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跟風」讓孩子學鋼琴嗎?不學可不可以?

2020-08-28 大藝術家亨利

學鋼琴=孩子的標配?

現在好像學鋼琴已經成為孩子們的標配了,如果孩子沒有學鋼琴或者學一門樂器,家長就會覺得焦慮,是不是孩子落後於別人了?

但是想到要學,又擔心如果買鋼琴了,孩子堅持不下去怎麼辦?鋼琴不就浪費了。如果不買鋼琴,又怎麼學好鋼琴,還是落後於他人了。

其實,孩子鋼琴能不能學好,和家長的心態、家庭氛圍、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家長的努力起了很大的作用。

換句話說,如果你現在猶豫著要不要學鋼琴,可能無關於孩子能不能堅持,而是猶豫你自己能不能堅持付出努力,陪伴孩子的鋼琴之路。

這篇文章提供了幾個思路,教你擺正心態,心態正了,再來做選擇。

這樣無論做出什麼選擇——即使最後沒學鋼琴,都將無悔。

中國家庭孩子學琴的現狀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讓孩子從小開始學鋼琴,一年學費萬把塊,還咬了牙買了幾萬塊錢的鋼琴,陪著孩子一起學習,頗有砸鍋賣鐵之勢。

因此很多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就產生了,其中最典型的一個問題就是:學鋼琴要買真鋼琴嗎?可以買電鋼琴代替真鋼琴學習嗎?用電鋼也能學好鋼琴吧?

這個問題其實包含了一層意思:鋼琴那麼貴,電鋼差不多又便宜,選電鋼不行嗎?

從而引申出了一個國內孩子學琴的現狀:學習鋼琴的費用,對於很多普通家庭來說,是有一定的負擔的。

因此家長不得不預先考慮好可能的經濟風險:錢花了,鋼琴買了,孩子沒學成,不喜歡,怎麼辦?這錢不是浪費了嗎?

比起考慮怎麼引導孩子喜歡音樂,愛上鋼琴,家長們更傾向於考慮要不要買鋼琴、報不報鋼琴課,因為一臺鋼琴確實是要好幾萬塊錢的。

另一邊,朋友圈的其他家長們還在打卡各種自家娃學琴的視頻,有彈的很棒的,也有學的一般般的。這些朋友圈無形地釋放出了一個訊息:學鋼琴已經是現代家庭孩子成長學習的標配了。這些信息刺激著家長們的神經,他們覺得自己的孩子已經落後了一大截,焦慮地思考著趕緊把興趣班報上,卻來不及冷靜下來思考一下,學鋼琴真正的意義在哪裡。

我有一個學生,目前5歲,正在幼兒園大班階段。她每周要上如下的課程:畫畫課,鋼琴課,舞蹈課,小主持人課,寫字課(預備上小學),還有趣味運動課和大腦智力開發之類的課程。工作日的時候,課基本安排在晚上,由媽媽下班後急忙趕回家,再帶她到培訓機構上課。每次家庭行程稍微有些變動,調課就是一件令她媽媽非常痛苦的事情。調了這門課,另一門就衝突了,也要跟著調。如果是老師方面有事情要調課,結果只能是哪天都插不進時間上課,只能請假一周。

很多人勸過她媽媽,有沒有一些課是可以取消不上的?這樣孩子累,你也累。她也思考過這個問題,得出的結果是:不行啊,大家都在學這些科目,不學以後落後別人了怎麼辦?

確實,學習鋼琴的趨勢在大部分的教育環境下已經變得有些「盲從」了,以至於家長無法理性分辨學習的意義和目標,才滋生了一些極為不健康的情況。以鋼琴領域為例:

  1. 老師只帶考級,不注重培養孩子的樂感和樂理能力;
  2. 家長只要求考級,也從不在意孩子是否喜歡音樂,是否學會與音樂作伴;
  3. 孩子考過了10級,鋼琴突然之間在他們的世界裡變得毫無意義,是啊,考過十級了,接下去要學啥?甚至有些孩子如釋重負,覺得終於可以不用再練琴了。

但我們不妨冷靜下來,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如果我們一開始就選擇了對的初衷,找到了積極的目標,而不是盲目跟隨潮流,學習音樂這條路是不是會更好走?孩子最終是不是能夠享受自己玩音樂的過程,鋼琴則成為了陪伴他一生的夥伴?

初心,會影響你在決策和執行一項事物過程中的一舉一動;而擺正積極的初心並予以正確的行為指導,孩子的學琴之路不僅變得愉快輕鬆,能學到的東西也會大大的不同。

三個思路幫你找回學琴初心

試想一下兩種情況:

  1. 每天逼著孩子學鋼琴,可孩子內心很排斥,家長一沒盯著,就會偷懶。
  2. 孩子通過感受到了音樂的魅力,因此開始喜歡上鋼琴,聽到喜歡的歌,會試著去鋼琴上叮叮咚咚地敲出來,雖然只是一條簡單的旋律,但是他很開心。找到了興趣之後,他更願意去練琴了。

你願意你的孩子處於哪種情況?

相信這不難去做選擇,可為什麼最後我們總是走上了逼孩子練琴雞飛狗跳的道路呢?

這就需要你先調整心態,從對的角度去引導孩子。

這裡提供幾個思路,讓你能更好的為孩子學習鋼琴成長的道路做選擇。

心態1:只要確定對孩子是好的,就不要在在意價格。

不得不承認的是,學習鋼琴藝術,本身就是一件比較昂貴的事情。而老師的質量和孩子學習質量是息息相關的。如果想學好,預算必須充足。在便宜的機構和便宜的鋼琴老師裡,找到好的老師真的很難,定價本身就是老師水平的門面,如果希望孩子能愛上鋼琴,一位有愛心、了解兒童語言、專業水平上乘、熟悉教育學心理學的老師會是好的首選,但這樣的老師一定有與之匹配的價格。和水準低的老師學200節課,可能都上不出一位好老師50節課能給出的內容和價值,實際上最終是省錢了。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心態2:一個成功的人生,是只專注於很少的幾件事。

郎朗除了彈鋼琴,他畫得了一手好畫嗎?一位出名的社會學研究者,他們會用自己充足的粉絲流量去討論娛樂新聞嗎?不得不承認,成功的人,是因為他們專注於很少的幾件事。如果孩子喜歡音樂和鋼琴,你也想讓他在這條路上走的越來越好,就請放棄其他孩子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課程,把這些金錢和時間省出來,其實你會發現學鋼琴壓力不會很大。其實大部分的家庭,都是能夠支付的起鋼琴的費用的,他們支付不起的,是那顆想讓孩子什麼都學的心,和害怕孩子學無所成擔憂。

心態3:現在拔苗助長獲得的能力,都是本來以後自然而然會有的能力

我們回想一下,歷年出現在大眾視野裡的很多神童,不過是提前學會了很多大人的知識而已,且很多孩子都是在刻意的訓練下背住了那些內容。那些能背出唐詩三百首、四書五經的孩子,他們真的懂這些內容嗎?他們真的能夠感同身受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離別愁緒嗎?真的能領略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田園風情嗎?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些慢是必要的,我們自以為是的「正常進度」,其實很多時候是不健康的。不怕孩子學的慢,就怕「傷仲永」。

所以,不要因為孩子一時的「進度慢」而感到擔憂,進而步步緊逼,生怕掉隊。但學鋼琴不為別人,本來就沒有「隊」可以掉。注重孩子內涵的成長,引導他去熱愛一項有意義的事物,興趣和熱愛會帶著他走上正途。

小時候的朗朗

一旦學對了,收穫的是奇妙的人生和機遇

要問鋼琴到底帶給了我什麼,我很難在短短的幾秒鐘內給你一個明確的回答。但學鋼琴著實在某一方面成就了我,可能是對生活和學習的態度,可能是自信開朗的氣質,也可能是比較充實的收入。

我比較晚,10歲的時候才開始學鋼琴,也不知道是在電視上看到了什麼鋼琴彈奏片段,還是受到我爸隨身聽裡播放的貝多芬奏鳴曲的影響,我主動提出要學鋼琴。

那個時候家裡條件也沒有非常富裕,但媽媽還是很快就答應了給我學鋼琴,跟市裡一位名聲比較大的老師學,當時一節課幾十塊錢。然後過了不久,家裡就買了一臺鋼琴。

家裡人從來不怎麼管我練琴,我每天早上7點起床,7點半吃完早飯,8點才出門上學,這半個小時的時間,我會坐在鋼琴前隨便彈彈,也彈的很開心。

然而,我可能是那種現在會把老師氣的半死的學生,因為我幾乎完不成他布置的作業。

那我每天坐在鋼琴前幹什麼呢?

最近聽過了哪首好聽的歌曲,我就試著在琴鍵上把它們摸出來。我記憶最深刻的一次,是某年暑假的中午,我在鋼琴前彈了整整4個小時,不僅把《東方之珠》的旋律彈了出來,還自己為它配上了左手的伴奏和踏板。這是我開始自學即興伴奏的一個引子,從那以後,我熱衷研究樂理知識,和為任何我聽歌的音樂編配伴奏,而我的老師從來都沒教過我一丁點的樂理知識,和怎麼為一首旋律伴奏。

所以,還是那句老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直到我後來本科上了音樂學院,研究生又繼續學習鋼琴,到現在我做了鋼琴老師,我會很熱衷於去教孩子一些有趣簡單、有好聽的技巧知識,也鼓勵他們可以自己去試著彈出耳朵裡、腦海中的音樂。

我的興趣,是自己摸索出來。而比起我這樣被放任的學習,現在家長還能多做的一件事,就是幫助他們建立興趣,引導興趣。這對於家長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好的教育,一定是需要付出努力的。我們首先千萬不要做反過來的事情,讓我們的教育變成了束縛和強求孩子的工具,這樣會讓他們開始討厭學習;其次,作為家長也不能完全放任不管,不能覺得付了學費,剩下就是孩子自己和老師的責任了。本來你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的人生產生很大的影響,不僅僅是在學鋼琴這件事上。

所以,我們其實不需要再為孩子該不該學鋼琴而糾結。只要孩子有興趣的苗頭,我們就可以通過正確的方式引導他堅持下去。只要你專注於少數的幾件事,就更容易成功,而整體的預算支出也不會太高。

不只是鋼琴,對於其他任何技能和領域,都可以抱有如此的思路和心態,將指引你做出對的選擇。

相關焦點

  • 活潑好動的孩子不適合學鋼琴?謠言!
    不過所有的孩子都能老老實實在坐在鋼琴前幾小時,認真學琴?自覺練琴嗎?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一開始學鋼琴確實不一定能坐得住很長時間,是不是表明活潑好動的孩子,就不適合學鋼琴呢?答案肯定是否的。孩子內向也好,活潑也好,是性格差異,跟適合不適合學琴,是兩碼事。
  • 為什麼讓孩子學鋼琴?那些學鋼琴的中國人,真的是浪費生命嗎
    萌萌有一個煩惱,就是最近學鋼琴特別的難。萌萌在五歲時開始學習鋼琴,在孩子中算是較晚期的啟蒙。今年,因為疫情,停課半年。當她再次拿起它時,她總是感到沮喪,因為她不熟練,進展緩慢,難以提高。她每次練習鋼琴都會哭一會兒。她的媽媽看孩子這麼艱難,所以也是特別的憂心。同時陷入了猶豫:「你想學嗎?在這個階段放棄是不是很遺憾?」
  • 跟樂理老師學鋼琴可以嗎?
    你可以好好的跟這個老師學習樂理,但是至於學鋼琴,就不知道這個老師教鋼琴是否像他教樂理那樣厲害,因為你沒有告訴我他的鋼琴教學的情況,但是你的表述來看,你並沒有提到她的鋼琴教學。假如他的鋼琴教的跟他的樂理一樣好,你可以跟他學鋼琴,如果不是,那麼我建議你找一個好的鋼琴老師,而不是讓一個好的樂理老師教鋼琴,或者一個好的電子琴老師教樂理,又或者是讓一個好的電子琴老師教鋼琴,這就好比養魚的能手不一定會煮魚的道理是一樣的。
  • 孩子學鋼琴是越早越好嗎?不!大錯特錯!
    孩子學鋼琴是越早越好嗎?不!大錯特錯!有家長後臺私信江老師:江老師您好,我孩子4歲了,想讓孩子學習鋼琴,孩子學鋼琴是越早越好嗎?是需要現在報名嗎?江老師以一名鋼琴教師的身份來說,孩子學習鋼琴並不是越早越好。一般而言,孩子們學習鋼琴從七八歲開始比較好。那麼為什麼現在社會上流行鋼琴學習越早越好的概念呢?首先就是各類培訓班為了賺錢。因為很多新成立的培訓班沒有生源。
  • 路易克斯鋼琴知識點:讓孩子學鋼琴之前,家長應該問問自己是否已經...
    孩子能彈得一手好鋼琴,是很多父母的夢想,但是,夢想能不能成真,則需要走一條漫長而艱苦的道路——孩子學琴,父母親甚至傷透腦筋,在讓孩子學鋼琴之前,家長應該問問自己是否已經做好「功課」了。
  • 鋼琴家劉詩昆:孩子學鋼琴的目標到底是什麼?應該怎麼做?
    「讓孩子學鋼琴到底是為了什麼?現在很多學鋼琴的家庭都想著培養下一個郎朗和李雲迪。」這是很多學琴家庭普遍存在的問題,儼然已經背離了讓孩子學琴的初衷。著名鋼琴家劉詩昆被問及時給出了答案:「把孩子學鋼琴當成一項素質教育來抓,都成為鋼琴家是不可能的。孩子學習鋼琴,不應該把成為鋼琴家作為最終目標,所有的琴童家長不要一提學鋼琴,就要讓孩子立志成為郎朗、李雲迪,而應當把孩子學鋼琴作為一項素質教育來抓,重點是培養孩子的美德、提高孩子的情操,這是德智體之後的第四項教育——美育。」
  • 學鋼琴需要天賦嗎?幾歲學合適?日本鋼琴教育家高橋雅江專訪實錄
    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十個孩子有十個腦袋、十種性格,有童心和愛心的教育者要做的就是接受孩子們的想法和性格,跟他們同步。老師不要用一種標準來衡量所有孩子。琴都彈得一模一樣了,或者都跟鋼琴名家彈得一樣了,就是好的,就是最棒的嗎?一個孩子,彈出來的感覺跟大師、老人家彈出來的感覺一樣,就是好的,就是正常的嗎?
  • 那些學了鋼琴又放棄的孩子,是學了多久放棄的?
    ,卻不知那是我今後幾年的痛,因所處學校是師範性學校,家長們像「灌鉛」一樣的給孩子們報各種興趣愛好班,雖然絕大多數孩子並沒有興趣,慢慢的這種氣氛颳起了攀比風。  現在孩子是初三,學習相對小升初的時候更為緊張,而且他又有了更好,而且更高的目標,偶爾彈鋼琴也成了他放鬆的一個小方法。  他前幾天還跟我說他想報考寄宿制高中,唯一捨不得的就是不能經常彈鋼琴了。  我覺得學了多長時間,或者為什麼去放棄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鋼琴給孩子帶來了什麼?
  • 學鋼琴的最佳年齡,孩子幾歲學鋼琴最合適呢?
    在我眾多學生家長裡都會問的一個問題:「寶寶的手不夠長,適合彈琴嗎?彈鋼琴對自然條件要求嚴苛嗎?」的確,寶寶初學時老師會先看寶寶的手指、手型是否適合學鋼琴,因為手的條件對學琴有一定的影響,但也僅僅是一丟丟,絕對不不不不影響鋼琴的學習。
  • 學鋼琴,應該看著五線譜練琴嗎?
    在鋼琴的學習中,五線譜相關的樂理知識是必須掌握的一門知識。很多人學習鋼琴都認為五線譜的譜面太過複雜,所以彈奏鋼琴的過程都是用的簡譜。但是簡譜不具備五線譜的專業性,譜面也不能完整地體現一首鋼琴曲該有的情感走向,所以用五線譜視奏才是學習鋼琴的正確選擇。
  • 孩子該不該學鋼琴?
    女兒五歲開始學鋼琴,現在已經一年了。最初的老師比較溫和,沒有特別嚴格的要求,我們上課也是斷斷續續,懶懶散散,上課時學一下,回家不願意練琴,經過半年多的學習,也算入了門,但是進步很慢。後來換了一位嚴厲的老師,要求必須連續上課,假期集中授課,還增加了樂理知識課程,進度加快了許多。每節課都布置不少的練習作業,有新的曲子要自己回去彈熟,有樂理知識的作業要寫,有視唱練習要打拍子唱譜。
  • 孩子鋼琴彈不好?鋼琴老師現身說法,教您如何輔導孩子學鋼琴
    在孩子們從小就學習的科目裡,鋼琴,幾乎可以算是專業程度和要求最高的領域之一;但大多時候,家長自己不懂,孩子學好學壞,也就無從分辨。怎麼輔導孩子學鋼琴?看別人家孩子個個都彈得滾瓜爛熟,但我家娃彈得磕磕巴巴,練個琴都跟索命一樣。
  • 孩子學鋼琴就要走職業鋼琴道路嗎?家長們別被套路了
    文 | 齊麗娟這十幾年來中國的音樂啟蒙教育搞得很好,有人說十個小孩裡面,有九個學鋼琴,還有一個學民樂。鋼琴老師和家長在孩子們學琴這條道路上,仿佛一開始就達成共識:第一步,考級拿證書;第二步,參加比賽,為未來走專業鋼琴的道路做準備。小朋友們練琴的勁頭也很足,無論春夏秋冬,全年無休。平時每天基本上要練1小時。到了周末,更是賣力,早上就開始練習,一般沒有2個小時停不下來。學習彈鋼琴這件事總的來說是積極正面的,因為學習古典音樂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
  • 孩子學鋼琴幾歲合適?
    沒有哪一種樂器像鋼琴一樣,承載了中國家庭數代人的夢想和記憶。幾歲適合學鋼琴成為了琴童父母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作為一個小小鋼琴老師,根據經驗給大家一些建議作為參考。想了解幾歲可以學鋼琴,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孩子的綜合情況,一般四歲的時候,這些方面的條件更為成熟,所以會更適合。究竟從哪些方面考量呢?
  • 孩子學鋼琴越早越好嗎?這四個誤區,90%學鋼琴的孩子都容易犯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音樂素養的地不斷提高,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學習鋼琴的隊伍中,但是由於最初接觸鋼琴時,許多家長和孩子都沒有專業的知識或經驗,因此在學琴的道路上會產生一些誤區,不僅影響孩子學琴的信息,還可能耽誤他的發展前途。為了各位家長和孩子學鋼琴時避免踩雷,下面給大家整理了一下學琴誤區,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如何省錢又划算讓孩子學彈鋼琴?買鋼琴?選老師?自助學習鋼琴?
    很多家長讓孩子學習鋼琴就是要考級,我則是覺得孩子學習無非就是多給她一個入口罷了,就如同世界美食多給她吃一道地方美食,愛吃的話以後經常吃,不愛吃也算是嘗過了,都懂都知道,起碼讓孩子又學習一種符號語言叫五線譜,以下羅列我讓孩子學鋼琴的5個目的,和作為貧民的我是如何選合適自己的琴,介紹我們省錢又高效的學習4個階段。一、孩子何時學習鋼琴?
  • 孩子學鋼琴,如何提升對鋼琴的興趣?看看應採兒教育孩子的方式
    現在學鋼琴的孩子特別多,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我和朋友聊天,朋友說要給孩子報繪畫班,報舞蹈班,還要報鋼琴班。其實讓我來說,孩子學的是有點多了。其實孩子不至於學習這麼多技藝。雖說藝多不壓身,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無疑是一種壓力。
  • 孩子學鋼琴,專家告訴你如何不走彎路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讓孩子學習鋼琴,但怎麼學、如何選擇老師、到底要不要考級,很多家長都不清楚。 一對一學鋼琴模式效果最好嗎? 鋼琴這個樂器,活動的範圍、視覺都比較小,所以一對一學習還是很適合這個孩子的。
  • 學鋼琴和不學鋼琴的差距有多大?看完這些對比想送孩子去學鋼琴
    家長送孩子學鋼琴不僅僅只是為了培養孩子的一技之長,更多的是希望培養孩子優秀的品質和學會欣賞音樂的素養。孩子在學習演奏樂曲的過程中不斷開發右腦思維,雙手協調演奏更是促進雙腦平衡加速智力的發展,在平時生活中也能看到,學鋼琴的孩子成績一般都很不錯。
  • 「再讓我學就把鋼琴砸了」讓孩子堅持學鋼琴,不是送去興趣班就好
    帶孩子去學鋼琴的時候,排在後面的是一個小姑娘,5歲多,經常沒事就和小姑娘的媽媽聊一聊。這位媽媽說孩子在家練琴不勤奮,當大人不在她身邊的時候,她就會玩剪刀,剪頭髮,還給我們看了被她剪得參差不齊的頭髮。我們告訴她,那就陪著孩子練琴,這位媽媽說她沒時間,也不會,有老師教,還用家長參與那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