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毫無懸念的臺灣「大選」16日落下帷幕,蔡英文高票當選新一屆臺灣地區領導人。同時,民進黨在「立法委員」選舉中亦取得過半數席次,首次在臺灣取得完全執政。國民黨遭遇歷史上最大潰敗,臺灣政治板塊出現結構性位移,傳統的「國大民小」與「北藍南綠」格局徹底崩解。臺灣社會由於選舉亂象而再次遭受嚴重撕裂,藍綠對立進一步加深。未來兩岸關係發展亦將隨之進入深度調整期,不確定性大為增加。
蔡英文執政後面臨五大結構性困境
2014年3月爆發的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運動以及年底的「九合一」選舉結果,是導致當前臺灣政局實現逆轉的兩個重要因素。而本屆「大選」中,由於馬英九施政與改革嚴重受挫,國民黨候選人提名從能者不戰、到戰者不能、再到倉促換柱,加之內部權爭暗潮洶湧,致使黨內失敗主義瀰漫,支持者嚴重流失。
近兩次臺灣政黨輪替的情況表明,無論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都沒有進行徹底與根本性的改革,政黨形象並未發生本質性的變化,也未能提出與實現更好的發展願景。特別是民進黨2012年敗選後迄今,並未重新檢討其核心價值與事關臺灣前途的兩岸政策。選舉結果一方面反映了臺灣選舉政治的基本規律,另一方面也凸顯了民眾對現狀的失望與不滿。
蔡英文與選民的蜜月期並不會太長。綠營指標性人物、臺灣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為蔡英文輔選時稱,對蔡英文「並不是特別喜歡,但對其有期待。」歷史將會再次證明,李遠哲們的期待越高,失望可能會越大。
蔡英文執政期間將有五個結構性困境難以迴避:一是民眾對蔡英文治理能力的高度期待與臺灣經濟民生問題難以根本改觀的矛盾;二是朝野惡鬥、藍綠對峙與實現社會大和解的矛盾;三是島內「反中拒統」民意攀升與臺灣綜合實力持續萎縮的矛盾;四是蔡英文維持現狀與民眾兩岸和平紅利獲得感縮水的矛盾;五是臺灣擴大國際生存空間與一個中國國際框架日趨鞏固的矛盾。蔡英文能夠端出讓人民感動的施政成果嗎?正如臺北市長柯文哲所言,蔡英文當選後最大的危機是民眾期望值太高,所以不管她怎麼做,滿意度都會很低。
國民黨能否浴火重生
臺灣兩黨輪流執政已成島內政治常態。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選前預測,蔡英文贏得此次「大選」後,民進黨將會長期執政10至20年。甚至連國民黨黨籍「立委」也有類似預估,這說明島內當下持這種看法者為數不少。但2008年民進黨在「立委」與「總統」選舉中連續吃下大敗仗時,幾乎也無人看好其能在幾年內恢復元氣,同樣認為再次政黨輪替恐怕沒有十年、二十年不行。有論者甚至大膽推斷,「未來民進黨可能不存在,或會變成一個小黨,綠營可能會重回黨外時期,重新洗牌,出現一個新的反對黨。」但這些預言並未變為現實。
國民黨深陷重重危機,短期內難以走出谷底。選後國民黨會否分裂,權力核心如何重組,未來將奉行什麼樣的政治路線,都與國民黨的浴火重生密切相關。不甘寂寞的李登輝選前曾提出要中國國民黨改名為臺灣國民黨,亦有人提出將中國國民黨改為國民黨,總之是要「去中國」。果如此,支持國民黨的社會基礎又何在,難道要與民進黨爭「本土」嗎?換個「馬甲」,民進黨就會放棄對國民黨的政治追殺與清算嗎?蔡英文聲稱,當選後心中只有人民,沒有藍綠,此言恐怕連她自己都不會相信。2012年蔡英文敗選時聲稱,「臺灣不能沒有反對的聲音,不能沒有制衡的力量」,而這也正是民眾需要國民黨再起的最有力的理由。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決於蔡英文作何選擇
未來四年,兩岸關係將從機遇管理過渡到危機管理階段。蔡英文在選舉結束當晚強調,執政後要「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同時又放言,臺灣的「民主制度、國家認同、國際空間,必須被充分尊重,任何的打壓,都會破壞兩岸關係的穩定」;選舉前的單方承諾,也變成了兩岸「都有責任盡最大努力,尋求一個對待尊嚴、彼此都能夠接受的互動之道,確保沒有挑釁,也沒有意外」。蔡英文要「展現」與「遵循」臺灣「最新民意」的底氣十足。從蔡英文在選後第一時間發表的言論中,我們實在看不到她勝選後要表現的「謙卑、謙卑、再謙卑」,也完全看不出她有調整兩岸政策的意願。
經過漫長等待,蔡英文終於走完「最後一裡路」。歷史為她打開了一扇機會之窗,但稍縱即逝的機遇能否抓住,就要看她在5月20日上任後的「第一裡路」如何走。她在「就職演講」中要向大陸與國際社會發出什麼樣的信息?「九二共識」既然是選項之一,那她要如何處理這個選項?如果她想走過去曾鍾情的老路,與大陸分道揚鑣,那就鑽進了一條死胡同。持續對立的背後,無法逃脫的當然是臺灣的繼續空轉與沉淪。臺灣無論哪個政黨執政,無論何人掌權,只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大陸都願意同其交往。蔡英文若能順應歷史潮流,與我們相向而行,兩岸關係發展仍將持續呈現和平發展的光明前景。走這條路,她或許心不甘、情不願。她也有可能正在等待繞開「九二共識」後,照樣可以「維持兩岸現狀」的實踐檢驗。這樣,她與民進黨就會在「路燈熄滅」後的黑暗中持續等待。
我們對蔡英文不會抱不切實際的幻想,也絕不會放棄底線。在民進黨沒有對兩岸政策進行實質調整前,大陸若放棄既定政策,那將鼓勵臺灣更多人支持「臺獨」,大陸對臺政策的公信力也將受到嚴重斫傷。期待選後大陸會主動靠過去,那可能是患上了政治幻想症。民共之間如果沒有任何政治互信基礎,蔡英文侈談的溝通、溝通、再溝通,也只能變成落空、落空、再落空!和平與對立兩條路,就看蔡英文作何選擇了。(作者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首席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