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技巧:景深預覽,光圈與景深之間的關係

2021-01-08 科技跑的快

什麼是景深

光圈的第2個功能是可以控制拍攝畫面中景物的清晰與虛化程度,拍攝時調整光圈大小,可以發現畫面的虛實也會發生變化。畫面中的對焦點是清晰的,對焦點往前或後的景物是慢慢變為虛化模糊的,人眼所能接受的對焦點前後景物的清晰範圍,即為景深。有時對焦點前後景物的清晰範圍非常大,可能會從畫面近景一直延伸到最遠處,這種效果可以稱為大景深;如果畫面中僅有對焦點周圍很小的範圍是清晰的,遠景與近景都是虛化模糊的,這種情況即為淺景深。

畫面中遠近兩端的花朵都是虛化的,這是景深較淺的狀態。

畫面中前景的海岸與遠景的建築物都非常清晰,景深較大。

前景深與後景深

我們以拍攝者為基準,從焦點到近處容許彌散圓的距離叫前景深,從焦點到遠方容許彌散圓的距離叫後景深,前景深與後景深的距離即為總景深大小。總的來說後景深大於前景深,並且在很多情況下,後景深大致為前景深的2倍。前後景深的關係比例,會影響到拍攝時的取景構圖,例如拍攝規律性景物時,我們往往會將對焦位置放在從前面數第2個對象上,這樣比較符合人眼的視覺規律,拍攝出的畫面也會更具美感。

紅色箭頭所覆蓋區域為後景深,粉紅色箭頭所覆蓋區域為前景深。從這段距離可以看出,後景深要比前景深更大,有時可以大體上認為後景深是前景深的2倍。

景深預覽

要獲得大小不同的景深效果,以清晰或虛化的方式表現被攝對象,可以使用景深預覽功能提前進行拍攝畫面景深狀況的預覽。具體操作方式如下:設定好拍攝參數,半按快門對主體對焦,然後按鏡頭側下方機身上的「景深預覽」按鈕,這時從取景器中即可觀察畫面大致的景深狀況。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時候即使按下景深預覽按鈕,也無法觀察到所拍攝畫面的景深狀態,這主要是因為光圈設定的問題。一般有兩種情況:使用小光圈拍攝時,按下「景深預覽」按鈕,無法觀察到取景器內畫面的景深變化,但畫面會變暗;使用大光圈拍攝時,按下「景深預覽」按鈕,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景深發生變化。

使用景深預覽功能,有時可能無法觀察到景深的變化效果,這可能是因為拍攝所使用的光圈較小。按下「景深預覽」按鈕後比較明顯的變化是取景器中的畫面要變暗一些。

光圈與景深之間的關係

之前僅介紹了光圈對於景深的影響,但實際情況是光圈大小、焦距大小、拍攝物距都會對最終拍攝畫面中的景深效果造成影響。所謂的拍攝物距是指拍攝者離拍攝對象的距離,更為精確地說是相機鏡頭離對焦點位置的距離。光圈、焦距和物距對於景深的影響可以用以下3句話來概括:

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光圈越小景深越深。

焦距越大景深越淺,焦距越小景深越深。

物距越大景深越深,物距越小景深越淺。

保持拍攝位置和焦距不變,調整光圈大小,可以發現景深會發生變化。

保持拍攝位置和光圈不變,調整焦距,可以發現景深會發生變化。

保持光圈和焦距不變,前後移動拍攝點(調整物距),可以發現景深會發生變化。

使用較大光圈拍攝風光題材,由於焦距較小,所以畫面景深仍然很大,可以看到近處的綿羊與遠處的山峰都比較清晰。

使用較小光圈拍攝體育比賽中的球員,由於焦距較大,所以畫面景深仍然很淺,可以看到背景的虛化程度仍然很高。

相關焦點

  • 攝影小白須知:光圈的定義,大小光圈與f係數、景深的關係
    要理解這個內容,我們首先要把光圈的概念搞清楚,要把光圈的特殊用途搞清楚。什麼是攝影的光圈?我們一定要把它深刻理解吃透,這是攝影愛好者必須要掌握的重要內容。什麼是攝影的光圈?光圈是安在照相機鏡頭的特殊設置,是控制曝光量大小多少的一個裝置,它與快門速度共同控制攝影的光線。光圈有哪些?
  • 攝影基礎知識:超細解析拍攝距離和光圈與景深之間關係
    我是熱愛攝影的青子,從事攝影教學工作已有20餘年,每天我會更新各類實用原創攝影技巧以及教程心得,滿滿的乾貨,讓大家輕鬆入門,喜愛攝影的朋友們請關注青子講攝影吧,關注我,學習攝影不再迷茫。(四)小光圈,大景深近距離對焦,對焦寬容度變得很小,景深清晰度範圍也相當小。要把坐在桌旁的每個人都清晰地拍攝下來,是較為困難的。無論怎樣仔細地對焦,景深範圍還是太小,不是距照相機最近的人不清晰,就是距離照相機最遠的人不清晰,有時兩者都不清晰。縮小光圈(高的f值)就能得到必要的景深。
  • 攝影從零到入門 認識光圈、景深與對焦
    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180分鐘攝影從零到入門的第六節課:學會對焦(上),認識光圈、景深與對焦。這節課我們將首先為大家介紹光圈與景深的關係,然後介紹對焦的基本方法。    為什麼介紹對焦要先說光圈?
  • 攝影技巧:影響景深的四大要素
    #攝影技巧#一.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什麼是景深?景深就是照片前後形成清晰畫面的距離。也就是清晰的範圍。說的好理解一些就是畫面虛化程度。背景虛化的效果會讓主體更加突出,明顯。相信大多數朋友對背景虛化,主體清晰而背景一片虛化的照片都有十分的好感。
  • 「攝影基礎知識」景深、光圈、快門、感光度ISO
    在這些基礎知識裡,我們先要弄明白快門、光圈、感光度ISO、景深是什麼,這幾大要素的結合才會形成我們最終拍攝出的照片,也就是最基礎的曝光原理。從圖片可以看出,快門、光圈、感光度這三大要素形成了我們最終的曝光,同時它們又是相輔相成的,三大要素之間又相互制約且相互補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曝光鐵三角」,當它們之間達成平衡,就能得到我們所需要的正確曝光。
  • 單反攝影:詳解光圈,控制景深與曝光量
    單眼相機攝影知識學習第1期:詳解光圈,控制景深與曝光量。曝光有三要素:光圈、快門速度和感光度。我們接下去幾天會圍繞著三個最為重要的參數展開講解。一、光圈的定義光圈是相機鏡頭中,通過控制葉片組成的孔徑大小,來實現控制光線的多少進入到相機內部。
  • 單眼相機的景深預覽功能怎麼用
    到現在為止單眼相機的功能是越來越完善了,在我們用單眼相機拍攝照片的時候我們經常會注意一個景深的問題,景深就是單眼相機鏡頭在取景前能夠取得清晰圖像的成像所測定的被攝物體前後距離範圍,現在很多單眼相機上都有一個景深預覽功能按鈕,那麼單眼相機的這個景深預覽功能怎麼用呢?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吧。
  • 攝影基礎知識:景深是什麼?
    說到景深,很多小白可能會對這個攝影名詞有點不明白,而說到要如何控制背景虛化,就會知道要調整光圈、拍攝距離或焦距。背景虛化效果就是因為景深範圍較小而形成的,景深範圍的大小決定了背景是清晰的或是虛化模糊的。那麼,景深是什麼呢?又該如何去控制?景深是什麼?
  • 風光攝影時,如何獲得畫面更大的景深效果?
    01基礎理論篇風光攝影時,理論上光圈越小獲得的景深越大,但並非是無限制縮小光圈就能獲得更大景深,因為當光圈小於f/16時,由於光的衍射作用,畫面的畫質就會逐漸降低。景深小就是習慣上講的淺景深效果,景深大就是習慣上講的深景深效果。因此,要想在風光攝影中獲得更大的景深前提便是小光圈+廣角鏡頭+較遠的對焦距離的組合方式。然而,掌握這些基本的原則還不足以讓你能夠拍出一幅更深景深的片子時,還應該進一步弄明白(較遠的對焦距離)是多遠?是不是按照理論上的邏輯推理,對焦距離越遠甚至無窮遠時,景深就越大?
  • 如何學習攝影第五步——景深及影響景深的因素
    之前我們通過對光圈相關內容的學習,知道了光圈大小除了影響進光量還可以影響景深,也知道景深是在聚焦點前後的相對清晰範圍。記住:是相對清晰!相對清晰!相對清晰!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那麼除了光圈可以影響景深之外,還有什麼可以影響景深的大小呢?
  • 單反入門:光圈、景深與曝光到底是什麼?
    教程aimeibian攝影第一步雖然現在手機攝影的功能相當強大,但是絕大多數人都讓其停留在「傻瓜」式拍照的模式,一個自動拍遍全天下,人像、風光、靜物統統自動,其實手機的攝影功能和單眼相機的攝影功能一樣,都離不開攝影的幾個要素,光圈、快門、曝光量、IOS
  • 單眼相機基礎知識1:光圈、F值、景深三者是什麼關係?
    使用單眼相機攝影時,首先要考慮的是光圈對相片效果的影響。在放寬或收窄光圈後,會如何改變圖像的最終效果?在本文中,我們會透過幾個例子研究不同光圈對景深的影響,並了解f值的概念。光圈可以控制進入鏡頭的光量注意事項-光圈越寬(即f值越低),景深越淺(背景或者前景越模糊)。-光圈越窄(即f值越高),景深越深(背景或前景越模糊)。
  • 如何用單眼相機的景深預覽功能拍星芒
    對於有單眼相機的人來說拍攝星芒是最受歡迎的,一般用單眼相機拍攝星芒用的鏡頭要用超廣角24mm焦距以下的鏡頭,儘量選擇大光圈,星空拍攝曝光的時間較長需要有配備一款穩定性好的三腳架,但最好的星芒可以用單眼相機的景深預覽功能拍攝,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如何用單眼相機的景深預覽功能拍星芒。
  • 攝影基礎知識:景深是個啥?一文教你搞懂景深!
    學習攝影,景深是非常重要的知識點之一。今天我們就景深展開討論,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景深是什麼?景深就是指畫面中的清晰範圍,一般在對焦點前後的一定範圍內。所以,可以通過控制拍攝畫面中的景深範圍大小,當畫面元素在景深範圍內就會清晰呈現,在景深範圍之外就會虛化模糊。
  • 光圈、焦距和拍攝距離如何影響景深,如何運用綜合手段控制景深?
    完成一幅攝影作品,除了主體突出、主題明確、構圖合理、用光恰當之外,畫面景深的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合理地控制景深,也會反過來強化主體的突出和表達明確的主題。可以說一幅作品的成功與失敗、精緻與粗糙,都與景深的控制密切關聯,景深控制手段的運用屬於一般拍攝的「高級要求」。
  • 每日聊攝影:解密景深在攝影中的重要性,看完漲知識了!
    在拍攝過程當中,相機與拍攝對象之間的距離很重要。場深度與上述三個元素的具體關係如下。孔徑大小:孔徑越大,孔徑值越小,景深越淺;孔徑越小,孔徑值越大,景深越深。透鏡焦距:焦距越長,視場深度越淺;焦距越短,視場深度越深。拍攝距離:相機距離拍攝對象越近,景深越淺;相機遠離拍攝對象越遠,景深越深。再來說說景深與前景、後景的關係。
  • 認識相機:什麼是景深預覽?它有什麼作用?一個常被忽視的功能
    景深預覽功能測試用兩個拉拉熊當我們的被攝體,光圈設置F1.8,對焦點放在小白熊身上對焦,按下景深預覽見後通過取景器觀察,背後的棕色小熊模糊。按下快門看看拍攝結果,後面的棕色拉拉熊仍然是模糊的,與按下景深預覽鍵得到的效果幾乎一致,使用大光圈拍攝,這是必然會發生的。
  • 專業攝影術語——景深,你聽說過嗎?
    景深:攝影課堂中最受喜愛的術語,但最難實施。我們都看到那些吸引我們注意力的焦點圖像,但你究竟是怎麼做到的?我們與五位每天使用景深的攝影師坐在一起,將他們的圖像變為現實。跟隨他們在各種相機上分享他們的技巧(結果 - 它比你想像的容易)。
  • 攝影基礎知識:關於景深範圍,攝影新手搞懂這8個知識點
    景深,是攝影學習的非常重要的知識點之一,對於畫面的拍攝效果有直接影響:景深淺,拍攝背景會呈虛化模糊;景深大,整個畫面元素都清晰可見。對於攝影新手而言,需要搞懂關於景深範圍的這8個知識點,有助於攝影新手快速掌握景深範圍的具體運用。
  • 攝影:一張圖讓你明白什麼叫光圈、快門、感光度、景深、ISO。
    比如什麼感光度、快門、光圈、景深、ISO等只有你懂了這些是什麼、有什麼作用你才能去學習其它的。這些基礎的都不懂去學什麼構圖、拍攝技巧都是瞎扯。今天用一張圖就給大家解釋清楚什麼叫光圈、快門、感光度、景深、ISO。①第一行表示的是景深,從左依次往右景深變得越來越淺,也就是背景越來越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