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這位寧波人是新中國首個在內地投資外商

2021-01-09 騰訊網

派粉們大家好,又到了《寧波黨史地方志》欄目時間。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一位方志人物,他是曹光彪,祖籍寧波,1921年出生於上海。父親是一個小商人,在上海開設鴻祥呢絨店。

7歲起,曹光彪每天放學後便去父親的店鋪幫忙接待顧客、縫製西裝。17歲那年,母親不幸去世,父親又病重,於是他不得不輟學接管父親的呢絨店。由於他精心經營、誠信待客,至1949年初鴻祥已成為全國屈指可數的呢絨商號之一。

1950年,曹光彪隻身來到香港,開設貿易公司。抗美援朝時期,曹光彪突破港英當局層層封鎖,極費匠心地配合華潤公司從西方訂購大量急需的藥品等輸入內地,直至戰爭結束。

香洲毛紡廠開幕紀念儀式。

1954年,曹光彪在香港開辦太平洋毛紡廠,後成立東亞太平毛紡廠。1958年,曹光彪親任「推銷員」,帶著1200件羊毛衫,陸續打開德國、法國、比利時、瑞士、盧森堡等國市場,作為首位把香港羊毛衫出口到歐洲的商人。他是香港羊毛衫最大出口商之一,高峰時每年出口量高達600萬件。

1964年,曹光彪成立永新企業有限公司。數年間,先後收購了11家針織廠,在模里西斯、葡萄牙、南非、印度都其分廠,他被尊為 「香港毛紡界的元老」, 並贏得「世界毛紡大王」 的稱號。

港龍航空客機。

曹光彪一生中最得意的是1978年在珠海開設香洲毛紡廠,成為1949年以來第一個在內地投資的外商。那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尚未召開,曹光彪上書中央領導人,提出以補償貿易的方式在內地投資辦廠,由自己出資到內地興建毛紡廠,幾年後收回投資,工廠就歸國家所有。有了香洲毛紡廠的先例,這種方式後來在沿海一帶似破土春筍湧出,使沿海省份積累了原始資金。「我最成功的生意,是做既對國家有利,自己也不賠本的生意。」曹光彪常常對人說。

隨著香港經濟發展,香港機場成了世界上最繁忙的空港之一。曹光彪乘時作出進軍航空業的決定。1985年5月,他排除港英當局重重阻擾,第一個以華人身份創立港龍航空公司,並於同年7月獲牌首飛馬來西亞,打破香港航空業由英資財團壟斷的歷史。人們給予刮目相看,肅然銘記。經過不斷努力,「港龍」不僅擁有了飛往中國內地的空運牌照,還取得飛往泰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國際航線的牌照。

圖為浙江大學兩塊鳴謝牌,以感謝曹光彪兩次捐贈浙大。

1997年,寧波光學儀器廠經營困難,設備陳舊、技術落後,只能生產單一品種的傳統低檔顯微鏡。彼時已77歲高齡且從未涉獵光學行業的曹光彪,堅信科技興國,更想造福鄉梓,決定投資收購該廠,易名寧波永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長。2012年,中國成功發射嫦娥二號,第一次拍攝及傳回由中國奔月衛星遙望地球的高清視頻,而安裝在嫦娥二號上的監視相機和降落相機,其鏡頭正是由公司與浙江大學合作研發的。

曹光彪念念於教育事業,其給各家學府累計捐款超過3億元人民幣,其中單清華大學就超過7000萬元。還捐資1000萬元港幣設立浙江大學曹光彪高科技發展基金,捐資1800萬港幣建造曹光彪高科技大樓。2001年又再次捐贈2000萬港幣,設立高科技人才基金,吸引世界級頂尖人才到浙大工作,一時聳動遐邇。上海曹光彪小學、上海杉達大學、寧波大學也是其胸懷衝曠捐資助學的佳例。

1999年,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根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的申報,將一顆小行星命名為「曹光彪星」,正是對他多年衷情不減地奉獻於祖國科教、文化事業的建設和發展之嘉獎。其垂範作用還影響了自己的子女,踐履心志。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小行星能以他們的名字命名?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題:為什麼小行星能以他們的名字命名?新華社記者胡喆小行星命名是一項國際性、永久性的榮譽,是世界公認的一項殊榮。實際上,以中國科學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此前已有不少,從古代的祖衝之、張衡,到當代的錢學森、袁隆平……科學家精神宛若繁星閃耀夜空,以此殊榮來表彰和紀念具有很深的意義。小行星命名的規則有哪些?又有哪些中國科學家的名字成為小行星的星名?按照國際規定,漫天的恆星只能用星座及其數碼表示,只有太陽系中小行星才能由發現者提出命名。
  • 一顆小行星竟然以一個藝人的名字命名,才知道他一直就在我們身邊
    他小時候被媽媽採用高壓管制,中學就讀於迦密中學,15歲時便進入社會打拼,做搬運工和麥當勞的服務員,16歲時去服裝店當售貨員、保安。後來憑藉神鵰大俠「楊過」一舉成名,沒錯,他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古天樂。並會每月派出監察人員去到內地各城鎮了解,看城鎮是否缺學校、醫療所或水窖。孩子們還親切叫他「古校長」。還有個有趣的事情是,一顆小行星竟然以古天樂的名字命名,叫「古天樂行星」。2018年7月11日出版的《小行星通告》新增了四十五顆中文小行星名稱。
  • 業餘天文愛好者再獲殊榮 名字被命名小行星(圖)
    據悉,這是為表彰蘇州籍青年陳韜在業餘天文界作出的卓越貢獻由外國專家直接提出命名的,一起命名的與中國有關的還有「李四光星」、「許智宏星」等4顆小行星。陳韜是蘇州盤門景區的一個普通管理人員,也是一名執著的業餘天文愛好者,去年他就因與人合作發現「陳-高彗星」轟動天文界。上網意外發現命名消息昨天下午,記者在陳韜工作的蘇州盤門景區找到了他。
  • 小行星命名:那些名字是咋上天的—新聞—科學網
    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原研究員、天文學家李競看來,小行星的命名法是「所有天體命名中最絢麗多彩、最富人文性、最具人性化和最有幽默感的」。 李競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宇宙中第一個小行星的發現要追溯到1801年,但到了1850年,天文學家才開始給小行星起名字。那時候,來自德國、義大利、英國、法國的少數幾位天文學家用望遠鏡目視搜索,發現了聚集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繞日運行的13個小行星。
  • 命名「高魯星」 宇宙小行星有了長樂人名字
    宇宙裡的小行星有了長樂人的姓名啦!昨日,記者從長樂市科協獲悉,為紀念長樂人高魯先生對我國近現代天文學做出的貢獻,由北京天文臺CCD小組發現的一個小行星,近日被命名為「高魯星」。此前,用福州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有「林則徐星」。  高魯為長樂城關人,是中國現代天文學開創者。
  • 小行星以他們的名字命名合適嗎,你怎麼看?
    小行星命名一經命名,則由國際小行星協會公告各天文組織,成為國際性的永久命名。其命名規則有: 1、命名尊重小行星發現者的提議。2、一般命名僅授予在某領域有突出貢獻的個人或者團體。3、地名和事件也可申請命名,例如:北京奧運星和神州星。
  • 又一顆小行星以中國人名字命名
    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 記者近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
  • 又一顆小行星以中國科學家命名,細數吳汝康的成就
    今天(8月31日)是中科院院士吳汝康逝世14周年紀念日,上午,「吳汝康星」命名儀式在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舉行。記者了解到,吳汝康星處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是紫金山天文臺在2010年8月7日用近地天體望遠鏡發現的。國際小行星的命名是永久性的榮譽,從此,吳汝康的名字將進入宇宙星空。
  • 科學家用該鳥類名字命名小行星上的結構!
    據消息稱,小行星「本努」的表面特徵得到了一些官方名稱!去年夏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行星系統命名工作組批准了Bennu的命名規則,這顆小行星目前正在軌道上運行,並由奧西裡斯-雷克斯宇宙飛船進行研究。命名的主題是「神話中的鳥類和類似鳥類的生物」。因此,前12部相關動物的電影名字現在已經公布。
  • 孫堅實力「追星」獲小行星命名 小行星命名權如何購買?
    4月19日,孫堅工作室在網上發文稱:「感謝雪梨天文臺將這顆編號703034的小行星贈予我們,並將這顆小行星命名為孫堅,從此宇宙中將有一顆星星叫做孫堅了。」此外孫堅還在評論中暖心表示:「當時媽媽在旁邊,我轉身對她說等以後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就在那裡相會,那裡是我們另一個家。」
  • 她被稱為先生,丈夫是兩彈一星元勳,夫妻倆名字都被命名為小行星
    1917年,李佩出生在鎮江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在這裡,她遇見了大學時期的學長郭永懷,只不過他現在是康奈爾大學的教授。異國他鄉,兩顆漂泊在外的心逐漸靠攏。第二年,他們結婚了。
  • 中國院士小行星命名
    黎介壽院士獲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新華網 2014年04月26日 12:23 新華網消息:4月25日下午,在南京舉行的小行星命名儀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副院長黎介壽,接過小行星命名證書、照片和運行軌道銅牌,...
  • 編號297161小行星命名「蘇步青星」!盤點那些「溫州之星」
    其中,第297161號小行星以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蘇步青來命名。據國際命名公報顯示,編號297161小行星由紫金山天文臺於2008年2月29日在江蘇盱眙觀測站發現,命名為「蘇步青星」是為了更好紀念蘇步青先生,銘記他在數學研究和教育領域作出的傑出貢獻。「蘇步青星」國際命名公報
  • 香港明星,為什麼只有他們四個被命名為小行星名稱?
    當你仰望星空時,你會看到張國榮小行星和梅豔芳小行星。2018年7月18號,最新一期《小行星通告》中又新增了45顆中文小行星名稱,其中只有四個是以娛樂明星是作為小行星名稱的。要知道,以個人名稱作為小行星名稱是非常難的,一般都是在人類發展歷史上做出卓越貢獻的,都是科學家或者思想家等,比如吳健雄星、錢學森星、錢三強星、陳景潤星以及張衡星、沈括星等,此外還有以著名單位命名有希望工程星,中國科學院星、自然科學基金星。再加上現在小行星各地天文臺都在尋找,基本上可以說找一顆少一顆,還有小行星名字一旦確定,就不會修改,具有唯一性和固定性,那麼小行星的定名顯得更是稀有。
  • 一太陽系小行星被命名為"王選星"
    新華社北京1月31日電(記者魏武)由九三學社中央、教育部、中國科協、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和方正集團共同主辦的"王選星"命名儀式31日在北京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協主席韓啟德,全國政協副主席徐匡迪出席了命名儀式。
  • 太陽系多了顆甬籍院士命名的小行星
    吳祖澤院士(中)獲贈「吳祖澤星」天體運行模型 「吳祖澤星」命名儀式本月在京舉行,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宣讀了國際命名公報,決定將盱眙觀測站在2007年10月9日發現的207809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吳祖澤星」。
  • 編號297161小行星正式命名「蘇步青星」!一起盤點那些「溫州之星」
    據國際命名公報顯示,編號297161小行星由紫金山天文臺於2008年2月29日在江蘇盱眙觀測站發現,命名為「蘇步青星」是為了更好紀念蘇步青先生,銘記他在數學研究和教育領域作出的傑出貢獻。「谷超豪星」,作為對谷超豪這位著名數學家的褒獎。
  • 首顆在金星軌道內運行的小行星被發現 命名「2020 AV2」
    美天文學家發現首顆在金星軌道內運行的小行星新華社洛杉磯1月17日電(記者 譚晶晶)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日前發表公報說,該校研究團隊利用設在帕洛馬天文臺的巡天相機「茲維基瞬態觀測設備(ZTF)」,在太陽系內發現首顆完全在金星軌道內運行的小行星。
  • 日本宇宙機構用童話人物為小行星地貌命名,甚至連石塊都有了名字
    JAXA對小行星龍宮上的地形地貌,將採用童話故事中的人物為命名原則,並在最近的發布會中,公布了13個已通過國際天文聯合會(IAU)命名委員會批准的名稱。山脊地貌類別中,只有1個被命名,叫做「龍王山脊」(Ryujin Dorsum),是環繞赤道一圈的隆起區域。「龍王」是《浦島太郎》中公主乙姬的父親的名字。
  • 張國榮梅豔芳劉德華古天樂……他們都有用自己名字命名的星星!
    「以你的名字呼喚星星」,也許是世界上特別又高級的追星行為了吧~其實早在2002年的時候,就有另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張國榮」。這次已經是哥哥的名字第二次被用來給小行星命名。他的絕代風華也永遠留在我們的腦海中,猶如昨日記憶~《霸王別姬》劇照作為「香港四大天王」之一的劉德華在大家印象中也是巨星級別的人物。在2000年11月他獲得「世界十大傑出青年」的稱號,用他名字命名小行星也並不屬於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