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極處,本心使然,是資質平庸的郭靖成為一代大俠的根本原因

2020-12-19 悅熙筆談

少時讀金庸的書讀發現,在他筆下的少年豪傑出生多數都很卑微。比如《飛狐外傳》裡的胡斐,自幼浪跡江湖;《神鵰俠侶》的的楊過更是悽慘,父母雙亡,行乞為生;《笑傲江湖》的令狐衝和楊過一樣,都是孤兒。還有張無忌、李文秀等等。

雖然金庸筆下的這些主人公起點都很低,但是他們幾乎個個都聰明絕頂,在歷經艱辛後,都達到了武學高峰,成為了一代天驕。不過,還是有一個是特例--郭靖,他的成長史堪稱經典的逆襲之作。

金庸之後,再無江湖

《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自幼家破人亡,隨母親流落於蒙古的大漠,在貧寒之中艱難度日。後來被江南七怪尋得,但是他從此開始了他的逆襲之路。現在回過頭來看看郭靖的成功,可以從以下三點來逐一解讀:

集眾家所長金庸筆下的男主,最後無一不是武學上的集大成者。《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所學淵博,從小師從江南七怪,和哲別學射箭,跟馬鈺道長學內功修為,有了這些基礎武學,後來才能學成九陰真經。

《天龍八部》中的段譽學會了凌波微步、六脈神劍,而虛竹則是莫名其妙的得了一身的武功,至於喬峰,則是扎紮實實的好學生的代表。

《飛狐外傳》裡的胡斐,雖然只是會一套胡家刀法,但是後來參悟了太極拳的奧妙,內外結合,最後也是無人能及。

在別的作品中諸如張無忌、狄雲、袁承志、楊過等莫不如是。之所以如此,可能是金先生的藝術的需要,需要主角成為頂尖的高手,而要成為高手,必須取眾家所長,融會貫通,自成一家。無論是武功或是文化,皆是如此。

因此,集眾家所長是他們取得成功的前提。

彎弓射大雕

巧不勝拙這點有點哲學思想,這種思想最早起源於道家。所謂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通過熟能生巧的刻苦練習後,拙就能勝巧,百巧不如一拙。

金庸筆下的《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練武的經歷以及終於成為天下最優秀的高手之一的故事,之所以格外地使人感動,其主要原因之一,不僅與郭靖的不幸身世有關,而且與郭靖的資質有關。郭靖是一個資質魯鈍之人。所以他的成才之路,格外艱辛,格外使人感動。

無論學文學武,無論博採眾長,師法自然,貴在妙悟,都需要學習者資質聰明,這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金庸筆下的主人公,也多半是這樣的人。儘管袁承志識字不多,而胡斐又沒人教他,但他們無疑都是一些聰穎之人,秉天地之靈秀。陳家洛、楊過、張無忌、令狐衝乃至石破天等則更是第一等聰明靈慧之人,更不必說。不是這樣聰明,為何能成傑出之才?

越努力越幸運

偏偏郭靖就成才了。而他原來竟是那樣的魯鈍,以至於江南七怪不免黯然神傷,連洪七公也不願意正式收他為徒。東邪黃藥師更不喜歡他這個女婿。

當然,郭靖之所以能成功,也是有他的有道理:

郭靖雖然不聰明,但是他深知勤能補拙。別人練習一日,我就練習十天,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越努力越幸運。他不練習那些花俏的功夫,在和江南七怪練習那麼久也沒有什麼長進,後來遇到洪七公學了降龍十八掌後卻突飛猛進,是因為這套掌法正好適合他的路子,於是郭靖便把最簡單的掌法練得精純而深厚。明知自己不聰明,少變通,反而能在練武是專心致志。後來學習周伯通的雙手互搏術時郭靖能很快學會,聰明伶俐的黃蓉卻一籌莫展。總之,郭靖能夠成為大才,不僅僅是機緣湊巧,還是和他的努力分不開的。

看著金庸的書長大的孩子都有一個武俠夢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胸襟郭靖胸襟開闊、心地忠厚。其中的道理,看似有點誇張,甚至有些神乎其神,實際卻不然。真正成大才者,無不與胸襟開闊有關。

只有胸襟開闊,才能做到無門戶之見,如此才能博採眾長。只有胸襟開闊才能做到眼界開闊,從而不至於成為井底之蛙。則是技進乎藝、藝進乎道,聰明伶俐之人,學技或許不難;而才華橫溢之士妙悟於心之輩,學藝也不難;然而要想藝進乎道,卻非胸襟博大而有德之人不可。古人「德才兼備」之說,不僅說有德無才或有才無德可以分立,而是說真正的大才必須附於大德之下。而是心地仁厚,胸襟博大,意志堅定,人格健全,超情忘我。而金庸筆下的郭靖就做到了這一點,結拜兄弟楊康就是為了襯託郭靖的這種品格而存在的。

郭靖就是這樣一個有著高尚品格的普通人,集百家之長,憑藉自己不懈的努力,才由一個笨笨的傻小子蛻變成一個武功高強、憂國憂民的大俠,並且為外敵的入侵而付出了一切,包括生命。

如果做不到德才兼備,就先取德

後記

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譯文:文章寫到最美妙的境界,沒有什麼特別奇異之處,只是寫到恰到好處;品德修煉到最高尚的境界,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只是表現了人最善良的本性

《菜根譚》裡這句有點雞湯性質的語言正好印證了郭靖能夠取得逆襲的主要原因。寫文章和練武所蘊含的道理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就像人生一樣,方向錯了,走的越遠,距離目的地就會越遠。

人品極處,本心使然,謹記這一點,我們在寫文章的道路上,才不會迷失方向!

我是悅熙筆談,一紙一筆,分析文化脈搏,用自己的半生經歷和你一起品讀文化的魅力!

相關焦點

  • 菜根譚:人品極處,本心使然
    文章作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文章寫到最美妙的境界,沒有什麼特別奇異之處,只是寫得恰到好處;品德修煉到最高尚的境界,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只是表現了人的本性。古文的精妙之處在於讀懂這句話的時候突然懂得了某一個道理,比如以上的話讓我終於理解到,為何如此喜歡姜子龍老師的水墨竹畫。我覺得那些水墨竹畫不僅僅是畫竹子,把竹子的味道都畫入筆下,更多的是從畫裡感受到了我們的中華精神。提起竹子就會想起君子,提起竹子就會想起堅韌,提起竹子就會想到虛心,提起竹子也會想到寧折不彎。
  • 一代頂天立地的大俠郭靖,卻被兩個嫡傳弟子砸了招牌,因錯在四點
    五十歲時郭靖的實力金庸先生沒有明說,但是考慮到郭靖武功一直是內外雙修,始終在不斷突破,再說《九陰真經》武功屬於純正道家武學,沒有上限,五十歲的郭靖肯定比四十歲時更勝一籌。可以說,相比張三丰的天人之境,郭靖差的只是時間。但是大俠郭靖樣樣都好,就是不會教徒弟。
  • 《神鵰俠侶》中,同為一代大俠,郭靖義守襄陽幾十年,楊過呢?
    楊過作為一代大俠,真的對襄陽守城無動於衷嗎?楊過這個人,性格偏激,這與他的童年就失去父母有關,也與他後來的遭遇有關,但是,這不代表他對襄陽和郭靖的守城毫不關心。盼他將來成為一個深明大義、正正派派的好男兒。」
  • 因受郭靖影響,楊過從浪子成長為大俠,臨了卻做了一件無情之事
    本期話題我們來說說楊過,他本是一個浪子因受到郭靖的影響,逐步從幼稚走向成熟,最終成為了一代大俠。楊過自己也很清楚若是沒有郭靖,他就不可能成為江湖中人人敬仰的神鵰大俠。然而他卻做了一件無情無義的事情,讓人非常看不懂。在《神鵰》中楊過從一開始被郭靖收留並收為徒弟,本欲將自己所學本領全部授於他。
  • 看留守少年郭靖怎麼逆風飛翔
    就是這樣一個按照如今的定義——單親留守兒童,卻能成長為一代宗師大俠,其中緣由不可不深思,總的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可以總結:一、家庭教育得當,德育為本郭靖的父親郭嘯天一生鐵骨錚錚、頂天立地,可惜早早亡故,郭靖天資頗為魯鈍,但有一般好處,知道將來報父親大仇全仗這些功夫,因此咬緊牙關,埋頭苦練……竟然練得甚是堅實。可是這些根基功夫也只能強身健體而已,畢竟不是克敵制勝的手段。六怪雖是傳授督促不懈,但見教得十招,他往往學不到一招,也不免灰心……總算郭靖性子純厚,又極聽話,六怪對他人品倒很喜歡。
  • 如何用英語闡釋中國大俠郭靖
    英國最大連鎖書店沃特斯通在其網站上這樣介紹:「如果你喜歡 《魔戒》,那一定不要錯過《英雄誕生》……跟著郭靖和黃蓉踏上探險之路,看他們墜入愛河,和他們一起經歷各種戰爭與打鬥。一部交織著中國功夫、歷史和愛情的小說,保證讓你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由於金庸原著情節豐滿、篇幅很長,出版商將其分為四卷陸續翻譯出版。僅第一卷的翻譯出版就歷時近六年。
  • 郭靖能學會降龍十八掌,能背誦整本九陰真經,為何還說他笨?
    就是後面倚天時期,張無忌回憶前輩大俠郭靖,也說他是勤能補拙笨鳥先飛。那麼郭靖究竟是真的笨呢還是大智若愚呢?郭靖小時候跟草原上淳樸的蒙古人一起生活,在同齡人託雷等的對比之下,郭靖也是顯得笨頭笨腦。江南七怪千裡迢迢趕到大漠裡,找到郭靖時全都喜極而泣,但是很快發現這個小孩兒太笨了,根本不是學武的材料,心涼半截,如墜冰窟,幾乎要放棄他。然後江南六怪開始教導郭靖學武,郭靖學得很用功,一點也不敢偷懶,但是還是學得很慢。
  • 黃蓉聰明伶俐又十分漂亮,為啥會喜歡木訥的郭靖呢?原因可不簡單
    但是,這麼一個聰明伶俐又漂亮的姑娘,為啥會喜歡上的木訥郭靖呢?原因可不簡單。其實,在射鵰英雄傳中,追她的男孩子不在少數。就憑她那個漂亮勁兒,很多人都喜歡她。追黃蓉的那些人中最為顯著的就是歐陽克。歐陽克曾經把他的叔叔歐陽鋒都給叫了來,一同前往桃花島去提親。可是天公不作美,黃蓉偏偏就很討厭這個歐陽克。歐陽克追黃蓉追不到,但是一直都沒有死心。
  • 洪七公為什麼能教好郭靖?高明之處在哪?
    他對笨拙的郭靖堅決不講解複雜的內功原理,而是把全真教的內功心法,都化解到如何呼吸、如何睡覺、如何走路的日常生活之中。他只是讓郭靖同學學會呼吸之間靜心,在靜心默想之間體悟武功的最根本之道。洪老師為什麼能教好郭靖,把他培養成一代大俠?洪老師比馬鈺老師和江南七怪高明在什麼地方呢?
  • 還記得《射鵰英雄傳》的郭靖嗎?黃日華愛妻梁潔華去世顯大俠風範
    在《射鵰英雄傳》中飾演郭靖時是一位大俠形象,沒想到生活裡也是這樣的人。梁潔華在很多人的耳中,也許並不是特別熟悉,畢竟在那個時候,梁潔華的顏值不算出色,出演的角色也沒能將她捧紅,所以一直都是配角。但是這樣努力的女生,被黃日華一眼看上,之後二人領證結婚,梁潔華更是專心在家打理,生活也算是幸福。
  • 射鵰中,他是郭靖大伯,有一個王妃老婆,孫子是天下第一
    ,最終同意了黃蓉與郭靖在一起。在後來郭靖跟南帝段智興有了過命的交情,將剩下的用梵語寫的《九陰真經》也給郭靖翻譯了一下。 儘管楊鐵心的兒子楊康不爭氣,但是楊鐵心卻有一個非常爭氣的孫子,這個孫子後來還成為了天下第一。
  • 郭靖和楊康結局之差別:貴子出寒門,貴族需積澱
    郭靖成為一代大俠,贏得江湖人的敬仰,老百姓的尊重;楊康早早的沒在了鐵槍廟,孤獨的墳頭荒草叢生。是什麼讓原本身份地位天差地別的兩位少年,有著如此截然相反的境遇?究其原因,是因為李萍和包惜弱對他們未來期待值的大相逕庭。李萍只想讓郭靖成為寒門貴子在大漠中苦熬的日子裡,李萍憑藉一己之力拉扯著年幼的郭靖。
  • 郭靖、楊過棄用的武功,九陰白骨爪與蛤蟆功,因何不入他們法眼?
    有朋友問,郭靖、楊過武功高強,為何各自棄用「九陰白骨爪」和「蛤蟆功」?郭靖與楊過都是金庸先生筆下武功最高的主角之一,同樣也是知名度最高的主角之一。二人武功高強,博採眾家,都是江湖上極負盛名的大俠。這個問題,咱們可以分為兩個來講,郭靖為何棄用「九陰白骨爪」?
  • 被道德綁在十字架上的郭靖,用忘恩負義形容一點沒錯
    在《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大俠郭靖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英雄,一句「為國為民,俠之大者」詮釋了他的一生事跡,更是在襄陽城破後夫妻二人為國捐軀,實現了一代俠名,對大宋子民可以說是問心無愧,但是卻無臉再見小時候的玩伴。
  • 喬峰與郭靖誰更勝出一籌,金庸這句話早已定論,毋庸置疑
    金書裡的英雄,喬峰與郭靖這兩位,不管怎麼排名,他們都不會落下。論武力,論人品,論豪爽,論俠義,這兩位都是當之無愧的英雄人物。由於這兩位都太優秀了,所以就有人會拿他們相比,究竟誰的實力高一些。要硬給這兩位頂級英雄分一個高下,這真不太好對比,因為他們不在同一個時代,這就好比拿張飛與嶽飛比,根本就不可能面對面來一場點到為止的擂臺賽。但這兩位都是金庸筆下的人物,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還是能從中找到一些對比的證據的。郭靖和喬峰都是各自的時代超一流的頂級高手,我們來看看他們武功路數。
  • 郭靖死守襄陽城的原因,其實金庸早就在他6歲時就已經暗示過了
    金庸老先生的作品可以說早已深入人心,而金庸筆下的俠士,也都是心繫天下的俠之大者,在眾多俠士之中,就有著蕭峰、郭靖這樣的大俠,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郭靖郭大俠。在神鵰俠侶中,蒙古大軍多次進攻襄陽,都被郭靖帶領的軍隊以及眾多英雄豪傑所擊退。
  • 夜讀丨最好的福報是人品,最高的精明是厚道
    作者:十點讀書邀約作者納豆希臘詩人米南德說:「人品好的人,自帶光芒,無論走到哪裡,總會熠熠生輝。」人品,是一個人最大的資本,最強的靠山,最硬的底牌。人活一世,說到底,拼的就是人品。好人品,會積攢運勢,於無形中打開通向成功的道路。
  • 神鵰大俠在江湖上揚名立萬受人敬仰,和她的諄諄教導有著直接關係
    縱覽金庸武俠世界能和郭靖齊名的人,非神鵰大俠楊過莫屬。楊過的成功絕非偶然,射鵰三部曲中有一個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郭靖收留楊過於桃花之時,黃蓉留了個心眼,只教他《論語》而不教授武功。原著中是這麼描述的:黃蓉教他讀書,不到三個月,已將一部《論語》教完。楊過記誦極速,對書中經義卻往往不以為然,不住提出疑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