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百歲哲學家張世英:前半生求進步,後半生尋歸途

2020-12-11 手機鳳凰網

著名哲學家、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張世英先生於2020年9月10日上午逝世,享年100歲。張世英於1921年生於湖北武漢,1946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曾任教於南開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大學。2012年獲北大哲學教育終身成就獎,2015年所著《哲學導論》一書獲思勉原創獎。主要著作有《中西文化與自我》《哲學導論》《天人之際》《論黑格爾的邏輯學》等20餘部。

張先生自幼受父親影響,熟讀《論語》《孟子》《道德經》《史記》《古文觀止》等,中學時修讀理科,但是1938年武漢淪陷,張世英被迫離家流亡,因此萌生了讀書救國的理想,棄理從文,1941年考入西南聯大經濟系,後來從經濟系轉入社會系,但一直沒找到自己奮鬥的目標。後來他選修了賀麟先生的「哲學概論」,受其影響轉入哲學系。

哲學家、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張世英先生

張世英前期主要以西方哲學史為主要方向,尤其是德國古典哲學、黑格爾哲學,是西方教授眼中的「中國著名黑格爾專家」。20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他的研究範圍逐漸向西方現當代哲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的結合轉移,主要研究哲學何為以及中國哲學向何處去等問題。

2008年張先生出版了回憶錄《歸途:我的哲學生涯》,新京報曾經對他進行過一次專訪,今天我們再次分享這篇文章,共寄緬懷之思。

《歸途》,張世英著,中華書局2013年11月版

口述丨張世英

採寫丨記者 張弘 實習生 王夢菁

1

流浪與求學,

沒拿到高中畢業證

武漢是1938年淪陷的,當時我才念到高一上學期。淪陷之前一個禮拜,我離開武漢,當時街上已經沒有什麼人了,連人力車都沒有了,人們都從漢宜公路往宜昌那邊撤退。我坐招商局的輪船(江船),從長江走了一個禮拜到宜昌,到宜昌的第二天,報紙上就登著八個大字:「焦土抗戰,武漢大火」,說明日本已經進到武漢了。滿街的孩子在那兒哭,很多孩子比我小,我當時以為我的家人都死光了,那種景象,我到現在回想起來還非常慘。

當時學校的學生多半都分成兩派。有的學生是搞地下工作的,屬於左派,成績都比較好。我是個中間分子,但我的朋友都是靠近共產黨的。等到畢業的時候,學校開始逮捕共產黨,我卻被列入黑名單。我就趕緊往重慶跑,所以我到現在都沒有高中畢業文憑。

這件事影響了我對大學專業的選擇。我想,怎麼我一個從來不問政治的人都要被列入黑名單?於是我開始覺得學理科沒多大意思,我要救國。我以為,經濟就是經世濟民,於是報考西南聯大的經濟系。

不久我發現,經濟系的課都是什麼記帳、打算盤、會計、銀行這樣一些課,我覺得一天到晚講做生意,就不感興趣了,於是在第二年轉到了社會系。社會系要搞社會調查,其中有一門很重要的課是老師帶我們去調查昆明的妓院,去了後令我很反感,覺得極端無聊,認為社會系沒什麼念頭。

念社會系時有一個必修課叫哲學概論,賀麟先生在課堂上講辯證法,他舉了個例子:「荷出汙泥而不染」。就是說在汙泥裡的荷花才開得好,但是從汙泥裡面出來的蓮花卻不染上汙泥,很高潔。我當時覺得,賀先生把我的人生觀都講透了,我就覺得人要出汙泥而不染,儘管這個世界像汙泥一樣,但是外面再髒我也要保持高潔。我就憑這麼個信念,又從社會系轉到哲學系。所以是賀麟先生引導我走上哲學之路的,他對我人生轉折起了很大作用。

2

愛情與婚姻

娶了聞一多的乾女兒

當時,男女同學都在雲林街的茶館裡念書,湖北人就和湖北人湊在一起,湖北同學會主席、中文系的彭蘭是湖北浠水人,比我高兩屆,她是靠近共產黨的進步分子,性格比較活躍。她經常在茶館聊天的時候說學哲學的都是瘋子,好詭辯,還說堅決不和搞哲學的人結婚。後來我們彼此熟悉了,我發現她會作舊詩,後來我也學著寫詩,兩個人互相寫詩交流,關係逐漸密切了。

當兩個人考慮關係是否要進一步時,她對我不放心,覺得我是一個不進步的人。她偏左(當時還不是共產黨),和聞一多先生是同鄉,是他的乾女兒,有一次她問我:你願不願意見見聞先生?我也懂她的意思。於是她就帶我去了聞一多家。當時,走出象牙之塔這個口號在西南聯大同學當中很流行,最早就是由聞一多提出來的。聊完後,他覺得我只管讀書,兩耳不聞窗外事。他對我說,要走出象牙之塔。

張世英先生及其夫人

1945年7月22日,我和彭蘭結婚了。此時,我四年級,馬上畢業,她剛畢業。我們在《雲南日報》上刊登了一則啟事:「我倆定於某月某日結婚,國難期間一切從簡,僅此敬告各親友。張世英彭蘭」。這就正式結婚了。我和彭蘭結婚的時候,在雲林街竹安巷的一個二層樓擺了一桌酒席。湯用彤先生做了證婚人,聞一多先生是女方主婚人,我請馮文潛做了男方主婚人。湯用彤夫婦帶著他們的二兒子湯一玄去參加我們的婚禮,湯一玄那時候還很小不懂事,看到我們後說,什麼叫結婚啊,結婚是不是兩個人擁抱啊?我爸和我媽就擁抱!話落,湯先生的夫人就大罵湯一玄「死鬼」。聞一多的夫人就說,有什麼的,什麼死鬼死鬼的,親就親唄!

結婚時,聞一多用篆字寫過一個橫幅「我心則悅」。後來這個橫幅在我出差的時候被賊偷走了。

張世英夫人,北大中文系彭蘭教授。

天津解放後,哲學系取消,說我們過去學的那一套哲學都是反動的,他們就要我當政治課教員。

3

反思與升華,

30年尋歸途

從1978年到現在這30年,我主要考慮哲學到底是用來幹什麼,「哲學何為?」以及中國哲學向何處去?之所以會想到這些,主要是80年代的時候,剛剛改革開放,社會上報紙上主要在討論「主體性」問題,西方人都講究個人的自我獨立。中國人則強調集體、互相依靠。

我就覺得他們對「主體性」講歪了,我覺得,西方講主體性不是這麼講的,是主要講自我創造性,強調主體的獨立性,西方的科學自由創造和這個有關係,不是簡單地那麼批判就完了。後來我發現其中的一些思想和中國古代有一些相通,這樣我就去念中國的東西,使得我又研究中國古典的哲學。我就把中國古典哲學、西方哲學、西方後現代哲學聯繫起來。這30年我研究的範圍也擴大了。這樣思考的結果使得我寫了最近的幾本書《哲學導論》、《天人之際》等,這幾本書逐漸地形成了一個體系。

後來有學者說我講的,主要都是怎樣提高個人修養,算是一個哲學家,我覺得這個批評很對。2001年後,我就做了新的思考,於是後來出了本書叫《境界與文化》,這本書就彌補了《哲學導論》裡只講個人,不講歷史傳統文化的缺點。

4

張世英眼中的老師

賀麟

賀先生引我走進哲學之門,我的畢業論文是賀先生指導的,我的主婚人本來想請賀先生和他的夫人,但我夫人反對。賀先生很大度,知道我沒有請他後說,聽說你和聞一多的高足結婚了,你什麼時候帶她到我們家來看看。但我沒有帶她去過。

馮文潛

他是南開大學的文學院長,美學家。他對我就像父親對孩子那麼好。我大概念三年級的時候選他的美學的課。我寫了些讀書筆記,他看了後比較欣賞。但他的課和我在外面的兼差有衝突。我們這些大部分從淪陷區來的學生除了吃住國家給錢,其餘一點零用錢都沒有,所以就得去外面兼差,我是在中學教書,我的夫人是給別人當家庭教師。我就把這個事情跟馮先生說了,他說,你課可以不聽了,你下去寫個讀書報告就行了。

吳宓

吳宓這個老師非常有意思,平常在穿著上不修邊幅。我在外面兼差賺了點錢和另外一個同學想提高自己的英文,就想讓吳宓像家庭教師一樣教我們,因為他英語好。有一天吳宓走到圖書館的門口,於是我們兩個就上去把這個意思跟他說了,希望他能教我們英文,我們給他點錢,於是他大怒說,什麼給我錢啊!我吳宓是錢買的?

湯用彤

他矮矮胖胖的,頭髮花白,就像一個菩薩,我們老叫「湯菩薩」。他和他夫人關係特別好,雖然他們結婚是受父母之命,他夫人識字不多,但很賢惠,長得很漂亮,屬於舊式婦女。有一次,碰到湯夫人,我們就問她:「你和湯先生關係特別好吧?湯先生特別愛你吧?」她說,是啊!人家說我是一朵好鮮花,獻給活菩薩。

金嶽霖

金嶽霖先生一輩子打光棍,他非常親近人,對於年輕人一點架子都沒有。他個子特別大,西南聯大的椅子是扶手椅,他每次坐扶手椅的時候都要慢慢地把腿往扶手椅裡塞。金先生講課愛閉著眼睛,一邊想一邊說,想到哪裡就說到哪裡,他還愛找學生來講,「這個問題你是不是有什麼見解」?他經常找我講,一個學期有兩三次都是叫我講20分鐘,我講完他接著講,他把課堂變成茶館了,互相討論。

口述:張世英;作者:鏡陶,張弘,王夢菁;編輯:董牧孜;校對:。本文為獨家內容,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前半生山重水複,後半生柳暗花明.
    前半生拿得起,後半生放得下。風起時,笑看落花,風停時,淡看天邊,懂得放下,生命才會愈加完美。後半生,一蓑煙雨任平生。前半生一地雞毛,後半生和自己握手言和。心寬一寸,路寬一丈。若不是心寬似海,哪有人生風平浪靜。
  • 百歲哲人張世英追思會:父親的萬有相通與美在自由
    追思會開幕式上,從右至左,北大哲學系系主任仰海峰主持,北大文科資深教授葉朗主旨發言,北大黨委書記邱水平致辭,中國泛海控股集團董事長、副總裁張建軍致辭 【導讀】12月18日是百歲哲人張世英先生去世100天。
  • 悼百歲哲人張世英:永久地思辨,永遠的再出發
    心裡一緊,前天上午我還去微信問候,一天內竟沒有回覆,想著是否要發郵件,而前晚還在自己書架前瀏覽,在張先生的書《羈鳥戀舊林》前多停留了片刻,沒想到……馬上發微信問北大副校長王博,「走前有沒有受累?」很快回答:「挺安詳,昏迷了兩天。今天下午(我)去醫院告別了。」
  • 十首釋然詩詞:前半生拿得起,後半生放得下
    回首來時的人,已經無法再相聚,抬頭看前路,充滿了未知。久了之後,人就知道,人生路上,總要釋然,放得下過去,能直面未來。我們用整個的前半生去拿得起,也將用全部的後半生去放得下。俯仰無愧天地,心內安然,甚好。
  • 前半生,蘇軾;後半生,蘇東坡
    年少時,總以為蘇軾蘇東坡不是一個人,後來,越了解他越發現,前半生,是蘇軾;後半生,才是蘇東坡。1057年,20歲的蘇軾進京趕考。主考官是大文豪歐陽修,參加考試的學生有蘇軾、蘇轍,還有張載、程顥、程頤、曾鞏、曾布、呂惠卿、章惇、王韶。這一屆科考,因此被稱為「千年科舉第一榜」。
  • 百歲哲人最後的生命光彩——紀念張世英先生
    除了上述兩本專著外,我手頭還有張老的另兩本書,一是2013年11月出版的《張世英回憶錄》,二是同年12月出版的《覺醒的歷程——中華精神現象學大綱》。我喜歡張老的文筆,樸實而清晰;也喜歡張老的思想,自信而深邃。讀其書,受其益,但一直未曾見面,總覺得是個缺憾。尤其是8月28日,當得知張老「吃飯吞咽很困難,臉上有淤血」「一個月不如一個月」後,我更是求見心切。
  • 著名哲學家、北大哲學系教授張世英去世,享年100歲
    張世英說。求索正當張世英沉浸在學術的象牙塔之際,昆明的抗日救國學生運動正蓬勃發展。是不問政治,還是投入現實,這讓他處於兩難境地。就在這時,他結識了後來的愛人彭蘭。彭蘭是思想進步的中文系同學,也是聞一多的乾女兒和高足。兩人同為湖北老鄉,又常以詩相酬和,一來二去,便產生了愛慕之情。
  • 張良:前半生拿得起,後半生放得下.
    在太史公司馬遷的筆下,張良的第一次亮相,仿佛就是一部武俠小說的開場。前半生不猶豫,後半生才能不後悔。年輕的時候的成長,總是從一次又一次的錯誤開始的。即便是輸了,也認了,起碼不後悔。因為,前半生你有足夠的時間去積累人生的厚度,才能在後半生來臨的時候創造人生的高度。
  • 武漢籍百歲哲學家去世
    張世英:我父親對我是很嚴格的。可是我到現在想起我的家庭,談我的感情,我總是提到我的父親。我小的時候,他就教我念《論語》《孟子》,要我背,背了之後每個禮拜要寫一篇文言文。我寫了之後,他親手指導,文章該怎麼寫,講得非常細緻。記得我5歲以後,每一個禮拜教我念一篇《古文觀止》,念一篇文言文。
  • 「30歲,打拼十年,一事無成」:前半生偷的懶,後半生拼命還
    「30歲,打拼十年,一事無成」:前半生偷的懶,後半生拼命還文|王獅獅前半生偷的懶都變成了後半生埋的坑前兩天家裡年末大掃除,請了一位家政人員上門擦玻璃。那是一位看上去比實際年齡更大的小夥子,因為之前已經連續跑了好幾家,顯得神色有些疲憊。
  • 人字有兩筆,一筆前半生,一筆後半生!
    前半生生根、發芽、開花;後半生結果、收穫、儲藏。有的人前半生求索無路,後半生功成名就。
  • 李超傑:論張世英對黑格爾學術的貢獻
    為深切緬懷百歲哲人張世英先生,北京大學哲學系和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編纂了《張世英哲學思想研究文集》。在12月19日追思會上,這部研究著作首次亮相。書中所收文章既有對張先生萬有相通哲學體系的最新研究,也有對張先生在黑格爾哲學研究方面卓越成就的細緻梳理。
  •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你後半生的苦,都是前半生「修」來的
    如果到了五十歲以後,你的收入全靠你的努力,而不是被動收入,躺著就有錢入帳,那你的後半生,將過得非常辛苦。其實很多人,之所以一輩子,都在為幾兩碎銀子,苦苦掙扎。還是因為自己的認知問題,覺得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賺到錢,沒有想過讓錢生錢事情。
  • 前半生拿得起,後半生放得下,由一個八字總結出的人生感悟
    畢業前夕,我曾對你說過,我將用前半生的努力去拼搏,如果前半生事業有成了,我將用餘生帶你環遊世界。生命中的那些紅塵過往、意氣飛揚從來就不會消散; 一次次出發,終究一次次歸來; 我用自己的前半生去拿起,也將用自己的後半生去放下; 這就是人生,有生就必有死,有上就必有下,有茂盛就必有凋零。
  • 前半生資產配置,後半生終身年金——《錢:7步創造終身收入》心得
    前半生資產配置說完了,那後半生呢?上山容易下山難,後半生正是那下山的歲月,能安全、平穩、體面地下山才是真。 前半生就如上山爬坡,是財富積累的階段,如前文所述,對於普通人來說,做好資產配置就是打理財富性價比最高的方式之一。
  • 父母前半生的樣子,孩子後半生的結局
    導讀:父母前半生的樣子,孩子後半生的結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前半生的樣子,孩子後半生的結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此人前半生是「侏儒」,後半生是「巨人」,一生受盡白眼和痛苦
    不過,說起來你可能不相信,在世界上有這麼一個人,他的前半生是一個身高只有1米22的「侏儒」,後半生則迅速變成一個身高高達2米16的「巨人」。此人,便是奧匈帝國格拉茨市的亞當·雷納爾。那麼,此人的前半生是何樣子呢?
  • 農曆幾月出生的人,前半生積財,後半生享福
    1 農曆正月 農曆正月出生的人一開始就是很拼的,他們很懂得要抓住人生的黃金時期,努力地工作賺錢,只有這樣,才能有更多的選擇,讓在乎的人也有更多的選擇,他們在前半輩子就能把錢財積累好來,晚年的時候才會輕鬆地度過,後半生是享福的。
  • 罕見:前半生侏儒後半生巨人,身高差1.19米,35歲臥床,51歲病逝
    全球僅此一例:同時患侏儒症巨人症,前半生1.22米,後半生2.41米!前半生侏儒,後半生巨人,身高差1.19米,35歲臥床,51歲病逝!前半生生活在在侏儒的陰影下,後半生在忍受巨人症帶來的痛苦中度過,亞當·雷納爾的一生實在太過不幸。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現代的醫療技術手段,已有了治療侏儒症與巨人症的方法,這樣的痛苦,不會重現了。(圖片來自網絡)
  • 我的前半生已過完
    但,時間是不留人的,眨眼,我的前半生已過完了,結婚生子,感覺自己的前半生都是混過去的,沒有很好的充分利用,上學的時候沒有好好努力,工作的時候沒有好好工作,當女兒也沒有好好盡孝父母,連當媽了也不能好好當媽。有人說,到了哪個階段就做哪個階段的事情,但我覺得我的人生反過來了,前半生很順很幸福,有驚無險,沒有什麼豐功偉績,也沒有什麼作為,也沒有真正的努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