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懶了不願意動腦子,讓孩子獨立思考的4個步驟和方法

2020-08-08 新媽派派

接下來,我要教大家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我和孩子稍大一點的爸媽接觸中,很多人會說孩子太懶了,不願意動腦子,也不會獨立思考問題。

比如,孩子做事情的時候,總說「媽媽來,我不會」。不僅不願意動腦,也不願意動手,本來就會的也不想做,遇到一點困難就放棄,說多了還哭。

對於這樣的情況,我為你提供了一個引導孩子「獨立思考」的解決方案,各種性格的孩子都可以使用,希望能對爸媽們有所啟發:

第一步,及時回應孩子的求助
不論孩子提出什麼問題,你都要及時回應孩子的問題,讓孩子感受到爸媽的支持和鼓勵,這會增加孩子解決問題的信心。

從生理上講,3歲左右的孩子是「好問期」,對周圍的一切都很好奇,經常問這問那,腦子裡好像裝著十萬個為什麼。

有的問題在我們大人看來毫無邏輯,甚至感覺很無聊、很荒唐,但是這就是孩子大腦裡的世界,問問題也是孩子獨立思考的起點。

遇到這樣的情況,你要耐心地回答孩子的問題,並和孩子一起討論。如果積極回應了孩子的問題,會讓孩子得到滿足和自信,孩子就會有更多的問題,這些問題也都是孩子獨立思考的結果。

第二步,不要替孩子直接解決問題

當孩子說「媽媽來,爸爸來,我不會」時,你要非常平靜地蹲下來,微笑地看著孩子說「你想怎麼做呀?我們一起可以嗎?」

說完後自己不要動手,讓孩子來操作,你的提問就是希望孩子自己操作,如果孩子還不動手,你可以嘗試做一下,並問孩子「是這樣嗎?你也試試?」

孩子每操作一步,你都要給予鼓勵,並說「你怎麼 想到這樣做的,我怎麼沒有想到呢?」

在整個操作的過程中,通過反覆地提問激發孩子做事的興趣,引導孩子自己思考問題,也會讓孩子專注到做事情上來。

爸媽不要給孩子講道理,只和孩子分享做事情的過程和感受,讓孩子感受到成就感。不要說「喊什麼呀,自己不會動腦子想想呀」,這種責備會讓孩子沒有自信,更不願意自己去嘗試。

第三步,有效的提問能激發孩子思考

在第二步中,我們說到要反覆提問。因為孩子會為了找到問題的答案不斷思考,使孩子的大腦經常處於活躍狀態,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

我女兒小的時候,晚上我經常帶她去一個廣場玩,廣場的草坪上有很多的地燈,我就問女兒「你看這些燈像什麼呀?」女兒就會說「像天.上的星星,像螢火蟲」
這時我會和女兒比賽,看誰說的多,這些有趣的活動大大激發了孩子思考能力及想像力。
有效的提問有2個要點。

1.當孩子想說說不出來或表達不準確的時候,最多你可以給一些提示,但不要替孩子直接說出答案。

要給孩子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孩子自己整合語言,思考該如何表達。這樣不僅利於孩子思考,也能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一舉兩得。

2.多提開放性的問題,如「你覺得怎麼樣?」這也會激發孩子的思考。
不要使用封閉式提問,比如「是不是」這樣的問題,孩子只能回答「是」或「不是」。

對於孩子來說,獨立思考能力的發展.並不一定要用非常嚴謹的案例或者科學實驗來培養,生活中看似不經意的活動都會啟發孩子的思考,讓孩子勇於突破常規的想法,激發孩子的創新意識。

第四步,給孩子獨立的時間和空間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孩子對一個問題不停追問的較真樣子,感覺很可笑,還有些煩人,其實這就是孩子獨立思考的過程,你要給孩子時間和空間,當孩子沒有求助的時候,不要打擾孩子,做到關注但不打擾。

即便孩子的想法在大人看起來很好笑,你也要給予鼓勵,對孩子的創意表現出好奇和讚嘆。同時可以讓孩子說說自己的想法,在講述的過程中讓孩子重新梳理自己的思考邏輯。

四大性格孩子的引導注意點

讓孩子獨立思考的4個步驟說完了,接下去進入「四大性格孩子的引導注意點」版塊。

活躍型的孩子,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比較專注,不會受他人幹擾,但也不喜歡別人給的答案。

這類孩子喜歡自己思考,你要給孩子營造良好的思考氛圍,讓孩子安靜下來去獨立思考,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去學著傾聽別人的想法。

反應型的孩子,思維比較活躍,一件事會有很多想法,但是沒有主見,不太容易堅持自己的想法,更喜歡跟在別人的後邊,是一個很好的追隨者。

如果希望孩子有自己獨立的見解,你需要和孩子一起討論做事的方案,並陪伴孩子一起完成,讓孩子感受到自信,這樣就會讓孩子逐漸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接受型的孩子,喜歡安靜的思考,屬於慢熱型的,想好了再去做,不會貿然行動,表現得比較理性,很有主見,但是如果有人打擾就很容易放棄。

你要多鼓勵這類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需要太嘮叨,因為這類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你要做的就是給孩子空間,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多鼓勵,多肯定。

敏感型的孩子,也喜歡安靜思考,但往往拿不定主意。

這類孩子通常表現出「我要媽媽來,爸爸來」,特別依賴爸媽。你要多給孩子一些開放式的提問,但這個過程需要你陪著孩子一起做,並反覆給予鼓勵,讓孩子通過具體的事情和你的鼓勵,相信自己的能力。

這篇文章如果有質量,看完讓你學習了不少,請持續關注我們,一定讓你收穫不少。

相關焦點

  • 孩子不願意動腦子,怎麼辦?
    很多家長跟我說:老師,我家孩子可懶了,說一下動一下,不願動腦子,能找現成的,絕不動腦子,動腦子就像要他命一樣!我們今天就來分享下這個問題。很多孩子會主動學習,卻不會主動思考。主動學習和主動思考是有非常大的區別的。這樣的孩子,付出時間很多,但是成績卻一般。尤其是到了高中,需要主動思考解決的題越來越多,那些只會死做題的孩子,會很吃力。
  • 讓孩子獨立收拾玩具的4個步驟,附各類性格孩子不同指引方法
    這篇文章,我想講的內容是,如何引導孩子獨立收拾玩具。在我和爸媽的接觸中,不少爸媽都和我訴苦:「孩子每天玩具扔得滿屋子都是,告訴孩子玩具玩完後要放回原來的地方,他答應得好好的,可每次都不願意收拾。」你陪孩子做遊戲時,是不是也有這樣的苦惱呢?接下來,我準備了一個「自己收拾玩具」的解決方案,適用於所有性格的孩子,堅持以下4步,讓你家的孩子自己收拾玩具!
  • 育兒加油站 | 4個原則4個方法,引導孩子成為獨立思考的人
    4個原則,幫助孩子獨立思考家長堅持以下4個原則,有利於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這裡有個小貼士:「故事先行」,從孩子喜愛和熟悉的故事切入,用孩子喜歡的互動方式,比如小實驗啊,角色扮演啊,只要家長堅持不斷的嘗試和探索,總能找到讓孩子產生興趣的方式。
  • 孩子不愛動腦思考?心理學家:了解四大法則,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家長的親力親為中國式的父母習慣於包辦孩子的一切大小瑣事,愛得太寵溺,愛得太專制。很多父母對孩子都是百般呵護,事事包辦,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這樣看似是在愛孩子,其實是在害孩子。孩子因為動手少,動腦也會少,獨立思考的能力得不到鍛鍊,對孩子的學習沒有幫助,而且會大大減少孩子動腦思考的能力,讓孩子的思考能力下降。
  • 缺乏獨立思考的孩子,怎麼辦?
    孩子在專心畫畫時,家長在旁指手劃腳:這裡要用紅色,你這個都畫錯了...孩子正在寫作業,媽媽端杯水走進來,大聲呵斥:說了多少遍了,2+3=5!你怎麼不動動腦子?!從「不對!按照我說的做!」到「你怎麼不自己動動腦子!」
  • 在這4個方面越懶,孩子在將來會越容易成功
    主要是因為父母太勤快了如果大人勤了,孩子就懶了而大人「懶」了,孩子就會勤快了如果孩子勤快了,孩子就有了成功的基礎因此>只要孩子一做錯,就立馬提醒改正這樣是不利於孩子獨立思考的家長在輔導孩子的學習上,不要太勤於指導要學會發現哪些是孩子能做=20哪些是需要孩子獨立思考的哪些是他能力達不到而需要幫助的從而有重點有原則的去輔導孩子三,懶於嘮叨,讓孩子多做少說,學會自己動手能力有的父母為督促孩子學習
  • 讓孩子獨立如廁的4個步驟,超詳細
    當你的孩子有以下表現中的1個或多個時,你就可以開始對孩子進行如廁訓練了:1.孩子開始在固定的時間,有規律的大小便;2.睡覺醒來你開始發現尿布沒有溼掉;3.孩子想大小便時,會拉著你去衛生間或開始告訴你;4.孩子開始拒絕使用紙尿褲,並關注自己的性器官。
  • 大腦天生就很懶?掌握這4個方法,讓孩子擁有「最強大腦」
    導讀:大腦天生就很懶?掌握這4個方法,讓孩子擁有「最強大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大腦天生就很懶?掌握這4個方法,讓孩子擁有「最強大腦」!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不再「人云亦云」勇於表達自己的三個方法
    很多家長經常向孩子灌輸「多讀少說,厚積薄發」的觀念,要求孩子多聽多看多吸收,少說。這種理念教育出來的孩子大多缺少獨立思考的創新精神,容易人云亦云。那麼,究竟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培養孩子擁有獨立思考,形成獨立人格的能力呢?我想很多家長都和我有著相同的疑問吧!
  • 「懶媽媽」帶出的娃更優秀!孩子這5個優勢,「勤媽媽」羨慕不來
    但是對於孩子而言,其實,「懶媽媽」更有助於孩子儘早的獨立,發展獨立的人格和自信,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在媽媽包辦下長大的孩子,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自理能力極其差勁。懶媽媽善於放手讓孩子去做,不管做得好不好,起碼得到了鍛鍊,做得多了自然會做得好。媽媽太勤勞,孩子會有很強烈的依賴性。孩子想要一個東西,你不去給他弄,他自己就會想辦法去弄,比如,搬個凳子踩上去等等。如果你」懶「了,你的孩子動手能力就會提升。
  • 孩子遇事就喊「媽」,不思考就放棄,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其實,有這種困擾的家長不在少數。在網上看到一個媽媽為了教育兒子,不遇事就喊媽,專門寫了一個「條約」的新聞。在這個「條約」上列了很多條生活和學習上的小事,告訴兒子遇到問題先學會自己思考解決。不少家長在看到這個條約之外,紛紛表示:「實在是太真實了!」、「我要把這個列印出來給孩子看。」
  • 孩子不願意動腦思考,寓教於樂,我用象棋理論及實戰培養教育孩子
    我兒子有個毛病,用老師的話說就是這孩子基礎知識都還可以,有能力,就是不願意動腦,有時也喜歡耍小聰明,愛貪玩,是個好苗子,成績中上等徘徊,要好好培養,進前十不成問題。不管老師是真的賞識還是鼓勵,總之承蒙貴言,做父母的都得感謝。其實我也知道,這孩子就是貪玩,不肯動腦筋,樹小容易扶直,樹大難得扳彎,所以我總是叫他動腦思考,別讓大腦這個&34;生鏽了。
  • 媽媽越懶,孩子越優秀?信你個鬼
    而且懶媽媽真的就一定能培養不出勤快自立的孩子嗎?不太可能!「懶」,兩個人誰都不願意勤快一點。不急,做個「懶媽媽」也是可以的,關鍵是做哪一種「懶媽媽」,只要找準懶惰密碼,就能養出能幹的孩子。他嫌麻煩,露出不耐煩的神色,我不理睬,只顧在旁邊「指手劃腳」地指導一番,看我如君子般「動口不動手」,他不得不耐著性子包書皮。如果我為了圖快省事,幫他包完,那麼他永遠也包不出第二個 更好的書皮。
  • 孩子隨波逐流,沒主見?心理學家: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很重要
    詢問了保姆之後才知道,平時李可寫作業大多數是從網上抄答案,很少會自己動腦子寫。很多家長也發現了這個現象,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做一個有原則和底線的人。需要獨立思考的原因1.避免從眾其實我們大家在上學的時候也曾經在做作業的時候或者考試的時候抄其他同學的答案,也會出現現自己明明做對了,但看其他人的答案而改錯。
  • 培養獨立閱讀思考的語文能力,不靠親子閱讀,靠4個步驟就能達成
    如何才能培養獨立閱讀思考的語文能力呢?其實也不靠親子閱讀,4個步驟,家長照著做,就能達成。 1、 尊重孩子,給孩子選擇閱讀的權利我們很多家長在閱讀這件事上,都不尊重孩子。小學階段,家長要根據老師的建議,選擇書單,給孩子買書。中學階段,家長時刻關注孩子,什麼類型的書不能看?
  • 司蒂姆培養會獨立思考的孩子
    現代社會觀念不同於古代的封建思想,在現代人們普遍會喜歡一個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一個人而不是一個逆來順受隨波逐流的人,是否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決定了他是否平庸與成功。不會獨立思考的人通常也不善於自己解決問題,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會選擇求助於別人。相反的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則會選擇主動去解決遇到的問題。那麼如果你是用人公司的老闆你會選擇什麼樣的人呢?
  • 媽媽在這4點越懶,孩子未來越成功
    勤和懶是一對矛盾體,是互相牽制、相輔相成的。大人勤了,孩子就懶了;大人「懶」了,孩子就勤了。如某個生詞不知道什麼意思,他為了圖省事,來問我,我叫他自己查字典,為了完成作業,他不得不一個筆劃一個筆劃地查。過後,我在思考他不愛查字典的緣由,原來是對部首查字典不夠熟練,往往查一個字要費老半天時間,要查的生字多了,別說孩子,大人也覺枯燥。於是我想了個辦法,和他玩查字典比賽,列出生字,看誰查得快,我故意輸給他,贏了的他興趣盎然。
  • 媽媽在這4點越懶,孩子未來越成功!
    為他忙前顧後,然而孩子卻不領父母的「勤」,依然我行我素,成績並沒有太大的起色,自己倒累得心力交瘁,孩子的成績與自己付出的勞動不能成正比。究其原因,我認為根源還是出在父母自己身上。由於父母太勤勞,反而養成了孩子的惰性,由於太關注他的學習,他反而變得沒有責任感和自覺性,學習目標不明確,以為是為大人學的,對大人產生依賴性。
  • 孩子不愛說話,就是性格孤僻?這可能是孩子在獨立思考
    孩子們從小就可以獨立思考。儒家思想:一天三遍檢查我的身體。只有新發現才能取得進步。著名作家巴金是一個喜歡突破思維並獨立思考的人。他以獨特的思維接連寫作,因此獨立思考對孩子們非常重要。①只有孩子獨立思考時,他們才能獨立。從出生到有意識的各個階段都伴隨著父母。父母的教,、經驗和鼓勵使這種環境成為溫室。如果在溫室中栽培了太久的花朵,一旦離開溫室,將很難生存。
  • 如何培養一個獨立思考的孩子?
    當孩子遇上困難時,父母常常不加思索就幫孩子把困難解決了。慢慢地,當孩子再遇上困難時,自己也不願意思考,就指望父母的幫助。長此以往扼殺了孩子的思考能力,更談不上解決問題的能力了。2、一個大學老師的抱怨半年前,有位大學講師抱怨說:現在的學生,真叫人很無語。她曾帶著幾名學生去校外參加社會活動,途中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