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邊有個小賣部》:花開不是為了花落,而是為了燦爛!

2020-12-12 字遊人觀世界

年事愈長,雜事越多,偶有閒暇,想找本輕快的小說打發時間。

翻看書架,都是些大部頭,突然有些頭大,這些經典的巨著,愈讀愈發現自己的傻氣和無知,原本就遭受生活的重壓,實在不願意再去遭受大作家們的智商碾壓和精神傷害,決定在網上淘一本來讀。

瀏覽網頁,忽然發現一個吸引人的書名,《雲邊有個小賣部》。

作者,張嘉佳,不認識,只要菜好吃,沒必要一定去了解廚師吧,就她了。

開篇很有意思,文風很淡,很輕:雲邊鎮,天空的翅膀白雲在飄蕩,金色麥浪起伏中深藏山民的時光,雲邊有個小賣部,貨架滿是歲月和夕陽,老人在椅子上假寐,房子靠著山巒,山頂的白雲來又往,鎮上的人們聚又散,小孩子想離開,老人們卻在堅守,不經歷歲月洗禮,永遠不明白什麼是故鄉……

隨著閱讀的深入,充滿人間煙火味的故事有些荒誕,看著劉十三的逐漸成長,閱讀的心情逐漸沉重。

主人公名叫劉十三,在我們的語境中,就是「流弊」的另一種稱呼。可是,主角卻一點都不牛逼,如同我們大多凡夫俗子,艱難地活著,活著就耗盡了大半的力量和勇氣,一輩子忙忙碌碌,實則都在做著基本沒結果的無用努力。

讀罷文章,文章好壞的話,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口味和比較,但是,作者試圖用輕快的筆觸,揭露成長、愛情、親情、友情,理想和生存的宏大而殘酷的主題,顯然,文章做到了。

主角自小生活在雲邊鎮,這麼一個詩意的地名,往往也意味著,這裡的一切,人和事,其實是被主流社會所遺忘的,這個偏遠小地方的人們,他們的生存,如同野草,耗盡生命,只為茂盛一個夏天。

生命如野花,即使沒有人施肥管理,但是,花開不是為了花落,而是為了燦爛。

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的外婆王鶯鶯,這位酷酷的老太婆,抽菸搓麻,開拖拉機,經營小賣部,潑辣,獨自撫育外孫,能做各種菜品,語言粗暴直接,「故鄉有故人」「賺錢是王道」,老太婆的道理,直抵生命和生活的本質。

可是這樣一個「叫囂著要弄死孫兒」,看似沒心沒肺的老太婆,其實才是一顆野茅草,被她生生活成了劉十三的大樹。

喪夫喪子,無兒無女的一個農村女老人,獨自帶著一個小孩,究竟要承受多重的壓力,當一兩件啤酒都沒法填滿她的哀傷,那麼懦弱給誰看呢?

王鶯鶯的堅韌,如同盛開在雲邊鎮的野花,常年不敗,為劉十三留著人生最後的退路。同樣,她唯一的牽掛也是外孫劉十三,這個有些傻氣和怯弱的小男孩,如果再心疼他沒爹疼沒娘愛,那麼他永遠都「立」不起來。

所以,王鶯鶯為劉十三活出一個榜樣,讓歲月不敗野草,讓時光不凋野花孤身一人在雲邊鎮活出霸氣和精彩!

牡丹真國色,本是富貴花,劉十三念念不忘的情人牡丹,選擇了世俗大多會選擇的一條路。相反,如同螢火蟲的程霜,即使因病面臨「一夜露成霜」,依然在短暫而未知的生命中,活成自己,綻放光芒!

程霜,如同初秋的花,雖知時之不久。但是,是花,使命就是綻放。即使上天關上了她人生的大門,還封上了窗,沒關係,在天花板上鑿一個洞,怎麼也得跳出去望望,望望那些麥浪怎麼隨風起伏?那些雲朵怎麼談戀愛?那些有趣的人和事,那些山和海……

程霜,在文中出現的前三次,都仿佛是從天而降,命運給了她癌症的絕路,她也就不再走命運安排的常規的路。

哪一條生命,不是從生下來就註定要死的,只是這個過程人們不知道有多長?

勇敢的程霜,抗癌二十多年,自學、旅遊、支教,在有限的生命裡,為愛的人,用生命發出螢火蟲的微光。

這麼一個奇女子,生如夏花,用盡全力去綻放,即使不結果又如何?讓愛的人,讓關心的人,感受到堅強,擁有繼續前行的力量。

小女孩「球球」,六歲喪母父瘋,早早擔負起照顧父親的責任,用經歷和樂觀,告訴著主人公劉十三,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一切沒基於現實的追求和等待,只會有更多的失去,「球球」如同踩不死的小野花,隨便有些陽光雨露,就能盛開。

主人公劉十三,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看似很努力,都在無效地努力:尋找母愛,其實外婆的愛給得足夠多,但是他一直沒發現;追求理想和遠方,其實都是「母親」的遺望;尋找愛情,真愛的程霜一直在身旁……

我們都是劉十三,怯懦卻愛面子,看似堅韌實則軟弱,對比起來,農二代牛大田,敢愛敢恨;智哥,為理想勇敢去闖……劉十三做了什麼?看似很拼命,實則一直在人生的道路上原地晃蕩……

《雲邊有個小賣部》,故事略顯荒誕,但是不影響它的真實性,裡面的人物,大都具有悲劇色彩,或許這就是成長,一切的得到都建立在失去的基礎上,但是,在失去的時候,我們應該做到坦然和無悔。

讀完能讓人思考的,就是不錯的書,雖然沉重和哀傷,但是,這樣的書,卻能令人成長。

生命如同鮮花,只有拼命綻放,不要考慮之後的凋零和無果,唯有燦爛,才是一朵花永恆的使命生命,也應如是。

相關焦點

  • 精緻有內涵的勵志語錄,花開不是為了花落,而是為了綻放
    我們要在陽光下燦爛,在風雨中奔跑,對自己說一聲:昨天挺好,今天很好,明天會更好。3、樹上的果子,只有抬手的人能摘到;地上有錢,也只有彎腰的人能撿到。假如我是賣登山票的,我只能保證你買了票可以去登山,能否登上山頂在於你是否堅持,任何事都一樣,選擇重要,選擇後的努力更重要,用你的執行力加上你的堅持,成功的路上一定有你。要明白花開不是為了花落,而是為了綻放。
  • 《雲邊有個小賣部》讀後感
    《雲邊有個小賣部》讀後感 發布時間: 2020-12-07 19:38:59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姚欣瑜 周安民
  • 《雲邊有個小賣部》真正能夠讓愛消散的從來都不是分離而是遺忘
    很多人說《雲邊有個小賣部》是一本讓人哭著才能看完的書,其中有兩個女人是能讓人無限感動的。一個是主角的外婆王瑩瑩.主角劉十三父母離異,從小被外婆照顧長大,外婆常常開著拖拉機四處溜達。直到某一天,外婆突然倒下,這時劉十三才發現,她早就患上了癌症,外婆說:「外婆真想好好活下去,真想永遠陪著你,外婆在你就有家。」另一個是只出現了三次的女孩程霜。她卻讓無數讀者意難平。第一次出現她對劉十三說:「你人不錯,如果我能活下來就做你女朋友。」第二次她帶著失戀的劉十三衝到另一座城市和別人的男朋友打了一架。
  • 《雲邊有個小賣部》:現實+狗血,賺足了眼淚
    前段時間,在瀏覽網頁時,向我推薦了一本書——《雲邊有個小賣部》,瞄了一眼,覺得這本書的封面做得挺治癒,看著心情舒暢,便記下了書名。隨後,看書的軟體也推薦了這本書,抱著看看的心情點開了這本書。經過多次失敗,終於找到一份賣保險的工作,上司卻是所謂的「情敵」,最後,在醉生夢死的狀態下被外婆帶著逃離了那座令他滿身傷痕和疲憊的城市,而他從小想要離開雲邊鎮的願望也破滅了。
  • 《雲邊有個小賣部》虛構背後的真實,遺憾中帶著溫柔與善良的底色
    雲邊有個小賣部,貨架堆著歲月和夕陽,背後就是山。老人靠著躺椅假裝睡著,小孩子偷走了一塊糖。淚水幾點鐘落地,飛鳥要去向何方。人們聚和離,雲朵來又往。講故事的人,總有一個故事不願講。時光飛逝,悄悄話變成紙張。
  • 張嘉佳攜新作《雲邊有個小賣部》做客海大嶗山校區
    文/半島記者 黃靖斐 圖/半島記者 賈馨儒10月25日,張嘉佳攜新作《雲邊有個小賣部》(簡稱《雲邊》)在海大嶗山校區舉行分享會,現場張嘉佳不僅講述了關於新書的背景故事,還與現場的讀者積極互動,並放言要把所有人手中的書全部籤完
  • 《雲邊有個小賣部》:原來有些告別真的就是一輩子
    因為如此,我們才慢慢地成長,我們才漸漸地成熟,我們才逐漸地活得更加的有底氣。曾經那些人的存在,也是溫暖過了我們生命中一段歲月,讓我們在生命的長河之中不會孤單寂寞。就像張嘉佳在《雲邊有個小賣部》中說到的:「這本書寫給那些生命裡的人,那些離開的人,那些讓你傷心的人,也寫給每個人的外婆。是的,這世上因為有外婆,所以我們的世界才不會缺愛。
  • 雲邊有個小賣部:夢到我外婆了,我哭了(深度好文)
    #雲邊有個小賣部可是故鄉卻無法安置我的靈魂,於是便有了漂泊,便有了無窮無盡的牽掛。王鶯鶯說:「從小到大,你想要去城裡,我也沒有阻攔著,但你總得讓我放心啊!」剛看完《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又沉浸於《雲邊有個小賣部》,一下子就喜歡上了張嘉佳的文字。他的文字像山澗的清泉,時而奔放,時而溫柔,淡然中又充滿了張力,失望卻不絕望。
  • 《雲邊有個小賣部》:跨過山和海,愛你的人也會不辭辛苦
    記得姑媽當時跟我說過,你華姐也在那所學校裡,正好過去有個照應。人生地不熟,是我當時最真實的寫照,畢竟在這之前,我自己去過最遠的地方,大概也沒超過家的方圓二十裡範圍。那時候我想像不到未來會有什麼在等待著我,進入初中生活的第一個月,應該是我整個初中三年最難忘的時光。
  • 《雲邊有個小賣部》:平凡如你我,也終會照亮別人的人生
    導讀:張嘉佳作品《雲邊有個小賣部》。雲邊鎮的劉十三,從小與開小賣部的外婆王鶯鶯相依為命。劉十三,各方面都很平凡,幸運的是,在他失意的時候,總有在意他的人陪伴在身邊。《雲邊有個小賣部》,雲邊鎮的劉十三,各方面都很平凡,幸運的是,在他失意的時候,總有在意他的人陪伴在身邊。在這個世界上,活得轟轟烈烈的人終歸是極少數,大多數的人,平凡如你我,簡簡單單的生活,從年少時的好好學習,到後來埋頭苦讀迎戰高考,再到後來削尖腦袋般地找工作,之後又兢兢業業的朝九晚五甚至開啟996的工作模式。
  • 《雲邊有個小賣部》:悲傷和希望是一縷光,有些告別就是最後一面
    《雲邊有個小賣部》:悲傷和希望是一縷光,有些告別就是最後一面有朵盛開的雲,緩緩滑過山頂,隨風飄向天邊,我們慢慢明白,有些告別,就是最後一面——《雲邊有個小賣部》#全民薦書人#2013年,張嘉佳帶著自己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出現,書一上市
  • 張嘉佳《雲邊有個小賣部》經典語錄,總有一句讓你想起故鄉和童年
    時隔五年,張嘉佳帶著他的長篇小說《雲邊有個小賣部》全新回歸,用他的故事再一次帶給讀者溫暖與感動。正如張嘉佳所說:寫給離開我們的人,寫給陪伴我們的人,寫給每個人心中的山和海。希望和悲傷,都是一縷光。總有一天,我們會再相遇。張嘉佳講述的是雲邊鎮一對祖孫的溫情故事。孫子劉十三是個一心嚮往大城市的小鎮青年。
  • 《雲邊有個小賣部》:生活充滿了意外和幻滅,人生需要自我救贖
    最近看了前兩年出版的暢銷小說【雲邊有個小賣部】,喜歡這本書的人認為這本書寫的是青春,不喜歡這本書的人會認為這本書寫的是矯情。但一本書既然能成為暢銷小說,自然會有其優點。劉十三和外婆我喜歡劉十三外婆開在山裡的小賣部,就像開在了雲邊,脫離了俗世。作者把雲邊鎮刻畫得更像是一個世外桃源,而並不像一個落後的枯燥的小鎮,這會讓不了解小鎮的讀者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也或許是我不夠了解其他小鎮的模樣。
  • 重溫《雲邊有個小賣部》,對待老人,最怕的就是遲到的關愛
    《雲邊有個小賣部》,平凡的故事,簡樸的文字,不知道又賺取了多少人的眼淚。他在書的封面寫著:寫給離開我們的人,寫給陪伴我們的人,寫給每個人心中的山與海。回首過去,有沒有讓你不能忘懷的瞬間,有沒有讓你後悔沒有珍惜的人。
  • 子午蘭:花開不是為了花謝,而是為了凋零後滋潤下一季的芬芳
    原來這種花只在夜間開放,白天的它只是枯萎的垂著頭,在歆羨可以真正見證那花開的瞬間,臆想那子夜獨自絢爛開放的氣息,就讓我產生血液奔流般喜悅。多少次的夢魘中都是它那醉人的微醺,多少次都呢喃著它的名字。終於置身其境的看到了無數次想像中唯美的畫卷,但夢幻與現實卻是大相逕庭,子午蘭盛開之際並非熱情的全部綻放,而總是一枝獨秀,僅開出一朵紫藍色的小花。
  • 張嘉佳《雲邊的小賣部》:儘管路途艱辛,仍有溫暖相伴
    《雲邊的小賣部》是張嘉佳的作品,是一本主人公成長的書籍。雲邊鎮外婆王鶯鶯開了一個小賣部,靠著這個小賣部,王鶯鶯和孫子劉十三過著幸福平靜的生活。可是有一天,劉十三收拾好行李,準備出發去大城市,王鶯有點捨不得孫子,但是劉十三執意要走。
  • 《雲邊有個小賣部》,我們都是劉十三,心裡都有一個回不去雲邊鎮
    雲中有個小賣部 悲傷和希望都是一縷光「在大多數人心中,自己的故鄉後來會成為一個點,如同亙古不變的孤島。」「外婆說,什麼叫故鄉,祖祖輩輩埋葬在這裡,所以叫故鄉。」兩年前哭著看完這本《雲邊有個小賣部》,兩年後再看仍然淚流滿面。開小店的王鶯鶯,笑的清脆的程霜,還有那個像你像我也像他的劉十三,他們的生活的地方也好像是我們心底某個回不去的地方。記憶中那個想去山那邊看海小孩子,不曾長大,外婆的拖拉機永遠載著一份鄉愁。
  • 《雲邊有個小賣部》,我愛你,你要記得我
    王鶯鶯說:外婆真想好好活下去,真想永遠陪著你,外婆在,你就有家。人性裡最應該被書寫的部分是什麼?溫暖勇氣與愛。是一本關於成長的書,小賣部在雲邊鎮,雲邊鎮是外婆王鶯鶯的故鄉。親人的愛終究是一場漸行漸遠的旅行,書裡的程霜是一位從小患有疾病的女孩,為了逃離醫院的束縛四年級的她跟隨小姨來到雲邊鎮認識了劉十三,暑假結束要回到醫院接受手術的她對劉十三說:餵!我開學了。
  • 《雲邊有個小賣部》讀後感:像劉十三一樣渺小且幸福地活著
    #雲邊有個小賣部#「那麼熱的夏天,少年的後背被女孩的悲傷燙出一個洞,一直貫穿到心臟,無數個季節的風穿越這條通道,有一隻螢火蟲在風裡飛舞,忽明忽暗。」在習慣了有人陪伴之後,人最無法承受的便是突然的告別,還是那種以最決絕的方式與你執著的過去劃分界限。
  • 讀張嘉佳的《雲邊有個小賣部》,感受愛:「回饋」是愛最好的延續
    《雲邊有個小賣部》《雲邊有個小賣部》是青年作者張嘉佳自《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之後的又一力作,記敘了一個少年的故事。少年劉十三,自幼生長於雲邊鎮,從小和自己的外婆相依為命。他對故鄉的人事物都有著一個清晰的認識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