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島記者 黃靖斐 圖/半島記者 賈馨儒
10月25日,張嘉佳攜新作《雲邊有個小賣部》(簡稱《雲邊》)在海大嶗山校區舉行分享會,現場張嘉佳不僅講述了關於新書的背景故事,還與現場的讀者積極互動,並放言要把所有人手中的書全部籤完。《擺渡人》《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簡稱《全世界》)曾經治癒、撫慰了多少年輕的心靈,接受採訪的張嘉佳則希望能帶著《雲邊有個小賣部》見到那些被感動過的讀者,告訴他們,「悲傷和希望,都是一縷光。」
寫作主題
故鄉和親情有特別意味
記者:寫作《雲邊有個小賣部》最初的衝動是在什麼時候?有原型嗎?
張嘉佳:寫這本書出發點也挺簡單的,我是1980年出生的,因為父母是雙職工,我是外婆帶大的,寫作衝動來源於我的外婆。她今年92歲了。前幾年我回老家時,發現外婆不怎麼出去打牌了,她以前是很迷戀打牌的,現在打不動了。我才意識到自己已經很久沒有吃到外婆做的飯了。後來我坐飛機回北京,夢見自己參加外公的葬禮,醒來後臉上全是眼淚,就問空姐要了筆和紙,寫了《雲邊有個小賣部》的第一篇。
記者:故鄉和親情對你來說,有哪些特別的意味?
張嘉佳:這部小說想表達的是故鄉的意象,在交通如此發達的當下,很多人就算離開也沒有了「離愁別緒」,但只要從故鄉出發,它就像一個點,永遠立在那兒。故鄉和一個人是密切相關的,故鄉是什麼樣,童年就是什麼樣,你未來的樣子就是從童年一點一點的堆積,這個概念永遠都不會變。我總覺得愛情和親情有很大的不同,愛情是分階段的,如果要有所期待的話,總要有所付出,而親情卻永遠都在那兒。很久以前看到一句評論:雲邊到的地方,就是一片淚海。我就是想把這份對親人的情感永遠放在書裡,想看的時候就看看,也做個紀念。這個故事編織了一個童話般的小鎮,可以在睡覺之前邀請讀者到這個小鎮上看一看,看那些童年的人,會睡個好覺。
心態成長
寫金句是特別容易的事
記者:《擺渡人》《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等作品金句很多,《雲邊有個小賣部》則比較白描,是不是和心態變化有關?
張嘉佳:《全世界》是短篇集,可以有金句,長篇小說則需要整體很順,所謂金句會造成停頓感,影響閱讀。寫金句是特別容易的事,一直以來,有人說我寫的是雞湯,其實我寫的是情話,是比雞湯更沒有營養的東西。但這又是文字的美妙所在,情話寫到極處,就算寫成柳永,他寫的都是情話,但對世界有推動力嗎?
寫作心態上也很不同,寫《全世界》的時候,我憂鬱症很嚴重,寫完才從陰暗裡走出來。它本來是治療我自己的,所以比較治癒,而我對世界的態度也影響到別人。寫《雲邊》時我生活比較安逸平穩,因此要告訴大家,在孤獨的隧道裡,你所經歷的悲傷或者希望,都是可以成為照亮你心裡的光。《雲邊》中的劉十三也是拿自己做原型,他極其普通,但普通的人有普通的悲歡離合,這些對於他來說也是獨一無二的。
寄語青春
手裡的牌要一張一張打好
記者:您喜歡在學校做宣傳,很多高中生也喜歡你的書,怎麼看這種年齡差的對話?
張嘉佳:本來正常的籤售是在書店,那會看到很多的同齡人,各個年齡層,會看到年輕的父母帶著孩子來,他們有的因我的書相識相知相愛。以前我籤售很少,今年我就做了30場。我想說,有1000多萬人買過我的書,我想跟這1000萬人都見見。我的青春對於這一代的年輕人來說,是有點過時的,因為我的青春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很多人高中時看我的上本書,上大學就看了新書,這是當作家最美妙的地方,所以當作品有爭議時也不再反駁,我的價值變為一種陪伴感,陪伴孤獨的人度過安眠的夜晚。把我歸為流行文化也沒關係,我本來也沒有想改變文學史。我的書最大的功能就是有安眠感,陪伴孤獨的人。
記者:您的書中有錯過和路過,對於年輕人,如何面對錯過?
張嘉佳:《雲邊》是一本有關道別的書,核心是幾個孤獨的人,臨時拼湊成一個家庭,在一個中秋節之後慢慢失散,主人公叫劉十三,十三也是失散的諧音。錯過和路過其實對於我來講,沒有什麼區別,反正我都沒有。我們有時候會有小小的誤解,錯過了代表著我原本可以擁有,其實錯過和路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手裡有的牌要一張一張地打好。二十多歲是人生容錯率最高的年齡,犯錯成本最低,年輕人可以嘗試不同埠的階段,怕什麼呢?二十多歲可以一直做加法,不停去嘗試,三十多歲才開始做減法。
電競影視
還是對實體書更有感情
記者:2017年,您有一個標籤:王者榮耀中毒性選手,現在還玩嗎?
張嘉佳:我離職業選手也不是很遠,有一次我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說是某戰隊的隊長,他問我:你有沒有興趣把自己的愛好變成工作,多快樂啊!我猶豫,很糾結:不行,因為我是張嘉佳,他沉默了一會說,可能寫作耽誤了你。這算是個新興行業,行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有人說電競是打遊戲的高級版,那是不是奧運會也是跳房子、老鷹捉小雞的高級版?一個行業一旦專業化,就是常人無法企及的。
記者:2015年《擺渡人》之後您沒有再推出影視作品,最近有這方面的計劃嗎?
張嘉佳:現在還是先把書做好吧,目前整個出版業萎縮得很厲害,我對實體書有感情,寫作的過程中,我想把世界對我的善意在書裡呈現。很多作者告訴大家世界有很多陰暗面,總要有一個人,告訴大家世界的美好。我並不是灌雞湯,只是想把世界對我的好分享給大家。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