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在海慈醫療集團兒科門診看到,感冒的小患兒們扎堆,門診量也是居高不下,一個月來每周掛號都超過了上千名兒童。 「為啥別人家孩子不感冒,我家孩子怎麼一到冬天就總是反覆感冒?弄得我們也快崩潰了。」面對家長疑問,海慈醫療集團小兒一科(中醫兒科)副主任醫師杜君威進行詳細解疑。
/專家釋疑/
哪些體質小兒容易感冒?
市民李女士問:為啥別人家孩子不感冒,我家孩子怎麼一到冬天就總是反覆感冒?折騰得全家人快崩潰了。
杜君威:從中醫上來說,感冒分為不同類型夾症不同,包括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暑溼感冒和時行感冒幾類。中醫認為,不同的寶寶表現為不同的體質,健康的寶寶多平和的體質;容易生病的寶寶,多存在一些體質的偏頗,在飲食及生活護理上就要有所區別。如果容易反覆感冒,家長就要想想,孩子偏向哪種體質,是不是採取了不當的調理方式,是不是平時吃錯了?
容易感冒小兒的常見體質有氣虛體質、陰虛體質、痰溼體質、溼熱體質等。氣虛質的孩子平素麵白氣弱,語音低微,容易疲乏,精神不振,可以多吃些山藥粥、白扁豆、黃芪等。陰虛質的孩子經常手足心熱,口燥咽幹,鼻微幹,大便乾燥,可以在平時多食用些百合、太子參,少吃油炸食品、巧克力等。溼熱質的孩子會看到面垢油光,口苦口臭,易生痤瘡、溼疹,大便黏滯不暢或燥結,小便短黃,可以適當吃些綠豆、黃瓜、蓮藕、山楂等。還有痰溼質的孩子偏向形體虛胖,喉中常有痰鳴,食慾較差,腹脹,舌苔厚,感冒容易痰多難化,平時家長可以多做些冬瓜、米仁粥等。
感冒後寶寶該怎麼吃?
市民金女士問:孩子生病的時候應該吃些什麼,才能增強抵抗力?
杜君威:孩子生病是最讓父母揪心的,別的力氣使不上,就千方百計給孩子煮好吃的,想方設法讓他吃下。家長們都覺得,孩子一生病,抵抗力就減弱,這時再不吃東西那不是雪上加霜嗎?其實,孩子生病不願吃東西是有科學道理的。生病時肝臟忙於排毒,沒有進食的幹擾,身體內部微妙的鬥爭才得以順利進行。而且,孩子生病時需要身體上的休息,他的黏膜、皮膚、肝及腎也要有休息,這隻有適當禁食才能做到。適當禁食不僅可以降低體溫,除去痛苦並方便排除毒物,而且可以減低肝的負擔以防止嚴重的併發症。
而同樣,咳嗽作為主要的症狀之一,也常常困擾著家長們。因為「肺為貯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傷脾的、傷肺的、刺激喉嚨的食物吃了,孩子多痰的症狀自然就加重了。到底吃什麼容易生痰呢?例如鴨肉、肥肉、蛋糕類的甜食,含油脂較多的零食核桃、瓜子等,以及奶酪、巧克力、薯條、辣食、生冷瓜果。其實在感冒期間,最需要的是多飲水並保證營養的攝入,如果孩子食欲不振,可以選擇少食多餐的辦法,孩子不愛喝白開水,可以喝點淡糖鹽水或米湯、果汁,補充足夠的水分。
中醫如何治療感冒?
市民王先生問:我家孩子經常感冒,每次都要吃好多藥、打好幾天的點滴才能好,有沒有辦法讓孩子不用打針?
杜君威:在門診上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孩子只要稍微出現一點感冒症狀,家長就會很著急地送到醫院,一詢問已經給孩子餵了各種藥物。其實感冒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常見的有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感冒後產生的免疫時間較短,且每次感染的病毒並非一種。因此,體弱的孩子容易反覆多次患感冒。如果一見孩子出現鼻塞、流鼻涕等輕微感冒症狀,就抗生素、速效感冒藥等幾種藥物一起服用,這樣不但對治療感冒無利,反而使孩子的抵抗力愈來愈低。
現在對門診上來就診的小朋友,我們在經過詳細問診切脈等一系列辨證診治過程後,會給出適合孩子的治療方法,包括貼貼、拔罐、艾灸、小兒推拿、中藥浴或者開些中成藥服用等。例如曾有一個半歲的小寶寶因為受涼,出現流涕、發熱、打噴嚏,經醫生辨證後,診斷為風寒型感冒,經過中藥藥浴治療5天後,感冒痊癒。藥浴方藥與內服藥一樣,需要根據病情、體質等辨病辨證,選用艾葉、生薑、柴胡等不同方藥,裝袋備用。使用時,將藥物放入清水中煎煮,然後濾出藥液加清水配製,保持藥液溫度在38-40攝氏度,每天洗浴1次,每次15-25分鐘,根據小兒的耐受能力適當調節水溫和藥量,達到汗出為佳。
如何預防反覆感冒?
市民楊女士問:如何預防孩子反覆感冒?
杜君威:首先應該重視脾胃的調理,通過加強脾胃功能來滋養於肺;其次,有效應對外感因素,做到邪不足以侵入。具體來說,要根據氣溫變化為孩子增減衣物、平衡膳食、加強鍛鍊,在冬季尤其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增強體質和免疫力。要多喝水,合理飲食,適當加強營養,平時注意蛋白質供給,如瘦肉、雞蛋、魚類、豆類,多吃蔬菜及水果,含有維生素及礦物質纖維素等,避免偏食或挑食,少吃甜食與油膩食品。同時要注意小兒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每天早晨、中午和晚上各開窗通風20分鐘,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另外,家裡如果有人感染流感,建議儘可能隔離,尤其要減少與孩子接觸的機會。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健攝影報導
來源: 青島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