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懷:和平或對立,蔡英文將作何選擇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一場毫無懸念的臺灣「大選」16日落下帷幕,蔡英文高票當選新一屆臺灣地區領導人。同時,民進黨在「立法委員」選舉中亦取得過半數席次,首次在臺灣取得完全執政。國民黨遭遇歷史上最大潰敗,臺灣政治板塊出現結構性位移,傳統的「國大民小」與「北藍南綠」格局徹底崩解。臺灣社會由於選舉亂象而再次遭受嚴重撕裂,藍綠對立進一步加深。未來兩岸關係發展亦將隨之進入深度調整期,不確定性大為增加。

  蔡英文執政後面臨五大結構性困境

  2014年3月爆發的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運動以及年底的「九合一」選舉結果,是導致當前臺灣政局實現逆轉的兩個重要因素。而本屆「大選」中,由於馬英九施政與改革嚴重受挫,國民黨候選人提名從能者不戰、到戰者不能、再到倉促換柱,加之內部權爭暗潮洶湧,致使黨內失敗主義瀰漫,支持者嚴重流失。

  近兩次臺灣政黨輪替的情況表明,無論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都沒有進行徹底與根本性的改革,政黨形象並未發生本質性的變化,也未能提出與實現更好的發展願景。特別是民進黨2012年敗選後迄今,並未重新檢討其核心價值與事關臺灣前途的兩岸政策。選舉結果一方面反映了臺灣選舉政治的基本規律,另一方面也凸顯了民眾對現狀的失望與不滿。

  蔡英文與選民的蜜月期並不會太長。綠營指標性人物、臺灣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為蔡英文輔選時稱,對蔡英文「並不是特別喜歡,但對其有期待。」歷史將會再次證明,李遠哲們的期待越高,失望可能會越大。

  蔡英文執政期間將有五個結構性困境難以迴避:一是民眾對蔡英文治理能力的高度期待與臺灣經濟民生問題難以根本改觀的矛盾;二是朝野惡鬥、藍綠對峙與實現社會大和解的矛盾;三是島內「反中拒統」民意攀升與臺灣綜合實力持續萎縮的矛盾;四是蔡英文維持現狀與民眾兩岸和平紅利獲得感縮水的矛盾;五是臺灣擴大國際生存空間與一個中國國際框架日趨鞏固的矛盾。蔡英文能夠端出讓人民感動的施政成果嗎?正如臺北市長柯文哲所言,蔡英文當選後最大的危機是民眾期望值太高,所以不管她怎麼做,滿意度都會很低。

  國民黨能否浴火重生

  臺灣兩黨輪流執政已成島內政治常態。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選前預測,蔡英文贏得此次「大選」後,民進黨將會長期執政10至20年。甚至連國民黨黨籍「立委」也有類似預估,這說明島內當下持這種看法者為數不少。但2008年民進黨在「立委」與「總統」選舉中連續吃下大敗仗時,幾乎也無人看好其能在幾年內恢復元氣,同樣認為再次政黨輪替恐怕沒有十年、二十年不行。有論者甚至大膽推斷,「未來民進黨可能不存在,或會變成一個小黨,綠營可能會重回黨外時期,重新洗牌,出現一個新的反對黨。」但這些預言並未變為現實。

  國民黨深陷重重危機,短期內難以走出谷底。選後國民黨會否分裂,權力核心如何重組,未來將奉行什麼樣的政治路線,都與國民黨的浴火重生密切相關。不甘寂寞的李登輝選前曾提出要中國國民黨改名為臺灣國民黨,亦有人提出將中國國民黨改為國民黨,總之是要「去中國」。果如此,支持國民黨的社會基礎又何在,難道要與民進黨爭「本土」嗎?換個「馬甲」,民進黨就會放棄對國民黨的政治追殺與清算嗎?蔡英文聲稱,當選後心中只有人民,沒有藍綠,此言恐怕連她自己都不會相信。2012年蔡英文敗選時聲稱,「臺灣不能沒有反對的聲音,不能沒有制衡的力量」,而這也正是民眾需要國民黨再起的最有力的理由。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決於蔡英文作何選擇

  未來四年,兩岸關係將從機遇管理過渡到危機管理階段。蔡英文在選舉結束當晚強調,執政後要「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同時又放言,臺灣的「民主制度、國家認同、國際空間,必須被充分尊重,任何的打壓,都會破壞兩岸關係的穩定」;選舉前的單方承諾,也變成了兩岸「都有責任盡最大努力,尋求一個對待尊嚴、彼此都能夠接受的互動之道,確保沒有挑釁,也沒有意外」。蔡英文要「展現」與「遵循」臺灣「最新民意」的底氣十足。從蔡英文在選後第一時間發表的言論中,我們實在看不到她勝選後要表現的「謙卑、謙卑、再謙卑」,也完全看不出她有調整兩岸政策的意願。

  經過漫長等待,蔡英文終於走完「最後一裡路」。歷史為她打開了一扇機會之窗,但稍縱即逝的機遇能否抓住,就要看她在5月20日上任後的「第一裡路」如何走。她在「就職演講」中要向大陸與國際社會發出什麼樣的信息?「九二共識」既然是選項之一,那她要如何處理這個選項?如果她想走過去曾鍾情的老路,與大陸分道揚鑣,那就鑽進了一條死胡同。持續對立的背後,無法逃脫的當然是臺灣的繼續空轉與沉淪。臺灣無論哪個政黨執政,無論何人掌權,只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大陸都願意同其交往。蔡英文若能順應歷史潮流,與我們相向而行,兩岸關係發展仍將持續呈現和平發展的光明前景。走這條路,她或許心不甘、情不願。她也有可能正在等待繞開「九二共識」後,照樣可以「維持兩岸現狀」的實踐檢驗。這樣,她與民進黨就會在「路燈熄滅」後的黑暗中持續等待。

  我們對蔡英文不會抱不切實際的幻想,也絕不會放棄底線。在民進黨沒有對兩岸政策進行實質調整前,大陸若放棄既定政策,那將鼓勵臺灣更多人支持「臺獨」,大陸對臺政策的公信力也將受到嚴重斫傷。期待選後大陸會主動靠過去,那可能是患上了政治幻想症。民共之間如果沒有任何政治互信基礎,蔡英文侈談的溝通、溝通、再溝通,也只能變成落空、落空、再落空!和平與對立兩條路,就看蔡英文作何選擇了。(作者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首席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所長)

相關焦點

  • 周志懷:蔡英文若連任,未來四年兩岸關係將進入新的政治寒冬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郭媛丹】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周志懷,在12月21日環球時報2020年年會上表示,在臺灣即將到來1月11號的選舉中,如果民進黨勝選,蔡英文連任,未來四年兩岸關係將衝突不斷,進入一個新的政治寒冬。
  • 周志懷:蔡英文兩岸政策已經固化 陷入困境
    蔡英文「雙十」談話提及兩岸關係時,重申「四不」,中國社科院臺研所所長周志懷日前接受臺灣《聯合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已經固化,對兩岸關係的「承諾為虛、空談為實;對話為虛,對抗為實」。他並表達對兩岸關係不信任危機可能加深的擔憂。
  • 周志懷:蔡英文當局切香腸式「臺獨」增加臺海風險
    為了避免兩岸關係硬著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應該是未來兩岸互動的最佳切入點。臺海局勢進入新的高危期周志懷指出,兩岸對當前臺海形勢面臨風險的體認大體相似。他從全局和局部等方面分析,指出當前臺海局勢進入新的高危期。
  • 周志懷:應對兩岸形勢 大陸要處理好三種關係
    全國臺研會常務理事、海峽兩岸關係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研究員周志懷在會上指出,面對複雜的當前兩岸關係形勢,我們在對臺工作和研究中,要處理好三種關係:一是現行對臺工作和「兩個百年目標」「中國夢」的關係;二是處理好「反獨」和「促統」的關係;三是處理好對臺施壓和爭取臺灣民心的關係。
  • 周志懷:「九二共識」無法迴避 蔡英文應繼續完成答卷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所長周志懷在閉幕式上致辭。(中國臺灣網 張潔 攝)  中國臺灣網7月28日成都訊 (記者 張潔)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所長周志懷在第二十五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閉幕式上表示,「九二共識」無法迴避,蔡英文應該繼續完成答卷。蔡英文及其團隊在兩岸政策調整上應繼續往前走,要放棄「逢中必反」。
  • 兩岸關係只要和平、不要統一的時代終將終結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華中師大臺灣與東亞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周志懷在會上指出,當前兩岸關係面臨三重斷裂:和平發展機遇期的斷裂、中美共管「臺獨」的斷裂、認同的斷裂。周志懷指出,2016年在民進黨重新執政後,在關乎臺海和平前景問題上,兩岸關係出現了三個嚴重斷裂,導致臺海形勢未知風險加大,和平前景受到嚴重衝擊。這三個斷裂是:第一,兩岸關係面臨和平發展機遇期的斷裂。
  • 周志懷:臺灣與大陸談判黃金交叉點早已過去,因此越早談越好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郭媛丹】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周志懷在12月21日環球時報2020年年會上表示,解決臺灣問題當下正在探索一國兩制臺灣方案,周志懷認為,一國兩制臺灣方案包括國號、國旗、國歌,也包括教育、私有財產等,所有的問題都可以談。
  • 戰爭還是和平?蔡英文該做選擇了
    一年前的同一天,蔡英文對「一國兩制」言辭激烈,而今年蔡英文像洩氣的皮球,一改強硬的語氣,表示希望與大陸改善關係,有西方媒體替蔡英文說話,說她向大陸拋了橄欖枝。
  • 專家:蔡英文敗選在於兩岸政策搖擺 不認九二共識
    專家:蔡英文敗選在於兩岸政策搖擺 不認九二共識 2012年01月17日 08:00 來源:中新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專家:蔡英文當局切香腸式「臺獨」增加臺海風險
    為了避免兩岸關係硬著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應該是未來兩岸互動的最佳切入點。臺海局勢進入新的高危期周志懷指出,兩岸對當前臺海形勢面臨風險的體認大體相似。他從全局和局部等方面分析,指出當前臺海局勢進入新的高危期。
  • 臺研所所長:蔡英文製造「臺獨」幻想空間,大錯特錯!
    的議題討論環節,中國社科院臺研所所長周志懷表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和川普的通話實際上是給「臺獨」一個幻想的空間,這是大錯特錯的。周志懷表示,蔡英文上臺的時候提過不挑釁、無意外、有溝通,現在我們看來這九個字她完全沒有做到,在我們看來她和川普的通話完全是一個挑釁,也是一個意外。周志懷說,「她和大陸的溝通管道已經完全中斷了。她打破了過去的慣例。
  • 蔡英文:不挑起矛盾、衝突與對立
    臺海網4月10日訊(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吳生林)蔡英文昨天下午召開「回鍋」民進黨主席後的第二次「中國事務委員會」,定調民進黨處理兩岸關係的基本原則為「維持兩岸現狀」,也就是維繫臺海和平及持續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現狀,她說這是兩岸關係的核心。蔡英文並表示,民進黨有信心處理好兩岸關係,避免意外,更不會挑起矛盾、衝突和對立。
  • 蔡英文華府智庫專題演說:臺灣不願兩岸永遠對立 但將...
    蔡英文華府智庫專題演說:臺灣不願兩岸永遠對立 但將堅決捍衛自由的生活方式 文/editor2020-12-10 11:12:03來源:FX168她也強調,臺灣民眾不願意兩岸永遠對立,但將堅決捍衛自由的生活方式。蔡英文談到全世界再度面臨民主自由與威權主義的重大抉擇,她提到中國對新疆課題已經引起國際關切,稱對21世紀原本滿懷的憧憬已經背離現實越來越遠。她說道:「臺灣也對臺海與日俱增的挑釁高度警戒,中國解放軍和船艦頻繁穿越臺灣西南空域,升高兩岸擦槍走火和誤判的風險。
  • 紀欣:兩岸和平之鑰握在蔡英文手中
    10月10日講話,被普遍視為「調子放軟」、「有降溫目的」,更有學者解讀「蔡英文對大陸釋放出最大的善意」,「有決心踏出穩健一步」、「要以談判代替對抗」,大陸應該用新思維認真體會蔡英文的弦外之音。  至於說蔡英文願意「以談判代替對抗」,但她這次除了再度刻意漠視重啟談判的政治基礎外,還把「北京當局有心化解對立,改善兩岸關係」作為對話的前提,這種推卸責任的態度,何有善意可言?又豈符合事實?
  • 蔡英文挑戰大陸,是想加速「被統一」嗎?
    蔡英文在贏得連任後發表勝選講話,妄稱要以「和平、對等、民主、對話」重啟兩岸互動,重談要求大陸「放棄對臺灣武力威脅」和「臺灣前途要由2300萬人決定」的陳詞濫調。如此挑戰大陸,真可謂是「票」令智昏。1蔡英文連任必會繼續戕害臺灣。
  • 蔡英文一手掌控,「立法院」將作何改革?
    在蔡英文主導下,原志在必得的柯建銘不得不「禮讓」蔡英文屬意的蘇嘉全。昨在新成立的第九屆「立法院」舉行的預備會議,由於民進黨席次單獨過半,蘇嘉全與蔡其昌經票選取得過半票數,寫下民進黨籍「立委」擔任正副「院長」新頁。在民進黨完全「執政」且蔡英文一手掌控下,「立法院」改革必然擺脫不了民進黨的宰制。
  • 蔡英文挑起族群對立 選舉政策自相矛盾
    針對蔡英文近日提出的「農業政策」,香港中評社10日發表評論指出,蔡英文的農業政策自相矛盾,沒有詳細的可行性研究,就是急就章。同時還用這樣的政策攻擊當臺當局,挑起「族群對立」,這和4年前謝長廷的老路有何區別?評論摘編如下:蔡英文近日又開出選舉支票。
  • 蔡英文:有信心處理好兩岸關係 不挑起矛盾、衝突與對立
    定調以「維持兩岸現狀」作為民進黨處理兩岸關係的基本原則蔡英文:不挑起矛盾、衝突與對立東南網4月10日訊(海峽導報駐臺記者吳生林)蔡英文昨天下午召開「回鍋」民進黨主席後的第二次「中國事務委員會」,定調民進黨處理兩岸關係的基本原則為「維持兩岸現狀」,也就是維繫臺海和平及持續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現狀,她說這是兩岸關係的核心。
  • 「討厭民進黨」又回來了,蘇貞昌、蔡英文作何感想?
    那個時候,蔡英文上臺兩年,就引起了許多臺灣人的反感。而2020年蔡英文能夠成功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靠的是製造兩岸對立,「綠色恐怖」,再加上大量的內宣和外宣,讓「討厭民進黨」沉淪。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討厭民進黨」在2020年底有復燃的跡象。民調顯示,臺灣民眾對蔡英文的不滿意度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