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酒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目前的調味品市場上,料酒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調味品。每一個家庭中的廚房中都有它,料酒是烹飪用酒的稱呼,市場上除了有料酒,還有一種黃酒經常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之中。料酒和黃酒有什麼區別?黃酒也可以當做料酒用來烹飪嗎?這應該是許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吧?今天,御品坊美食特產館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料酒和黃酒的區別。
關於料酒和黃酒
1、料酒
料酒是烹飪用酒的稱呼,主要用在烹調肉類、家禽、海鮮和蛋等動物性原料的時候和其他調味料一起加入。烹調過程中,酒精幫助溶解菜餚內的有機物質,其他料酒內的少量揮發性成分與菜餚原料作用,產生新的香味並減少腥羶和油膩的口感。料酒的主要作用是烹飪時,酒精與食物中的羧酸反應產生芳香且有揮發性的酯類化合物。烹調完畢後,大部分酒精受熱揮發,而不存留在菜餚內。次要作用是部分替代烹調用水,增加成品的滋味。
料酒的成分主要有酒精、糖分、糊精、有機酸類、胺基酸、酯類、醛類、雜醇油及浸出物等。其酒精濃度低,含量在15%以下,而酯類含量高,富含胺基酸,所以香味濃鬱,味道醇厚,在烹製菜餚中使用廣泛料酒的調味作用主要為去腥、增香。
2、黃酒
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源於中國,且唯中國有之,與啤酒、葡萄酒並稱世界三大古酒。約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時代,中國人獨創酒麴複式發酵法,開始大量釀製黃酒。黃酒產地較廣,品種很多。黃酒香氣濃鬱,甘甜味美,風味醇厚,並含有胺基酸、糖、醋、有機酸和多種維生素等,是烹調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調味品之一。黃酒還可作為藥引子。溫飲黃灑可幫助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具有補血養顏、活血祛寒、通經活絡的作用,能有效抵禦寒冷刺激,預防感冒。
黃酒主要是以糯米和黍米等穀物為原料,經過特定的加工釀造過程,使原料受到酒藥、酒麴、漿水中的多種黴菌、酵母菌等的共同作用而釀成的一類低度原汁酒(壓榨酒)。含有糖分、糊精、有機酸、胺基酸、酯類、甘油、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它常有芳香,鮮美醇厚,品種多樣,形成特有的色、香、味、體。黃酒一般酒精含量為14%—20%,屬於低度釀造酒。黃酒含有豐富的營養,含有21種胺基酸,其中包括有數種未知胺基酸,而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必須依靠食物攝取8種必需胺基酸黃酒都具備,故被譽為「液體蛋糕」。
料酒和黃酒的區別
1、料酒中所有的營養成分都是來自於黃酒的,是在黃酒中加入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砂仁、姜、食鹽等一種或多種調料釀製或配製而成。料酒中大部分要加食鹽,這樣料酒是不太適合作為飲料酒。料酒中的酒精可以溶解菜餚中的腥羶物質,起到去腥除羶的作用,做菜還是要用料酒。
2、黃酒是可以飲用的,一般黃酒燙熱喝較常見。黃酒中還含有極微量的甲醇、醛、醚類等有機化合物,對人體有一定的影響,為了儘可能減少這些物質的殘留量,人們一般將黃酒隔水燙到60--70度左右再喝。醛、醚等有機物的沸點較低,一般在20--35度左右,即使對甲醇也不過65度,所以其中所含的這些極微量的有機物,在黃酒燙熱的過程中,隨著溫度升高而揮發掉,同時,黃酒中所含的脂類芳香物隨溫度升高而蒸騰。
3、黃酒是飲用酒,可幫助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具有補血養顏,活血祛寒,通經活絡等。不過烹飪時加入黃酒也能夠達到去腥的目的,同樣也可以除去羶腥氣。
4、料酒與黃酒的最大區別為,黃酒是一種飲料酒,而料酒是在黃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品種,它是用黃酒做原料,另外再加入一些香料和調味料做成的。與黃酒相比,炒菜時放料酒味道較豐富,主要還是價格比較實惠。料酒只有在做菜的時候才可以用,是不適合飲用的。有的人在做菜時料酒用完了,就用白酒代替料酒,認為料酒、白酒都是酒,同樣能烹製出可口的佳餚,這樣的說法是不對的。
黃酒也可以當做料酒用來烹飪
1. 黃酒在烹飪中的主要功效為祛腥羶、解油膩。烹調菜餚時不要放得過多,以免料酒味太重而影響菜餚本身的滋味。夏季不宜飲用。燙熱喝有利於健康。這樣叮以使黃酒中極微量的甲醇,醛,醚類等有機化合物揮發掉,同時所含的脂類芳香物蒸騰,使酒更加甘爽醇厚,芬芳濃鬱。
2. 烹調時加入黃酒,能使造成腥羶味的物質溶解於熱酒精中,隨著酒精揮發而被帶走。黃酒的酯香、醇香同菜餚的香氣十分和諧,用於烹飪不僅為菜餚增香,而且通過乙醇揮發,把食物固有的香氣誘導揮發出來,使菜餚香氣四溢、滿座芬芳。
3. 黃酒中還含有多種多糖類呈味物質,而且胺基酸含量很高,用於烹飪能增添鮮味,使菜餚具有芳香濃鬱的滋味。在烹飪肉、禽、蛋等菜餚時,調入黃酒能滲透到食物組織內部,溶解微量的有機物質,從而令菜餚質地松嫩。
溫馨提示:有些朋友喜歡用啤酒代替料酒,覺得味道更好些,其實這也不對。如果烹調的時候向菜裡加入啤酒的話,酒精在溶解腥羶味之前就已經揮發掉了,當然也就達不到去腥除膩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