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卡儂為何能成為運動品牌的翹楚?

2020-12-20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江蘇商報

迪卡儂被稱為體育界的「宜家」,電商盛行的年代,它的實體卻能穩步增長,全球一年營業額超800億,國內就達105億。目前在全世界擁有超1300家門店,成為運動品牌的翹楚

在迪卡儂之前,中國體育用品行業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是李寧、安踏這樣的製造商,從設計、生產到經銷商渠道一手搞定,另一種是滔博、跨世這樣的品牌代理商,手裡同時運作多個國外品牌,通過布局終端門店提升渠道價值。最近幾年隨著全民健身熱,出現了像探路者、凱樂石、三夫這樣的新晉品牌,但運營模式不外乎上述兩種。

迪卡儂則是打造的「運動專業超市」。控制了產業鏈兩端,把產品設計、原材料採購和商場運營抓在自己手裡,中間的製造環節由OEM廠商完成。它和宜家很像,用獨特的設計、壓縮供應鏈成本和自建商場構成品牌競爭力。

迪卡儂為什麼能做得如此成功,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它的「實體戰」。

一家略微「奇葩」的公司

這是一家在外界看來略微「奇葩」的公司,如果你對運動不是十分關注,可能都沒聽過,因為它真的不怎麼在電視上做廣告,對於一個運動品牌來講實在是太低調了。可了解它的人,可能每周末都和家人一起,在那裡呆上一整天,享受運動帶來的放鬆與樂趣。

它被稱為體育用品界的「宜家」,當很多零售企業都在紛紛關掉自己的實體店的時候,2017年,迪卡儂中國新開實體商場52家,零售營業額突破100億元人民幣,創下入華後營收新高。據其於今年2月公布的財報顯示,迪卡儂2017年的全球零售營業額達到110億歐元,較上一財年同比增長11%,目前在全世界近4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352家實體商場。

如果仔細看業績,它並不值得關注,比迪卡儂業績增長好的公司有很多。但有兩點引起了大家關注它的興趣。

第一,迪卡儂是一家集生產、設計、研發、品牌、零售、物流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公司,同時掌握著供應和零售兩端,是不折不扣的「傳統」企業。因為這樣的企業,規模大,相應組織、管理的難度也大,經營起來不易,業績卻很穩步在增長,難能可貴。

第二,受電商衝擊,實體店的日子不太好過,像沃爾瑪這樣的巨頭,在中國關店、裁員已經不是太陽底下的新鮮事兒了。那迪卡儂是如何在逆勢的情況下保持業績增長的?

既然是逆勢,想要在環境不理想的情況下獨善其身,必須要有點特別的方式。迪卡儂在零售方面有幾個反常規的做法值得關注。

開大店,「犧牲」坪效做體驗

迪卡儂目前在中國有204家店,這個數字還在增加,這些店基本上都遠離大型商業中心(也有為數不多的購物中心店,面積在1500平米左右),平均門店面積在4000平米左右,配有免費的籃球場、足球場,停車場及相關配套設施,並且必須留出約15%的室內使用面積供顧客體驗。

這種開大店的成本很高,迪卡儂為了降低成本,一般採用開發商合作租賃和購地自建模式,租賃佔絕大部分,一般迪卡儂會選擇籤長約,一次就是20年。因為中國土地成本高,自建比例目前只佔到中國所有門店的13%。

以往實體店選址都選擇在黃金的地段。因為寸土寸金,也不可能留出很多的空間給消費者。去逛購物中心裡的專賣店,貨物的陳列都是滿滿當當的,以期待有更多購買的機會實現更高的坪效。

迪卡儂用一切辦法將自己打造成一個家庭周末休閒娛樂的首選地。他們的店一般都要求配有免費的籃球場、足球場、停車場及相關配套設施。並且必須留出約15%的室內使用面積供顧客體驗。

全品類覆蓋100%自有品牌

模式決定了迪卡儂做的是全品類覆蓋。迪卡儂中國目前提供80種運動,每年上市約3000件新品,共有20個自有品牌。從戶外運動、跑步到馬術和釣魚,再小眾的運動愛好者都不會空手而歸。

迪卡儂預計五年之內提供超過100種運動。但同一運動種類下的產品品類則做減法,讓購物選擇更簡單精準,形成單品規模效應。通過不斷優化的生產流程和供應鏈管理,自動訂單和庫存管控,大幅縮短平均周轉周期。

在零售行業,自主品牌一直被視為企業發展的制高點,沃爾瑪、家樂福都在大力推進自主品牌,但沒有一家做到迪卡儂這樣,賣場裡96%以上商品是自有品牌(馬上要實現目標100%自有品牌)。

在過去的兩年,藉助全產業鏈的高效管理和成本控制,迪卡儂中國平均單品銷售價格降價8%。對迪卡儂而言,長期穩定的低價,可以降低運動成本,真正促進更多人接觸運動。

不是低價,是性價比

低價已經成為迪卡儂的生存戰略。為保證價格的競爭力,迪卡儂甚至會限制產品的毛利率。如果一款產品的毛利率看起來不錯,管理層就會嘗試著降低價格。對於這種違背直覺的做法,迪卡儂相關負責人稱「因為迪卡儂關注的不是短期利益,而是為用戶提供真正物美價廉、有競爭力的商品。」

迪卡儂的產品,29元的速乾衣、129元的登山鞋、19元的輕量級背包……迪卡儂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真心便宜。這些迪卡儂推薦的高性價比商品被稱為藍色貨品,它們被擺在商場最顯要的位置,價格比市面上的同類產品低至少20%。

在中國同行試圖提價、爭奪高端市場時,迪卡儂卻牢牢抓住了大眾消費這個主線。

但是低價並不是迪卡儂的法寶。僅僅靠低價,迪卡儂不可能打贏淘寶和山寨,即使在天貓上迪卡儂旗艦店的銷量依然名列前茅。

廣告費用只佔營業額的1%

體育產業是一個大市場,中國體育產業目前的總規模超過3萬億元。很多足球明星,每年光商業的代言費就數億美元。但這些廣告費用無疑都會轉嫁給消費者。

而迪卡儂中國區媒體經理林祉彤表示,迪卡儂幾乎不做廣告,其宣傳費用被嚴格控制在營業額的1%以內,口碑營銷是其最主要的營銷方式。它的一線銷售人員說不定是你認識的某位體育明星;靠口耳相傳模式帶來的客戶就佔50%。節省下來的廣告成本,就直接讓利給顧客。對於一個企業來說,終端是展示產品和服務的最好的平臺,而對終端的投資能給企業的營銷帶來直觀良好的反饋,迪卡儂口碑營銷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在商場內部。

在所有新顧客中,這種口耳相傳的營銷模式所帶來的新顧客中佔比50%以上。這些節省出來的廣告成本就直接讓利給了消費者。

把用戶價值放在首位

迪卡儂的業績可以穩步增長,在很多實體店受到電商衝擊和大經濟環境的影響下,還能開這麼多家店,一定是先把用戶價值放在首位的。

第一,迪卡儂用大店的方式,留足消費者的體驗空間,迪卡儂不是沒有涉水電商,在2010年就開設有天貓旗艦店。但它最賴以生存的體驗式營銷並沒因為電商而丟掉。這也是它敢一直開店,業績也穩步增長的原因之一。

第二,迪卡儂主打的是大眾消費,如何用低價優質的產品打動消費者是關鍵。因為它是一家全產業鏈的公司,從生產到零售這一鏈條是沒有中間環節的成本的。而且不打廣告、簡單包裝等做法都是從用戶的價值出發,把這部分成本讓利給消費者。

第三,迪卡儂重視交易過程中的關係構建,如果說這一點做不好,那就不可能用口碑帶來新的客流。迪卡儂重視對消費者的服務,在迪卡儂的大型店面裡,你可以去體驗各式各樣你能想到的運動,還有專人來為你指點。

相關焦點

  • 作為世界運動大品牌,迪卡儂的東西為何如此便宜?
    作為世界運動大品牌,迪卡儂的東西為何如此便宜?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在這個全民運動的時代,運動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當中的重要部分。在運動的時候,必要的運動裝備是少不了的,如運動服、運動鞋等等。要說在中國知名度較高的運動品牌,或許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耐克、阿迪這些,但同時耐克、阿迪的產品價格也是比較高的。同樣作為世界運動大品牌的迪卡儂,雖然在中國的名氣不及阿迪和耐克大,但是迪卡儂門店裡面的顧客卻比阿迪和耐克多很多。這就說明,即使迪卡儂在宣傳力度上不如阿迪和耐克,也不影響很大一部分人對這個品牌的喜愛。
  • 學習運動品牌的「宜家」——迪卡儂
    一個是宜家,另一個就是迪卡儂。同樣的藍色標誌,同樣的全開架陳列,宜家是每個人的客廳和臥室,迪卡儂就是每個孩子的遊樂場。他們踩著自行車和滑板車滿場飛奔,上了蹦床就不下來,好容易解脫的父母趕緊到跑步機上跑兩步,或是扎進服裝區挑選換季的衣服,這是周末一家三口最典型的迪卡儂半日遊。很多人認為,迪卡儂就是運動品牌的「宜家」,他們對抗電商的核心法寶是體驗經濟。
  • 運動品牌中的宜家 迪卡儂逆襲
    自有模式說迪卡儂是運動品牌中的宜家家居一點也不過分,因為,和宜家家居的運作模式類似,不論是賣場還是產品,相當一部分都是迪卡儂自有的。以自有賣場為例,迪卡儂通過自己的專業拓展團隊拿地和自建商場。目前,深圳、成都、寧波、嘉興、上海等地都有迪卡儂的自建商場,數量為6家。
  • 迪卡儂天貓超級品牌日,給熱愛運動的每個人
    更少有人知道,迪卡儂背後的穆裡耶家族是法國最負盛名的家族之一,與LVMH背後的阿諾特家族、愛馬仕背後的皮埃奇家族、開雲集團背後的皮諾家族齊名。4月24日,迪卡儂不再低調,成為了天貓超級品牌日舞臺中央的那個「SUPER STAR」。
  • 迪卡儂在華逆襲:運動品牌中的「宜家」
    自有模式  說迪卡儂是運動品牌中的宜家家居一點也不過分,因為,和宜家家居的運作模式類似,不論是賣場還是產品,相當一部分都是迪卡儂自有的。  以自有賣場為例,迪卡儂通過自己的專業拓展團隊拿地和自建商場。目前,深圳、成都、寧波、嘉興、上海等地都有迪卡儂的自建商場,數量為6家。迪卡儂方面稱,希望未來迪卡儂在中國的自建商場比例能達到三分之一。
  • 運動品牌迪卡儂在華北首家sMall進津的喜與憂
    王先生是迪卡儂的常客,「沒事兒的時候就來轉轉,平時也時不時運動一下,最大的感覺就是東西便宜,質量也還行,相對而言性價比挺高的。」性價比高似乎已經成為迪卡儂的標籤,也成為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迪卡儂一直引以為豪的是其能夠提供運動全產業鏈的支持,而這是保證高性價比的原因。
  • 運動品牌的「宜家」迪卡儂:對付電商的三條秘籍解析
    同樣的藍色標誌,同樣的全開架陳列,宜家是每個人的客廳和臥室,迪卡儂就是每個孩子的遊樂場。他們踩著自行車和滑板車滿場飛奔,上了蹦床就不下來,好容易解脫的父母趕緊到跑步機上跑兩步,或是扎進服裝區挑選換季的衣服,這是周末一家三口最典型的迪卡儂半日遊。   很多人認為,迪卡儂就是運動品牌的「宜家」,他們對抗電商的核心法寶是體驗經濟。
  • 品牌資訊:PUMA、迪卡儂、三葉草、Nike、貴人鳥、三夫戶外、Columbia
    3.卡爾美攜全新產品線亮相2017國際商業年會  ———— 資訊1 ————  PUMA宣布古力娜扎為大中華區代言人  10月27日,PUMA在上海舉辦了靈感源自於#妳就這樣#新女子精神的全新8小時「拳力出擊」訓練體驗活動,並正式宣布人氣女演員古力娜紮成為大中華區品牌代言人
  • 全球最大的運動品牌零售商迪卡儂在重慶首家店開業
    原標題:全球最大的運動品牌零售商迪卡儂在重慶首家店開業   重慶晨報訊 記者 周意立 昨日,北部新區金開大道8號,全球最大的運動品牌零售商迪卡儂重慶首店開業。  迪卡儂被稱作「運動品牌版宜家」。昨日下午,重慶晨報記者來到迪卡儂金開店現場時,露天停車場早已停滿。
  • 關於運動品牌德國有阿迪,法國有迪卡儂,中國品牌你知道嗎?
    其實說到運動,這可是很多人的愛好,也是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可是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都喜歡什麼樣子的運動裝備呢?在市面上同樣有特別多的運動品牌可以供我們挑選。在價格方面來說有的很貴,有的很實惠。但不管選擇哪一種相信都是自己喜愛和舒適舒服度為前提的。那麼對於運動品牌你知道多少呢?
  • 專業運動的多元化樣本 迪卡儂中國的新賽道
    在上海浦東外高橋自貿區的迪卡儂亞太區總部,中國區副總裁,中國品牌中心總監孔靚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迪卡儂一直致力於「以用戶的專業性」為導向,做全品類的產品,同時肩負小眾運動開創者的使命,用超高的性價比,也能參與和購買這些「貴族」運動的創新產品。作為國內新興的小眾運動,航海帆船的價格一直是阻礙國內消費者參與的最大障礙。
  • 迪卡儂:健身版的迪士尼
    寒冬時健身房人氣遇冷,但有一家名為「迪卡儂」的法國運動超市,成為了更多人的「健身樂園」:不用辦卡隨意練,還能自得其樂。 比如「小區居民將迪卡儂作為健身房」、「迪卡儂是周末帶娃好去處」、「每天都去迪卡儂玩滑板車」,是媒體對迪卡儂的一致評價。
  • 迪卡儂:成年人的健身「迪士尼」
    作者:晟傑、啟立 寒冬時健身房人氣遇冷,但有一家名為「迪卡儂」的法國運動超市,成為了更多人的「健身樂園」:不用辦卡隨意練,還能自得其樂。中國已經成為,迪卡儂全球門店增速最高的海外市場。 而如果把「遊樂場」的設置,當作這個法國運動品牌的銷售策略來看的話,那麼體驗式消費,便是「迪卡儂」遊樂園設置的核心邏輯。 用戶在「健身版的迪斯尼」遊玩,順便把運動的裝備買齊了。
  • 迪卡儂掀起新年運動風 運動探親有望成為新民俗
    如今,國民的健康素養水平越來越高,健康成為大家在消費時的主要考慮因素之一。人們在年貨的挑選上也有了更多健康的選擇。給家人發紅包,不如給他們準備一份「健康紅包」。今年,源自法國的體育用品零售商迪卡儂發起了「用運動表達愛」的號召,希望人們在春節跟家人的團聚中,用健身鍛鍊的方式,取代以往的久坐以及吃吃喝喝,在運動的交流中享受春節團聚的氛圍,感受久違的親情。
  • 解讀迪卡儂:體育運動品牌王國的商業秘密
    迪卡儂是誰?在擁擠的體育用品市場做了什麼?憑什麼它能擺脫紅海,屹立不倒?道本商業地產記者帶你深度領略不一樣的體育運動品牌王國。  源於法國的貴族血統  1976年,迪卡儂的第一家門店在法國裡爾附近的小村莊恩洛斯誕生,那時候的迪卡儂只是一家自助式的運動器材與休閒服飾量販店,並出售各個品牌的產品。
  • 迪卡儂趣嶽:借力帳篷節 推廣戶外山地運動品牌
    萍鄉市政府副秘書長、武功山風景區黨委書記肖妮娜、萍鄉市政府副秘書長湯禮萍、迪卡儂Quechua(趣嶽)品牌傳播經理歐陽迪楠共同啟動第八屆武功山帳篷節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晉帥兵、發布會後,記者採訪了活動冠名商——迪卡儂Quechua(趣嶽)品牌傳播經理歐陽迪楠。  談起此次活動的冠名,歐陽迪楠表示:「我們的品牌精神是『與大山和諧相處』,而這正好與此次帳篷節主題——『與山同樂』相契合。」作為主營徒步、遠足、露營等產品的戶外山地運動品牌,他們想面向更廣泛的運動愛好者,推廣安全、健康、綠色的戶外運動及生活方式。  記者了解到,這是趣嶽第一次冠名活動。
  • 運動專業超市入駐,呼和浩特第一家迪卡儂旗艦店即將面世
    層出不窮且免費的運動設施讓男人在這得以釋放天性,他們或許搞不清花慄鼠雙胞胎奇奇與蒂蒂的區別,卻總能不停科普:使用皮筋阻力的划船機與使用磁阻力的有何不同。這就是迪卡儂在世人腦中的印象。作為一家運動用品商店,迪卡儂是個神奇的存在。
  • Kipsta 籃球保證運動質量 展現迪卡儂創新基因
    從1891年美國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將兩個籃子釘在體育館的看臺欄杆上開始,到2000年文斯·卡特在NBA扣籃大賽上的經典絕唱,籃球運動經過100多年的發展後,已經達到極致。 籃球領域難以再有創新超越?至少對於籃球本身,迪卡儂旗下團體運動品牌 Kipsta 給出的是否定答案。
  • 耐克口罩、UA防護服、迪卡儂面罩……運動品牌全線跨界生產抗疫物資
    NPD高級體育產業顧問馬特·鮑威爾(Matt Powell)在一份報告中寫道,所有運動品類和最熱門的品牌都面臨銷量下滑趨勢。其中,運動生活品類產品銷售下降60%以上,籃球鞋銷量下降超過70%,近年熱度較高的跑鞋銷量則下滑近70%。
  • 迪卡儂不投廣告也能嘗到甜頭 但它會低調下去嗎?
    近兩年,國內運動健身熱潮的出現為運動品牌產業都帶來福音,包括耐克、阿迪達斯以及一眾本土運動品牌在內,都在加碼中國市場的品牌營銷。然而,此背景之下,卻有一個特殊的存在。迪卡儂,早在1976年創立於法國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