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致信徐志摩:我不是濫用感情的女子

2020-12-18 騰訊網

[導讀]徐志摩飽含深情地為林徽因寫下一首首情詩。林徽因回信:我不是那種濫用感情的女子,你若真愛我,就不能給我一個尷尬的位置,你必須在我與張幼儀之間作出選擇。你不能對兩個女人都不負責任。

徐志摩與林徽因、梁思成。 (圖片來自網絡)

林徽因(1904—1955),原名徽音,出生於福建閩侯一個官僚知識分子家庭。現代女作家,中國古代建築專家。1916年進入北京培華女子中學讀書,1920年4月至 9月隨父林長民赴歐洲旅行,先後遊歷倫敦、巴黎、日內瓦、羅馬、法蘭克福、柏林、布魯塞爾等地,同年進入倫敦聖瑪利女校學習。1921年回國,進入復人培華女中讀書。1923年參加新月社活動。1924年留學美國,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深造,選修建築系課程,1927年畢業,獲美術學士學位。同年進入耶魯大學戲劇學院,在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學習舞臺美術設計。1928年 3月與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華結婚,婚後專程去歐洲考察建築,同年 8月回國。

上世紀 30年代初,與丈夫梁思成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之一,並且在此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從上世紀 30年代初至中日戰爭爆發,幾年間他們走遍了全中國 15個省、200多個縣,實地勘察了 2000餘處中國古代建築遺蹟。他們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並寫下有關建築方面的論文、序跋等 20多篇。

1949年以後,林徽因在美術方面參與了三次重要的活動:第一是參與國徽設計;第二是改造傳統景泰藍;第三是參加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為民族及國家作出莫大的貢獻。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裡有三個男人,一個是建築大師梁思成,一個是詩人徐志摩,一個是學界泰鬥、為她終身不娶的金嶽霖。

在文學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主要有:《你是人間四月天》、《誰愛這不息的變幻》、《笑》、《清原》、《一天》、《激昂》、《晝夢》、《瞑想》等詩篇幾十首;話劇《梅真同他們》;短篇小說《窘》、《九十九度中》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陽光》等。其中代表作為詩作《你是人間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

在林徽因堪稱傳奇的一生中,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可以說是她生命裡出現過三個最重要的男人:徐志摩、梁思成和金嶽霖。從某種意義上,徐志摩可以看做是她的初戀,她心底的情人;梁思成是她合適的伴侶,現實的選擇;而金嶽霖的位置有些尷尬,可以看做是她的「閨蜜」,一生的藍顏知己。

1920年,剛滿 16歲的林徽因隨父親林長民在英國旅居一年,恰巧徐志摩也來到倫敦。詩人和父親一見如故,兩個男人甚至玩過互傳情書的遊戲,林長民扮演有室男子苣冬,徐志摩扮作已嫁少婦仲昭。在林長民去世後,徐志摩曾經公開一封苣冬致仲昭的信,還稱學生時期的林徽因贊說,「至少比他手訂的中華民國大憲法有趣味有意義甚至有價值得多。」

林長民和徐志摩互為知己,而林長民與女兒關係融洽,可為知音。所以由此推算,林徽因與徐志摩必定相見甚歡,有很多的共同語言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如果有一天我獲得了你的愛,那麼我飄零的生命就有了歸宿,只有愛才能讓我匆匆行進的腳步停下,讓我在你的身邊停留一小會兒吧,你知道憂傷正像鋸子鋸著我的靈魂。

徐志摩飽含深情地為林徽因寫下一首首這樣的情詩。少女的心弦被撥動了,林徽因在一封回信中說:「我不是那種濫用感情的女子,你若真的能夠愛我,就不能給我一個尷尬的位置,你必須在我與張幼儀之間作出選擇。你不能對兩個女人都不負責任。」

當時的徐志摩,年僅 24歲,卻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第三個孩子,正懷在妻子張幼儀的腹中。他在最初看到張幼儀照片的時候,就不屑地說了三個字「土包子」,後來張幼儀隨他一起在英國生活。

此時的徐志摩對林徽因和張幼儀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他對林徽因有多麼熱情似火,對張幼儀就有多麼冷酷無情。接到林徽因的信,為了方便離婚,他甚至逼著妻子打胎,在妻子生產後不久,又逼迫她在離婚協議書上簽了字。

愛情本身就有令人瘋狂的魔力,而當愛情降臨在詩人的身上時就更添幾分瘋魔,而終生都在追求愛、自由和美的徐志摩更是如此。可是,現實粉碎了他的夢想,命運對他,正如同他對張幼儀一樣無情、冷漠。

林徽因和父親早徐志摩一年回國,一旦回到傳統的現實社會,曾經在浪漫的國度發生的愛情故事仿佛也變得不真實。家族中人一致反對林徽因和徐志摩交往,一個傳統的中國家庭是無法容忍自己的女兒插足別人的家庭,使家族的名節受辱。林徽因只得回到現實當中去。

在之後短暫的時間裡,林徽因毅然選擇了梁思成而拋棄了徐志摩。這種少女身上少有的決斷,也許和她的童年際遇分不開。她的朋友費慰梅曾經說:「家中的親戚把她當成一個成人,而因此騙走了她的童年。」的確,她幾乎沒有別人那樣天真爛漫的童年。

林徽因的母親何雪媛,是林長民的第二任妻子。林長民的第一任夫人病逝,沒有留下一個子女。何雪媛運氣也不好,到林家 8年之後才生下了林徽因,之後又生了一兒一女,都不幸夭折。到了第 10年,林長民又娶了個妾,名叫程桂林,乖巧可人,還生下四個兒子一個女兒,林長民的歡心就此被徹底奪走。

程桂林和四個兒女住在寬敞明亮的前院,而林徽因和母親卻被安置在狹小陰暗的後院。但如果將這一切完全歸咎於林長民喜新厭舊也有失公正,何雪媛出生在浙江嘉興小業主家庭,打小嬌生慣養,不會女紅,也不識字,脾氣又暴躁,還愛管閒事,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很少有家庭會欣賞這樣的女子。

雖然林長民對大女兒林徽因一直是寵愛有加,可是在大家庭裡長大的林徽因,作為失去父親寵愛的太太生下的女兒,對人情世故,有著比一般人更深刻的體驗。

她心中終究不忍心別人因為她,而像自己母親那般被遺棄。到 1947年一度病危時,她以為自己不行了,特地央人請來張幼儀母子,雖然虛弱到不能說話,依然仔仔細細打量了眼前的兩個人。她這樣的舉動是耐人尋味的。

失去林徽因,徐志摩幾近崩潰,而林徽因卻冷靜下來,選擇了梁思成,在關鍵時刻,她清楚誰才是真正適合陪她一生的伴侶。

林徽因不否認自己與徐志摩有一種靈性上的和諧與共鳴,也不隱瞞自己對他的真實情感,「他變成一種 Stimulant在我生命中,或恨,或怨,或Happy或Sorry,或難過,或苦痛,我也不悔的。」

在徐志摩飛機失事以後,林徽因發表悼文寄託哀思,又讓梁思成揀來一塊飛機殘骸懸掛在臥室,一直到死。但是林徽因到任何時候都是一個冷靜的女子,就在她的悼念文字裡,她依然說「他如果活著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變」,「也就是我愛我現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確證」。

林徽因跟閨中密友費慰梅常常談起一個話題,那就是徐志摩,每每提起這個名字,她的心頭仿佛都被割了一刀。

「天空的蔚藍,愛上了大地的碧綠,他們之間的微風嘆了聲哎!」就連異國友人泰戈爾都為他們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相關焦點

  • 林徽因曾讓徐志摩在妻子與她之間做選擇,後因見此人一面主動退出
    林徽因和徐志摩是在國外相遇的,可以說是一段在異國他鄉發展起來的情緣,本身就有著浪漫的味道,那時候徐志摩在英國讀書,他早先就認識了林長民,也就是林徽因的父親,在英國有一次參加演講會的時候,林長民帶著女兒林徽因,遇到了徐志摩,徐志摩對林徽因一見鍾情,經過了解,更是愛得不能自拔,他認為林徽因是一個很有才情的女子,談吐見識都不凡,和他相互契合,他對女子最美好的幻想,在林徽因身上都有
  • 林徽因:在徐志摩和梁思成之間,我選擇現實
    十月的康橋,鋪滿陽光的氤氳,他們在一起談論雪萊、拜倫,林徽因在文學上的見解讓徐志摩驚嘆,這是張幼儀所不能比擬的。所以他甘願匍匐在她的石榴裙下。徐志摩對林徽因說「父親讓我出國留學,是想讓我將來進入金融界。可是徽因,和你在一起時,我的腦子全都是詩句,我以後要做一個詩人,一生一世都要為你寫詩!
  • 林徽因的兒子口述她與徐志摩的感情真相:母親說他們是不可能的
    我終於見到了這個美人。」她們交談得很愉快,以至於林洙在從梁家出來的時候很是激動,並說道:「她是那麼吸引我,我幾乎像戀人似的對她著迷。」也難怪風流倜儻的徐志摩能如此為她著迷了,世人總是對她詆毀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她和徐志摩的那段過往,經過後人的添油加醋,總是多了些不真實的東西。
  • 林徽因、徐志摩、金嶽霖、梁思成——他們的感情糾葛為何讓人難忘
    那麼,林徽因的情感之路,究竟有多麼的坎坷,然而又是多麼叫人難忘的呢?我想,看完了她的情感之路之後,就知道為什麼在文學史上,她的情感故事會被這麼多人所追憶了吧!在林徽因的生命中,從來不缺乏對其仰慕至極的男人。可是終究只有一個林徽因,誰也不能把她分成幾份。
  • "太太客廳"公案:冰心或不理解林徽因徐志摩間感情
    小說連載在《大公報》的《文藝》副刊上,當時副刊的編輯不是別人,正是剛剛走馬上任的沈從文。沈從文對冰心當然是尊重的,但從感情上說,或者從文人的圈子而言,他不屬於冰心的燕京派,而與徐志摩、林徽因等人走得更近。
  • 林徽因和徐志摩兩情相悅,徐志摩也離婚了,為何林徽因不嫁徐志摩
    林徽因當時隨父親林長民遊歷歐洲,暫居在英國倫敦。 也就是在那裡,林徽因認識了在康橋留學的才子徐志摩。 當時,林徽因16歲,徐志摩24歲。 情竇初開的林徽因讀過徐志摩的詩,再見其人風度翩翩,談吐儒雅,難免對他欣賞不已。
  • 民國愛情往事:徐志摩,林徽因,陸小曼
    她曾說:「我要為離婚感謝徐志摩,若不是離婚,我可能永遠都沒有辦法找到自己,也沒有辦法成長。他使我得到解脫,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從命運的泥濘中掙扎出來之後,張幼儀的人生,不再只有「徐志摩前妻」的名號。作家白落梅評價她:「林徽因不是小家碧玉,她秀美亭亭,落落大方。她既有江南女子的溫婉底蘊,又受到西方文化的薰陶,她柔情又聰慧,典雅亦高貴。」在徐志摩看來,林徽因是新女性,言行舉止優雅得體,更有著詩人的浪漫氣質。
  • 林徽因為什麼嫁給梁思成,而不是徐志摩呢?
    懂你的喜好知道你的好,李夫人怎麼會不幸福呢? 對二夫人王桂荃,梁啓超用了「依賴」這個詞。他出遠門經常帶王桂荃一同前往,護國戰爭期間王桂荃不在,他自己開玩笑「幾乎天天思念『王姨』」;他晚年身體不好,王桂荃精心照料;在日本期間教王桂荃日語,她學得飛快,一度成為全家人的翻譯。了解你的付出離不開你,王夫人怎麼能不感動呢?
  • 林徽因與徐志摩、金嶽霖:人間四月天背後的謎團or真相
    作為一位奇女子,大眾對林徽因的關注始於二十年前的一部電視劇。2000年,《人間四月天》熱播,周迅塑造的詩情滿懷、眉眼溫婉的林徽因迷住了許多人,同時,劇中無限放大了關於她與徐志摩、梁思成等人的情感糾葛,平添一些曲解和誤讀,由此林徽因好似成了一個殼,人人可往裡填充自己的想像。
  • 那是一場康橋絕戀,林徽因,徐志摩一輩子的靈魂伴侶
    每次想到林徽因,我們就總不自覺地想起她的美。她是從徐志摩詩歌中走出來的女子:從他們相遇的那刻開始,她就擺脫不掉成為詩人心中永恆的素材和寄託的夢想,一個被詩人無數次理想詩化的女子,一個現實而夢幻的女子,一個讓詩人牽掛了一輩子的女子。徽因是一個感情豐富的女孩,在英國居住的兩年,她非常寂寞。
  • 徐志摩生前給林徽因寫的最後一首情詩,為何名家很少提起?
    不過徐志摩依然常常去林家,漸漸的竟然和林長民成為了「莫逆之交」。林長民對這段感情有著深遠的考慮,雖然他是一個極其開明的人,當時也已經到了民國,但他必然也不想讓自己的女兒被世人當作第三者。林徽因是一個對待感情極其理性的女子,她的理性讓她戰勝了對徐志摩的崇拜和激情。
  • 《你是人間四月天》是林徽因給徐志摩的情書嗎?其實是寫給他的
    林徽因家境不錯,父親林長民早年在日本的早稻田大學讀書,畢業後回國為北京政府工作,1920年,林長民出差英國倫敦主持事務,林徽因與父同行,並在倫敦的聖瑪麗女子學院就讀,林長民是個政治家,在英國出差時,認識梁啓超的學生徐志摩,徐志摩在當時文學界可以說大名鼎鼎,不僅有個好老師,自身也十分優秀,徐志摩的詩是民國的一張名片,林長民與徐志摩的年齡雖說差距有些大,但兩個人話題相近,一見如故,經過一番交談就成為好友
  • 林徽因最美的情詩,寫給曾經追求自己的徐志摩,第一句便令人心醉
    林徽因是一個極具才華的女子,一生寫過很多的詩,而其中的代表作應該是那首《你是人間四月天》,「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
  • 徐志摩詩人的浪漫愛情史,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你知道多少?
    回國後辦雲裳公司,主政上海女子儲蓄銀行,均大獲成功。難能可貴的是,她回國後仍照樣服侍徐志摩的雙親(認作義女),精心撫育她和徐志摩的兒子。 臺灣版的《徐志摩全集》也是在她的策劃下編纂的,為的是讓後人知道徐志摩的著作。張幼儀說:關於愛不愛徐志摩這個問題,我沒辦法回答。我對這問題很迷惑,因為每個人總是告訴我,我為徐志摩做了這麼多事,我一定是愛他的。
  • 徐志摩打擾林徽因約會 梁思成門貼字條「不願受擾」
    這一天在父親梁啓超的書房,梁思成認識了一名女子,她就是曾任北洋段祺瑞政府司法總長林長民家的大小姐林徽因。這一天在父親梁啓超的書房,梁思成認識了一名女子,一名將在20世紀中國文壇引發一段浪漫而經典的故事,並且直到21世紀依舊為世人津津樂道的女子,她就是曾任北洋段祺瑞政府司法總長林長民家的大小姐林徽因。
  • 徐志摩和林徽因——如果愛情是個多項選擇題
    (林徽因)這首詩通篇沒有一個愛字,偏偏那種強烈的情感在壓抑中蓄積能量,縱然它永遠不會爆發...1912年18歲的林徽因遊歷歐洲,結實了當時在英國留學的徐志摩, 徐志摩談吐風雅,才識淵博,相貌英俊,林徽因自是傾慕不已, 徐志摩也被這個才華出眾的美麗姑娘深深吸引。
  • 林徽因最美的情詩,寫給追求自己的徐志摩,開篇9字就驚豔了
    對於才女林徽因,世人總是過多地關注她的感情,她和徐志摩、梁思成、金嶽霖三人之間的愛情讓後人津津樂道。卻忽略了她的才情。作為作家,她發表了大量散文和小說;作為教師,她在清華大學教書。而作為詩人,她的許多詩作曾風靡一時。
  • 一會兒是徐志摩,一會兒又是金嶽霖,梁思成對林徽因沒意見嗎
    (林徽因、徐志摩陪同泰戈爾)首先,說說林徽因和徐志摩。林徽因認識徐志摩的時候才16歲。出於對文學的喜愛,在林徽因眼裡,徐志摩的才華使她非常親近。她常常用英文背誦徐志摩的詩歌,而徐志摩也視林徽因為知己。兩個年輕人流連於異國美麗的風景中,很難不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可惜,徐志摩是有婦之夫。這個現實最終讓林徽因放棄了這段感情,最終與成熟穩重的梁思成走進了結婚殿堂。
  • 徐志摩寫過三月情,林徽因寫過四月天,網友:詩意的接龍
    那時徐志摩已經成家,甚至第一次見面還把徐志摩叫成了「叔叔」。所以,開始交往的時候,林徽因與他交往並沒有多大戒心。但是隨著交往的加深,徐志摩的內心開始有老變化,他深深地喜歡上了林徽因。但是林徽因的感情是複雜的,她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眼前這個有才情又浪漫的已婚男人。後來徐志摩義無反顧地與妻子張幼儀離了婚,是什麼原因讓他下這麼大的決心呢?
  • 民國第一才女林徽因為何不選擇多情的徐志摩而選擇木訥的梁思成?
    在林徽因與梁思成結婚的那天晚上,梁思成問出了一直以來困惑他的問題,他問林徽因為何選擇他,而林徽因的回答竟是這樣的。「餘生很長,我準備用一生的時間來回答你。」林徽因是民國出了名的才女美女。林徽因的父親是清華的院士,從小出生在文香世家,因此接受的教育與男子無異,而在那時,像林徽因這樣兼具美貌與才識的女子簡直是鳳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