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記者日前從第三方檢測機構優恪網獲悉,德芙絲滑牛奶巧克力在德國實驗室中被檢出礦物油成分——礦物油飽和烴(MOSH)或聚烯烴低聚飽和烴(POSH)。檢測結果顯示,礦物油含量超大幅偏高(C17~C35的MOSH/POSH含量大於4毫克/千克)。
德芙絲滑牛奶巧克力被檢出礦物油含量「超大幅偏高」,可能會給肝臟、脾臟及淋巴結等器官造成損害。不僅如此,德芙另一款原粒榛仁、巴旦木及葡萄乾巧克力就曾被檢出偏高的礦物油成分——MOSH和MOAH(礦物油芳香烴)。而據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認為,礦物油芳香烴(MOAH)對身體的危害還不能完全確定,但其中可能含有可致癌的多環芳烴。
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指出,礦物油可用於發酵工藝、糖果等的加工工藝中,但並沒有規定具體的限量要求。不過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BfR)建議,從包裝遷移到食品中碳鏈長度介於C17~C20之間的MOSH遷移量應該控制在4毫克/千克以內。 那麼德芙巧克力被檢出礦物油含量「超大幅偏高」,這值得引起警惕與高度重視。
網絡配圖
食品安全無小事,而德芙巧克力是知名品牌,深受消費者喜歡,如在國內,德芙就有很多忠實的消費者,比如有些人還將德芙當成了日常零食,經常食用。如果德芙巧克力對身體能造成傷害,受到影響的消費者將有很多,而且很多消費者並不知道德芙可能對身體有哪些不利影響。
多虧德國實驗室實驗室檢測出來。這也不免讓人質疑:為何這一問題在德國被檢查出來,而這些存在礦物油含量「超大幅偏高」的德芙巧克力在國內也賣,國內的質監部門為何沒有檢測出來呢?
有專家指出,礦物油不能被人體吸收、消化,但其攜帶的多環芳烴類等有害物質可能會進入到血液系統,誘發細胞突變。所以其建議兒童儘量不要食用含礦物油成分的食品。但國內消費者對此並不知情。雖然我國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並沒有規定糖果中礦物油的具體限量要求,但對於德芙存在的這些食品安全隱患,要能引起充分重視,國內相關部門要能對此進行專業而權威的檢測與評估。
如果這些巧克力確實對身體有一定的危害,要能有相應的應對之策,如是否可以考慮讓德芙召回這些有問題的巧克力,或是如果問題不大,是否應在這些巧克力上註明礦物油的實際含量,或註明哪些群體不宜食用,或是不宜多食用等等,以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保護好消費者的健康權。
馬上就快到了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如何保護好消費者權益,不僅要打擊假冒的「李鬼」,還要打擊不稱職的「李逵」,要以最嚴格的標準去要求,這才能做到盡職盡責,才對得起公眾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