
  • 超八成受訪大學生表示選修課不只為學分
    近日,中國青年報校媒聯盟面向全國100餘所高校的532名大學生發起問卷調查,結果顯示,85.1%的受訪大學生表示選修課不只為學分,教師授課水平、考試的難易程度、作業量、課程的實用性都成為影響學生選課的重要因素。
  • 成都一高校開設四川方言選修課 :通過考試可修學分
    成都一高校開設四川方言選修課 :通過考試可修學分 2019-11-28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