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燉成好喝的排骨湯,最主要的是先用大火煮開,再用小火慢燉
排骨湯怎麼做才好吃,有什麼技巧?燉排骨湯的時候,可以用豬、牛或羊等的肋骨和脊椎骨切成塊後燉湯,因為我們要吃肉,所以用豬肋骨最合適,肉多也好吃。做為一個工作非常忙的加班狗來說,平時沒啥時間做飯,做飯的話也是在周末了。所以我就經常在周末買幾根排骨和一根玉米棒,再買點其他的蘿蔔或者藕之類的蔬菜,燉一鍋排骨湯補充一下營養。所以作為一個有煲湯經驗的過來人,我覺得想要燉成好喝的排骨湯,最主要的就是先用大火煮開後,再用小火慢燉幾小時。
直到肉燉成軟爛,這時候骨頭的營養也都被燉出來了,湯會更濃、更入味,營養更豐富。我平時都是用摩飛多功能鍋做的,這個鍋容量很大,方形的,可以一次性加足涼水燉,不至於像平時用的鍋太小了,中途需要一直加水,很麻煩,而且它還有三個檔位可以調節,火候比較好掌握,用起來比較方便。下面就來簡單的說一下,我平時做玉米蘿蔔排骨湯的方法吧。準備材料:排骨300克,白蘿蔔300克,胡蘿蔔100克,玉米2根,生薑1小塊,精鹽2小匙,味精1小匙,香菜適量,香蔥適量。
做法:先把豬肋骨砍成塊洗乾淨後,鍋中放入涼水,再放入排骨,加入薑片、料酒,水燒開後去掉浮末,再煮三分鐘撈出排骨,撈出後把排骨衝洗一下,白蘿蔔、玉米切塊,焯水好的排骨放在一邊備用。用白蘿蔔燉湯真的好處多多啊,它有生津潤肺的功效,還有俗話說吃蘿蔔賽人參嘛,可見多吃蘿蔔對身體是非常好的。而且玉米有吸油的功效,不至於煮好的湯油很重,影響食慾。鍋燒熱後,放入適量的油,再放入蔥姜爆炒。
再放入焯水後的排骨炒至微黃,在摩飛多功能鍋中一次性加入足夠多的涼水,否則水加少了中途要多次添水。在第一次水少了四分之一的時候放入切好的玉米、白蘿蔔塊燉煮,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加入其他的食材,再燉煮1小時左右直到肉變爛為止。最後根據自己的口味加一些精鹽、味精、香菜、香蔥就可以開吃啦。燉好後的蘿蔔玉米排骨湯,湯濃而清香,喝著也不油膩,味道非常鮮美,營養很豐富。現在天氣逐漸變冷了,所以我最享受的是周末在家燉一鍋排骨湯,再炒幾個小菜。
坐在桌邊一邊看著電視,一邊享受著熱氣騰騰的排骨香,喝完全身都是暖和的,即使是一個人,整個秋冬天也不再寒冷了。我覺得如果有異味,味道再好,我也不會覺得好喝,所以焯水很有必要。買來的排骨洗乾淨,在水裡泡個十分鐘。這段時間,可以鍋裡燒水,水要儘可能多。把排骨瀝乾.放到已經開的水裡,把火開到最大。等水再次開的時候,把排骨撈出來,洗乾淨待用,水倒掉。鍋裡放冷水,水要多,放排骨,洗乾淨的筍乾,放點鹹肉,然後就煮。先不要放料酒和生薑,等水開十五分鐘後在放,從水開之後煮45分鐘左右就差不多了。
山西瓦罐湯裡有一道湯叫做茶樹菇排骨湯,菌類濃鬱的香味和排骨的清香融合在一起,特別好喝,食材:茶樹菇、排骨、料酒、生薑、鹽,做法:排骨和茶樹菇切小段,生薑切片;提示:茶樹菇選用乾貨煮出來的湯更香。排骨冷水下鍋,倒入料酒煮5分鐘撈出,衝洗一遍;排骨冷水下鍋,加入薑片,大火煮沸,轉小火繼續煮30分鐘,然後加入茶樹菇,再煮20分鐘;加入適量鹽,攪拌後即可出鍋。
菌類和排骨熬煮出來的湯已經很鮮美了,無需再加雞精和味精,這樣才能保持食材的原滋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