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都是泡沫,輕輕一戳就破。
近日隨著流動性挖礦降溫,主流幣開始回調,而之前暴漲的Defi概念幣紛紛開始暴跌,據幣小寶區塊鏈數據顯示,曾經紅極一時的CRV跌幅高達30倍。
儘管Curve的鎖倉持續增加,但CRV價格卻跌跌不休,這是為何?
那麼,Curve是否值得參與?目前的市場是否預示著牛市的結束?本文盤點一下Curve的崛起與沒落。
2020年8月,加密貨幣市場拉開了史無前例的流動性挖礦序幕,動輒超過500%的年化吸引了大量資金的進入。隨著熱潮的升溫,Defi中鎖定的金額首次突破40億美元,同比去年增幅約9倍。
彼時Curve已是Defi穩定幣兌換領域的龍頭,身處浪潮之巔的Curve自然不能放過這次機會。
8月13日,Curve宣布推出流動性挖礦,參與挖礦的用戶可獲得CRV代幣。
一紙公告過後,市場再度升溫。
僅僅過了一天,數家知名頭部交易所紛紛向CRV伸出橄欖枝,免費上線CRV代幣。這要在平常,至少需要數周的審核時間,為何偏偏為CRV開啟了綠色通道?
若不擁抱CRV,可能被淘汰,交易所也很焦慮。
CRV上線後價格直線上升,最高觸及30美元,總市值超過900億美元,一舉超越以太坊,成為僅次於比特幣的第二大加密貨幣。
數據來自:https://www.bixiaobao.com/cn/coinlist/curve
甚至連幣安創始人也在推特中表示,Defi目前十分瘋狂,大家理性判斷風險。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CRV的火箭速度讓人咂舌,成立不到一年時間,4月份資金池甚至爆出安全漏洞,即便如此,依然擋不住用戶的熱情。
流動性挖礦上線後,Curve鎖倉金額持續暴漲,3天時間暴漲6倍,交易量直逼Uniswap,挑戰龍頭地位。
Curve是一個去中心化穩定幣兌換交易所。在Curve官網中,目前支持DAI、USDC、USDT等7種穩定幣以及3種合成資產的兌換。
儘管許多人習慣將Curve與Uniswap做比較,實際上二者定位並不相同。Curve主要定位於穩定幣市場,而Uniswap不僅有穩定幣交易,還有其他非穩定幣交易。
假如一名用戶需要將100000USDT兌換成USDC,在Uniswap只能得到98795USDC,但在Curve中卻可以得到99876USDC,多了1081USDC;此外,在Uniswap需要花費599USDT的交易手續費,而在Curve僅需幾十美元交易手續費。綜合比較,Curve在穩定幣兌換方面確實顯示出很大的優勢。
但另一個問題也值得我們深思:穩定幣兌換真的是剛需嗎?
穩定幣主要作用有兩個:一個是在市場暴跌時提供避險作用;另一個是作為出入金的媒介。目前穩定幣市場中,USDT一家獨大,市值高達151億美元;USDC和DAI分別以24美元和9億美元緊隨其後,至於其他穩定幣,市值仍然偏小。
數據來自:https://www.bixiaobao.com/cn/coinlist/tether
另一方面,不論是否支持其他穩定幣,大部分交易所必然支持USDT交易對,即使在Uniswap這類去中心化交易所,USDT交易對的交易量依然十分可觀。
因此,在USDT壟斷格局下,其他穩定幣市場容量十分有限,從以上這些可以看出,穩定幣兌換實際需求極為有限。
加密貨幣挖礦的始祖是比特幣,用戶投入資金,購買礦機,挖出比特幣,根據中本聰的設計,比特幣目前的通脹率約為1.7%左右。
而CRV代幣的通脹率是多少呢?
我們首先看看CRV代幣的基本資料。
數據顯示,CRV總發行量30.3億枚(61%分配給流動性提供者,31%給股東,3%給員工),初始發行13億枚,每天發行200萬枚代幣。
如果按照目前這種速度,CRV每年新增發行約7.2億枚,通脹率接近50%,超高的增發速度,在市場冷靜之後必然是一地雞毛。在這種情況下,你會發現CRV代幣市值波動遠小於幣價波動。
9月2日,CRV代幣流通市值為1.37億美元,目前為0.55億美元,跌幅約為57%;而同期CRV價格跌幅卻高達80%,換句話說,這其中23%的跌幅都是由CRV通脹貢獻的。
成也蕭何敗蕭何,CRV登上神壇源於流動性挖礦,但由於CRV代幣挖礦釋放速度過快,這進一步加速了CRV價格的暴跌。正是這種原因,導致CRV一路從30美元高價跌至不足1美元,跌幅近30倍。
BCH分叉自比特幣,BSV又分叉自BCH,YFII分叉自YFI,Swerve分叉自Curve,在加密貨幣史上,分叉並不新鮮,但一個基本共識是,分叉後項目的發展難以與之前相比。
Swerve的分叉與眾不同,甚至一度威脅Curve的地位。
由於Curve代幣激勵機制不合理,引發社區不滿。具體表現為三點:首先團隊持有30%的代幣,這一分配機制有悖去中心化的思想;此外,CRV在上線之前便被人預挖25萬枚,導致創始人備受指責;最後,為了稀釋 Yearn 在 Curve DAO 的 50% 投票權,Curve 創始人在 DAO 鎖定大量 CRV 代幣,讓自己的投票權達到 79%,其聲譽更是一落千丈。
因此,9月3日,Swerve宣布對Curve進行分叉,並推出SWRV代幣。Swerve在公告中稱,SWRV無預挖,無團隊分配,100%分配給社區。
因此,Swerve一經上線,便吸引了大量的資金,僅僅12天時間,鎖倉量高達9億美元,距離Curve僅一步之遙。
從這點來看,Curve並沒有強有力的護城河。但隨著SWRV價格的暴跌,Swerve又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目前Swerve已經難以對Curve構成威脅。
Defi潮水褪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大量的「土礦」相繼崩塌,跑路項目開始出現,人們開始逐漸將視線轉移到更為穩定的Curve。與其他熱門的礦池相比,Curve的優勢十分明顯:智能合約風險低(2家機構審計),穩定幣挖礦不用擔心本金受損,這在當前這種市場顯得尤為合適。
在下圖中可以明顯看到,Curve中鎖倉量持續增加,目前已經爬升至15.8億美元。
而在Curve官網中,穩定幣挖礦的年化收益曾一度高達100%,目前最高的僅為46%,若用戶挖礦產生的CRV不鎖倉,最高收益僅為18.5%。考慮到錢包操作的大量手續費,與傳統金融的理財產品相比,這一收益並沒有顯示出極大的優勢。
未來一旦Defi泡沫破裂,Curve的鎖倉金額可能會出現斷崖式下滑。
總之,CRV價格的暴漲與暴跌見證Defi的瘋狂,從目前這種局勢來看,牛市或已遠去,加密貨幣存在巨大的風險,投資需謹慎。
聲明:本文由入駐金色財經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金色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