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了解清朝歷史上九子奪嫡這段歷史,精彩程度堪稱一部驚心動魄的歷史大劇。康熙皇帝有24個兒子,當時有9個兒子參與到了奪嫡之爭,最後四阿哥胤禛取得勝利,在康熙帝去世後繼承皇位,成為雍正皇帝。在雍正皇帝上位的過程中有一位皇子不得不提,他就是十三阿哥胤祥,可以說雍正皇帝最後取得勝利與他的十三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咱們的這位十三爺如今的現狀卻讓人十分心痛。
胤祥本是康熙的是22子,按照年齡排名老十三,在歷史劇中稱為十三爺,也是大清朝的第九大鐵帽子王。康熙在位時期,胤祥深得康熙的青睞,只要康熙離開京城,不管到哪裡去,一定會帶著胤祥。後來在奪嫡之爭中因為廢太子的事情,被康熙皇帝圈禁十年。
在這裡就有個歷史疑問,康熙皇帝如此青睞胤祥,為何將他圈禁十年這麼久的時間?有一種說法被廣泛接受。歷代皇子們爭權奪位舞步充滿血腥與殺戮,而胤祥生性豪邁,對人對事直言不諱,這樣的性情在朝中必會遭致殺身之禍,因此才將他圈禁起來。這十年的圈禁生活也讓這位鐵帽子王性格變得沉穩老練、行事謹慎低調,雍正皇帝即位後,成為朝中的二把手。
雍正任命胤祥為總理事務大臣,直接管理國計民生的大事。胤祥上任後每日勤奮理政,絲毫沒有懈怠。很多人只知道康乾盛世,但是康熙時期大清的財政其實已經爛透了,雍正接手的大清正可謂一個爛攤子,那時候國庫裡面只有八百萬兩。在雍正皇帝和十三爺的勤勉治理下,八年的時間就將國庫銀兩充盈至六千兩百萬。在胤祥死後,雍正在西北打了九年的戰爭,到最後仍然給乾隆皇帝留下了三千多萬兩庫銀。
雍正八年五月,雍正最為倚重的皇十三弟怡親王胤祥病逝,雍正為此三日沒有上朝。後將其葬在距北京80多公裡的淶水縣東營房村,佔地面積600多畝。建造了宏偉的陵園,並且派八旗兵駐守,在雍正時期,怡親王的陵墓屬于禁地。然而不幸的是在清朝滅亡後,陵墓遭到當地軍閥和盜墓賊的破壞,墓中的珍寶被洗劫一空。
據說當時的陵墓寶頂有七尺多高,地宮木框是用銅滲金材料製成,有三米多寬,裡面有一具懸棺,周圍角落還有四具棺槨。後來在對日作戰中遭到更大規模的損壞。如今只剩下一些破敗的石碑,石橋等文物。主墓的位置現在只剩下一個大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