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蒂姆培養會獨立思考的孩子

2020-10-24 教育創業幫

現代社會觀念不同於古代的封建思想,在現代人們普遍會喜歡一個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一個人而不是一個逆來順受隨波逐流的人,是否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決定了他是否平庸與成功。不會獨立思考的人通常也不善於自己解決問題,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會選擇求助於別人。相反的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則會選擇主動去解決遇到的問題。那麼如果你是用人公司的老闆你會選擇什麼樣的人呢?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後者吧。

那麼究竟是什麼造成了人們不會獨立思考呢,法國思想家讓-雅克·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寫道:「強力造出了最初的奴隸,他們的懦弱則使他們永遠當奴隸。」「奴隸們在枷鎖之下喪失了一切,甚至喪失了擺脫枷鎖的願望;他們愛他們自己的奴隸狀態,有如尤利塞斯的同伴們愛他們自己的畜生狀態一樣。」雖然現在奴隸制度已經距離我們非常久遠了,但如果將這個理念帶入到現代的社會中,那些不會獨立思考的人又未嘗不是思想的「奴隸」呢。

其實造成人們不會獨立思考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我們甘心受人保護;另一個原因是有人希望我們受到他們的監護。對於第一種人他們往往缺乏自信心,感覺自己沒有安全感,一旦他們擁有了能力與自信心那麼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會不甘被別人保護了。對於第二種人,他們往往會擁有掌控力或者控制力非常強的家長。他們的家長對於他們的監護過於嚴格也導致了在從小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是畏手畏腳,從根本上來講造成孩子成為第二種人的原因實際上是一種家長對孩子教育方式上的錯誤。

司蒂姆也發覺了社會上的這些教育問題,現在國內社會上普遍有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教育觀念,孩子在成長得過程中缺少父親的陪伴,更多的孩子與母親比較親近,孩子在缺少父愛的環境中成長會產生一些軟弱、膽小、抗壓能力差,甚至自卑的心理。針對國內孩子普遍擁有的這種現狀,司蒂姆提出了發展「雄性教育」的理念,通過全男性教師的陣容在授課過程中與孩子進行互動和交流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親」的教育,讓孩子的逆商(AQ)、情商(EQ)、膽商(DQ)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今年一位7歲的小學員在母親的陪伴下加入了司蒂姆的大家庭。在加入大家庭之初這個孩子的性格比較內向,而且不太愛與同學講話。加入司蒂姆後老師非常注重與他的溝通與互動,當這位小學員遇到困難的時候老師便鼓勵他試著與身邊的小朋友們一起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半年左右的時間孩子從以前的性格懦弱,不敢說話逐漸變得開朗起來,而且也開始更加願意與他人溝通。這樣的轉變在司蒂姆的學員中並不是個例。

司蒂姆於2016年5月建立,2019年3月司蒂姆開啟了加盟模式。2019年4月司蒂姆第一家直營店——長春司蒂姆兒童手創俱樂部迎來了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及吉林省省長景俊海的國家及省市領導的親臨參觀。截止到2020年10月經過一年半的擴張司蒂姆已經擁有超過110家線下門店,從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最遠的的到達新疆、西藏,司蒂姆線下門店遍布全國26個省市自治州(區/縣),目前司蒂姆註冊會員已經超過24000名,在全國已經舉辦超過3200場主題活動,超過100000中小學生參與活動。

相關焦點

  • 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思考,是智慧的源泉。一個人如果不會獨立思考,即使成績優異,走向社會,也永遠只能走在別人後面,依靠著別人做事。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這樣的毛病,一定要提醒孩子改正,否則孩子可能會發展成一個人云亦云的人。只有善於獨立思考的人,才有可能取得卓越非凡的成就。 德國數學家高斯,是近代數學奠基者之一,在歷史上影響之大,可以和阿基米德、牛頓並列,有"數學王子"之稱。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
    如果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會善於發現問題,能夠通過思考、分析找到答案,才會取得好的學習成績。而孩子長大後,因為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和品質,他的視角會比別人寬廣,思維也會更加縝密。因此,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將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機遇,更容易擁有成功的生活和事業。
  •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教育孩子成為一個獨立思考的人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引導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慢慢成長成為一個獨立思考的人,而不是按照我們自己所想的,按照我們的思考方式,書寫出我們所期盼的答案,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會善於發現問題,能夠用自己所能理解的方式去找到答案
  • 娃獨立思考能力欠缺?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呢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思考是一種樂趣,也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關鍵。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很多小孩子真的是將「不懂就問」發揮得淋漓盡致。很少會思考這道題該怎麼做,這件事情該怎麼解決,甚至有時候不管會不會都去問。要知道思考是智慧的源泉,一個不懂得獨立思考的人走在社會上更多的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自從參加了工作,我發現往往都是能「拿主意」解決問題的人往往會比埋頭苦幹、死用功的人掙的錢多,並且更能為社會創造價值。所以「獨立思考能力」已成為學校視為教育孩子是否成功的標準之一。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呢?1、 讓孩子學會下棋。
  • 孩子不愛動腦思考?心理學家:了解四大法則,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家長的親力親為中國式的父母習慣於包辦孩子的一切大小瑣事,愛得太寵溺,愛得太專制。很多父母對孩子都是百般呵護,事事包辦,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這樣看似是在愛孩子,其實是在害孩子。孩子因為動手少,動腦也會少,獨立思考的能力得不到鍛鍊,對孩子的學習沒有幫助,而且會大大減少孩子動腦思考的能力,讓孩子的思考能力下降。
  • 孩子遇事就喊「媽」,不思考就放棄,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在這個「條約」上列了很多條生活和學習上的小事,告訴兒子遇到問題先學會自己思考解決。不少家長在看到這個條約之外,紛紛表示:「實在是太真實了!」、「我要把這個列印出來給孩子看。」但很少有家長思考「孩子不會獨立思考、遇到問題就喊媽」這種情況是怎麼出現的。
  • 一道「奇葩數學題」引發的思考: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如何培養?
    02、缺乏獨立思考的孩子只能人云亦云在現實中,很多父母也會對孩子說:「你不聽話就不要你了」「只要你聽話,爸媽再苦再累也值得」,於是一個又一個孩子為了成為「聽話」的孩子,寧願收起自己獨立思考的翅膀,生怕自己有一點「越界」的行為,會被父母判定為「不懂事」。英國劍橋大學迪博諾教授說:「一個人很聰明或智商很高,只說明他很有創造的潛力,但不能代表他很會思考。
  • 獨立思考,培養孩子獨立性,助力孩子實現人生的夢想
    有了自己思考的能力,在遇到困難時才能更好的去解決。父母要把握好度,孩子能自己幹的事情,就儘量讓孩子自己去做。不僅鍛鍊孩子的動手、動腦的能力,還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的能力。而孩子形成的這種獨立思考的能力,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非常重要,父母應重視。當孩子獨立完成了自己的小目標,父母應及時鼓勵,必要的時候可以加以獎勵,用來強化,效果會更好。
  • 《讓孩子學會思考》:獨立思考能力,是家長可以教孩子最重要的事
    他正在努力的回憶著,沒想到媽媽卻一把打斷他,把剛剛削好的蘋果拿到了孩子面前,催促著東東趕緊吃點水果。東東是一個願意獨立思考的孩子,可是他的獨立思考卻一次又一次的被媽媽打斷。《讓孩子學會思考》的作者都是執業臨床心理醫生,其中一位是非常有名的治療師,另一位則是著名大學的副教授。在他們的工作過程中,發現越來越多的家長都會有意無意的幹涉孩子的思考,所以才寫了這本書,等於手把手的教大家如何幫助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 娃獨立思考能力欠缺?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
    21世紀的孩子們可以說是非常幸福的,沒有什麼壓力,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導致許多孩子依賴性很強,什麼都依靠父母包辦,獨立生活能力非常弱。而追究其原因,導致孩子獨立性差的罪魁禍首還是來自於父母的錯誤教育方式,過度的溺愛孩子,孩子也認為理所當然。娃獨立思考能力欠缺?
  • 孩子隨波逐流,沒主見?心理學家: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很重要
    很多家長也發現了這個現象,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做一個有原則和底線的人。需要獨立思考的原因1.避免從眾其實我們大家在上學的時候也曾經在做作業的時候或者考試的時候抄其他同學的答案,也會出現現自己明明做對了,但看其他人的答案而改錯。
  • 讓孩子多動動腦筋,讓他學會獨立思考
    我們年輕的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能夠望子成龍,雖然我們都很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在很多時候通常都會給孩子多多的買一些有關智力的玩具,或者是一些拼圖,七塊板之類的,當然買這些東西的時候那是又經濟又實惠。對孩子的智力開發也是有一定的用處的,這倆孩子這麼雪畫片的時候,在剛開始的時候他並不怎麼會,但是在我和對孩子的幫助下,並且讓他慢慢的學會獨立思考,讓他學會動腦筋。對他的智力也是有一定的好處的。
  • 從小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與獨立思考,賦予孩子無限可能
    很多時候,父母認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就一手包辦孩子的一切,任何事情都不跟孩子商量直接做決定。其實,這是錯誤的。對於孩子,父母應該給孩子自我成長的空間,適當放些自由,讓寶寶去自我成長與自我發展。換句話來說,父母可以在早期教育時期去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與獨立思考能力,賦予孩子無限的可能,但不能強制性的要求孩子去學習其他技能。
  • 要求孩子「聽話」會扼殺獨立思考嗎?不一定,傾聽能力同樣重要
    「聽話」不該是要求孩子無條件順從,孩子要懂得獨立思考。要求孩子無條件順從的「聽話」是抹殺孩子獨立性的,這要反對。但讓孩子不聽話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矯枉過正了。我們真正想要的,是孩子有主見、不盲從、有個性,遇事有自己的判斷,這叫獨立思考。
  • 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獨立思考這種能力指的是,它不僅僅是現在看起來孩子明白自己要什麼,然後決定自己做什麼,而重要的就在於說他自己將來能夠知道要什麼,怎麼要,要得到和要不到會怎麼樣,他可以決定自己的人生。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 孩子不愛說話,就是性格孤僻?這可能是孩子在獨立思考
    兒童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表達自己,例如使用身體動作和面部表情,但是當他們不選擇說話時,他們會選擇另一種方式,因此這並不意味著該孩子會退縮。相反,它表明孩子喜歡思考問題。②孩子不喜歡說話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的語言能力較弱。許多孩子沒有很強的語言模仿能力,無法與成年人正常快速地交流,因此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在父母眼中變得「不說話」,但是這僅適用於成人,實際上並沒有撤回。
  • 缺乏獨立思考的孩子,怎麼辦?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一遇到困難就喊媽的習慣?一、過度指導,破壞孩子的獨立思考孩子坐在地上,專注而認真的搭著積木,但是怎麼搭都搭不好,但是孩子沒有放棄,一遍一遍的嘗試,媽媽走過去:寶貝,不對,不對,應該是這樣的!
  • 父母從三個方面下手,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正如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所說:「學會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比獲得知識更重要。」他還說:「不下決心培養思考習慣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樂趣。」父母要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認清世界,體味人生,思考自己的未來。人的思考能力是自己唯一能完全控制的東西,沒有正確的思考,就不會有正確的行動。那些成大事者都養成了勤於思考的習慣,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讓問題成為人生的難題。
  • 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愛因斯坦少年時代就是個愛思考的孩子。他14歲時已經能自學幾何和微積分。在自學中一遇到困難,他總是仔細琢磨,反覆思考,實在想不明白才向別人請教:「給我指個方向吧!」但是不等別人開口,他就提出要求:「別把答案全部都告訴我,留著讓我思考!」自牛頓力學提出之後,該學說超過兩個世紀都無人懷疑,而愛因斯坦讀中學時已經敢於向這一經典理論發起挑戰,結果創立了著名的相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