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功說服別人,先把對方的思維方式搞清楚

2020-12-11 紙糖人

曾經有這麼一句名言叫「如果我能說服別人,我就能轉動宇宙」,可見說服力對人們的影響有多大。這是一門很神奇的技巧,當我們擁有了說服力時,那麼就可以把自己的思想裝到別人的腦袋上,讓別人按著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

在生活上中,我們需要在不同場合下去說服我們的朋友、上司、父母、愛人,但很多時候,就算我們把嘴皮子磨破了還是無法說服他人按自己的意願行事,最終功虧一簣。

說服一個人真的有那麼難嗎?其實並不難,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們還沒掌握到說服力的核心

有作者曾經說過,當我們習慣性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理性觀念去說服他人時,本質上就已經錯了

人類的很多決定實際上並不是在理性的狀態下做出的,大多數人都是在感性的時候做決定,甚至他們都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做決定,所以很多時候總是有種「多說無益」的感覺,好像無論怎麼說,都無法勸阻對方改變行為

那如何才能成功地說服他人呢,今天為你介紹的這本《蜥蜴腦法則》就可以為我們找到答案,這本書告訴我們,成功的說服法則就是「蜥蜴理論」,它是一種無需過度思考、自發無意識地運行的大腦思維機制,作者告訴我們,很多時候,這個蜥蜴法機制經常越過理性思考替我們做決定,甚至主宰著我們的決定。

這本書的作者吉姆.柯明斯,他是一個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博士,在恆美廣告擔任首席戰略官及全球品牌策劃總監,是美國西北大學大眾傳播學教授,同時他又是一位人類行為專家。

在職期間,他一直研究這樣一個問題「人是如何做決定的」,而這本書就是他研究的結果,同時也是他工作多年積累下來的經驗之談。

吉姆認為,在我們人類的大腦裡有兩個不同的思維方式,一個是自動式思維系統,另一個是反射式思維系統,簡單來說,自動式思維系統也就是我們的「內在的蜥蜴」,它追求當下的愉悅感、只在乎眼前的得失,一直活躍在腦海裡

舉個例子,女生是最喜歡買買買的了,她們可能知道自己該選什麼樣的價位、該買什麼樣的衣服,感覺自己已經很理性考慮清楚了所有的問題,可是最後付款時,買的很可能不是之前就想好的那件比較經濟適用的衣服,而是完全按照自己突然的興致而來購買的,也就是說,理性思維在我們所做的決定中幾乎起不到關鍵的作用。

我們再舉個例子,都說第一印象很重要,當我們跟別人初次約會時,對方是歡迎還是敷衍往往會瞬間閃現在他們的臉上,這時,我們的「內在的蜥蜴」是可以第一時間捕捉到這個畫面的,心裡對這次的約會如何也就有個底了,這也是自動式思維系統的一個能力

那什麼是反射式思維呢?它是一個有意識的思維方式,是站在自動式思維系統的對立面,舉個簡單的例子,假期的時候,人們都想著要去撒歡,在「內在的蜥蜴」看來,這種時候只要好好享受假期就行,購物、旅遊、花式撒歡通通走起來,什麼煩惱都不去想

而在反射式思維看來,假期也要過得合理才行,比如費用要預算好、同時也要督促孩子上興趣班,總而言之,需要深思熟慮的事情都歸類於反射式思維,但最終決定的卻是「內在的蜥蜴」,它是決定的主宰者

心智顯著性

何謂「心智顯著性」呢,簡單來說,就是大腦最容易想起來的事,最熟悉的事,或者經常做重複性的動作,這樣的話,」內在的蜥蜴」就會賦予它們最多的注意力和最高的優先權

因為不管是人、產品還是什麼事情,熟悉的事物總能令人更相信他們,也能更影響我們的行為,容易理解就比較容易接受

比方說,女生買護膚品,相對於那些小眾產品,她們會更傾向於買大牌,儘管這些品牌他們也只是聽說過,沒用過;

很多商家總是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地在那吹噓他們的產品,即使這些產品的實際效果沒那麼好,但商家卻還是樂此不彼地在那吹噓,因為他們都明白,說得次數越多,人們就越容易記住他們的這個品牌,久而久之就會對他們產生一定的信任

吉姆在《蜥蜴腦法則》上告訴我們,由於內在的蜥蜴主宰著我們的大多數決定,並對其餘決定有著重要影響,所以,熟練掌握蜥蜴的語言是成功說服別人的關鍵,而心智顯著性,它的強大力量就在於讓別人在不知不覺間就跟著你的想法走。

行為

俗話說得好「行為才是王道」,這句話運用在「內在的蜥蜴」那是再好不過了,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當父母想要孩子學習某個興趣時,父母可以先帶頭學習,並做出很有成就感的樣子,相信沒哪個孩子會拒絕,這可比苦口婆心地勸說有效多了;

再比如,現在有很多富商或明星都在搞慈善、捐款並進行大肆宣傳,這在很多人的眼中,他們是一群很有愛心的人,即使他們背後的動機可能是為了避稅或者得到一些好的名聲

所以,無論他們在做這些事時都懷有怎樣的動機,人們也只會以行為來評價他們這些人,就像吉姆在《蜥蜴腦法則》上說的一樣,對我們內在的蜥蜴來說,你做什麼就是什麼,不論你為何這麼做。

以行為而非態度為目標

想想生活中你是不是常常有這樣的困擾呢?跟孩子說了很多次不要玩手機、要多看看書,可能孩子當時承認錯誤的態度很不錯,你自己覺得他聽進去了,可以放心了,可是轉過頭來孩子又在繼續玩手機了,就好像把自己的話當耳邊風一樣

所以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你這孩子說了多少次,就是不聽,是不是想我揍你?再比如,你跟客戶談業務時,兩人當時談得非常愉快,讓你有種錯覺,你們已經約定好了,這個單子非你不可了

可是第二天客戶卻說他看中了另外一家公司的產品,這時候的你是不是覺得非常氣憤呢,我們身邊總是有很多這種類似的事情發生,明明當初都已經說好的,對方的態度也是非常友善的,在某種程度上,你已經把他說服了

可最後卻發現,別人該幹嘛還是幹嘛,完全沒有按照自己給他們提供的建議方向去執行,自己就像被猴耍了一樣,那到底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呢?

原來,吉姆一早就在《蜥蜴腦法則》這本書對「要改變行為,先改變態度」這個觀點提出了質疑,他認為,說服術的真正目標應該是改變行為,而態度與行為之間的聯繫其實是非常微弱的,就算對方改變了態度,但他卻不一定會改變行為,還會給我們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有研究發現,人們的行為是態度與環境雙重影響的結果,也就是說態度會抗拒改變,可環境不會,而且改變環境比態度容易多了,要知道我們多數的行為都是因為環境影響而非深思熟慮的結果

比如,你家附近新開了一家肯德基,雖然你一直以來都認為肯德基就是垃圾食品的代表,但你還是會禁不住誘惑去光臨肯德基,再比如,你肚子很餓了,但桌上沒有可口的點心,可能只有你平時不喜歡吃的餅乾,但你還是會把它拿起來充飢,但這並不影響你對餅乾的態度

可見當我們改變環境時,行為也會跟著變,可是當我們選擇改變態度時,最終可能改變不了任何行為。

「如果我能說服別人,我就能轉動宇宙」,這句話是誇張了點,但同時也從正面告訴我們,擁有高超的說服技巧,有多麼重要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面臨著說服別人和被別人說服的情況,你只有擁有一定的說服技巧,才可以在話術中佔據有利地位,為達到自己的目的加快速度,那麼從現在開始,就學會跟對方的「內在的蜥蜴」溝通吧。

相關焦點

  • 用好「引導思維」,輕鬆說服對方
    讓對方從內心產生這樣的感受,這比在語言和文字上去強行說服有效的多,這個激活的過程,就是思維引導。母親和溫暖的感覺是潛藏在對方內心中的,說服對方時,就要想辦法自然而然的激活他的這種感覺,而這種感覺,會不知不覺的改變對方固執的想法,這樣,「犟驢脾氣」才會一步步被你引導。
  • 人性的常識25:怎麼更有效的說服別人?
    怎麼更有效的說服別人?想像你現在開車在一條單行道上,和對面來的計程車相向而遇,誰都不肯退讓。如果你想說服他讓路,你會怎麼說呢?最後他停下來思考了一下對方真正在意的是什麼,然後走上去對這個司機說:你看,在我們兩個人裡面,只有你是專業司機。接著那位司機一聲不吭的就開始倒車了。
  • 《被左右的獨立思維》:生活中我們該如何談判,輕鬆說服對方
    人生,就是一個天然的談判場,那麼,我們該如何在談判中說服對方呢?為了解決這個生活中常見的難題,特紐約大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博士塔利·沙羅特,寫了一本書來說明,這本書是她作為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可以說是她職業生涯的結晶,這本書就是《被左右的獨立思維》。
  • 勵志人生:說服別人的三個小技巧
    所以不是你有道理,別人就願意被你說服的。你有道理別人只是願意聽你講,要想說服別人,還是得讓對方明白與自己的利害關係,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但小孫利用了小李貪財的特點成功地借到了錢。小孫先是約了小李一起吃飯,在飯桌上,兩個人一起回憶了一下校園時光,然後兩個人就互相吹捧了起來。小李對小孫說:「小孫啊,你小子混得不錯,自己搞了家公司,賺了不少吧。」小孫說:「哪裡有,和你比起來小意思啦,不過我最近公司有一筆大單子,接下來肯定能追上你。」小李立馬兩眼放光地問:「什麼案子,那麼賺錢,兄弟多年分享一下咯。」
  • 說服不了別人,因為你犯了理性的錯:掌握4個原則,做高效說服者
    因此,當我們想要說服別人做他們原本不想做的事或是不讓他們去做原本想做的事,不要試圖用理性意識來對抗別人的本能抗拒。掌握說服的基本原則,讓說服對象自己產生願意改變的想法,做一個高明的說服者。一、說服的目的不是爭辯對錯大多數人在說服別人是都在竭力用理由來證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對方要是不想出錯,就必須按照自己的建議去做事。裡根說過:「說服他人的基本原則是先解除對方的戒心,然後發動攻勢。」每個人的思維模式千差萬別,對同一件事的反應也不同。
  • 說服心理學——說服別人的6個捷徑
    這說明,不僅是「互惠」的多少,「互惠」的方式也影響著人們的決策。 大神Robert說,運用「互惠」的訣竅是 1、給的東西對方能用得上、2、超預期。當事物稀缺的時候,人們反而更想要。 因此,如果你想要運用「恐懼」去說服別人,告訴對方「他會得到什麼」還不夠,告訴對方 「他會失去什麼」。
  • 【吃書】說服別人的7個步驟
    說服別人是一項能力,本書作者有營銷學和心理學雙學位,她通過查閱1000多篇學術論文,及科學實驗,總結出了說服別人的七步方法,不只告訴我們怎麼做,還告訴我們這樣做的原因,方便探索更適合自己的方法。作者還提醒我們,說服,不同於操控,操控指的是通過可疑或不道德的方式影響他人,說服也不是讓別人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說服別人究竟需要哪七步呢?
  • 《深度影響》;總是沒法說服別人,是因為你的影響力還不夠
    《深度影響》崔摧 著在《深度影響》一書中,作者崔璀提出:影響力就是用別人樂於接受的方式,改變對方的思維,從而實現自己的目標。從這個定義不難看出,影響力不僅僅是領導者的專屬能力,更是每個人都需要提升的一項能力,因為不論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扮演怎樣的角色、做怎樣的事情,都有需要通過改變對方來實現自己目標的時候。那麼,怎樣才能提升自我的影響力?
  • 說服人心的技巧:問對問題 讓對方立刻點頭
    時,與其築起防衛的城牆,強勢地企圖說服對方,不如學會問問題的藝術,讓人不知不覺被你的問題引導。  文章摘編如下:  你真的以為一個問題只能夠幫你問出答案而已嗎?「問題」其實隱含了「說服」的成分在裡面,只要你使用一點點的心理學在其中,就可以通過有技巧地問問題,解決很多生活及職場上的疑難雜症,甚至好的問題還能夠促使別人改變,藉以影響身邊的人。
  • 《洗腦術》 教你怎麼有邏輯地說服別人!
    >
  • 建議巧著說,讓對方心悅誠服
    總的來說,說服別人動搖、改變、信服、同意、採納你的主張,實質上是一場從精神上徵服人的心理戰,但又不能使對方有絲毫被迫接受的感覺。◆用權威效應為說服對方造勢人性中最深層的衝動就是想要證明自己在這個世界的重要性。雖然每個人證明自己重要性的方式是不同的,但無論是用什麼樣的方式,他們都在證明自己重要性的那一刻得到了自我滿足。
  • 潛意識的說服讓被說服者聽著舒服,效果就會在不自知中顯現出來
    潛意識主宰著人思想的核心,潛意識說服常常是從心靈深處導入信息進入他人相應的頻道,產生獨特的影響,以達成想要的結果。人可以支配自己的命運和生活環境,其原因就在於人類擁有可以改變及撼動自己潛意識的能力。不管你準備與什麼人交談,都用吉利的話語打開話匣子,絕對是事半功倍的說服。潛意識給人吉言,可以營造一種樂觀的情緒使對方思維呈開放狀態,這是人的心理具有容納性。
  • 如何讓對方心悅誠服地接受你的說服?記住這幾點,妥了!
    在交際中能否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是談話能否成功的一個關鍵。 比如在談判中的說服,就是綜合運用聽、問、敘等各種技巧,改變對方的起初想法而接受己方的意見。 說服是談判過程中最艱巨、最複雜,同時也是最富有技巧性的工作。
  • 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如何說服別人的?掌握這5個說服技巧,就夠了
    實際上,說話並不存在天賦,說話水平高的人,無非是掌握了一些別人不具備的技巧而已,說服的道理也是如此,關鍵在於對技巧的掌握。那麼,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如何說服別人的?以下這5點把技巧說透了,精闢!掌握這5個說服技巧,說服別人就夠用了。1.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
  • 87%的成功說服都會用的AB邏輯
    「而我卻總是沒法說服別人接受我的意見」?對於很多人而言,無論是朋友溝通,公司管理,還是企業洽談,有效的說服能力,是幸福指數提升/事業發展的關鍵。「急於把自己腦子裡的東西傾倒給對方」。這是一般人們在溝通時,習慣採用的方式。但如果不能科學的融合,兩堆相異信息也只是兩堆互不相干的信息而已。交流的雙方誰也沒法讓對方信服。
  • 不要嘗試去說服別人,這只會浪費你寶貴的時間
    一個人不可能看到自身之外東西,這不是說他目光狹窄,而是說每個人的智力以及思想都各不相同,每個人對同樣一件事物的看法取決於他們本身的思維方式,不可能存在一個人用別人的思想或者智力去看待問題,因為那是違背科學原理的。
  • 六年級上口語交際《請你支持我》:說服別人,講清楚想法和理由
    六年級上口語交際《請你支持我》:說服別人,講清楚想法和理由 一、學習目標能根據任務情境說服別人,在說服時講清楚想法和理由。能設想對方可能的反應,恰當應對。二·、明確話題:「請你支持我」生活中,我們需要說服別人、支持我們的情況特別多,對父母、老師、朋友、同學,甚至陌生人,可能我們都有尋求支持的時候。提出請求不難,難的是如何以禮感人、以理服人,而且有條理地把自己的理由講清楚。
  • 如何說服別人?
    這個時候你就得想辦法,首先從你自己的能力特點入手,自己到底有什麼本事讓別人相信,這是基礎,如果自身一時半會找不到合適的點,那就從外界去找,外界總有一些對你有利的因素,當然你得自己用心去尋找而且的確合適的因素並非你胡編亂造的。不管怎樣,你個人的因素與客觀的因素都得有利於你,你才有可能去說服這些人,一旦你這兩個方面的因素中的某個因素都對你不利,這個時候,你就得想方設法去改變與調整。
  • 如何輕鬆說服別人?專家:關鍵不在於說了什麼,而是培養這4種人格特質
    本書要旨不在於教導人說服力的技巧,著重於培養令人認同的「人格特質」—具有信任感與吸引力是達到說服別人重要的特質,自己要先被接受,接下來自己給予的想法或是建議才會被接受。作者傑森哈裡斯是一位廣告人,而廣告就是一門「說服的藝術」,因此他認為說服力就是他自己最強的能力。
  • 要說服別人,又不想誇誇其談?內把握一致性力量,外用好肢體語言
    其實很簡單,說服對方不是一個單方面的輸出,要和對方互動起來,才能夠表現出誠意。小良的答案是,在勸說時候,不要僅僅在語言上做功夫,要管理好自己的身體語言,通過身體語言創造看法一致性,既可以輕鬆避免誇誇其談,又能帶著誠意說服對方。本文,我們就從下述兩大方面,進行詳細解讀,來解決【要說服別人,又不想誇誇其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