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會思考》:獨立思考能力,是家長可以教孩子最重要的事

2020-12-14 BaBa很忙

美國的達林·斯威特蘭和羅恩·施託爾伯格合著的《讓孩子學會思考》封面上有這樣一句話:"家長能教的最重要的事兒"。

這無疑引起了人們的思考,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培養出信心十足、獨立自強勤於思考的孩子尤為重要,只是很多家長並沒有太過在意。

東東正在饒有興趣的搭積木,到了最後關鍵的時刻,他似乎有些猶豫,不知道應該是用圓頂還是用三角頂。

一旁的媽媽看了他很長時間,直接拿了一個黃色的三角頂放在了東東搭的積木上,告訴東東房子都是三角頂。

可是東東卻有些疑惑,因為他明明在繪本上看過很多圓頂的建築物,似乎比三角頂的更漂亮。

他正在努力的回憶著,沒想到媽媽卻一把打斷他,把剛剛削好的蘋果拿到了孩子面前,催促著東東趕緊吃點水果。

東東是一個願意獨立思考的孩子,可是他的獨立思考卻一次又一次的被媽媽打斷。

因為在媽媽看來尤其讓孩子冥思苦想,不如直接幫他們選擇一個答案,這樣孩子不至於那麼苦悶,而且他們為孩子所做的決定也能直接達到成功的終點。

只是家長沒有想到的是,這恰恰剝奪了孩子主動思考的能力。

《讓孩子學會思考》的作者都是執業臨床心理醫生,其中一位是非常有名的治療師,另一位則是著名大學的副教授。

在他們的工作過程中,發現越來越多的家長都會有意無意的幹涉孩子的思考,所以才寫了這本書,等於手把手的教大家如何幫助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無意識的陷入家長陷阱,這會讓他們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遇到很多阻礙,無法正確的教育好孩子。

01常見的家長陷阱有哪些?

1、解救陷阱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很多困難,這其實正是對孩子的一種磨練,每當他們依靠自己的力量戰勝困難時,對他們而言便是一次巨大的進步。

但是有很多家長卻總是見不得孩子"受苦",他們一旦發現孩子遇到了阻礙,便會對孩子進行解救,讓孩子及時擺脫困境。

這自然會導致孩子產生依賴性,漸漸的他們會放棄努力,因為他們知道,父母永遠會在自己的身後為他們保駕護航,關鍵時刻更是會身先士卒

2、壓力陷阱

孩子的壓力有一部分是源於自己,更多的部分則是源於父母。現在的父母最喜歡男拿孩子進行比較,他們會刻意忽視自己孩子身上的優點,甚至拿孩子的缺點和他人的優點相比。

當發現別人家的孩子更優秀時,便會不停的指責孩子,從而讓孩子背上壓力。

3、火速陷阱

父母為了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對他們的要求往往是有求必應,而且會以最快的速度去滿足,捨不得讓孩子等待一分鐘。

但是眾多的實驗證明,延遲滿足將對孩子的發育更有利,父母可以滿足孩子,但是在時間上要把握分寸,火速滿足只會讓他們掉進陷阱,助長孩子的囂張氣焰。

4、給予陷阱

現在的父母經濟收入都有所提高,所以在孩子身上的花費也是非常捨得。

他們會不停的給予孩子,只要別人有的東西,自己孩子也一定要有,並不會去管這些東西是不是孩子真的需要的。

也許這真的是有錢任性,但是對孩子而言,卻無法從中得到絲毫的進步。

5、陷阱

這當然並不是指父母真的有罪,而是指因為各種原因,父母平時疏於對孩子的陪伴,這會讓父母的心裡很不舒服,覺得對孩子有所虧欠。

於是他們會想用其他的辦法去滿足孩子,但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並不是玩具,而是父母能夠抽出時間陪伴自己,所以身陷負罪陷阱,父母給予孩子的往往不是孩子想要的。

02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1、笑著面對困難

很多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都會感到沮喪,這時家長便會自然而然的上前拉他們一把,很快孩子就會破涕為笑。

但是家長卻沒有考慮過他們能夠陪伴孩子多久,如果總是替孩子解決所有的困難,那麼以後孩子將如何面對生活呢?

父母應該讓孩子學會笑著面對困難,也許在尋求解決的過程中孩子會碰壁,但是只要他們堅持不放棄,願意開動腦筋去思考。

那麼在孩子的勇於嘗試之下,很容易形成好的思維模式,這會讓教育事半功倍。

2、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

孩子是家庭中的一份子,可是很多父母卻習慣性的把孩子保護起來,不讓他們動手參與家庭中的任何事情,這很容易讓孩子變得自私自利,沒有責任感。

只有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讓孩子多考慮對方的處境,他們才會學會尊重他人,為他人著想。

3、教會孩子自食其力

即便再有權勢的父母,也無法保證能夠庇護孩子一生,與其被動地依靠他人,父母不妨培養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

當然這並不是一個輕鬆的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卻會收穫很多,這些都會變成孩子的財富,伴隨著孩子的一生。

4、讓孩子學會等待

在棉花糖實驗中,那些願意等待的孩子,最終得到了兩顆糖,而那些不願意等待的孩子,卻只能吃到眼前的一顆糖。

若干年後,實驗者對這些孩子進行了追蹤,發現那些願意等待的孩子,往往會有更高的成就

因為在等待的過程中,孩子可以觀察,可以思考,這自然會為他們的成功奠定基礎。

5、過程重於結果

相信在很多人的眼裡,結果才是最重要的,過程可以忽略不計。但其實對於孩子而言,過程這是他們積累經驗的一種途徑。

如果孩子願意真正的投入到一件事情之中,那麼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這份體驗都是他們親身經歷的,是他人無可替代的。

這樣的收穫會讓孩子的很多能力得到提高,又何嘗不是一種成功?把獨立思考的機會還給孩子,這樣他們才會更優秀。

相關焦點

  • 《讓孩子學會思考》:獨立思考能力,是父母可以教孩子最重要的事
    我在他大約3歲左右開始,有意識地增加讓他自己思考的機會。對我來說,善於思考的品質太重要了。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一輩子陪著孩子,孩子們終究需要自己去面對、處理很多事情。與其到那個時候再去後悔,不如早點培養他自己思考的能力。 最近看的一本書,更是加深了我對這件事情的認同和理解。
  • 家長喜歡包辦?娃獨立思考能力欠缺?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呢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思考是一種樂趣,也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關鍵。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很多小孩子真的是將「不懂就問」發揮得淋漓盡致。很少會思考這道題該怎麼做,這件事情該怎麼解決,甚至有時候不管會不會都去問。要知道思考是智慧的源泉,一個不懂得獨立思考的人走在社會上更多的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 怎樣教孩子獨立思考?三大法寶奠定思考能力基礎,越早知道越好
    獨立思考是一個人最寶貴的思維能力小C缺少獨立思考能力,跟童年早期父母過於包辦、保護和控制有關。與其說是小C不會思考,不如說是父母剝奪了小C獨立思考的機會。那麼,父母該怎麼做呢?探究思考是一個自信、自主的大腦行為,相信自己能夠打破無知和所知之間的壁壘。如果你想要獨立思考能力的孩子,那就首先培養自信,給他們自主挑戰的機會。
  • 蘇格拉底「助產術」教育法,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家長從此不煩惱
    雯雯有一次問我關於如何提高孩子主動學習能力的問題,我跟她講了一個故事:在一個貧困的山區,有個著名的作家在那裡當老師,他每次教孩子學習的時候都會教孩子先單獨練一遍課文,很多孩子在念課文的時候都會念錯一些錯別字,可是老師並沒有指出來。
  •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因此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很重要。其實不是孩子不會思考,而是父母沒有給他們思考的機會,你是否給過孩子思考的機會?如果不能確定,就好好審視一下自己,爭取把孩子培養成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一個善於獨立思考的孩子,才能品嘗到豐碩的果實。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這句話充分說明了思考的重要性。
  • 教孩子寫作文,先教她學會獨立思考
    孩子寫作文費勁,讓做家長的頭疼。教吧,問題是怎麼教?教什麼?見效最快的是寫套路作文,給一個固定的思路,像理科的公式那樣,套進去就完事大吉了!然而捷徑也是短路,走不遠的。想要孩子學會寫作文,從不發愁到寫得好,就要教會孩子觀察與思考,有了自己的思想,孩子才算會寫文章,才能在寫作的路上走得更遠!
  • 那些學會獨立思考的孩子都...
    一堆補習培訓班席裹挾著孩子和父母,然而育兒焦慮的父母在為孩子鋪就填鴨式教育的同時,卻也難免遇上這樣的情況:孩子遇到問題不動腦筋,開口就問媽媽「怎麼辦」「來幫我」....其實,出現這些問題不能怪孩子偷懶、不用心,要看到背後的根本原因:即孩子的思考能力出現了欠缺。思考能力,往往指的是一個人在生活中,學習中遇到問題時,想到的解決思路。
  • 《讓孩子學會思考》:告別5大家長陷阱,3招教你放手讓孩子獨立
    在《讓孩子學會思考——家長能教的最重要的事》一書中是這麼解釋的:家長陷阱是指家長抑制不住為孩子排憂解難的衝動,挺身而出解救他們的情況。」陷入「家長陷阱」的家長喜歡賣力的替孩子解決困境或者困難,救孩子於水火當中。兩種類型的家長實際上都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
  • 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思考,是智慧的源泉。一個人如果不會獨立思考,即使成績優異,走向社會,也永遠只能走在別人後面,依靠著別人做事。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這樣的毛病,一定要提醒孩子改正,否則孩子可能會發展成一個人云亦云的人。只有善於獨立思考的人,才有可能取得卓越非凡的成就。 德國數學家高斯,是近代數學奠基者之一,在歷史上影響之大,可以和阿基米德、牛頓並列,有"數學王子"之稱。
  • 如何:《讓孩子學會思考》一生受用不盡的能力,是每個家長的責任
    《讓孩子學會思考》這本書,將帶領我們探討這個問題,家長能教會孩子重要的事就是從小培養孩子們獨立思考的能力,戰勝困難的毅力,超越自我的心態。一、家長陷阱你上鉤了嗎?以上事情家長都替孩子做過,就說明你已經掉入孩子陷阱裡了,如何解救自己的孩子,才是你當前需要考慮的事。相信每個家長都贊同,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日常瑣事,應該仍然讓孩子獨立完成,這樣有利益孩子健康成長。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所以「獨立思考能力」已成為學校視為教育孩子是否成功的標準之一。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呢?1、 讓孩子學會下棋。下棋可以鍛鍊孩子的判斷能力,在對局中判糨先走哪個再走哪個?哪一方佔優,自己這一方有沒有危險等等,每一步都需要精準的判斷,在這期間正好鍛鍊了孩子的專注力,又鍛鍊了孩子的思考能力。
  • 孩子隨波逐流,沒主見?心理學家: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很重要
    對於保姆來說,不是自己的孩子一般也不會教育李可,只要做完作業就好了。可是父母卻非常的生氣,父母知道在現在的社會獨立思考的重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這樣墮落的生活。之後,夫妻雙方放下了很多手頭上的工作選擇多陪伴教育孩子,辭掉了之前的保姆。
  • 家長喜歡包辦?娃獨立思考能力欠缺?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
    21世紀的孩子們可以說是非常幸福的,沒有什麼壓力,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導致許多孩子依賴性很強,什麼都依靠父母包辦,獨立生活能力非常弱。而追究其原因,導致孩子獨立性差的罪魁禍首還是來自於父母的錯誤教育方式,過度的溺愛孩子,孩子也認為理所當然。娃獨立思考能力欠缺?
  • 孩子不愛動腦思考?心理學家:了解四大法則,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家長的親力親為中國式的父母習慣於包辦孩子的一切大小瑣事,愛得太寵溺,愛得太專制。很多父母對孩子都是百般呵護,事事包辦,不讓孩子做任何事情,這樣看似是在愛孩子,其實是在害孩子。孩子因為動手少,動腦也會少,獨立思考的能力得不到鍛鍊,對孩子的學習沒有幫助,而且會大大減少孩子動腦思考的能力,讓孩子的思考能力下降。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學會放手,讓孩子獨立思考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一書中提出的「我能解決問題」法,就能教會孩子如何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的技巧。這是一本教育孩子的書,但不同於其它教育類書籍,它不會告訴孩子應該做什麼或者如何做,而是通過對話、遊戲和活動等獨特的方式教孩子自己學會怎樣解決問題,如何處理與朋友、老師和家人之間的日常衝突
  • 「獨立思考」能力需要培養,家長若不重視,小心孩子「隨波逐流」
    因為對於他人提出的不同想法,嬌嬌沒有自己的獨立判斷的能力,也不會獨立思考。不會獨立思考的具體表現獨立思考,是作為一個人應該具有的最基本的能力。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在很多事情上,都會受他人所影響。那麼,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具體表現是什麼呢?
  • 孩子遇事就喊「媽」,不思考就放棄,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其實,有這種困擾的家長不在少數。在網上看到一個媽媽為了教育兒子,不遇事就喊媽,專門寫了一個「條約」的新聞。在這個「條約」上列了很多條生活和學習上的小事,告訴兒子遇到問題先學會自己思考解決。不少家長在看到這個條約之外,紛紛表示:「實在是太真實了!」、「我要把這個列印出來給孩子看。」
  • 一道「奇葩數學題」引發的思考: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如何培養?
    智力和思考的關係,好比一輛汽車和司機駕駛技術的關係,你可能擁有一輛很好的汽車,但如果駕駛技術不好,同樣不能把車開好。相反,你儘管開的是一輛舊車,但駕駛技術很好的話,照樣可以把車開好。很顯然,智商高和會思考之間畫了不等號。」而李開復先生也曾經介紹自己的育兒經驗時說過:「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太乖,相反地,我希望他們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做最乖的小孩,絕非是我培養小孩的目標。」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
    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小孩學習的關鍵。家長應引導小孩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子現場】 一個小孩子正在寫數學作業,看見最後一道數學題自己不會做,急忙喊:「媽媽,快來幫我的忙,這道題我不會做了!」父母要抓住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訓練孩子的思路,引導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自己思考,並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 學會欣賞孩子的「傻」問題,這是啟發思考能力的關鍵
    讓孩子在生活體驗教育中學會思考,擁有多元智慧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學會的就是獨立思考的能力,作為父母應該照顧他們的衣食住行,但是在此基礎之上,還應該讓孩子學會自己處理問題,只有這樣才算是真正的成長。家長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教會他們如何思考,現在的生活物質條件豐富,大多數的家庭都不缺吃少穿,甚至一些超出目前經濟情況的條件也能達成,可以說孩子生活在目前來講最好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