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低脂食品真的健康嗎?

2020-12-27 生物谷

2016年7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過超市某一條通道旁邊寫著"健康食品"的標牌,如果有的話,那麼貨架上擺放的大概就是低脂、富含纖維素的零食了。

不過問題來了,低脂食品可能並不能達到健康的效果。

多年的研究似乎證明了這一觀點。一項囊括50000名女性,長達8年的研究表明:大約有一半的女性選擇低脂飲食,但這一飲食方式並不能降低她們患乳腺癌,結腸癌以及心臟病的風險。此外,她們的體重也沒有明顯的減低。

不過,針對從特定類型的脂肪或纖維素中獲取的卡路裡究竟對人體有何不同的影響還沒有充分的研究。

最近發表在《JAMA》雜誌上的一篇文章表明糖分,而非脂肪,是問題的關鍵。

這並不奇怪,幾十年的研究已經表明糖分是增加體重的關鍵,糖分的攝入變化能夠引發血糖的劇烈升高或降低,這一平衡的破壞會引發機體的不適感,即人們會表現出生氣同時以及飢餓感。

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食品,包括麵包、麥片以及土豆,都會最終分解成為葡萄糖,它會在我們血液系統中循環並提供能量。根據CDC的說法,美國人攝入的大部分卡路裡都來自於加工食品,比如麥片、燕麥卷、麵包以及蛋糕。

另外,不同類型的脂肪並不會等量的生成。

在一項最近的研究中,作者們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分析了126000名志願者三十年來的飲食習慣。之後,他們嘗試將這些志願者的飲食中飽和脂肪酸(主要存在於肉類與奶類食品中)提供的5%的能量替換為別的營養類型:1、簡單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或加工穀類食品;2、單不飽和脂肪酸,比如牛油果或橄欖油;3、多聚不飽和脂肪酸,比如魚類與堅果。

理所當然地,第一種替換方式沒有起到任何的促健康效應。

但第二種與第三種方式似乎能夠起到一定的促進健康的效果。第二種替換方式能夠有效降低27%的死亡率,心臟病、癌症與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病風險也發生了明顯的降低。

第三種替換方式能夠降低13%的死亡率,神經退行性疾病引發的死亡風險也有明顯降低。

"不同類型的脂肪存在差異",該研究的首席作者,來自哈佛大學的營養學家Frank B. Hu說道。換句話說,某些類型的脂肪也許比別的脂肪類型更加有好處。"我們應該多吃點魚類以及牛油果,少吃動物食品"。

這一研究結果與近期一些別的研究結論一致,即某些類型的脂肪是由促進健康的作用的,只要我們適當地攝入。(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薦原文閱讀:Study shows what happens when you swap fat for sugar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6.2417

PMC:

PMID:

Association of Specific Dietary Fats With Tota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ONLINE FIRST

Dong D. Wang, MD, MSc; Yanping Li, PhD; Stephanie E. Chiuve, ScD; Meir J. Stampfer, MD, DrPH; JoAnn E. Manson, MD, DrPH; Eric B. Rimm, ScD; Walter C. Willett, MD, DrPH; Frank B. Hu, MD, PhD

Importance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distinct associations between specific dietary fat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owever, evidence on specific dietary fat and mortality remains limited and inconsistent.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s of specific dietary fats with tota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2 large ongoing cohort studies.

Design, Setting, and Participants  This cohort study investigated 83?349 women from the Nurses' Health Study (July 1, 1980, to June 30, 2012) and 42?884 men from the Health Professionals Follow-up Study (February 1, 1986, to January 31, 2012) who were fre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ancer, and types 1 and 2 diabetes at baseline. Dietary fat intake was assessed at baseline and updated every 2 to 4 years. Information on mortality was obtained from systematic searches of the vital records of states and the National Death Index, supplemented by reports from family members or postal authorities. Data were analyzed from September 18, 2014, to March 27, 2016.

Main Outcomes and Measures  Tota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Results  During 3439954 person-years of follow-up, 33?304 deaths were documented. After adjustment for known and suspected risk factors, dietary total fat compared with total carbohydrates was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total mortality (hazard ratio [HR] comparing extreme quintiles, 0.84; 95% CI, 0.81-0.88; P?<?.001 for trend). The HRs of total mortality comparing extreme quintiles of specific dietary fats were 1.08 (95% CI, 1.03-1.14) for saturated fat, 0.81 (95% CI, 0.78-0.84) for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PUFA), 0.89 (95% CI, 0.84-0.94) for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 (MUFA), and 1.13 (95% CI, 1.07-1.18) for trans-fat (P?<?.001 for trend for all). Replacing 5% of energy from saturated fats with equivalent energy from PUFA and MUFA was associated with estimated reductions in total mortality of 27% (HR, 0.73; 95% CI, 0.70-0.77) and 13% (HR, 0.87; 95% CI, 0.82-0.93), respectively. The HR for total mortality comparing extreme quintiles of ω-6 PUFA intake was 0.85 (95% CI, 0.81-0.89; P?<?.001 for trend). Intake of ω-6 PUFA, especially linoleic acid, was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owing to most major causes, whereas marine ω-3 PUFA intake was associated with a modestly lower total mortality (HR comparing extreme quintiles, 0.96; 95% CI, 0.93-1.00; P?=?.002 for trend).

Conclusions and Relevance  Different types of dietary fats have divergent associations with total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These findings support current dietary recommendations to replace saturated fat and trans-fat with unsaturated fats.

 

 

相關焦點

  • 營養師都不吃的健康食品:「低脂」一樣會胖人
    果味酸奶、蛋白粉、低脂食品、排毒果汁……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這些貼著「純天然」「健康」「營養」標籤的食品也越來越多。 不過這些「健康食品」真的有包裝上標榜的那些作用嗎?最近美國《女性摯友》網站上載文,刊出了多種美國營養師不吃的「健康食品」,揭開這些食品背後的真相。
  • 所謂的「低脂、低糖食品」,真的都健康嗎?教你5招!
    經常能看到在媒體上、廣告裡宣傳各種「健康」食品,低糖食品、低脂食品…是否真的可以放心吃?是否真的不易發胖?真相往往是:不要輕易相信,最好自己甄別一下。對於宣稱「純天然」的食品,也要關注一下是否低熱量、低脂(是否對減肥有好處),要關注它的澱粉、糖和脂肪的含量。
  • 無糖、低脂食品真的能讓你「不長肉」嗎?看成分表你就明白了
    現在的人為了瘦,吃東西只吃低脂、低卡、低糖,精明的商家就此發掘出賣點,紛紛打出低脂牌,從脫脂牛奶、低脂酸奶,到低脂麵包……而每當食品外包裝上出現「低脂」,「脫脂」字樣時,通常都會受到瘦身團的追捧,本以為開始了健康新生活,殊不知又悄然跌入黑心商家的深淵。
  • 勿被食品標籤上的信息迷惑,比如全麥的就是健康的,低脂高鈣奶等
    所以,更多商家選擇泛泛地宣稱某類食品有助於健康,比如商家可能不會說自己的產品能「降低膽固醇」,而是用諸如「幫助維持心臟健康」這樣的話來替代。不僅如此,在標籤上,商家還可能強調食品中含量很少的某一種成分,將這一成分在標籤的顯眼位置凸現出來,以至於消費者在不經意間就被這種成分吸引。而事實上,這一食品的保健價值可能非常小,或者從整體上來說,對人體並沒有太多的好處。
  • 那些無糖食品,真的是不含糖嗎
    「無糖食品」應該沒有糖嗎?能源價格達到多少要小心發胖?購物的時候注意看包裝袋上的食品標記嗎?合格的食品標籤應該包括什麼?無糖食品無糖?食品標籤必須閱讀食品標籤,你擔心它嗎?如果你決定在超市觀察購物行為,你可能會關注儲存時間短或健康類食品標籤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對於那些平凡的小東西,一般的動作只是從食品架直接到手推車。食品標記方法食品標籤上有什麼,特定的營養指標如何解釋?
  • 想減肥,低糖比低脂好... 吧?
    Carroll 在紐約時報上的話說:This was a phenomenally well-designed trial.[3]這項研究設計上大體上有這麼一些要點:與此同時,研究者也都鼓勵所有人減少能量攝入、少吃高 GI 食物、少吃加工食品
  • 低脂=健康?這些低脂食物只會讓你越吃越胖!
    △ 乘風破浪的小姐姐沈夢辰,保持好身材的秘訣是全麥麵包搭配脫脂牛奶但是你知道嗎,「低脂肪」「0脂肪」的標籤背後,十有八九是更大的健康隱患。今天就來一起識破那些年騙過我們的低脂肪陷阱!與此同時,低脂牛奶和脫脂牛奶損失了維生素A等脂溶性維生素,口感也更差。真的沒有必要為難自己!低脂酸奶說完了牛奶,酸奶其實也有同樣的問題。不過,比起低脂牛奶,低脂酸奶有個更致命的缺陷:含糖量高!
  • 脫脂牛奶、無糖食品、這些偽健康食品再別給娃吃了
    今天芽芽媽就給大家梳理梳理這些偽健康食品。爸爸媽媽們為寶寶選擇食品的時候,很容易受到商家誤導,總想選擇健康食品,可是健康食品真的健康嗎TOP1「不添加防腐劑」真的新鮮嗎如果寶寶不是過胖、太胖,就不需要選擇低脂食品。
  • 瑤柱荷蘭豆胡蘿蔔,養生低脂健康菜
    瑤柱荷蘭豆胡蘿蔔By 尋夢一ZbDu養生低脂健康菜,瑤柱荷蘭豆胡蘿蔔。瑤柱營養成分含量豐富,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營養食品。第6步、養生低脂健康菜,瑤柱荷蘭豆胡蘿蔔。來自 美食天下 尋夢一ZbDu 的作品。大家喜歡這個菜譜嗎?歡迎點讚、評論、轉發。歡迎關注美食天下,學好菜,跟我來~
  • 質疑:無麩質飲食真的健康嗎?
    原標題:質疑:無麩質飲食真的健康嗎?   無麩質飲食可以減肥,可以減少熱量攝入,可以幫助那些對麩質的人……看到這些,您首先要問的是:什麼是無麩質飲食,而這種飲食方式真的像它給我們的印象那樣健康嗎?   10年前,還沒幾個美國人聽說過麩質。
  • 高鈣低脂奶能減肥嗎
    核心提示:高鈣低脂奶喝了之後不會起到減肥的作用,但是這種飲品也不會影響到減肥的作用,而且可以在減肥期間幫助人們補充身體所需要的一些營養元素,大部分奶製品都含有豐富的鈣和蛋白質,高鈣低脂奶進行了脫脂處理,這樣脂肪含量會更低,而蛋白質和鈣的含量沒有受到影響反而有添加了更多的鈣元素,減肥人群如果平時飲食控制的過於嚴重,缺鈣也是難以避免的 ,所以適當的補鈣是非常有必要的。
  • 減脂期有哪些好吃又低脂的的零食推薦嗎?
    對於大多數減肥的人來說零食總是愛而不得的存在一邊是味蕾與幸福感的滿足一邊是美麗與痛苦並存的磨鍊如何選擇真的是太難了但其實,營養師說很多人覺得零食就是薯片、辣條、巧克力、冰淇淋等包裝食品,但這種理解是比較片面的。零食是指三餐以外吃喝的所有食物和飲料。也就是說,三餐以外的加餐都屬於零食,吃個水果喝碗粥,都是零食。而現如今,健康食品的理念深入人心,在零食的選擇上,我們也會更加青睞那些健康綠色的零食。健康零食的標準是什麼?
  • 在家可輕鬆自製低脂能量棒,是真的嗎?
    零食不但能解饞,還能給我們提供能量,而對自己身材有要求的人,吃零食當然最好是低脂的,那麼低脂能量棒就成了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網上有網友說,在家就可以輕鬆自製低脂能量棒,這會是真的嗎?取出之後用刀切成條狀,低脂能量棒就做好了。這種低脂能量棒吃起來口感紮實,而且食材簡單,方法易行,還是純天然製作而成,非常適合需要減肥的朋友,大家在家的時候不妨嘗試一下。本報記者李遠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 這些被推崇的兒童食品,真的對寶寶健康有益嗎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家對寶寶食品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很多寶媽們認為兒童食品最適合寶寶使用,殊不知,「兒童食品」是商家宣傳的概念和噱頭。其實,一些兒童食品的營養成分和普通食品並沒有太大的區別,為了迎合兒童的口味,一些食品反而含有更多的糖和香精等增加口感的食品添加劑。讓我們看看,有哪些我們認為的健康兒童食品,正在無形中損害孩子的腸胃。
  • 喜歡吃魚嗎? 用優格蒸箱款集成灶烹製的健康又低脂的那種!
    喜歡吃魚嗎?健康又低脂的那種。魚類產品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所含的蛋白質含量高,容易被人體所吸收,同時脂肪含量低,屬於健康的食品。且魚肉中脂肪含量雖低,但其中的脂肪酸被證實有降糖、護心和防癌作用。
  • 健康、低脂、高顏值的開放式三明治
    有多少人在為健康低脂又好看的減脂餐發愁,畢竟仙女們除了自己吃的健康,也要讓朋友圈的人看到自己吃的精緻,烏七八糟毫無食慾的實物圖片大概只會讓人說自己吃都是些啥。顏值、美味和健康低脂兼備,除了開放式三明治我想不出別的來。
  • 無油低脂完美烹飪健康美味——九陽空氣炸鍋測評
    作者: Alexanders油炸食品總是讓人又愛又恨愛他們的美味與味蕾享受恨自己控制不住的嘴巴和易胖的身材美少女的擔心總是離不開身上多出的肉肉媽媽的擔心總是離不開孩子的飲食健康父母的擔心總是離不開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所以為了健康與美好的身材少油少鹽總是必不可少隨著而來的便是味蕾的麻木與更大的美食誘惑九陽空氣炸鍋便是解決以上問題的完美助手無油低脂的全自動多功能家用電炸鍋給你帶來健康與美味並存的味蕾體驗讓你吃出美麗
  • 這些被打上「健康標籤」的食品,其實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健康!
    但許多商家避重就輕的宣傳,常會讓我們掉入陷阱,選擇到那些並不真正健康的食品。今天好料菌就給你列舉出了9款常見的「偽健康」食品,以後可得小心它們~ 1、即食穀物麥片
  • 吃代餐真的可以讓你健康長「瘦」嗎?
    關於代餐,網友們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質疑它的真實作用,認為吃代餐會導致營養不良;也有人瘋狂安利,覺得它不僅低脂還好吃。那麼吃代餐真的能讓人變瘦嗎?靠代餐減肥健康嗎?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揭開代餐的神秘面紗。火爆的代餐到底是什麼?在減肥界,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每個減肥的人至少都嘗試過一種代餐食品。
  • 一分鐘粉碎靠低糖低脂食品減肥的白日夢
    單靠低脂低糖食品才不能減肥呢。食物中的糖類就是我們常說的碳水化合物,它裡面有蔗糖、果糖、葡萄糖、麥芽糖等甜味糖和澱粉,是我們減肥的頭號敵人。而低糖無糖食品只降低了甜味糖的含量,其中的澱粉和熱量可不一定少,所以無糖食品吃多了還是會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