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左右的獨立思維》:生活中我們該如何談判,輕鬆說服對方

2020-08-28 黛帕

01

當今社會,我們無時無刻不處在談判中。生活中的談判處處可見,作為老師,你要為了學生的成績與學生、家長談判;作為父母,與孩子之間也有談判,為了作業,為了他不喜歡吃但必須吃的東西;作為兒女,與父母間也有談判,為了喜歡但是要遠離他們的工作,為了你喜歡但是父母不喜歡的女孩......

人生,就是一個天然的談判場,那麼,我們該如何在談判中說服對方呢?

為了解決這個生活中常見的難題,特紐約大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博士塔利·沙羅特,寫了一本書來說明,這本書是她作為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研究成果。可以說是她職業生涯的結晶,這本書就是《被左右的獨立思維》。

塔利·沙羅特不僅是科學家,還是TED演講人,她的演講已被觀看超過200萬次。 目前她是倫敦大學認知科學研究人員,被描述為「其所在國家的出色女科學家之一」。

想必喜歡心理學的,都會熟悉《樂觀的偏見》,這也是塔利·沙羅特的作品,《樂觀的偏見》獲得2014年英國心理學會圖書獎,而《被左右的獨立思維》則在2018年英國心理學會圖書獎。

作者塔利·沙羅特在書中力圖弄明白人類究竟如何被影響及影響他人。但是我認為這不失為一本談判類的優秀書籍。

書中的知識點運用在談判中,那是再適合不過了。因為生活中我們常遇到這種需要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的談判,這樣才能夠成功,從心理學角度如何切入呢?我們在生活中的談判才能夠說服人呢?

02

首先是找到雙方共同的動機,我們談判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用證據說話,為什麼說錯誤呢?我們不妨看看這個案例。

阿明和大青是一對恩愛的夫妻,他們有著幸福的婚姻生活。不論是撫養孩子還管理財務的意見都相同,他們還比較幽默,文化程度也相當。最主要的是,兩個人都是律師。

兩人同在武漢上學,工作,領證後,兩人都想在兩年內離開武漢,回到家鄉,二人都想說服對方到自己家鄉生活。阿明生在福建,長在福建,他覺得福建很好,不論是空氣,天氣都適合居住,主要是食物特別好,營養又清淡。

而大清生在東北,長在東北,上大學才到武漢。大清對自己的家鄉,也是非常熱愛和滿意,大清想啊明跟她一起回東北去。

阿明覺得東北樹木少,風沙大,天氣太幹太燥,不適合居住。大清覺得福建溼度大,天氣熱,語言不通,也住不習慣。

阿明覺得東北的饅頭、亂燉他吃不來,大清覺得,福建的湯她喝不慣。

兩個人為了說服對方,都列舉了自己正確對方錯誤的證據,擺出事實講道理,但是兩個人都沒有說服對方。

其實在談判當中擺事實和邏輯,並不是說服他人的最有效武器,在爭論這件事上,我們聽任本能是不可取的。

雙方去收集證據的時候,有動機,有恐懼,有希望也有欲望。在改變他人的思想方面,數據發揮的效果尤其有限。

有三位科學家曾做過一項實驗,這三位科學家分別是查爾·洛德,李·羅斯以及馬克·萊伯。他們招募了48名對死刑持有鮮明態度的美國大學生,並且向學生展示兩項科學研究,其中一項,展示了死刑的有效性,另一項則反映了死刑的弊端。其實這些研究都是假的,科學家們偽造的數據,但是參與的大學生並不知情。

那些支持死刑的學生,他們認為證明死刑有效性的那部分研究是有理有據的,而與之相對的那一份研究漏洞百出,難以讓人信服。

反過來,不支持死刑的學生,越發堅定自己的信念。因為他們也認為,反對死刑的研究,是有理有據的,而對於死刑有效性的研究是荒謬的。

實驗表明,當你向某人提供新證據時,他們會迅速接受與自己預設觀念一致的證據,並且以批判的目光審視反方。

阿明和大青也是這樣,為了說服對方,在網上去找證據,他們找出來的證據總是有利於自己的證據。

因為網際網路會記住它們相互之間的偏好,一直為他們推選有利於自己的證據。收集並解讀能夠支持自己固有觀念的信息,這種方式叫證實性偏差,這是人類最頑固的偏見之一。

有時候如果我們有強烈的動機相信某件事,那麼面對如山的鐵證,我們仍然會置若罔聞。當某人堅信一項決定或者觀念時,別人很難說服他接受新觀念。大青想搬回東北,所以她極力想要發現任何能夠證明東北優越性的文章和數據。

所以,不管是關於去哪裡居住?還是關於對某觀點的看法,我們在處理矛盾時候,想要改變對方的觀念,我們首先要考慮對方的想法,我們也要想想對方的固有觀念是什麼,他們的動機是什麼。

因此,我們想要成功改變他人的觀念,我們需要找到共同的動機。

03

用感情誘發共鳴

找到共同動機後,我們如何來說服對方呢?那就是用情感誘發共鳴。

有科學家的對人的大腦做了一次試驗,就是讓人們一起看電影。科學家發現:當影片中出現刺激,感人的畫面時候,人們的大腦就極容易「成為一體」。這時候一個人和另一個人的大腦就很像。

這是因為某一事件觸發了情感,人大腦中的杏仁體就會被激活。杏仁體是對刺激信號十分重要的大腦區域。它被激活後,就會改變大腦當前的活動,調動大腦與刺激點一致。

就像甘迺迪當初說服人們同意登月計劃,不是拿數據和證據來說服人們,而是提到空間探索的新挑戰和機遇,調動起全美人民的緊迫感和自豪感。

這樣,聽眾的大腦與甘迺迪的大腦額「結合」在一起。所以,當政客,藝術家,演講家等需要傳達信息的人,常常是動之以情來吸引觀眾。

想必大家看奇葩說也會有這樣的感覺,情感比邏輯、證據更人打動評委和觀眾,這些評委和觀眾就是生活中的我們。

我記得有一期特別明顯,那就是老奇葩楊奇函和新奇葩楊吉如的辯論。楊奇函先說,楊吉如後說,後說的楊吉如用邏輯和證據把楊奇函的碾壓,開槓也碾壓了楊奇函。

但總結的時候,楊奇函用一個點就把楊吉茹打敗了。楊奇函說如果不說正確的廢話,那麼父母該跟我們說什麼?

這一論點觸發了觀眾和評委的杏仁體,使得他們與楊奇函站到了一起。蔡康永說:「他的結辯好感人哦!」

這就是誘發情感的力量,能夠將人的大腦「結合在一起」。

那麼。我們該如何如何誘發情感呢?

04

鼓勵式

研究表明,鼓勵式的情感會使人更容易接受。更容易讓人感到情感趨同。

在醫院或者是餐廳都有規定員工一定要洗手的規則。但是根據報導,醫療中心員工按規定洗手的人數,比例為38.7%左右,餐廳的員工洗手人數為38%。

為了讓醫療人員跟餐廳工作人員洗手,2008年,紐約州的一群研究人員啟動了一些個項目,他們耗時兩年的時間,花費5萬元美金用來大幅改善醫療人員洗手狀況。他們選取了美國東部的一個重症監護室,作為研究對象。他們在每個房間,都配備了方便易用的洗手液和水槽,而且貼的有標語警示工作人員必須要洗手,但是工作人員依從性卻低得離譜。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研究小組又想出了辦法。就是將不洗手的人,錄下影像,然後在大屏幕上播放,但是即使這樣,只有1/10的人尊從了洗手的規定。

研究人員,又想出了其他的辦法——在每個房間安裝電子屏,當醫生或護士及其他工作人員洗了手之後,他的名字後面的洗手數字就會增加,然後將這些數字作一個排名。經過這樣的改變,衛生依從率急劇上升到90%。

就證明了,不合邏輯的正面反饋遠比警告和威脅更有用,這似乎很奇怪,但卻符合我們對大腦的認知,當大腦對刺激產生反應時,及時的獎勵通常比懲罰更有用。

所以,當我們想讓別人做點什麼的時候,我們通常會提供獎賞。因為獎賞能夠讓你想的快樂。

為什麼懲罰會沒有用呢?我們就要先了解面對懲罰時候,我們的身體會作出什麼樣的反映。

人在受到威脅的時候,自然的生理反應是會產生壓力。而壓力會讓我們的免疫系統暫時性休眠,容易生病。如果我們長期經受壓力,消化系統減少為此容易發胖,尤其是上腹區域,我們生殖系統會停止運動,長此以往女性將難受孕。

壓力還會改變大腦,當壓力來襲時候,大腦的運行方式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幾秒之間壓力就能改變你的思考方式,決策方式,行為方式,你受到周圍人的影響方式——當人們感受到壓力時,就會很容易受到壞消息的影響,更多的去關注壞消息,而不是好消息。

就像人們不會在發生壞事時候去買彩票一樣。通常人們去買彩票 ,都是因為發生了什麼好事,覺得運氣不錯,才會更加的期望美好的事務發生。

因此,如果你想說服別人認同你的觀點,應該給與對方鼓勵以及讓對方看到美好的事務發生。

就像讓醫生洗手,要讓他看到洗手的好處與獎勵排名,阿明要讓大清和他回福建,那麼就要讓大清看到她在福建的好處,同時解決大青回東北的動機。

大青回東北的動機是不願與父母分開,阿明完全可以把大青父母接到福建住,因為南方更適合老人養老,這樣就解決了家庭矛盾和夫妻雙方的問題了。

相關焦點

  • 生活中處處是談判,談判背後需要的3種思維能力
    日常生活中都充滿了談判,交流和談判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比如,談心。有些人推心置腹,苦口婆心,但是,我們只想趕緊逃避。也有人說話比較容易聽得進去,能夠接受。所以,你真的會談判呢?我們先來看看,談判是什麼。談判是促使對方採取我們所期待行為的過程。
  • 遇到「犟驢」不聽勸該怎麼辦?用好「引導思維」,輕鬆說服對方
    職場中,總會遇到一些固執的同事,他們有著強烈的執念。對於很多友善的建議,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想法,就是我們俗稱的「犟驢脾氣」。當面對這樣的同事時,你也許會很痛苦。尤其是作為平級,很多看似不違背原則的微小調整卻成為工作中的攔路虎。不得不需要領導的幫助,甚至極端場合下,領導也愛莫能助。那麼,職場中遇到"犟驢"脾氣不聽勸該怎麼辦?
  • 商業談判中陳述、辯論與說服的技巧
    一、陳述的技巧談判中敘述問題、表達觀點和意見時,應態度誠懇、觀點明確、語言流暢生動、層次清楚、緊湊。具體講,談判中的陳述應把握以下幾項技巧:1、陳述應具體、生動,能使對方集中精神,全神貫注地傾聽。2、陳述應簡潔、通俗易懂。陳述的目的在於讓對方相信己方所言為事實,使對方接受己方觀點。
  • 不懂談判怎麼辦?職場精英教你快速掌握談判思維
    「談判是讓談判對手採取己方所期待行為的過程」,談判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難的事情之一。我們認為談判高深莫測,《麥肯錫教我的談判武器》一書的作者高杉尚孝卻認為,談判只是交流的一種形態。比如,和菜販子討價還價、與老闆談升職加薪就是生活中常見的談判。
  • 如何讓對方心悅誠服地接受你的說服?記住這幾點,妥了!
    在交際中能否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是談話能否成功的一個關鍵。 比如在談判中的說服,就是綜合運用聽、問、敘等各種技巧,改變對方的起初想法而接受己方的意見。 說服是談判過程中最艱巨、最複雜,同時也是最富有技巧性的工作。
  • 想要成功說服別人,先把對方的思維方式搞清楚
    這是一門很神奇的技巧,當我們擁有了說服力時,那麼就可以把自己的思想裝到別人的腦袋上,讓別人按著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在生活上中,我們需要在不同場合下去說服我們的朋友、上司、父母、愛人,但很多時候,就算我們把嘴皮子磨破了還是無法說服他人按自己的意願行事,最終功虧一簣。說服一個人真的有那麼難嗎?
  • 實用談判:生活中,如何與對方進行有效「砍價」?
    文 | 羅sir砍價這件事,在生活和工作中近乎無處不在,但我們,真的會砍價嗎?生活中交易隨處可見,我們大概也都或多或少的砍過價,大到產品項目,小到電器、服裝。那麼,在生活中正確的「砍價」姿勢,應該是怎樣的?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一個點就是:砍價即談判。針對如何「砍價」,我為你總結了三個超實用的砍價方法,請注意查收。
  • 如何營造良好的談判說服氛圍,把話說到點子上
    如何營造良好的談判說服氛圍,把話說到點子上談判的發生根植於雙方客觀上的矛盾性和主觀上的求利慾,這樣,談判雙方就構成了一個矛盾的對立統一體。沒有矛盾衝突就不需要談判,而要解決衝突又必須求得統一。因此,為了達成協議,談判的過程就應當是雙方為尋求共同利益和各自利益而展開的「競爭」,並通過競爭來求大同存小異,最終達成合作協議的過程,是雙方互動的過程。所以,要取得談判的合作成功,除了要明確談判的技巧,還應當首先在營造良好的氛圍上下功夫。談判前,由於雙方各自帶有一定的使命與目的,因此會對對方抱有各種各樣的猜測、戒備心理。
  • 當對方的話語傳到你耳中,你真的聽到了嗎? | 談判的雙管齊下
    當我們在談判中,滔滔不絕地和對方講述著我們的觀點、理由、藉口和立場,你確定對方一定「聽」到了嗎?第一個維度,叫做「戰術」,也就是談判在傳統意義上的「討價還價」;第二個維度,叫做「協議構思」,指的是主動創造新的價值,把餅做大;我們已經介紹了該如何在第一個維度和對方爭搶價格,也介紹了如何在第二個和對方一起創造新的價值;
  • 租房面試砍價,生活無處不談判,3個簡單步驟提升你的談判力
    日常生活中,租房時和房東談房租;商場購物時,說服店家減價;求職面試中,面試官詢問你能為公司提供多少價值,而你問公司能為你開出多少價碼,這些都屬於談判。談判看上去離我們的現實生活很遙遠,但其實它無處不在。
  • 《強勢談判》:5個談判策略,幫你在生活中獲得更多的優勢和成功
    這是一本引人注目、不可或缺的談判原則教程,是克裡斯.沃斯作為一名前FBI國際人質危機談判專家榮耀生涯的結晶。藉助一些列險象環生的談判實戰,總結出經過檢驗行之有效的談判策略和技巧。而本書的*價值在於,將專業的談判技巧融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對於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如買車、談判薪酬、買房、說服朋友等方面都獲得更多的優勢和成功。
  • 學會說服技巧,身邊人都聽你的
    《說服》向我們揭示了各種常規和非常規的方法,使對方接受理解你的觀點並改變自身的觀點,答應你的各種請求。比如如何瞬間讀懂他人,如何在三秒鐘內進行「行為心理」分析,如何針對不同的對象迅速找到合適的說服技巧,等等。《說服》不僅剖析了人們在溝通上容易遇到的各種盲點,還提出了許多立竿見影的談話、傾聽、行動的技巧,以四兩撥千斤的方式解決各種高難度對話。
  • 如何進行有效的商業談判?
    這個時候要注意對方很有可能想用這種辦法讓我們主動降低自己的利益訴求,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沉住氣,在對方沒有回覆之前絕不修改自己已經給出的意見。談判過程中對方態度強硬,我們該怎麼辦?首先我們要儘量避免衝突,不要與對方爭辯,這樣只會導致雙方對抗,當對方表現出一些充滿敵意的行為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用理解對方,表達對他們感同身受的方式來扭轉對抗的局面。在談判中如何與對方快速建立信任感?
  • 談判中有聲語言的基本要求
    運用有聲語言進行溝通,信息的傳遞通過談判人員的咬字發音來表達其含義,發音的不準確容易引發對方談判人員的誤解。二、清晰商務談判中有聲語言的一項基本要求就是表達清楚、明白。只有把語言說清楚,才能有效表達己方觀點和意圖,對方也能得以及時了解,否則溝通的目的非但沒有達到,反而耗費了商務談判雙方的時間和精力。
  • 我在談判中做了這些事,可能會助你談判成功
    在工作和生活中隨處可見談判的的場景最厲害的是有了「勢」但是卻表現的對對方低需求感。通俗講就是:我不斷的向你展示我的高價值,但是對於合作的態度卻是順其自然,不強求。要知道能坐在一張桌上談判的,一定是對彼此都有需求的。並且在前期彼此造勢的過程中,其實都已經初步的經過了試探,基本知道對方會出什麼條件。
  • 建議巧著說,讓對方心悅誠服
    我們只有學會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將心比心,才能夠真正了解他人的所思所想。在生活中,我們絕不要輕易將自己的喜好、邏輯強加於他人身上,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風景,各有各的感受,冷暖自知。每一個表達者都應該向對方表示這樣一種態度:我理解並尊重任何人的想法。
  • 如何有效提高說服他人的能力?
    我曾經在專欄中推薦過他的另外幾本暢銷書,比如:《全新思維》《驅動力》和《時機管理》。《全新銷售》這本書講的是,銷售這件事兒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銷售的本質已經從單純的售賣產品,演化成了通過說服人、影響人、打動人,來和別人進行資源置換。作者認為,在當今時代,人人都是銷售員。
  • 麥肯錫教的我談判武器:溝通秘密武器,學會2點,你是談判高手
    在生活中,談判其實是無處不在的。例在職場上同事與自己的意見不同;會議上對於議題的不同表態;加薪時上司問你理由;租房時你與房東的協商;購物時,你與賣家的討價還價;......如何利用談判來實現自己的想法?
  • 智子疑鄰,我們從恐懼中揣測最壞的結果 | 談判中的人性
    這是桔梗在「談判思維」的第457篇推文。2 恐懼的「看法」我們依然在「談判中的人性」這個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維方式來自哈佛大學的「哈佛談判工程」。談判中的衝突,從來都不存在於客觀事物本身,而在於我們的「看法」。
  • 史律師解讀:被拆遷人在徵地拆遷談判中,克敵制勝的關鍵
    一 要擬訂一個談判提綱和重點。面臨拆遷談判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對談判的整體框架瞭然於胸。比如提前擬訂好談判的內容(我們想要說的內容主體是什麼,最好有一個明確的提綱,做到心中有數。);.談判步驟(談判要經過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我們要如何把握重要節點才可以控制局面。);談判條件(我們要如何將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加固,傳輸給徵收方,進而對徵收方產生震懾力,使其接受。)二 要有說服的談判言語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