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事愈長,雜事越多,偶有閒暇,想找本輕快的小說打發時間。
翻看書架,都是些大部頭,突然有些頭大,這些經典的巨著,愈讀愈發現自己的傻氣和無知,原本就遭受生活的重壓,實在不願意再去遭受大作家們的智商碾壓和精神傷害,決定在網上淘一本來讀。
瀏覽網頁,忽然發現一個吸引人的書名,《雲邊有個小賣部》。
作者,張嘉佳,不認識,只要菜好吃,沒必要一定去了解廚師吧,就她了。
開篇很有意思,文風很淡,很輕:雲邊鎮,天空的翅膀白雲在飄蕩,金色麥浪起伏中深藏山民的時光,雲邊有個小賣部,貨架滿是歲月和夕陽,老人在椅子上假寐,房子靠著山巒,山頂的白雲來又往,鎮上的人們聚又散,小孩子想離開,老人們卻在堅守,不經歷歲月洗禮,永遠不明白什麼是故鄉……
隨著閱讀的深入,充滿人間煙火味的故事有些荒誕,看著劉十三的逐漸成長,閱讀的心情逐漸沉重。
主人公名叫劉十三,在我們的語境中,就是「流弊」的另一種稱呼。可是,主角卻一點都不牛逼,如同我們大多凡夫俗子,艱難地活著,活著就耗盡了大半的力量和勇氣,一輩子忙忙碌碌,實則都在做著基本沒結果的無用努力。
讀罷文章,文章好壞的話,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口味和比較,但是,作者試圖用輕快的筆觸,揭露成長、愛情、親情、友情,理想和生存的宏大而殘酷的主題,顯然,文章做到了。
主角自小生活在雲邊鎮,這麼一個詩意的地名,往往也意味著,這裡的一切,人和事,其實是被主流社會所遺忘的,這個偏遠小地方的人們,他們的生存,如同野草,耗盡生命,只為茂盛一個夏天。
生命如野花,即使沒有人施肥管理,但是,花開不是為了花落,而是為了燦爛。
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的外婆王鶯鶯,這位酷酷的老太婆,抽菸搓麻,開拖拉機,經營小賣部,潑辣,獨自撫育外孫,能做各種菜品,語言粗暴直接,「故鄉有故人」「賺錢是王道」,老太婆的道理,直抵生命和生活的本質。
可是這樣一個「叫囂著要弄死孫兒」,看似沒心沒肺的老太婆,其實才是一顆野茅草,被她生生活成了劉十三的大樹。
喪夫喪子,無兒無女的一個農村女老人,獨自帶著一個小孩,究竟要承受多重的壓力,當一兩件啤酒都沒法填滿她的哀傷,那麼懦弱給誰看呢?
王鶯鶯的堅韌,如同盛開在雲邊鎮的野花,常年不敗,為劉十三留著人生最後的退路。同樣,她唯一的牽掛也是外孫劉十三,這個有些傻氣和怯弱的小男孩,如果再心疼他沒爹疼沒娘愛,那麼他永遠都「立」不起來。
所以,王鶯鶯為劉十三活出一個榜樣,讓歲月不敗野草,讓時光不凋野花,孤身一人在雲邊鎮活出霸氣和精彩!
牡丹真國色,本是富貴花,劉十三念念不忘的情人牡丹,選擇了世俗大多會選擇的一條路。相反,如同螢火蟲的程霜,即使因病面臨「一夜露成霜」,依然在短暫而未知的生命中,活成自己,綻放光芒!
程霜,如同初秋的花,雖知時之不久。但是,是花,使命就是綻放。即使上天關上了她人生的大門,還封上了窗,沒關係,在天花板上鑿一個洞,怎麼也得跳出去望望,望望那些麥浪怎麼隨風起伏?那些雲朵怎麼談戀愛?那些有趣的人和事,那些山和海……
程霜,在文中出現的前三次,都仿佛是從天而降,命運給了她癌症的絕路,她也就不再走命運安排的常規的路。
哪一條生命,不是從生下來就註定要死的,只是這個過程人們不知道有多長?
勇敢的程霜,抗癌二十多年,自學、旅遊、支教,在有限的生命裡,為愛的人,用生命發出螢火蟲的微光。
這麼一個奇女子,生如夏花,用盡全力去綻放,即使不結果又如何?讓愛的人,讓關心的人,感受到堅強,擁有繼續前行的力量。
小女孩「球球」,六歲喪母父瘋,早早擔負起照顧父親的責任,用經歷和樂觀,告訴著主人公劉十三,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一切沒基於現實的追求和等待,只會有更多的失去,「球球」如同踩不死的小野花,隨便有些陽光雨露,就能盛開。
主人公劉十三,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看似很努力,都在無效地努力:尋找母愛,其實外婆的愛給得足夠多,但是他一直沒發現;追求理想和遠方,其實都是「母親」的遺望;尋找愛情,真愛的程霜一直在身旁……
我們都是劉十三,怯懦卻愛面子,看似堅韌實則軟弱,對比起來,農二代牛大田,敢愛敢恨;智哥,為理想勇敢去闖……劉十三做了什麼?看似很拼命,實則一直在人生的道路上原地晃蕩……
《雲邊有個小賣部》,故事略顯荒誕,但是不影響它的真實性,裡面的人物,大都具有悲劇色彩,或許這就是成長,一切的得到都建立在失去的基礎上,但是,在失去的時候,我們應該做到坦然和無悔。
讀完能讓人思考的,就是不錯的書,雖然沉重和哀傷,但是,這樣的書,卻能令人成長。
生命如同鮮花,只有拼命綻放,不要考慮之後的凋零和無果,唯有燦爛,才是一朵花永恆的使命!生命,也應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