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老先生的作品可以說早已深入人心,而金庸筆下的俠士,也都是心繫天下的俠之大者,在眾多俠士之中,就有著蕭峰、郭靖這樣的大俠,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郭靖郭大俠。
在神鵰俠侶中,蒙古大軍多次進攻襄陽,都被郭靖帶領的軍隊以及眾多英雄豪傑所擊退。我們都知道,蒙古大軍可以說驍勇善戰,徵戰無數很少有失敗的時候,但是他們卻一次一次攻不下襄陽城就是因為郭靖的誓死守衛。不過最終襄陽城因寡不敵眾而被攻破,郭靖夫婦也雙雙戰死,令我們也是唏噓不已。
那麼為什麼郭靖一直都死守襄陽?其實問題的答案金庸早就在書中有所暗示,有一句話叫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同樣也可以放在郭靖身上,郭靖在他六歲的時候,就表現出了非常明顯的性格特徵,一起去看一下六歲時候郭靖的表現吧。
六歲的郭婧還與母親李萍在蒙古大草原生活,當時郭靖給人的印象就是傻頭傻腦,為人木訥。有一次,郭靖在放羊途中,遇到了兩個部落交戰,當時兩軍也是殺得昏天暗地,而郭靖雖然有些害怕,但是卻興奮不已。郭靖看到一位黑袍將軍在敵方的大軍中來去自如,箭法更是如神。而這位將軍就是哲別,哲別也成為了郭靖第一個師父,當時的郭靖就對哲別敬佩不已。回家之後就將當時看到的情景告訴了母親李萍,雖然郭靖敘述速起來有些結結巴巴,但是也說了個大概,母親李萍見到年僅六歲的郭靖雖然非常蠢笨,但是對此卻絲毫不懼,也頗有將門之風。
其實這個時候我們就能看出,郭靖對於戰爭是非常興奮的,沒有畏懼之色,年僅六歲的郭靖就已經對領兵打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後的郭靖更是在每一次放羊時,將自己當成將軍,當羊群當做軍隊。可見六歲的郭靖已經有了長大後立志成為大將軍的志向,而這種志向在他長大之後確實得以實現,郭靖跟隨成吉思汗南徵北戰,屢立奇功,不過作為漢人的郭靖,始終心繫大宋,最後回到大宋後的郭靖,依舊想成為一名大將軍,而當時處於危難之際的襄陽城正好給了郭靖這樣一個機會。
當蒙古大軍進攻襄陽的時候,郭靖挺身而出,誓死守衛襄陽城,郭靖的做法既實現了兒時當大將軍的願望,也是為了保住大宋的江山和黎民百姓。郭靖剛正不阿、正氣凜然的性格,也決定了他最終將與襄陽城共存亡,而這樣的郭靖也成為了我們口中真正的俠之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