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41家醫療機構提供兒科診療服務

2020-12-22 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12月21日報導:受天氣變化因素影響,加之目前正處冬季呼吸道疾病高發期,近期,到兒童專科醫院就診的患兒明顯增加,看病排隊4小時以上稱為常態。對此,上海市衛生計生委發布全市相關醫療機構兒科門急診開設情況匯總,建議患兒家長就近就醫。

  據市衛生計生委統計,全市能提供兒科門診醫療服務的醫療機構有141家,其中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有117家,能提供急診醫療服務的76家;2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2家醫療機構門診部也開設了兒科門診。到3家市級兒童專科醫院和新華醫院就診的患兒近80%為常見病、多發病,二、三級綜合性醫療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兒科也能診治。

  目前,本市已建立以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為牽頭、市第五人民醫院和閔行區中心醫院為補充,聯合1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成的閔行-復旦兒科醫療協作體系;建立以上海市兒童醫院為技術核心,聯合普陀區中心醫院、普陀區人民醫院、普陀區利群醫院和普陀區婦嬰保健院等4家醫院兒科力量成立的上海市兒童醫院普陀區兒科聯合團隊,均逐步落實專業對接、雙向轉診、科研培訓等各項工作。

  專家分析,由於對醫療資源利用的不夠充分和均衡,造成部分患兒在三家市級兒童專科醫院和新華醫院集中就診,既造成患兒排隊等候時間過長,也容易影響治療的及時性,並造成交叉感染。


相關焦點

  • 上海: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必須提供兒科門診服務
    為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繼續深化醫改,記者從上海市衛生計生委獲悉,未來5年間上海將進一步優化資源布局,除了專科和優勢醫院增加兒科床位外,全市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必須提供兒科門診服務,三級綜合醫院和承擔區域醫療中心任務的二級綜合醫院提供兒科急診服務
  • 北京公布最全兒科門診名單 149家醫療機構可提供兒科診療服務
    新京報快訊(記者戴軒)時值流感高發期,全國多家醫院兒科一度爆滿,為緩解這一局面,北京市衛計委此前發布了147家可提供兒科診療服務的二級醫院名單。記者今日(17日)獲悉,目前北京市在對上一份名單進行綜合考察的基礎上,進行了部分調整,將可提供兒科門診的醫療機構數量新增至149家。
  • 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科診療服務覆蓋157家!名單在此
    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科診療服務覆蓋157家!市衛健委說,截至2020年底,本市提供兒童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服務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2019年的125家增至157家,其中單獨設置兒科門診74家。閔行、嘉定、松江、金山四個區已實現轄區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科診療服務全覆蓋。
  • 兒科醫療連鎖機構迎投資新風口 睿寶兒科打造「衛星診所+專業醫院...
    多位創投機構醫療領域投資總監向記者透露,近期他們考察了多家兒科醫療連鎖機構,有些項目已進入盡職調查與投資磋商階段。這背後,是他們認為在疫情影響下,越來越多中產家庭會選擇將子女送往高端兒科醫療連鎖機構就診,一方面其更強的私密性有助於減少兒童交叉感染風險,另一方面中產家庭能獲得更高品質的兒童診療與健康管理服務,這些因素都促進兒科醫療連鎖機構正迎來新的快速增長風口。
  • 中高端兒科和婦產科醫療服務市場龐大 新世紀醫療穩佔先機
    按照 2016年的市場份額計,公司兒科醫療業務於北京私立兒科醫療服務市場和北京中高端兒科醫療服務市場分別擁有高達近1/3和1/2以上的市場份額。新世紀醫療也是私立兒科醫療服務行業最為認可的知名品牌,是北京第一家也是極少數提供全面及專業的兒科和婦產科醫療服務的私立醫療機構之一。新世紀醫療十年前就開始推行兒科家庭醫生服務,實現了從婦兒健康管理到常見病診療,再到婦兒專科複雜疾病治療的完整閉環。
  • 上海五大區域兒科醫聯體帶動304家醫院兒科升級
    記者昨天從上海市衛健委獲悉,上海「東南西北中」五大區域兒科醫聯體不斷升級,醫聯體牽頭醫院籤約醫療機構304家,通過派駐專業管理人員、臨床帶教、增加專家號源等多種方式,促進兒科優質資源縱向延伸。目前,12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夠提供兒童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服務。
  • 上海舉行推進兒科建設發布會
    目前全市提供兒科診療服務的醫療機構共有179家,其中16家市級綜合醫院提供兒科診療服務;52家區級綜合醫院均提供兒科診療服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普遍開展兒童保健和預防接種服務,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兒科常見病治療、康復服務。設置兒科床位的醫療機構有68家,提供兒科門診服務的醫療機構有141家,提供急診服務的有76家,總床位數4000張,兒科執業(助理)醫師3200餘人。
  •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升級「國家隊」,兒科「品質醫療」什麼樣?
    來源:新民周刊「兒科品質醫療」,不僅是醫療技術的提升,更是融健康管理、人文關懷於一體的更好的醫療服務。文 | 黃 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以下簡稱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可謂上海市最「特別」的醫院。
  • 上海探索提供全程精準護理造福患兒 讓護士成診療過程核心
    芊燁 攝   中新網上海10月18日電 (記者 陳靜)都說「三分醫療,七分護理」,如何給患兒提供「全程-精準」護理是醫院和家長的共同該目標。讓護士成為診療中的核心人物,讓家長掌握護理知識,建立平臺加強家長與專科護士間的信息共享和溝通……上海正在舉措探索實現對小病人的全程精準護理。
  • 2020年,新世紀醫療幹了這些大事!|醫療服務|醫療機構|兒科_網易新聞
    當然,站上風口的還有網際網路醫療。 2020年2月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在疫情防控中做好網際網路診療諮詢服務工作的通知》,對網際網路醫療重要作用充分肯定。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優勢,大力開展網際網路診療服務,特別是對發熱患者的網際網路診療諮詢服務,進一步完善「醫療+網際網路」服務功能」。
  • 六大特色科室,線上服務+線下診療,伊詠兒科如何建設「價值型診所」?
    伊詠兒科便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了。  伊詠兒科於2018年在上海成立,是一家以0-18歲兒童為服務對象的兒科門診。伊詠兒科運營總監李靜告訴動脈網記者,伊詠兒科是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特診部)的定點合作單位,始終以三甲醫院為標杆進行醫療質量管理,對診療的各個環節的質量與安全都會進行嚴格把控,力求為廣大兒童及家庭提供規範、安全的診療服務。
  • 農工黨上海市委建言醫療資源配置:增加婦產科和兒科資源總量
    而每新增一名新生兒,相應的產婦、兒童醫療服務及資源配置需求也將隨之增加,但上海的婦產科和兒科資源配置卻依然存在不少短板。為此,今年上海「兩會」期間,農工黨上海市委將向上海市政協遞交一份題為《關於合理配置本市婦幼醫療資源的建議》的集體提案,建議上海增加婦產科和兒科醫療資源總量,包括婦產科和兒科床位數、醫生數和護士數配置量,並適當調整醫療資源在不同級別、類別機構中的配置比例。
  • 上海將建東南西北中五個區域兒科醫聯體
    人民網上海1月19日電 (記者姜泓冰)為緩解兒科門急診爆棚現象、應對「全面二孩」政策,上海二級以上綜合醫院今後都將設兒科門診,社區衛生中心也將提供兒科診療,復旦附屬兒科醫院等3家知名兒童專科醫院將擴建床位。此外,上海還將構建東南西北中五大區域兒科聯合體。到2020年,上海超過50%的兒科門診將實現分時段預約服務。
  • 首都兒科研究所垂楊柳診療中心啟動運行 提升朝陽區南部兒科診療水平
    圖為緊密型兒科醫聯體啟動授牌儀式現場 優秀專家資源下沉 品牌輻射便民利民 垂楊柳醫院地處朝陽區東南部,多年來持續為地區百姓提供醫療服務。隨著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患兒需求不斷增加,地區內優質兒科診療資源相對不足。 「首都兒科研究所垂楊柳診療中心」成立後,首兒所附屬兒童醫院與垂楊柳醫院將共享兒童專科醫院品牌,首兒所附屬兒童醫院會定期安排專家出診,派駐全職兒科主任及業務骨幹,充分發揮市屬醫院優質專科醫療資源輻射帶動作用和品牌影響力,幫助垂楊柳醫院提高兒科診療水平,聯合培養兒科人才。
  • 上海試點社區標準化兒科診療室 2-3名專業全科醫師坐鎮
    東方網2月7日消息:昨天,上海市衛計委透露,上海開始提升基層醫療機構兒科服務能力。試點社區標準化兒科診療室。標準化兒科診療室項目已經開始在虹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試點運行。年內將推廣到閔行所有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標準化兒科診療室完全拷貝了兒科醫院的VIP診室,一旦出現疑難雜症還能第一時間通過遠程會診讓兒科醫院的專家們把脈。社區兒科醫生水平行不行?由2-3名有兒科基礎並接受過兒科醫院社區兒科醫療服務培訓的全科醫師、護士開展兒科醫療服務工作。
  • 上海和睦家新城醫院亮相申城 自貿區享高端醫療服務
    上海市浦東新區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範金成先生為上海和睦家新城醫院院長張澄宇先生頒發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和睦家國際化醫療團隊提供專業的悉心服務 上海和睦家新城醫院位於新金橋路 上海和睦家新城醫院的婦產科,作為特色科室之一,擁有經驗豐富的產科醫生、婦科醫生、助產士和護士,能夠為產婦提供專業細緻的產前護理服務,使產婦得到安全科學的專業指導與關愛。為了給產婦提供孕前,孕期及產後的全周期服務,上海和睦家新城醫院還專門開設了產後康復科,與產科服務無縫銜接,讓產婦在產後也能享受專業貼心且細緻入微的產後康復服務。
  • 復旦兒科醫院為全國兒童傳染病防治提供「上海方案」
    根據《上海市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工作要求,到2022年,上海計劃構建靈敏高效、科學精準、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體系,健全職責明晰、銜接有序、醫防融合、中西醫並重、保障有力的公共衛生綜合服務機制,完善全人群、全周期、全流程的健康服務和管理模式。
  • 上海市兒童醫院聯合16家二三級醫院成立兒科醫療聯合體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圖澎湃新聞記者5月10日從上海市兒童醫院獲悉,「上海市兒童醫院兒科醫療聯合體」(以下簡稱「兒聯體」)於當天正式成立,以上海市兒童醫院為核心,聯合靜安區、普陀區、嘉定區、長寧區四區衛生計生委,攜手所轄16家區屬二三級醫療機構組建而成,是上海市首個多區協作、統籌運行的兒科醫療聯合體。
  • 最新:北京可提供兒科門診的醫療機構增至149家
    央廣網北京1月17日消息(記者孫冰潔)時值流感高發期,全國多家醫院兒科一度爆滿,為緩解這一局面,北京市衛計委此前發布了147家可提供兒科診療服務的二級醫院名單。記者今日(17日)獲悉,目前北京市在對上一份名單進行綜合考察的基礎上,進行了部分調整,將可提供兒科門診的醫療機構數量新增至149家。
  • 補南城醫療短板,長安街以南23家醫院兒科「結盟」
    12月1日,記者從北京國資公司下屬首都醫療集團獲悉,綜合醫院兒科發展論壇暨京南兒科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愛育華婦兒醫院舉行。來自長安街以南地區的23家綜合醫院兒科宣布「結盟」,整合京南地區兒科資源,實現區域性醫療機構互聯互通,建立起高效運轉的醫療服務網絡,共同提升北京南城區域兒科醫療服務水平。北京兒科醫療資源豐富,但由於歷史原因,分布很不均衡,尤其是南城和北城差別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