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怎樣的學術誠信

2020-12-11 中國青年報
    

    主持人

    本報記者 文靜

    嘉賓

    許智宏 中國科學院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校長

    苗德歲 《科研道德:倡導負責行為》中文版譯者、現供職於美國堪薩斯大學

    郜元寶 《誠實做學問:從大一到教授》中文版譯者、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對於科學技術,現代人都持肯定態度,一件消費品一旦經過「科學檢驗」或「被科學所證實」,那麼公眾對它的信心就會大大增強。但是,公眾的支持並不是無條件的。當諸如「漢芯一號」等一些事件被披露出來後,公眾會驚訝、懷疑繼而憤怒。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大多數人說,是才智造就了偉大的科學家。他們錯了,是人格。」

    近日,出版界推出了兩本有關學術規範、科研道德方面的書。一本是由北京大學出版社推出的《科研道德:倡導負責行為》;另一本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名為《誠實做學問:從大一到教授》的學術規範工具書。

    周光召院士在《科研道德:倡導負責行為》的序言中說,中國科學院決定將該書贈送給每一位院士,要求中國科學院院士帶頭從自身做起,潔身自好,嚴以律己,求真務實,淡泊名利,堅持發揚優秀的科學道德與學風,共同杜絕個別違法和有損道德的行為。

    這兩本來自美國的學術規範圖書,是否能成為我國科技界端正學術之風所亟須的他山之石?我們請來幾位專家共同探討這一問題。

    「他山之石」為中國學術規範提供實用範例

    記者:關於學術規範方面的圖書,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曾出版的《怎樣當一名科學家》,清華大學出版社也出版《科研倫理入門》和《科學家的不端行為:捏造、篡改、剽竊》等圖書。請苗博士介紹一下《科研道德:倡導負責行為》有哪些特點。

    苗德歲:《科研道德:倡導負責行為》是美國醫學科學院和美國科學三院(美國科學院、工程科學院和醫學科學院)國家科研委員會撰寫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國科學院受贈版權後組織了包括多位院士在內的大量人員對該書進行翻譯和審訂。美國科技界經過20多年的摸索和努力,在科研道德建設方面已初步建立了一整套教育、管理和監督的機制、體制。這本書可以說是美國科研道德建設的經驗總結,同時也有不少建設性的建議。

    如果說《怎樣當一名科學家》重在講述科研人員自身科研道德建設的話,本書則聚焦於科研環境上,並試圖界定及描述促成和鼓勵特殊人才具有良好道德行為的一些因素。本書不僅為科研人員從事研究提供了一個道德規範的參照,更為科研和教育機構在科研道德建設方面提供了一個極為實用的運作框架。

    記者:那麼,《誠實做學問:從大一到教授》又是怎樣的一本書?

    郜元寶:《誠實做學問——從大一到教授》是一本學術規範工具書。該書是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系查爾斯·利普森教授的專著,2004年10月由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目前,美國芝加哥大學、加拿大蒙特婁的麥克基爾大學以及美國和加拿大其他多所大專院校目前均已向新入學的學生推薦,列入他們的必讀書目。

    《誠實做學問》的主題很簡單,就是指導研究者,包括從大一學生到教授如何合法而有效地準備「引注」,以避免剽竊和學術欺詐,取得真正的學術成就。但實事求是地說,書中所述內容不算新,但是很多做學問的人往往缺乏其中的常識。此書恰好細緻、清晰地講述了各領域學者做學問的通用規則,是學風建設的好材料。

    科研不端行為的成因是基本訓練不夠

    記者:在當下社會,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出現了很多科研不端行為,以中國首款自主智慧財產權高端晶片——「漢芯一號」為例,所謂的發明人陳進弄虛作假,將從美國進口來的晶片加上了漢芯字樣的標誌,騙取國家上億元無償撥款,再比如韓國首爾大學前教授黃禹錫在論文中造假等。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源究竟在哪裡?

    許智宏:目前,科研人員在申請經費、發表論文、就業機會、崗位升遷、工資待遇、同事競爭等方面所面臨的壓力日益增大,這是導致科研不端行為和「不規矩行為」的誘因。

    而其根本原因是,許多科研人員甚至是廣泛領域內的學者,對於學術規範的基本訓練不夠。在很多情況下,並不是研究者故意觸犯學術道德或科研行為不端,而是缺乏基本訓練和常識。據了解,學術界的一些人認為,在論文中不規範的引述別人觀點或是別人的數據不成為問題。所以,我們應該一開始就要對青年人,特別是大學生進行基礎訓練,告訴他們怎樣的「引注格式」是正確的,怎樣的引述是不能做的。

    比如在自然科學領域,理科生做實驗是有嚴格記錄的,如果出現一個錯誤的實驗結果也應該記錄在案,而不是發現做出錯誤結果,就把這些記錄撕掉。這就是培養大學生基本學術規範和嚴謹科學態度的辦法。

    在社會科學領域,教會青年人如何寫論文,如何引用文獻,都亟須規範。特別是隨著網絡的發展,一個作者可能引用了很多其他人的觀點和內容,但在電腦敲出的文章裡,就都變成了他自己的內容。所以,做學問要有做學問的態度。比如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孟二冬,坐冷板凳十幾年才寫一本書,而我們現在的年輕人,一年炮製幾十篇文章,實際都是些垃圾內容,東拼西湊沒有什麼思想。

    郜元寶:在我國,涉及具體學者聲譽和權益的學術誠信事件大家都很關心,不時可以聽到某學者「落馬」,某教授「醜聞」。但學術誠信作為一個概念還不甚明晰,許多人把學術誠信和學術規範、學院體制、學術研究的方法論混淆起來,這樣,「引注格式」就降為君子不為的小道,它作為「學術誠信」的實質性內容無法彰顯,嚴肅的學者不會像查爾斯·利普森教授那樣願意來整理這個看似簡單實則異常重要而繁難的問題。

    此外,在我國,學術誠信目前似乎主要還是教授教員的事,無關普通學生,雖然對學生論文作弊偶爾也有處罰,但學生論文作弊和教授教員剽竊行為是否屬於有機聯繫的整體,還沒有清醒認識。

    因此,雖然有不少學者勇於「學術打假」,但有不少大學科研機關和教務領導層一再要求建立學術規範,但規範的要害,具體可遵循的方法,都不清楚。這種情況下,呼籲學術誠信只停留在泛泛的口號上,並不是和每個學者都有關係的學術道德與治學方法的統一體。

    青年人切莫「虛名終自誤」

    記者:其實,倡導學術誠信不只是在科學界,在整個社會上也大力提倡誠信做人、誠信辦事。但是,現在一些高校的大學生還是出現了很多不誠信的行為,比如論文寫作是剪刀加糨糊等。請你們對青年人講幾句關於誠信做人方面中肯的話。

    許智宏:誠信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不管國內還是國外,一個人誠信與否對他的一生有重要影響。

    舉個例子,現在有些學生想到美國去留學,他們自己就用我國一些受到國際認可的知名教授的名字給國外的高校寫推薦信,這是一種非常惡劣的行為。現在外國很多導師已經很聰明,當他們收到推薦信以後,就會用電子郵件方式向國內的教授求證是否有這回事,如果沒有,那個學生的誠信就成了非常嚴重的問題,而且有可能成為他自己一生的汙點。此外,一些學生為了出國,擅自修改成績單、申報材料弄虛作假等都是不誠信的行為,而更糟糕的是,我們很多學生並不把這當一回事。

    年輕人,要培養真正的實事求是原則,不僅要在學術上誠信,對人、對社會也要有信譽,誠信是思想境界的一個基本規則。如果沒有了誠信,思想境界也就不存在了。

    苗德歲:科學研究是求真的事業,具備高尚的道德操守應是科研人員本質的關鍵的一面,也應是其傾心竭力所試圖達到的。在科學研究成為一種職業之後,除了豐富人類知識寶庫、服務於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及和平事業外,對科研人員本身來說,也提供了職業晉升、個人獲益和自我滿足的機會——這些只要是取之有道,則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只有自己問心無愧,才能算是取之有道,否則,只能落得如王安石所說的:「虛名終自誤」。

    

相關焦點

  • 誠信宣傳丨學術誠信
    一、什麼是學術誠信?學術誠信為在學術活動中堅持誠實、公平的基本行為準則。在學術活動中,我們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自由的發展自己的思想,並分享我們的見解和感受。學術誠信主要體現在考試、作業、實驗室或研討會、實踐報告等方面。恰當引用和自由表達都是必不可少的,不論是書面表達還是口頭表達,都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之上,杜絕剽竊和抄襲等行為。
  • 學術誠信辯論賽
    輸  公共管理學院學術誠信辯論賽於11月29日上午十點在學院101教室順利舉行。本次辯論賽採用標準辯論流程,正方辯題為學術誠信重在學術環境的創設,由周虎、方彥心、彭玉銀、韓雪瑩四位同學擔任辯手,反方辯題為學術誠信重在自我約束,由譚紀煥、郜阿龍、李仲炎、李夢琪四位同學擔任辯手。
  • 在英國感受學術淨土的靈魂——學術誠信
    在我結束碩士研究生課程並準備第二次提交讀博申請時,導師們非常親切、慈愛地對我說:「這次你不用提交作品集了,因為我們已經非常了解你的能力,也清楚地看到你真誠的學術態度,你已經真正達到了一名讀博申請者應該具有的學術品質。我們很期待看到你即將提出的新課題預案!」
  • 講座回顧 | 林德宏:堅守學術誠信
    此次講座系南京大學哲學系研究生「學術誠信月」主題教育活動特邀講座,由哲學系學工辦及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共同主辦。,學術誠信是學術研究的道德問題。林德宏教授從「真理性認識與合理性認識」「人的自尊與自律」「道德的兩種境界:生存智慧與人格完善」這三個維度為同學們講授了「一個研究者應該在學術研究中怎樣認識和貫徹學術誠信」的問題。林老師在講座中具體闡發了這三個方面。首先,學術評價必不可少,要尊重科學研究的規律、人才培養的規律。
  • Easy Education 任命首席學術誠信官,系統提升學術誠信水準
    這些措施主要包括任命首席學術誠信官,組建學術誠信委員會,發布新的《學術誠信行為準則》,以及為新生舉辦關於學術誠信的講座,以確保他們深刻理解北美大學的學術誠信文化、更順利地融入北美大學體系。Easy Education任命毛東嶼先生為首席學術誠信官(CIO),毛先生將領導新的學術誠信委員會(「委員會」),與管理層緊密合作,以在公司運營的各個方面執行公司的道德操守和行為準則,並與人力資源部門合作實施學術誠信道德與合規培訓。 該委員會將由公司管理層,人力資源,財務,銷售和資深導師團隊等代表組成。
  • 學術誠信是科學精神的基底
    引用率本來是科研領域評價學術價值的一把重要的尺子,一旦我們把這個尺子作為衡量學術水平的重要甚至唯一的指標,就徹底被異化了。當下,有個別大學與科研機構甚至直接出臺獎勵政策,鼓勵引用同一個學校或者單位同事的論文,以提高學校或某科研機構整體的學術聲譽,則是對規則的功利化利用。
  • 中小學亟須補上學術誠信這一課
    對於「家長代勞」,我們發現其不僅發生在競賽領域,也發生在中小學生的課外作業甚至日常學習中,這一現象的發生有諸多原因,但它提醒我們家長或他人代勞不僅是家長或他人的學術不端問題,也關涉我們在青少年心中怎樣種下一顆誠信的種子。
  • 系好大學生學術誠信的「第一粒扣子」
    所以,獨立完成論文,是一種極嚴肅的學術行為,也應是一段極虔誠的學術之旅。對大學生來說,無論這篇論文的最終學術水平如何,「獨立完成」都應是必須牢牢堅守的底線,因為這涉及自己人生觀、價值觀的建設中最重要的一環:誠信。無可否認的是,近年來,大學生尋求論文代寫代發早已不是新鮮事。據媒體報導,2015年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隨機抽取318名大學生,就「論文代寫」進行調查。
  • 人民日報:海外學子學術誠信瑕不掩瑜—新聞—科學網
    5月底,美國教育諮詢公司厚仁教育發布的《2015版留美中國學生現狀白皮書》指出,去年在約8000名被開除的留美中國學生中,有近23%是由於學術不端。 海外學子學術誠信情況到底是怎樣的?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在海外的形象?他們該如何避免受到學術不端的指控?
  • 學術誠信是學術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基石
    學術誠信是保障學術共同體信任的基礎性規範。學術研究作為一種社會共同體的事業,還讓學術誠信具有更加廣泛的社會倫理意義。學術研究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學術是共同體的事業。人不能違背客觀規律,如果人不按客觀規律辦事,就必然受到客觀規律的懲罰。如果不誠實地推出虛假的「研究成果」,就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倫理後果。
  • 海外學子學術誠信瑕不掩瑜 別給整體貼標籤
    5月底,美國教育諮詢公司厚仁教育發布的《2015版留美中國學生現狀白皮書》指出,去年在約8000名被開除的留美中國學生中,有近23%是由於學術不端。  海外學子學術誠信情況到底是怎樣的?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在海外的形象?他們該如何避免受到學術不端的指控?
  • 人民日報談學術誠信:對學術不端決不能包庇縱容
    網絡圖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營造良好學術環境,弘揚學術道德和科研倫理」。科技創新是國家命運所系,是發展形勢所需、大勢所趨。科研誠信則是科技創新的基石,也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世界科技強國目標的重要基礎。
  • 江蘇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學術誠信宣講|堅守學術誠信,弘揚...
    學術誠信宣講為培養學生的學術誠信觀念,提高學生對學術誠信的認識,2021年1月3日,江蘇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研究生會在學院報告廳舉行以「堅守學術誠信,弘揚優良學風」學術誠信的宣講活動。
  • 朱邦芬:中國學術誠信問題的兩個 「史無前例」
    「史無前例」:一是中國學術誠信問題涉及面之廣和嚴重程度史無前例,二是我們社會對科研誠信問題的關注史無前例,並給出了遏制學術不端問題的幾個建議。以上這些事都涉及到學術誠信,涉及的面之廣,反映了我們整個科教界誠信的缺失,特別是 「五四」 倡導的科學精神的缺失。有人認為,學術不端行為每個國家都有,中國有也不稀奇,但我國學術誠信問題的嚴重性在於:重大的、引起社會普遍關注的學術不端案例,調查不徹底、處理極輕。
  • 國際學生應該了解的學術誠信!
    對於在美國學習的許多國際學生來說,學術剽竊的概念往往是非常陌生的。計劃留學美國大學的未來國際學生,了解學術誠信對於成為一名成功的大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學術誠信指的是學生對待學業的誠實和尊重。學術欺詐的一個最典型例子是剽竊,這是一種把別人的想法或作品冒充為自己的作品的行為。
  • 第四屆「科研誠信與學術規範」研討會開幕
    12月5日,第四屆「科研誠信與學術規範」研討會在北京大學舉行。本屆大會以「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夯實高質量育人體系」為主題,由教育部圖書館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主辦,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科研誠信與負責任創新專業委員會和北大-維普學術大數據應用實驗室協辦。
  • 學風建設在路上 |學術誠信月紀實
    2019年12月我們許下學術誠信的承諾赴一場學術誠信的約定:講座傳真物理學院王廣厚院士《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漫談科學人生》王院士如是說:「同學們要靜下心來做學問,腳踏實地搞科研;反對造假、寬容失誤,崇尚團隊合作;認真做事、誠信待人,真正做到學術誠信
  • 為什麼美國格外重視學術誠信?學術作假被抓了怎麼辦?
    有家長問我,相比中國學校,感覺美國學校更重視學術誠信,這是為什麼呢?下面為大家講解其中的三個原因。教授治校首先美國大學是「教授治校」,是建校的一個原則。如何體現呢?比如說大學裡面的教師委員會叫faculty sennit,這個教師委員會是學校權利最大的,他們可以有權利給校長教務長提不信任票。
  • 學術誠信乃大學精神底色
    這幾起學術不端行為引發廣泛熱議。事實上,近年來教育管理部門和高校對學術不端行為始終保持高壓和零容忍態勢。無論是剽竊、抄襲、侵佔他人學術成果,還是篡改他人研究成果,偽造數據或捏造事實,不當署名,提供虛假學術信息,買賣或代寫論文等,均構成學術不端。學術誠信是大學精神的底色。高校必須堅持以學術誠信立校、立教、立研、立身,竭力塑造風清氣正、求是崇真的大學精神。
  • 兩類方法幫助留學生掌握學術誠信概念
    隨著時代的進步,學術誠信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對於很多在美國學習的國際學生來說,剽竊(抄襲)的概念往往是陌生的。這並不是指國際學生更容易犯這個錯誤,而是指,在初進入一個全新的教育體系時,容易對規則不了解,並由此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這也是我們為大家帶來這篇文章的原因。希望大家都能重視學術誠信,了解學術誠信的標準和規則,順利完成各階段的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