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貸之家
來源:金融虎 作者:凱文
12月16日,和信貸(NASDAQ: HX)宣布,在今日召開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公司股東通過一項特別決議,同意將公司名稱由「和信貸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小白買買股份有限公司」。
同時,和信貸公告稱,以500萬元人民幣現金對價完成P2P業務處置,公司將專注於開發和投資社交電子商務平臺小白買買。
和信貸宣布,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和信永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信永恆)與公司沒有直接關聯關係的快上車汽車租賃有限公司(快上車)、和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信電子商務)以及和信電子商務的個人股東於2020年12月11日籤訂了轉讓和承擔協議。根據協議,和信永恆同意將對和信電子商務的控制權轉讓給快上車,以換取500萬元人民幣的現金對價(「處置」)。出售事項完成後,快上車將成為和信電子商務的主要受益人並控制和信電子商務,因此,將承擔和信電子商務及其所擁有或控制的子公司的所有資產和負債,但不包括和信電子商務。
和信電子商務在烏蘇和信永恆商貿有限公司中可能擁有的任何權利、所有權、權益或主張,仍應作為公司的合併可變權益實體。該公司通過其合併可變利益實體和信電子商務開展P2P業務,並自2019年11月起停止發放新貸款。此次交易的結果是,和信貸上市主體將停止其P2P業務,並專注於開發和投資其社交電子商務平臺俏白買買。
和信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安曉博評論稱:「由於持續的挑戰和監管限制,我們決定出售我們的P2P業務,並轉變為社交電子商務平臺。自從我們推出小白買買以來,到2020年5月,這個社交電子商務平臺已受到用戶的歡迎,並在最近幾個月獲得了強勁的增長勢頭,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改善小白買買的服務和產品,進一步擴大用戶群,並與其他電子商務平臺和在線市場實現貨幣化渠道多元化,為我們的用戶和股東創造長期價值。」
根據公告,出售事項的完成取決於某些成交條件的滿足或豁免,包括收到獨立評估公司亞太諮詢與評估有限公司(「 APA」)發出的公平性意見,確認該對價將由從財務角度而言,出售事項中的和信永恆對和信貸的股東而言是公平的。
另據介紹,在年度股東大會上,已發行和流通的52,458,550股普通股中的52,025,638股普通股(包括由公司的美國存託股份代表的普通股)的持有人親自出席或由代理人出席,因此構成了以下機構的法定人數:截至2020年11月6日(股東周年大會記錄日)在股東周年大會上已發行並有權投票的普通股的三分之一以上。公司股東批准委任Wei, Wei& Co., LLP為公司的獨立註冊會計師事務所。
金融虎注意到,天眼查APP顯示,北京和信永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系港資公司Hexindai Hong Kong Limited全資子公司,安曉博任董事長、總經理。快上車汽車租賃有限公司系和信金科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天津快上車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股權穿透後,安曉博為100%持股實控人。和信電子商務法人和董事長也是安曉博,其持股比例達94.99%,烏蘇和信永恆商貿有限公司系其全資子公司。
這也意味著,和信貸在納斯達克上市主體以500萬元人民幣現金對價剝離了P2P業務,公司屬性也從原來的「互金」公司變成了電子商務公司,其意圖主要是保留其上市地位。2017年11月3日,和信貸在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去年12月19日,和信貸曾因股價連續30天低於1美元而收到納斯達克退市警告。今年8月,和信貸曾宣布其美國存託股票(ADS)與普通股之間的兌換比例從1股ADS代表1股普通股,更改為1股ADS代表3股普通股。
此外,和信貸當時還宣布推出升級版「小白買買」新社交電商平臺,截至2020年7月31日,『小白買買』已擁有約16萬活躍用戶。和信貸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安曉博當時曾表示,正積極配合政府對P2P行業轉型的倡議,公司的轉型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從工商股權關聯來看,和信貸在上述「資本騰挪」之後,安曉博仍然是處置其P2P業務隸屬公司的實控人和負責人,但未來對和信貸的美股上市公司所產生的影響無疑會變的相對變小。
今年7月,據媒體報導,和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信財富管理有限公司均已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多地公安立案調查。據辦案警員透露,和信貸存在資金池,已涉嫌違法,所以予以立案調查。第三方正對和信貸的銀行流水進行穿透,接下來會進一步調查借款方和和信貸平臺是否有關聯及私下協議。
官網數據顯示,截止至2020年11月30日,平臺借貸餘額59.09億元,利息餘額6億餘元,當前出借人數72,703人,當前借款人數137,081人。
今年8月,美股上市公司信而富也曾宣布將包括P2P業務在內的多家子公司以350萬美元的現金對價出售給第三方資管公司漢土資產,同時更名SOS(NYSE:SOS)繼續上市,宣布進軍國內健康和應急服務行業相關的金融服務領域。
此外,今年9月,點牛金融也曾有類似操作,宣布處置了原有的P2P業務,更名為比特數字(Nasdaq:BTBT)繼續上市,轉入區塊鏈以及比特幣等其他數字資產衍生業務領域。另一家美股上市公司愛鴻森也早已關停了P2P業務,專注於業務的汽車交易和相關服務部門的業務。
但需指出的是,互金類上市公司剝離P2P業務後能否完全「脫身」,恐怕還有疑問,如何處置存量兌付才是其最大的難點。
在點牛金融未更名之前,2019年7月31日,平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17人被採取相應的刑事強制措施。
今年3月24日,警方通報顯示,已將上海點牛網際網路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副總裁楊某華、總監普某勤等5名犯罪嫌疑人以涉嫌集資詐編罪依法移送檢查機關審查起訴;對股東劉某輝等2名犯罪嫌疑人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同時,對實際控制人曾某新發布紅色通報。除楊某華、曾某勒、劉某輝等7人被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外,另有14人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而信而富在宣布剝離P2P業務後,其兌付和催收仍處在困境之中。據信而富公告信息顯示,截止至11月30日,平臺所有出借人的待收在投餘額仍高達38億餘元。
來源:金融虎 作者: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