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景深
光圈的第2個功能是可以控制拍攝畫面中景物的清晰與虛化程度,拍攝時調整光圈大小,可以發現畫面的虛實也會發生變化。畫面中的對焦點是清晰的,對焦點往前或後的景物是慢慢變為虛化模糊的,人眼所能接受的對焦點前後景物的清晰範圍,即為景深。有時對焦點前後景物的清晰範圍非常大,可能會從畫面近景一直延伸到最遠處,這種效果可以稱為大景深;如果畫面中僅有對焦點周圍很小的範圍是清晰的,遠景與近景都是虛化模糊的,這種情況即為淺景深。
畫面中遠近兩端的花朵都是虛化的,這是景深較淺的狀態。
畫面中前景的海岸與遠景的建築物都非常清晰,景深較大。
前景深與後景深
我們以拍攝者為基準,從焦點到近處容許彌散圓的距離叫前景深,從焦點到遠方容許彌散圓的距離叫後景深,前景深與後景深的距離即為總景深大小。總的來說後景深大於前景深,並且在很多情況下,後景深大致為前景深的2倍。前後景深的關係比例,會影響到拍攝時的取景構圖,例如拍攝規律性景物時,我們往往會將對焦位置放在從前面數第2個對象上,這樣比較符合人眼的視覺規律,拍攝出的畫面也會更具美感。
紅色箭頭所覆蓋區域為後景深,粉紅色箭頭所覆蓋區域為前景深。從這段距離可以看出,後景深要比前景深更大,有時可以大體上認為後景深是前景深的2倍。
景深預覽
要獲得大小不同的景深效果,以清晰或虛化的方式表現被攝對象,可以使用景深預覽功能提前進行拍攝畫面景深狀況的預覽。具體操作方式如下:設定好拍攝參數,半按快門對主體對焦,然後按鏡頭側下方機身上的「景深預覽」按鈕,這時從取景器中即可觀察畫面大致的景深狀況。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時候即使按下景深預覽按鈕,也無法觀察到所拍攝畫面的景深狀態,這主要是因為光圈設定的問題。一般有兩種情況:使用小光圈拍攝時,按下「景深預覽」按鈕,無法觀察到取景器內畫面的景深變化,但畫面會變暗;使用大光圈拍攝時,按下「景深預覽」按鈕,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景深發生變化。
使用景深預覽功能,有時可能無法觀察到景深的變化效果,這可能是因為拍攝所使用的光圈較小。按下「景深預覽」按鈕後比較明顯的變化是取景器中的畫面要變暗一些。
光圈與景深之間的關係
之前僅介紹了光圈對於景深的影響,但實際情況是光圈大小、焦距大小、拍攝物距都會對最終拍攝畫面中的景深效果造成影響。所謂的拍攝物距是指拍攝者離拍攝對象的距離,更為精確地說是相機鏡頭離對焦點位置的距離。光圈、焦距和物距對於景深的影響可以用以下3句話來概括:
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光圈越小景深越深。
焦距越大景深越淺,焦距越小景深越深。
物距越大景深越深,物距越小景深越淺。
保持拍攝位置和焦距不變,調整光圈大小,可以發現景深會發生變化。
保持拍攝位置和光圈不變,調整焦距,可以發現景深會發生變化。
保持光圈和焦距不變,前後移動拍攝點(調整物距),可以發現景深會發生變化。
使用較大光圈拍攝風光題材,由於焦距較小,所以畫面景深仍然很大,可以看到近處的綿羊與遠處的山峰都比較清晰。
使用較小光圈拍攝體育比賽中的球員,由於焦距較大,所以畫面景深仍然很淺,可以看到背景的虛化程度仍然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