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大清鐵帽子王,幫助雍正奪取皇位,如今陵墓只剩下一個大坑

2020-12-19 歷史長亭說

很多人都了解清朝歷史上九子奪嫡這段歷史,精彩程度堪稱一部驚心動魄的歷史大劇。康熙皇帝有24個兒子,當時有9個兒子參與到了奪嫡之爭,最後四阿哥胤禛取得勝利,在康熙帝去世後繼承皇位,成為雍正皇帝。在雍正皇帝上位的過程中有一位皇子不得不提,他就是十三阿哥胤祥,可以說雍正皇帝最後取得勝利與他的十三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咱們的這位十三爺如今的現狀卻讓人十分心痛。

胤祥本是康熙的是22子,按照年齡排名老十三,在歷史劇中稱為十三爺,也是大清朝的第九大鐵帽子王。康熙在位時期,胤祥深得康熙的青睞,只要康熙離開京城,不管到哪裡去,一定會帶著胤祥。後來在奪嫡之爭中因為廢太子的事情,被康熙皇帝圈禁十年。

在這裡就有個歷史疑問,康熙皇帝如此青睞胤祥,為何將他圈禁十年這麼久的時間?有一種說法被廣泛接受。歷代皇子們爭權奪位舞步充滿血腥與殺戮,而胤祥生性豪邁,對人對事直言不諱,這樣的性情在朝中必會遭致殺身之禍,因此才將他圈禁起來。這十年的圈禁生活也讓這位鐵帽子王性格變得沉穩老練、行事謹慎低調,雍正皇帝即位後,成為朝中的二把手。

雍正任命胤祥為總理事務大臣,直接管理國計民生的大事。胤祥上任後每日勤奮理政,絲毫沒有懈怠。很多人只知道康乾盛世,但是康熙時期大清的財政其實已經爛透了,雍正接手的大清正可謂一個爛攤子,那時候國庫裡面只有八百萬兩。在雍正皇帝和十三爺的勤勉治理下,八年的時間就將國庫銀兩充盈至六千兩百萬。在胤祥死後,雍正在西北打了九年的戰爭,到最後仍然給乾隆皇帝留下了三千多萬兩庫銀。

雍正八年五月,雍正最為倚重的皇十三弟怡親王胤祥病逝,雍正為此三日沒有上朝。後將其葬在距北京80多公裡的淶水縣東營房村,佔地面積600多畝。建造了宏偉的陵園,並且派八旗兵駐守,在雍正時期,怡親王的陵墓屬于禁地。然而不幸的是在清朝滅亡後,陵墓遭到當地軍閥和盜墓賊的破壞,墓中的珍寶被洗劫一空。

據說當時的陵墓寶頂有七尺多高,地宮木框是用銅滲金材料製成,有三米多寬,裡面有一具懸棺,周圍角落還有四具棺槨。後來在對日作戰中遭到更大規模的損壞。如今只剩下一些破敗的石碑,石橋等文物。主墓的位置現在只剩下一個大坑了。

相關焦點

  • 雍正能夠登上皇位,真的如《雍正王朝》中一樣,是靠豐臺大營麼?
    第一次是在康熙去世的當晚,十三阿哥胤祥從宗人府被赦出後,殺掉了豐臺大營提督成文運,掌握了豐臺大營的兵權,進而率兵進宮勤王,扶保雍正順利登基;第二次是在「八爺黨逼宮」期間,又是十三阿哥胤祥拖著病體,重新奪回了已經被關外四位「鐵帽子王」控制的豐臺大營,再次幫助雍正渡過了危局,從而使得「八爺黨」的「逼宮」陰謀徹底破產。
  • 清朝12位「鐵帽子王」對應12位帝王,很巧合?更巧合的,還在後面
    雍正八年,和碩怡親王胤祥薨逝,為表彰胤祥為大清王朝、為雍正皇權做出的巨大貢獻,雍正皇帝專門下達諭旨:吾弟之子弘曉,著襲封怡親王,世世相承,永遠弗替。凡朕加於吾弟之恩典,後代子孫不得任意稍減。胤祥,也因此成為了清朝「守成」階段第一個「恩封鐵帽子王」。
  • 他是康熙皇帝的十六子,功績平平,為何最後成為了鐵帽子王?
    本文章由倩倩人文獨家發布,點擊關注、防止迷路哦~~~在「九龍奪嫡」當中,雍正憑藉著自己的資歷脫穎而出,在雍正登基之後,先是打壓了當初與自己爭奪皇位的兄弟,後又冊封了兩位兄弟為鐵帽子王,其中一位就是十三阿哥胤祥,大家也都知道
  • 雍正皇帝對兄弟們非常狠,為何單獨善待了自己的十三弟?
    但是與此同時,雍正對自己的十三弟胤祥十分厚待。那麼,雍正為何會厚待自己的十三弟呢?在康熙皇帝在位的後期,發生了九王奪嫡的故事。總而言之,就是有九個皇子介入了對皇位的爭奪。並不是說九個兒子都在爭位,而是這九個兒子相互聯合,組成了幾個相互對抗的集團。
  • 雍正為什麼不殺十三弟?
    老十三因為為人俠義,並且在軍中有很多的部下和故舊,在雍正決定爭奪皇位的時候,即便自己被圈禁,也給了雍正一份自己故舊的名單,讓雍正居中聯絡這些人,這既是幫助又是交底。雍正去江南賑災籌款,十三阿哥是他的好幫手,雍正一些不方便說的話,全部由十三弟幫他說出來。後來雍正受封郡王,他還冒著頂撞康熙的危險,為十三弟求賞賜。
  • 雍正一生褒貶不一,對兄弟更是無情,可為何對十三爺屢破規矩?
    說起歷史上的雍正皇帝,歷史對他的評價是極其複雜。什麼兇狠惡毒、陰險狡詐、薄情寡義,總之給人一個活脫脫一個禽獸的感覺。 也有人說,其實他是一個英明的好皇帝。他老爹康熙雖然窮一生之力,完成了平三藩、收臺灣、徵準格爾的偉大壯舉。
  • 清朝的「鐵帽子王」到底有多鐵?放到英國又屬於什麼級別的爵位?
    在清朝歷史當中,對於一些官職都是從以前歷史上沒有的,而最出名的一個職位就是鐵帽子王,而關於鐵帽子王中,有一段非常知名的電視劇片段,那就是雍正繼位後,八爺黨深知若是是雍正真的將皇位坐穩了,自己和眾黨羽的小命可能不保,並且也不相信康熙是真的傳位給雍正,聯合八位鐵帽子王讓雍正下臺的故事。
  • 「八大鐵帽子王」中的代善為何與皇位失之交臂?小姨娘緋聞太要命
    本來努爾哈赤在此之前對代善就非常的不滿了,他這次居然還敢前來請求殺掉兒子,於是努爾哈赤暴怒而起,不僅直接廢掉了他的皇位繼承人資格,還強制將代善與他的那兩個兒子進行分家,鑲紅旗的統治權分給了嶽託。丟掉了皇位繼承人身份的代善,同時也是失去了繼承汗位的資格,最終萬般無奈只能眼睜睜看著皇太極成為後金大汗。
  • 大清開國八大鐵帽子王,享世襲罔替殊榮,看似光榮實則也曾坎坷
    政權確立後,為了犒賞這些有功的皇親貴胄,在大清開國伊始,分封了八位鐵帽子王爺爵位,並且相較其他的王爺更有優勢,優勢在於普通的王爺按照規定,沒傳承一代,下一代的爵位就要降低一級,而這八位則不同,他們被授予「世襲罔替」之權,意思就是不管傳承幾世幾代,他們的爵位依舊不會遞減,除非因罪被奪爵,聽上去好像有點丹書鐵券的意思,因為這個很明顯的優勢,所以在民間他們被稱為「鐵帽子王」,這是為後金和大清的建立因功受封的八位
  • 王中之王!清朝「鐵帽子王」到底是什麼官銜?權力有多大?
    清朝兩百多年歷史,一共誕生了12頂鐵帽子王。其中前期8位鐵帽子王,是在清朝開國過程中立下卓絕功勳的皇族,因功封賞。而後來的4位鐵帽子王,則是由歷代皇帝恩封的。 什麼是「鐵帽子王」? 正式名叫「大清世襲罔替親王」,俗稱「鐵帽子王」。
  • 延禧攻略:傅恆為何維護玷汙魏瓔寧的弘晝,卻敢對付鐵帽子王弘曉 百家號|2019-05-03 07:21:48 關注
    相對於和親王弘晝,富察·傅恆為何又敢於和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弘曉正面對抗呢?這裡面會不會有更深一層的緣由?讓我們重溫這部經典,一探究竟!,除去因罪被囚禁至死的皇三子弘時,乾隆皇帝登基為帝的時候,就只有一個成年兄弟弘晝和一個剛剛兩歲的弟弟。
  • 歷史上的「鐵帽子王」是怎麼回事
    引言:近日來,中央媒體在報導中一再使用「鐵帽子王」這個詞,強調反腐中沒有「鐵帽子王」。有讀者對此感興趣,歷史上的「鐵帽子王」究竟是什麼樣呢? 皇太極突然崩逝,多爾袞成為皇位的有力競爭者,但他最後顧全大局,與禮親王共立太宗幼子,自己攝政,協調了諸種關係,作好了逐鹿中原的準備。順治元年五月,多爾袞進入北京,安撫百姓,為崇禎帝發喪。又主持清朝統一全國的戰爭,制定了各種章法、制度。順治元年十月,清世祖在北京登極,封多爾袞為「叔父攝政王」,禮儀視褚王有加。五年十一月,以南郊祭天禮成,尊封「皇父攝政王」。
  • 雍正王朝:皇十三子胤祥——甘於命運多舛,卻不甘於青春的腐爛
    導讀:作為一個對娛樂明星後知後覺的人,剛剛才無意間聽到了張韶涵的《阿刁》,可是一聽就入了迷,無數遍循環以後,讓我竟然想起了《雍正王朝》中的「俠王」——皇十三子胤祥。康熙皇帝臨終,將大清皇位傳給了自己考察了十幾年的「孤臣」皇四子胤禛,但以皇八子胤禩為首的「八爺黨」憑藉自己強大的政治勢力和自覺對步軍統領衙門、西山銳健營和豐臺大營的絕對掌握,和胤禛明確站在了對立面,公然違抗康熙皇帝遺言。
  • 雍正嘉獎怡親王胤祥世襲罔替的資格,為何到了慈禧時期,被她廢了
    因此不知道有多少王爺們,他們爭取不到皇位以後,就想著爭取一個鐵帽子王噹噹。不過很可惜,整個大清朝,只有12位鐵帽子王。其中8位還是在清朝開國的時候所冊封的。所以說在和平時期,想要獲得鐵帽子王的封號,要麼跟皇帝的關係很好,比如說怡親王胤祥,要麼就是立下了大功勞,比如說恭親王奕訢。
  • 【反腐】「鐵帽子王」是誰?翻翻歷史就知道
    今年2月,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刊文《不得罪腐敗分子 就要得罪13億人民》,再次提到「鐵帽子王」。隨著反腐的不斷深入和「大老虎」的相繼落馬,「鐵帽子王」成了眼下出現頻率很高的熱詞。「在反腐鬥爭中,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發現多少查處多少,絕不封頂設限,沒有不受查處的『鐵帽子王』。」近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呂新華在回答有關反腐風暴問題時的表態,再次為「鐵帽子王」添了一把火。
  • 【鉤沉】反腐熱詞「鐵帽子王」究竟說的是誰?
    今年1月,《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時,借用了「鐵帽子王」一詞。今年2月,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刊文《不得罪腐敗分子 就要得罪13億人民》,再次提到「鐵帽子王」。隨著反腐的不斷深入和「大老虎」的相繼落馬,「鐵帽子王」成了眼下出現頻率很高的熱詞。
  • 清朝十二位鐵帽子王,他們結局如何,又各自傳了幾世
    清朝有一種世襲罔替的王爵,就是我們俗稱的「鐵帽子王」。鐵帽子王比一般的親王,享有的待遇和特權還要優厚,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其一,世襲罔替,隔代不降爵;其二,俸祿優厚,歲俸銀一萬兩,祿米一萬斛;其三,賜予世襲罔替王府,又稱鐵帽子王府。
  • 鄔先生是四爺謀士,他半隱之時雍正遲遲未來送行,十三爺只知其一
    看過《康熙王朝》的都知道,鄔先生不僅是貝子的老師,他還有一個重要的角色,他是幫助胤禛爭奪皇位的幕後策劃者,胤禛對他是言聽計從。從接回府那一刻,行了拜師禮,以長者尊之。古時候的拜師禮不像現在,老師來上課只要站起來說聲老師好,然後大家唱首歌就結束了。
  • 雍正對皇兄弟們趕盡殺絕?他得到了顯赫地位
    當時康熙序齒的兒子有24個,參與皇位爭奪的有9個。他們為爭奪皇位彼此鬥爭不休,最終結局以皇四子雍正繼位收尾。在雍正帝繼位之後,將昔日的競爭者皇兄弟們「趕盡殺絕」,他的兄弟們大多都不得善終。雖說皇家無親情,雍正帝卻有一個兄弟,不僅免於雍正的迫害,還得到了高貴顯赫的地位,與雍正帝的關係簡直就是好成了一個人。
  • 雍正王朝:雍正為何要保舉老十四做大將軍王,他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聽取了鄔思道的建議,保舉了自己同父同母的親弟弟十四阿哥胤禵出任「大將軍王」,而這一舉動可以說是為雍正最終能夠成為「九子奪嫡」的勝利者,進而在康熙去世後成功繼承皇位,奠定了非常的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