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邊有個小賣部:夢到我外婆了,我哭了(深度好文)

2020-12-12 時光溯洄者

#雲邊有個小賣部#

什麼是故鄉?

祖祖輩輩葬在這裡,才叫做故鄉!可是故鄉卻無法安置我的靈魂,於是便有了漂泊,便有了無窮無盡的牽掛。

王鶯鶯說:「從小到大,你想要去城裡,我也沒有阻攔著,但你總得讓我放心啊!」

剛看完《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又沉浸於《雲邊有個小賣部》,一下子就喜歡上了張嘉佳的文字。他的文字像山澗的清泉,時而奔放,時而溫柔,淡然中又充滿了張力,失望卻不絕望。

夢到外婆,我哭了

天很藍,雲很慢,日子很長,我長大了,可是有些人卻再也見不到了。

王鶯鶯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就不多講了,因為我的外婆可沒有王鶯鶯那麼酷,她不會打麻將,更不會開拖拉機,菜炒的一點都不好吃。

印象中的外婆是個瘦弱的老太太,手無縛雞之力,一股風都能把她颳倒。脾氣很好,說話總是慢悠悠的,長這麼大,我從沒有看過外婆發火,倒是見過她流淚,至今想起來都心酸。

我媽媽姊妹五個,外公在縣城的酒廠上班,家裡只有外婆一個人拉扯他們姊妹五個。有些人、有些事,不想忘,說著,說著就忘了。

反正外婆是非常疼我的,因為我是她的長外孫,什麼好吃的,好玩的全部緊著我一個人。有句俗話說得好,「外甥就是老娘門裡的狗,吃了就走。」我把這樣的愛當作了理所當然,理所當然的甚至都忘了記憶。

我實在想不起我和外婆之間的故事了,腦海中只是清晰地記得外婆的樣子,只剩這麼多了,可是就這都值得我一輩子銘記。

算起來,外婆已經離開我們七年了。想不到的是在前幾天晚上(那時我還沒有看<雲邊有個小賣部>),我竟然在凌晨4點鐘夢到了我的外婆。她在對我笑,對我招手,樣子一點兒都沒變。具體還有什麼我也不記得了。只知道我是哭醒的,痛哭流涕,眼淚把枕頭都打溼了。然後我就躺在床上傷心到天亮,沒有一點兒困意。

夢醒後的幾天時間裡,我一直都在想我外婆,想告訴我媽,卻怕她傷心。我只能一個人默默地思念,用力地回憶。我只記起十多年前,我還在上學的時候給外婆帶回了一盒花生糕,那是我唯一一次給她帶的禮物。「花生糕」真的很好吃,至今我還記得它的味道:香酥可口,卻一點兒都不硬,外婆邊吃邊誇我,滿臉的笑容。

後來我長大了,離開了故鄉,在大城市中打拼,每年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和外婆見面更是少之又少。那年外婆離世,我和父親連夜從外地往家趕,總算是見上了最後一面。

辦完外婆的喪事,我又匆匆地走了,匆匆地離開了故鄉。因為我還年輕,我還在追逐自己的夢想,又或者說我想追求更好的生活。但是這究竟是對是錯呢?

曾夢想仗劍走天涯,曾追求都市的繁華。後來發現自己活得還不如《平凡的世界》中的王滿銀,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卻失去得越來越多。至少王滿銀失去的只有青春,而我們卻失去了更多,就像劉十三一樣。

千萬別讓自己後悔

想趁著我年少的美妙時光,能對你好一些。後來發現,只有不再年少,才有對你好的能力。可是這時候,你已經不在了。

人呢,千萬別一邊後悔一邊生活,如果尚有餘力,就去保護美好的東西。有時間常回家看看吧,實在不行記得往家裡多打幾個電話。因為電話的那一頭,一直有人在守候著你。

父母老了,以前他們期盼雛鷹快點長大,現在他們卻成了空巢老人。我們成了他們的思念,更成了他們唯一的幸福。現在他們對我們的要求並不高。他們只希望你還記得他們,還需要他們。

你可還記得,當你對母親說:「媽,我最喜歡吃你包的餃子了」的時候,母親那燦爛的笑容嗎?

你可還記得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你可還記得父母目送你離開卻不敢追,只能默默流淚的樣子嗎?

我知道你沒忘,只是你太忙了,忙著追求理想,忙著應酬,忙得好久都沒有往家裡打電話了!

難道你真的不怕有一天你的世界只剩下你自己,故鄉真的變成故鄉的那一刻嗎?

兔從狗洞入,雞從梁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

外面風大,和我回家好嗎?

相關焦點

  • 《雲邊有個小賣部》,我愛你,你要記得我
    這是一本讓人哭著看完的書,主角劉十三父母離異,從小被外婆照顧長大。外婆王鶯鶯常常開著拖拉機四處溜達,於是在劉十三因為失戀差點丟掉工作的時候,這位彪悍的老太太,也能開著拖拉機,奔波幾百公裡把他帶回家。外婆說:闖的出去,回得了家,才是硬邦邦的活法。
  • 《雲邊有個小賣部》讀後感
    《雲邊有個小賣部》讀後感 發布時間: 2020-12-07 19:38:59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姚欣瑜 周安民
  • 《雲邊有個小賣部》,我們都是劉十三,心裡都有一個回不去雲邊鎮
    雲中有個小賣部 悲傷和希望都是一縷光「在大多數人心中,自己的故鄉後來會成為一個點,如同亙古不變的孤島。」「外婆說,什麼叫故鄉,祖祖輩輩埋葬在這裡,所以叫故鄉。」兩年前哭著看完這本《雲邊有個小賣部》,兩年後再看仍然淚流滿面。開小店的王鶯鶯,笑的清脆的程霜,還有那個像你像我也像他的劉十三,他們的生活的地方也好像是我們心底某個回不去的地方。記憶中那個想去山那邊看海小孩子,不曾長大,外婆的拖拉機永遠載著一份鄉愁。
  • 《雲邊有個小賣部》:平凡如你我,也終會照亮別人的人生
    導讀:張嘉佳作品《雲邊有個小賣部》。雲邊鎮的劉十三,從小與開小賣部的外婆王鶯鶯相依為命。劉十三,各方面都很平凡,幸運的是,在他失意的時候,總有在意他的人陪伴在身邊。《雲邊有個小賣部》,雲邊鎮的劉十三,各方面都很平凡,幸運的是,在他失意的時候,總有在意他的人陪伴在身邊。在這個世界上,活得轟轟烈烈的人終歸是極少數,大多數的人,平凡如你我,簡簡單單的生活,從年少時的好好學習,到後來埋頭苦讀迎戰高考,再到後來削尖腦袋般地找工作,之後又兢兢業業的朝九晚五甚至開啟996的工作模式。
  • 張嘉佳攜新作《雲邊有個小賣部》做客海大嶗山校區
    文/半島記者 黃靖斐 圖/半島記者 賈馨儒10月25日,張嘉佳攜新作《雲邊有個小賣部》(簡稱《雲邊》)在海大嶗山校區舉行分享會,現場張嘉佳不僅講述了關於新書的背景故事,還與現場的讀者積極互動,並放言要把所有人手中的書全部籤完
  • 《雲邊有個小賣部》:現實+狗血,賺足了眼淚
    前段時間,在瀏覽網頁時,向我推薦了一本書——《雲邊有個小賣部》,瞄了一眼,覺得這本書的封面做得挺治癒,看著心情舒暢,便記下了書名。隨後,看書的軟體也推薦了這本書,抱著看看的心情點開了這本書。他努力學習想考上好的大學,最後只讀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學,找個喜歡的姑娘結婚,姑娘是找到了,但卻莫名其妙成為了第三者,唯一的一次為愛熱血與衝動,也以補考失敗收場,看起來滑稽而可憐。
  • 《雲邊有個小賣部》:生活充滿了意外和幻滅,人生需要自我救贖
    最近看了前兩年出版的暢銷小說【雲邊有個小賣部】,喜歡這本書的人認為這本書寫的是青春,不喜歡這本書的人會認為這本書寫的是矯情。但一本書既然能成為暢銷小說,自然會有其優點。劉十三和外婆我喜歡劉十三外婆開在山裡的小賣部,就像開在了雲邊,脫離了俗世。作者把雲邊鎮刻畫得更像是一個世外桃源,而並不像一個落後的枯燥的小鎮,這會讓不了解小鎮的讀者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也或許是我不夠了解其他小鎮的模樣。
  • 《雲邊有個小賣部》讀後感:像劉十三一樣渺小且幸福地活著
    #雲邊有個小賣部#真的無法想像外婆獨自接受放棄化療事實的模樣,直到她上公交車仍然想著,別告訴那個哭包,怕他會哭。「外婆真想好好活下去,真想永遠陪著你,外婆在,你就有家。生死是早晚的,可惜太快了!」就這樣外婆走了。臘月二十三,在這個本該喜氣洋洋的日子裡。一滴眼淚沒掉的劉十三在雪地裡坐了一宿。
  • 《雲邊有個小賣部》虛構背後的真實,遺憾中帶著溫柔與善良的底色
    雲邊有個小賣部,貨架堆著歲月和夕陽,背後就是山。老人靠著躺椅假裝睡著,小孩子偷走了一塊糖。淚水幾點鐘落地,飛鳥要去向何方。人們聚和離,雲朵來又往。講故事的人,總有一個故事不願講。時光飛逝,悄悄話變成紙張。
  • 《雲邊有個小賣部》:悲傷和希望是一縷光,有些告別就是最後一面
    《雲邊有個小賣部》:悲傷和希望是一縷光,有些告別就是最後一面有朵盛開的雲,緩緩滑過山頂,隨風飄向天邊,我們慢慢明白,有些告別,就是最後一面——《雲邊有個小賣部》#全民薦書人#2013年,張嘉佳帶著自己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出現,書一上市
  • 張嘉佳《雲邊有個小賣部》經典語錄,總有一句讓你想起故鄉和童年
    時隔五年,張嘉佳帶著他的長篇小說《雲邊有個小賣部》全新回歸,用他的故事再一次帶給讀者溫暖與感動。正如張嘉佳所說:寫給離開我們的人,寫給陪伴我們的人,寫給每個人心中的山和海。希望和悲傷,都是一縷光。總有一天,我們會再相遇。張嘉佳講述的是雲邊鎮一對祖孫的溫情故事。孫子劉十三是個一心嚮往大城市的小鎮青年。
  • 張嘉佳《雲邊的小賣部》:儘管路途艱辛,仍有溫暖相伴
    《雲邊的小賣部》是張嘉佳的作品,是一本主人公成長的書籍。雲邊鎮外婆王鶯鶯開了一個小賣部,靠著這個小賣部,王鶯鶯和孫子劉十三過著幸福平靜的生活。可是有一天,劉十三收拾好行李,準備出發去大城市,王鶯有點捨不得孫子,但是劉十三執意要走。
  • 《雲邊有個小賣部》真正能夠讓愛消散的從來都不是分離而是遺忘
    很多人說《雲邊有個小賣部》是一本讓人哭著才能看完的書,其中有兩個女人是能讓人無限感動的。一個是主角的外婆王瑩瑩.主角劉十三父母離異,從小被外婆照顧長大,外婆常常開著拖拉機四處溜達。外婆說闖得出去,回得了家才是硬邦邦的活法。外婆一直是劉十三背後最堅硬的後盾。直到某一天,外婆突然倒下,這時劉十三才發現,她早就患上了癌症,外婆說:「外婆真想好好活下去,真想永遠陪著你,外婆在你就有家。」另一個是只出現了三次的女孩程霜。她卻讓無數讀者意難平。
  • 《雲邊有個小賣部》:原來有些告別真的就是一輩子
    因為如此,我們才慢慢地成長,我們才漸漸地成熟,我們才逐漸地活得更加的有底氣。曾經那些人的存在,也是溫暖過了我們生命中一段歲月,讓我們在生命的長河之中不會孤單寂寞。就像張嘉佳在《雲邊有個小賣部》中說到的:「這本書寫給那些生命裡的人,那些離開的人,那些讓你傷心的人,也寫給每個人的外婆。是的,這世上因為有外婆,所以我們的世界才不會缺愛。
  • 《雲邊有個小賣部》:以書為馬,仗劍天涯;吾心歸處,即是吾鄉
    《雲邊有個小賣部》,一部溫暖的小說,用樸實的文筆淡淡地講述著劉十三和王鶯鶯、程霜在雲邊鎮的故事,不知不覺間觸及我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在教會我們一定道理的同時,也讓我們對世界多一份感動與期待。我們從小生活的故鄉,有我們幼年記憶的故鄉,也許它不繁華,不富裕,但它是有人情味的,是溫暖的,是我們無憂無慮的避風港。雲邊鎮有「山野,桃樹,王鶯鶯。」這是劉十三的故鄉,雖然他也曾拼命地想離開這裡,在外拼得頭破血流。這不正如年輕的我們,最初,總是想離開故鄉,去遙遠的城市,陌生的地方,見未曾見過的山和海。直到最後,驀然回首,最懷念的還是故鄉。
  • 《雲邊有個小賣部》:跨過山和海,愛你的人也會不辭辛苦
    那一年我剛上初一,那個少年對眼前新環境下的生活有點迷茫,又有點期待。來的時候是媽媽送我的,同行的還有表姐,因為她比我大一屆,最後選擇這所中學,多少還有表姐的原因。記得姑媽當時跟我說過,你華姐也在那所學校裡,正好過去有個照應。
  • 讀張嘉佳的《雲邊有個小賣部》,感受愛:「回饋」是愛最好的延續
    《雲邊有個小賣部》《雲邊有個小賣部》是青年作者張嘉佳自《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之後的又一力作,記敘了一個少年的故事。少年劉十三,自幼生長於雲邊鎮,從小和自己的外婆相依為命。他對故鄉的人事物都有著一個清晰的認識和感情。
  • 重溫《雲邊有個小賣部》,對待老人,最怕的就是遲到的關愛
    文/愛讀不生命裡,有些失去是不可避免的,但無論現實如何,終歸要繼續走下去,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彼此還能在一起的時刻。《雲邊有個小賣部》,平凡的故事,簡樸的文字,不知道又賺取了多少人的眼淚。我還能像劉十三一樣勇敢面對生活嗎?她叫王鶯鶯,她喚劉十三為外孫。雲邊鎮裡有一家經營多年的小賣部,小賣部的主人是一個七十多歲,愛打麻將,愛抽菸卷,能開手扶拖拉機,能做一手好飯菜的老太太,名叫王鶯鶯。
  • 《雲邊有個小賣部》:花開不是為了花落,而是為了燦爛!
    瀏覽網頁,忽然發現一個吸引人的書名,《雲邊有個小賣部》。作者,張嘉佳,不認識,只要菜好吃,沒必要一定去了解廚師吧,就她了。開篇很有意思,文風很淡,很輕:雲邊鎮,天空的翅膀白雲在飄蕩,金色麥浪起伏中深藏山民的時光,雲邊有個小賣部,貨架滿是歲月和夕陽,老人在椅子上假寐,房子靠著山巒,山頂的白雲來又往,鎮上的人們聚又散,小孩子想離開,老人們卻在堅守,不經歷歲月洗禮,永遠不明白什麼是故鄉……隨著閱讀的深入,充滿人間煙火味的故事有些荒誕,看著劉十三的逐漸成長
  • 《雲邊有個小賣部》:學會程霜身上「兩種」品質,從而讓人生無悔
    #書評觀點#系列在《雲邊有個小賣部而在很多時候,「我愛你」這三個字卻無法在生前說出口,只能書寫於程霜最後畫的那幅畫中。對於程霜為何不在生前就對劉十三說「我愛你」,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有過闡述,不過是因為她要給劉十三,給自己留一個能夠繼續見面的希望。我不知道隨時都有可能逝世的程霜有多麼想親口把這句話說出口,但都被她生生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