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意動腦子,怎麼辦?

2020-09-05 自性小資

很多家長跟我說:老師,我家孩子可懶了,說一下動一下,不願動腦子,能找現成的,絕不動腦子,動腦子就像要他命一樣!

我們今天就來分享下這個問題。

很多孩子會主動學習,卻不會主動思考。主動學習和主動思考是有非常大的區別的。這樣的孩子,付出時間很多,但是成績卻一般。

尤其是到了高中,需要主動思考解決的題越來越多,那些只會死做題的孩子,會很吃力。

所以,學會主動思考是很重要的事。


但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主動思考的能力,只是很多家長沒有正確的培養。

那如何正確的培養主動思考的能力呢?

首先,你要允許孩子思考。

我之前坐地鐵的時候,看到一個大概三、四年級的孩子和爺爺一起坐地鐵。上車後,孩子對爺爺說:我猜下一站,一定會有很多人上車。爺爺很不耐煩地說:就說那沒用的,好好坐車就行了。可孩子還在不停地說,表情看起來有點不舒服,但還是挺自我陶醉的。他在享受自己的推測,並期待自己的推測是正確的。

可能因為車上人多,空氣又悶,所以那個爺爺才會那麼不耐煩吧。但是,這個孩子其實是在主動思考的,他在嘗試用自己的大腦進行邏輯分析。把周圍的有價值信息整理起來,經過思考得出一個結論。而且他要通過事實去驗證自己思考的結論是否正確。如果正確,下回他的這種思維方式就會得到加強,如果不正確,他會思考為什麼錯了,需要修正哪裡,或者忽視了哪裡。


這種思維訓練,比他做一道數學題有意義得多。這可能決定他上高中、上大學,甚至決定他未來工作當中,是否能夠遊刃有餘的處理突發的事件,能在家庭裡面充當一個主事的人。這是一個絕好的成長機會。但是大多數家長只看到這和考試無關,就認為是沒有意義的。

我們要把眼光放長遠,對孩子一切哪怕是看起來非常不靠譜的想法,都要予以重視,予以尊重。他想了什麼,想的是否正確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想,他在練習他的思考能力。把他的大腦比作一塊肌肉,想的問題比做一個啞鈴。他在通過舉啞鈴鍛鍊自己的肌肉,這個啞鈴是否要被舉高,是否需要放到高處,這個並不是目的,鍛鍊他的大腦是重要的。


第二點,不要用權威壓制孩子。

有的家長在跟孩子討論問題的時候,如果爭論不過,就會惱羞成怒,用權威壓制孩子的建議。這就從以理服人變成了以權勢壓人。這就相當於暗示孩子,思考的再好也沒有用,有權利才有用,有武力才有用。孩子就會感覺思考的意義不大,服從才是王道,有權力才是王道。

他以後就不會努力思考了啊。

家長要為孩子能夠挑戰你的權威而高興。孩子能夠挑戰你,證明他在這個方面有超過你的趨勢了,這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如果你不同意他的想法,但是又無法說服他。你可以說:我現在沒辦法說服你,但是我想保留自己的意見,將來我們找個機會來證明,看誰說的正確,好不好?


這樣,孩子才會覺得你是民主的,是支持他思考的,而且還會培養孩子以事實為依據的思考方式。

第三點,注意你回答孩子問題的方式。

還是在地鐵上,廣播說下一站可以換乘,一個孩子就問媽媽,什麼是換乘站?媽媽只回答了簡單的三個字,孩子沒明白,但也沒繼續再說了。可能覺得這不重要吧。

這時剛好地鐵啟動了,爸爸在旁邊讓孩子扶著東西,別摔倒,孩子說,沒事,我靠著欄杆呢。爸爸又說,不行,一會兒剎車你就扶不住了,孩子無奈,被強制著扶了個把手。


這裡面家長對孩子的問題有兩處不妥。一個是,媽媽回答太簡短,沒有給孩子解釋清楚他想知道的,孩子會覺得媽媽對我的問題一點不上心,也就是現在對我不上心,孩子好奇心也會受到傷害。一個人如果沒有了好奇心,那他對什麼都沒有興趣,又怎麼會思考呢?

另一個問題是,爸爸說得太多了。可以完全讓孩子去體會加速度帶來的慣性。孩子有了體會,才會更直觀的理解物理現象。而爸爸的做法,剝奪了孩子體驗的機會。孩子沒有體驗,也就沒有深刻印象,就更不會去探究了。

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就算孩子問的問題,你回答不出來。你可以去百度,或者過一陣子告訴他,可能有些事情,光說,孩子也理解不了。那就想辦法給孩子直觀的解釋,做實驗、或者遇到具體事情做解說。


有個美國的孩子,他看到垃圾車路過自己家門口,很好奇垃圾車會往哪開,最後到底去哪裡。於是,他就跟著垃圾車跑。他爸爸很擔心他的安全感問題,又想鼓勵他探索究竟,就陪著他跑。直到他們看到垃圾車的去向,孩子的好奇心才得到滿足。這個時候爸爸和孩子已經累得氣喘籲籲,上氣不接下氣了。我們可以學習下美國人對孩子好奇心的支持。

估計要是中國人,肯定會攔著孩子,垃圾車又髒又臭的,趕緊寫作業去。

還有個美國孩子在youtube上發的視頻,他拿著一根吸管兒和一個高腳杯,使用共振的方式,讓吸管在高腳杯中不斷的旋轉震蕩,最後把這個高腳杯震裂了。他覺得很神奇,特別高興,拿給他媽媽看,他媽媽正忙著做飯,但還是抽時間對他的行動表示了讚賞,語氣溫和有愛。


如果是中國孩子,估計媽媽很可能會責罵他,搞什麼惡作劇,把這麼貴的杯子都弄壞了!

第四點,不要直接把答案給孩子。

每個家長都知道孩子在做題的時候,我們不能夠直接把答案給他,不然他就不思考了。但是在生活當中,他向你提問的時候,你是否直接把答案給他?家長儘量不要直接把答案給孩子,可以讓他去自己查閱資料。現代社會會查閱信息是極其重要的能力。不管是查工具書還是查網際網路都可以。如果資料上也查不到的話,父母可以記住這個問題,尋找機會,找到專業人士去當面請教。孩子會覺得你對他的問題很重視,你也很有好奇心,他的好奇心會再一次得到保護。


如果你知道答案的話,儘量也不要直接回答他,而是用啟發的方式提出幾個問題。

比如說一個東北的孩子,在冬天跟媽媽來到廣州旅遊。他說,媽媽,為什麼廣州零上八度比我們家鄉零上八度要冷太多太多了。父母可以這樣回答:你在我們東北老家零上八度的時候,你不覺得冷,但如果把你的衣服上澆上一桶水,你會不會覺得很冷啊?是啊,那肯定會冷啊。想想在廣州的空氣當中,水分要比我們東北要多的。所以同樣是零上八度要比我們那兒感覺冷得多。這是因為水在起作用。這樣讓孩子感覺很直觀。因為你說了一個他感覺到的經歷,把實際現象跟他的問題聯繫起來了,會讓他思考:哦,我有一次身上溼了,確實感覺很冷。

像這種啟發式的提問,有很多很多種,家長要舉一反三。


第五點,給孩子玩規則少、限制少的玩具。

現在的玩具琳琅滿目,但很多玩具孩子拿到之後,沒幾天就不喜歡了。為什麼?因為玩法太單一了。例如小汽車,玩法是跑一跑、推一推,翻過來掉過去看一看。想拆開吧,媽媽又說不讓。這個東西能讓孩子產生多少思維呢?非常局限。

比較好的玩具,就像樂高,玩法多樣。但其實最好的,是用身邊的東西去創造性的玩。咱們小時候玩的泥巴、沙土,那可是怎麼玩都行。

你還可以啟發孩子玩身邊的東西。例如,一個帽子,可以幹什麼呢?可以當頭盔、可以裝東西、可以當小車……啟發孩子自己去發現新的玩法。


我們總結下,想讓孩子主動思考,需要家長:允許孩子思考、不用權威去壓制孩子、注意回答問題的方式、不要把答案直接給孩子、給孩子玩限制少的玩具。

很多東西都需要家長能夠舉一反三,隨機應變地引導孩子哦~

相關焦點

  • 孩子太懶了不願意動腦子,讓孩子獨立思考的4個步驟和方法
    接下來,我要教大家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在我和孩子稍大一點的爸媽接觸中,很多人會說孩子太懶了,不願意動腦子,也不會獨立思考問題。比如,孩子做事情的時候,總說「媽媽來,我不會」。不僅不願意動腦,也不願意動手,本來就會的也不想做,遇到一點困難就放棄,說多了還哭。
  • 家裡來了小朋友,孩子不願意分享玩具怎麼辦?
    隔壁媽媽很生氣,說家裡來了親戚,帶了個兩歲多的孩子。她就讓三歲的女兒把玩具拿出來,和小妹妹一起分享。沒想到,女兒不僅不願意分享,反而把全部的玩具都抱在懷裡,哇哇大哭,也不讓小妹妹玩。隔壁媽媽和老公說,接下來怎麼教育孩子都不聽,軟硬不吃。她和老公覺得特別尷尬,沒面子。平時教過孩子很多次要分享,沒想到還是這樣。
  • 孩子不願意獨自睡覺,怎麼辦?
    家長困惑「老師,我女兒已經8歲了,叫她自己一個人睡,她總是說怕黑,不敢一個人睡,我該怎麼辦?」「老師,我小孩總是三更半夜哭著跑回我們的房間,叫他回自己的房間裡睡覺,他總不肯,我該怎麼辦?「「我女兒習慣了跟我們一起睡,讓她自己一個人睡,她總是說睡不著。老師,我該怎麼辦」孩子不願意獨自睡覺,怎麼辦?為此,我們綜合多個案例,做了詳細分析。
  • 不願意思考? 不費腦子的免費遊戲推薦
    不願意思考?不費腦子的免費遊戲推薦 2011年03月21日 05:15作者:李楠編輯:李楠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泡泡網手機頻道3月21日  遊戲現在是大家最常用的消遣時間方法之一,但是玩遊戲到底我們追求的是什麼,是複雜的操作方式還是不費腦子的輕鬆遊戲?
  • 孩子不願意寫作業怎麼辦?
    玩是孩子的天性,與此同時,如果孩子的學習興趣不高,會使孩子在選擇玩還是學習時更容易傾向於玩。玩得投入,忘記做作業對這些孩子是常有的事情。有學習的興趣、有責任感、聽話的孩子才會積極地記住學習任務,安排好時間並努力完成任務。很多忘記做作業的孩子,往往因為對學習沒興趣,而不願意主動寫作業。那麼,孩子貪玩不願意寫作業該怎麼辦呢?今天筆者就給大家分享一些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家長。
  • 孩子動不動就哭、不愛刷牙、不守規矩......怎麼辦?
    這就是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第一個內容,關於安全感很多時候孩子動不動就哭鬧孩子拉粑粑了會找我們,發現後第一時間給他清洗乾淨;抱著孩子的時候,他伸著手去夠各種各樣的東西,沒有危險的東西,儘量讓他嘗試著動一下,直到他自己失去興趣為止;總之就是在開始幫助寶寶建立安全感的時候,能滿足他的就儘量滿足他!!!
  • 孩子不願意讀繪本怎麼辦?
    老師,我想讓孩子在家讀繪本,每天讀一本,前兩天還堅持的挺好,過兩天之後自己就不願意讀了,怎麼辦?老師,你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讓孩子喜歡上閱讀?老師,是不是有的孩子就是不喜歡讀書呀,孩子看動畫片還行但是讀書讀不了兩句就走了。
  • 男方不願意到女方的城市發展怎麼辦?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話題:男方不願意到女方的城市發展怎麼辦?她說啊!我的家是二線城市,他的家四線城市,他想在那邊開麵包店,說有捷徑為什麼還要過來我這邊,不願意在這邊發展,他想讓我過去,我不願意,他說我不夠愛他,否則就不會捨不得這邊的生活,現在分手了,我想知道我是真的太自私做錯了嗎?對此網友們也是各抒己見了。有網友就說了他身邊朋友的例子!
  • 早晨孩子不願意起床怎麼辦?
    最近有朋友問我,快開學了,孩子天天早晨都不願意起床,你這兒還要忙著上班,學校那兒也快遲到了,怎麼辦? 我太理解這位媽媽的感受了。每天早晨六點左右起床忙早餐,然後叫孩子起床,如果孩子配合,一叫就起還好,一旦賴床十分鐘,就有可能趕上早高峰堵車。一旦堵車,幾點到學校到公司就不能掌控了!一次兩次還行,經常這樣了,老闆會責問,老師也會有意見。所以家長就只好寄希望於孩子按點兒起床。
  • 孩子動不動就失控鬧情緒,怎麼辦? 用5招擺平他!
    小祖宗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外,動不動就失控、鬧情緒,我們該怎麼辦?
  • 7歲娃做作業不動腦子上網搜答案 家長應該怎麼辦
    他親眼看到孩子組詞組不出來,想都不想就到網上查。「長期如此,不僅視力下降,連思考的習慣也沒有了。」  事實上,不僅搜尋引擎可以幫孩子做作業,手機、平板和電腦上還有很多專門幫助孩子做作業的應用軟體。華商報記者在蘋果應用商店輸入「作業」二字,立即出現一大堆應用。使用這些軟體,可以輕鬆完成作業,甚至一點不用動腦子。
  • 孩子不願意做暑假作業怎麼辦?
    他問小朋友不做暑假作業怎麼辦?因為我不清楚他的小孩學習情況怎麼樣,也就說他學習成績好不好,下面我分成績好和不好來回答。假設他學習優秀,是個很聰明的孩子。那現在出現就是不願意做作業。就一天到晚跑出去玩這種情況。那我要給這個家長一個建議,這個小孩子他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學習的自覺性不高,計劃性不強。不做作業,他會去做什麼呢?要不然就是跑出去玩了,要不然就是在家看電視了,玩手機了。
  • 做事不愛動腦子的三大星座,真是讓人懷疑人生
    摩羯的人其實骨子都很懶,不愛動腦子去研究別人。所以他們有時候容易讓人覺得難以深交,並不一定都是防備心重。而是實在不確定某人是否值得完全信任,又不願意費腦筋去想什麼場合可以信任一個人,什麼場合下又不可以。所以乾脆在覺得對方可以完全信任之前,就選擇不要信任算了。
  • 孩子做了錯事不願意道歉怎麼辦?
    孩子做了錯事不願意道歉怎麼辦?這個問題特別有意思,很多的家長會問這個問題,特別是媽媽,會比較在乎這個問題。我打算從三個角度來講一下這個問題。做了錯事一定要道歉,聽起來是蠻有道理的,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卻並非如此。
  • 孩子遇事動不動就哭怎麼辦?心理學:父母警惕孩子的「縮殼心態」
    導讀:孩子遇事動不動就哭怎麼辦?心理學:父母警惕孩子的「縮殼心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遇事動不動就哭怎麼辦?心理學:父母警惕孩子的「縮殼心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動不動就哭,什麼辦法是最好的?
    孩子是家庭的小天使,對於每個孩子家長的教育方法都不同,而每個孩子的性格也都不一樣,有的孩子有著非常活潑的性格,而有的孩子卻比較內向,而且動不動就哭,對於這個問題家長非常擔心,擔心寶寶會養成不好的習慣,那麼孩子動不動就哭怎麼辦
  • 孩子動不動就亂發脾氣,媽媽怎麼辦?
    孩子動不動就亂發脾氣,媽媽怎麼辦?一不高興就大喊大叫;媽媽不同意就在地上打滾;誰勸也勸不住,不答應他就誓不罷休;……家有「暴脾氣」小孩,估計會讓媽媽非常頭疼。媽媽給他講道理,他不聽;媽媽耐心勸說,他根本不理;媽媽給他定規矩,他也絕不服從!無論是在超市、餐廳、車站等任何公共場合,他稍不滿意就大吼大叫、遍地打滾,勸都勸不住!
  • 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該怎麼辦?
    第三個星期的周二開始,她開始不願意去,從起床的那一刻就開始哭,一直哭到幼兒園門口,上樓梯是扶著牆走的。,媽媽不在身邊,什麼都和家裡不一樣對不對啊。 第2步,接納曲:你不習慣吃幼兒園的飯,也不想睡在幼兒園的床上,你不想玩遊戲不想交朋友,你只想抱著你的娃娃只想哭 ,這都正常,媽媽知道。 第3步,鼓勵曲:你能做到堅持上學,已經很了不起了,媽媽相信,有一天你會愛上幼兒園的。 這番話說完後,孩子也許會大哭,這是孩子被理解被接納後的情緒釋放,她的內心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原來媽媽知道我的處境,我的表現很正常。我有信心做到更好。
  • 如果孩子暫時不願意和父母說話怎麼辦?
    如果孩子暫時不願意和父母說話怎麼辦?>作為父母,我們可以做的四件事情:一:不帶判斷地去傾聽孩子四:承認孩子長大了,相信孩子有一些事情可以自己處理和解決,這樣比擔心要好得多。孩子暫時不願意和父母溝通,是因為這件事情讓他感覺不舒服
  • 終於開學了,孩子卻不願意上課了,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開學後,為什麼會出現不願意回學校的情況?樂不思蜀:由於太長時間沒有上學,孩子玩得太瘋了,留戀假期裡想吃就吃、想玩就玩的生活,不願意接受開學以後受約束的學校生活。家庭依賴:長時間待在家裡,周圍都是親人,生活上沒有什麼壓力,回到學校以後寫作業、看書都沒有家長陪著了,不適應這樣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