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曾讓徐志摩在妻子與她之間做選擇,後因見此人一面主動退出

2020-12-16 促席談史

提起民國時期的才女,我們就能想到林徽因,仿佛林徽因是那個時代才女的標籤。由於才情和容貌出眾,所以受到了民國時期很多知名人士的追捧甚至追求,除了她的丈夫,最著名的要屬為她終生不娶的金嶽霖和為她詩情爆發的徐志摩了,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林徽因和徐志摩的之間發生的一些故事。

林徽因和徐志摩是在國外相遇的,可以說是一段在異國他鄉發展起來的情緣,本身就有著浪漫的味道,那時候徐志摩在英國讀書,他早先就認識了林長民,也就是林徽因的父親,在英國有一次參加演講會的時候,林長民帶著女兒林徽因,遇到了徐志摩,徐志摩對林徽因一見鍾情,經過了解,更是愛得不能自拔,他認為林徽因是一個很有才情的女子,談吐見識都不凡,和他相互契合,他對女子最美好的幻想,在林徽因身上都有。自那以後,徐志摩就展開了對林徽因的追求。

林徽因

但是請不要忘了,遠在中國的浙江嘉興,也就是徐志摩的家鄉,還有一個年輕美貌的妻子在家裡獨自撫養著孩子和老人,這就是徐志摩的結髮妻子張幼儀。

張幼儀也是讀過女中的,是大戶人家的女孩子,但是深受包辦婚姻的害,搞得徐志摩一開始就對她很冷漠,生下孩子以後徐志摩就離開了妻兒父母隻身到了英國求學,於是就碰到了自己摯愛的林徽因。

張幼儀

一開始,徐志摩沒有告訴林徽因自己有妻兒,可能他也擔憂,後來家裡來信說要他把張幼儀接到英國同住,這個時候徐志摩百般推辭不得,只好答應,他也不得不懷著忐忑的心情告訴了林徽因,我不知道林徽因當時是什麼心情,但至少,從她給徐志摩的這幾句話,就能看出來那時候的她還是想給徐志摩一個機會的,她在信中說「我不是一個濫用感情的人」,告訴徐志摩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然後又說「如果真的愛我,就不能給我一個尷尬的位置,必須在我和她之間做出選擇。」多情的徐志摩看到這裡,就已經打定心思和張幼儀離婚了。

徐志摩

三個人的感情何去何從,主動權現在在林徽因手裡,但是正如我們所知道的,林徽因回到了國內,主動退出了這場感情。

原來她後來給徐志摩的信中寫到,說當張幼儀和徐志摩在火車車窗上望向她的時候,眼睛裡滿是哀求、埋怨、嫉妒,她忘不了那雙眼睛,所以她選擇主動退出。

之後徐志摩還是和張幼儀離婚了,但是此時林徽因已經和梁思成訂婚。

相關焦點

  • 泰戈爾訪華時曾想做徐志摩月老,為撮合他與林徽因他寫下這首小詩
    在張幼儀為出國準備的這幾個月時間裡,徐志摩與林徽因之間的感情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此時的林徽因已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和徐志摩的懵懂情感,是該做了斷的時候了。可徐志摩此刻想的,卻是如何與前來和自己團聚的張幼儀了斷。
  • 林徽因和徐志摩兩情相悅,徐志摩也離婚了,為何林徽因不嫁徐志摩
    而徐志摩則訝異林徽因小小年紀才情出眾,氣質和容貌更是讓他傾慕不已。 於是,徐志摩便成了林徽因家的常客。 林徽因回國後,還曾在和沈從文的通信裡提到那段往事。 她說,在英國的時候,父親常要出去開會,她一個人住在大房子裡,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外面停不住的大雨。
  • 徐志摩為了林徽因,與結婚七年的妻子離婚,為何又娶了陸小曼?
    最早了解徐志摩,是通過他的詩歌《再別康橋》,詩中最後兩句為「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瞬間被其才氣所折服。詩人往往比較感性,徐志摩也是如此,一生有過兩段婚姻,妻子分別是張幼儀和陸小曼,他最喜歡的卻是愛而不得的林徽因。
  • 林徽因:在徐志摩和梁思成之間,我選擇現實
    十月的康橋,鋪滿陽光的氤氳,他們在一起談論雪萊、拜倫,林徽因在文學上的見解讓徐志摩驚嘆,這是張幼儀所不能比擬的。所以他甘願匍匐在她的石榴裙下。徐志摩對林徽因說「父親讓我出國留學,是想讓我將來進入金融界。可是徽因,和你在一起時,我的腦子全都是詩句,我以後要做一個詩人,一生一世都要為你寫詩!
  • 林徽因為什麼沒有選擇徐志摩?跟女神學為人處事的智慧
    儘管徐志摩告訴林徽因他和張幼儀只是包辦婚姻,兩人並沒有感情,不管徐志摩如何勸說,林徽因始終沒有答應,只是讓他回去處理好自己的事情再來找她。徐志摩於是便快馬加鞭回到國內,不顧家人反對草草和張幼儀離了婚,然後又回到倫敦追求林徽因,但是這時林徽因已經回到國內和梁思成訂婚了。
  • 民國愛情往事:徐志摩,林徽因,陸小曼
    彼時,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婚約已是眾所周知,流言蜚語讓她醒悟,一段時間後,她決定和梁思成遠赴美國留學。留下來的徐志摩難過不已,他想要以寫信的方式與林徽因告別,可信還沒寫完,火車已經開了。沒過幾天,她就在朋友家見到了丈夫徐志摩,他手裡拿著離婚協議等著她的到來。徐志摩讓妻子儘快籤字:「來不及了,林徽因馬上就要回國了。」張幼儀瞬間恍然大悟,原來丈夫愛上了一個名叫林徽因的女子。她知道自己與徐志摩的婚姻已經不可挽回,索性在離婚協議書上簽了字。
  • 泰戈爾離開前,贈給林徽因一首短詩,道破了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結局
    其中包括了民國著名才子徐志摩,還有林徽因。實際上徐志摩是聽說了林徽因要來接待泰戈爾,所以他才主動的申請做泰戈爾的翻譯的。徐志摩和林徽因的初相識是在1920年,當時的額林徽因不過是16歲的年齡,徐志摩對林徽因一見鍾情,之後便常假借探望林父的名義前來找林徽因,林徽因對徐志摩的才華也是仰慕有加,不過再得知徐志摩已有家室之後,便主動的和徐志摩保持了距離。
  • 錢鍾書為什麼討厭林徽因?曾頻繁找她麻煩,妻子楊絳攔都攔不住
    冰心曾經為了諷刺林徽因,特意發表了一篇文章,無獨有偶,大文豪錢鍾書也很討厭林徽因,更是曾頻繁找她麻煩,妻子楊絳攔都攔不住,其中3點原因,耐人尋味。錢鍾書為啥討厭林徽因?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但對於一對「敵人」來說,做鄰居,可太難了,錢鍾書和林徽因兩個人就是鄰居。
  • 高曉松想拍《林徽因傳》,林徽因女兒直言:若是提及徐志摩不許拍
    外界一致認為《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為徐志摩所作的。 而梁從誡卻說: 這是人們的誤讀,這首詩其實是母親因他的降生,在喜悅之中為他而作的,詩句間不是愛情動人,而是親情。年少時,林徽因與父親遊歷歐洲,在陰雨濛濛的倫敦,她收穫了一段糾纏一生的緋聞。
  • 徐志摩與林徽因—最愛是錯過,最美是回憶
    他做的這一切林徽因是又驚又怕的,她也還只是個十六歲的孩子,她是不敢接受徐志摩這種接近瘋狂似的愛。為了撲滅這在當時世人不看好且有點不倫不類的小火苗,再加上國內的林家人也聽到了流言蜚語極力反對,聲勢浩大,所以在一九二一年十月,林徽因隨父回國,回來的時候沒有跟徐志摩說,是不辭而別。
  • 林徽因為何與徐志摩分手?並非只因張幼儀,而是有了更好的選擇
    但是,徐志摩覺得,自己不愛妻子,可以離婚,而林徽因更是覺得不被愛的那個才應該離去。於是,兩人的戀愛便更加心安理得了。不久之後,張幼儀聽到風聲,求了哥哥幫忙來到英國,見到了正在留學的徐志摩。
  • 為什麼錢鍾書這麼討厭鄰居林徽因?頻繁找她麻煩,楊絳都攔不住?
    錢鍾書與林徽因一無感情糾葛二無利益紛爭,為什麼錢鍾書這麼討厭林徽因呢,嫌棄到頻繁找她麻煩,連妻子楊絳都攔不住,他們之間有什麼深仇大恨呢?林徽因,民國「四大才女」之一,1904年出生在浙江杭州,她的父親林長民曾擔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少年時期跟隨父親在京居住,就讀教會所辦的學校;1920年,跟隨父親遊歷歐洲,開闊了眼界,滋長了成為一名建築師的萌芽,回國後繼續就讀教會學校,與徐志摩、胡適等人相交甚篤。
  • 泰戈爾為徐志摩、林徽因做月老:中印文壇上的歲寒三友
    林徽因演女主角,徐志摩演愛神。彼時,飾演愛神的徐志摩正陷身於一場無望的愛戀中難以自拔。021921年,16歲的林徽因和父親遊歷歐洲,結識了正在英國留學的徐志摩。徐志摩不顧已婚身份,拋妻棄子對她進行了猛烈追求,這段戀情以林徽因隨父回國而告終。
  • 林徽因晚年患病教一女子英文,她去世後,這女子卻和丈夫結婚了
    林徽因遇見的第一個心動的男人是徐志摩,兩個人心心相通,很快墜入愛河,可一個現實馬上又甩給林徽因一個大巴掌,徐志摩已婚了,林徽因不忍心看到徐夫人張幼儀哀怨的神情,選擇留下一封信,隨父親回國了,她主動放棄了這段感情。
  • 林徽因與徐志摩、金嶽霖:人間四月天背後的謎團or真相
    ▲周迅在《人間四月天》中飾林徽因對此,費慰梅說過,林徽因「是她父親大姨太唯一的女兒,而她父親偏愛二姨太……」儘管林徽因早早接受了更為開放的教育,但徐志摩的已婚身份讓她自然地聯想到自己母親當年所受的羞辱。她不可能讓他作出拋開家庭來選擇她的決定。
  • 那是一場康橋絕戀,林徽因,徐志摩一輩子的靈魂伴侶
    徐志摩是一個有魔力的男人,很有感染力,就連林徽因的父親也非常喜歡他,林長民和徐志摩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他們談得非常開心,相通的話題也非常多,林長民經常在徐志摩面前談起他的「徽徽」,這是徽因的乳名。林長民經常驕傲地說:「做一個天才女兒的父親,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倫的輩分,先求做到友誼的了解。」
  • 卑鄙還是無奈:搶到徐志摩的八寶箱後,林徽因用這樣的方式處理它
    近現代史上,徐志摩就是這樣一個因「多情」而被稱作民國第一風流才子的存在。 1920年,徐志摩在歐洲邂逅了時年16歲的林徽因,於是乎,一場驚世駭俗的虐戀就此拉開了序幕。那年的徐志摩,才華橫溢、風度翩翩,那年的林徽因,才貌雙全、青春靈動。遙遠的異國他鄉,兩顆心就這樣相遇。這之後的一切,都被徐志摩記在了他那兩本厚厚的《康橋日記》裡。
  • 1924年,泰戈爾送給徐志摩一首詩,早已看出他和林徽因的結局
    事實上,世人對林徽因的誤解太多1920年,林徽因隨父親林長民旅歐,途中才認識了徐志摩。雖然徐志摩愛上了她,但是徐志摩那時已有妻子,這個林徽因是知道的,顯然不想接受這個有婦之夫。於是林徽因過父親出面,寫信婉拒了徐志摩的追求。
  • 泰戈爾送了一首詩給林徽因,僅有三句話,卻道破了徐志摩的結局
    來到北京之後,接待團接待了他,做他的翻譯的,正是當時民國情詩聖手徐志摩。徐志摩一開始聽說林徽因的父親要去接待泰戈爾,想著也許有機會可以見到林徽因,便主動申請做泰戈爾的隨行翻譯,蔡元培等人當然欣然同意了。徐志摩學歷極高,有著多年留學的經歷,做翻譯自然不在話下。
  • 林徽因致信徐志摩:我不是濫用感情的女子
    [導讀]徐志摩飽含深情地為林徽因寫下一首首情詩。林徽因回信:我不是那種濫用感情的女子,你若真愛我,就不能給我一個尷尬的位置,你必須在我與張幼儀之間作出選擇。你不能對兩個女人都不負責任。在林徽因堪稱傳奇的一生中,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可以說是她生命裡出現過三個最重要的男人:徐志摩、梁思成和金嶽霖。從某種意義上,徐志摩可以看做是她的初戀,她心底的情人;梁思成是她合適的伴侶,現實的選擇;而金嶽霖的位置有些尷尬,可以看做是她的「閨蜜」,一生的藍顏知己。1920年,剛滿 16歲的林徽因隨父親林長民在英國旅居一年,恰巧徐志摩也來到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