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孩子寫作業,父母很崩潰,擁有20年教齡的老師解決了難題

2020-09-16 銀花育兒

文/銀花

今天,是我搬家兩周年的日子。

剛搬過來這邊住時,有一段時間讓我特別煩惱。

一到晚上九十點鐘,我家樓上就會傳來吼罵聲,接著就是孩子的哭聲。然後是乒桌球乓的摔東西聲,那段時間因為身體原因睡得較早,而樓上鄰居家也給我帶來了一些困擾。

後來才知道,鄰居家原來有個正上小學二年級的兒子,兩口子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經常崩潰大吼。

「寫個作業能把你急死,不專心、愛拖拉,只幾道題目也要做好半天,都二年級了,12+27還等於37,你說崩潰不崩潰?忍不住就吼上了,可是他除了哭,沒什麼改進,依然寫得慢,忍不住又開吼,輔導作業就生氣,這輔導作業變成了折磨人的事啊!」

簡.尼爾森說過:「如果你在養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感覺很痛苦或者認為你的孩子有問題,那麼一定是你自己的養育方式出了問題」。

很多人,在當了父母時,發現自己並不比當年的父母更懂得去教育孩子;自己仍然在不知不覺地延續自身的經歷教孩子,當年被自己的痛恨的做法,依然被施加在了孩子的身上。比如,對孩子缺乏耐心而大吼大叫。

為什麼一陪孩子寫作業,父母們就崩潰

首先,缺乏經驗

教育是個大學問,而家庭教育又是孩子教育最重要的環境。80、90後的年輕人成為父母后,沒有學習過孩子教育的知識,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還是比較年輕,缺乏經驗,往往缺乏耐心和相應的方法。

其次,對孩子的要求高

每個父母對孩子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期待,當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和孩子的自我要求有差異時,父母在面對注意力不集中、做作業磨蹭的孩子時,心裡難免會有落差,比如我的鄰居,看到孩子都上二年級了,可是50以內的加減法還不會算,怎麼能不崩潰?

最後,社會環境的影響

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不僅給父母帶來了壓力,也加重了他們的育兒焦慮。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優秀,自己家的孩子不好好學習,以後怎麼去社會上競爭啊。所以當孩子的學習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時,父母往往會產生崩潰感。

跟鄰居熟絡後,為了拯救我的睡眠,也著實不想看著鄰居這麼辛苦,我送了他們一本《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的書,希望他們能運用書中的知識,來更好陪伴自己的孩子。

其實,孩子寫作業,雖然不是什麼大事,卻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間的連接點,作業完成的質量也反映了家校能否擁有良好的互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家長需要引導孩子高質量完成作業。

如果父母不了解小學階段孩子成長的身心特點,就有可能會把孩子推送到厭學的路上,或者激發不出孩子應有的潛能。

小學6年到底有多重要?

小學6年是孩子成長的起點,可以說這六年決定和影響了人生後面的六十年。

●.小學1年級階段,小學生涯的啟蒙期,決定和影響著孩子後面的學習力。

●.小學2-3年級階段,是小學的銜接優化期,影響著孩子的創造力。

●.小學4-6年級階段,小升初的過渡關鍵期,奠定了孩子一生的認知力和道德觀。

有的父母認為小學階段只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好了,有的父母會覺得在小學階段給孩子那麼大學習壓力幹嘛,也有的父母覺得學習至關重要,常常把孩子的成績盯得很緊。其實,這些父母對孩子小學6年的學習和成長認知都不夠全面。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本書作者是于敏老師,是一位擁有20年教齡的一線教師,她將自己在日常教學中遇見的形形色色的案例,和各種小學生遇到的普遍問題,彙編成書,針對孩子的學習能力、家庭教育和身心發育,給出了實用性的建議,讓家長能夠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給出最好的養育方案。


這本身通過大量的實例,揭示孩子小學6年的成長秘密,讓父母能夠用教育學的眼光與心理看待孩子的成長,家庭教育的一本好書,也是陪孩子走過小學6年的一本實用書。

父母多一點耐心和愛心,在1-3年級幫孩子打好教育基礎,在4-6年級重視孩子的生理、心理動蕩期,引導孩子的個性健康發展,孩子形成的習慣和個性會延續、會拓展、會伴隨孩子初中、高中、到大學,最終走向社會,並受益終身。

鄰居家的孩子今年上小學四年級了,由於父母的學習與改變,孩子也得到了很大的變化,聽鄰居說,現在孩子的作業和學習一點也不用操心,孩子的學習成績也在班級前五名。我也聽不到以前的吼罵聲了,取而代之的是孩子的鋼琴聲。

相信在讀完《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之後,父母和孩子都會像我的鄰居家一樣,擺脫小學階段的困惑,體會到成長的快樂。

寶媽寶爸們,在陪伴孩子小學六年時期,你還有什麼困惑和疑惑呢?請打開此書,答案盡在其中......

高級育兒師,獲取更多育兒資訊,歡迎關注銀花育兒!

相關焦點

  • 嶽雲鵬輔導孩子寫作業崩潰:有一種「崩潰」,叫陪娃寫作業
    ,到底有多「崩潰」昨天午休時,聽同事麗姐吐槽自家孩子寫作業…… 麗姐家女兒今年讀小學三年級,開學已經一個多星期,原本覺得孩子送進學校裡,「普天同慶,萬獸歸籠」,家長們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尤其是英語作業,我崩潰了。工資面議。看來嶽雲鵬也被陪孩子寫作業折磨得不輕,恨不得立馬解脫。尤其是那句「我崩潰了」,寫出多少家長的心聲。關於輔導孩子作業這個話題,打開網頁基本都是如下的種種「吶喊」。 每次輔導作業就感覺自己要「爆血管」,「怎麼說他都聽不進去?」「陪兒子寫作業到五年級,然後心梗住院了,做了兩個支架。
  • 寶媽輔導孩子寫作業崩潰,姥姥翻出23年前的「舊帳」:你也有今天
    01無獨有偶,輔導孩子作業崩潰的家長不止一位有一位寶媽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崩潰多次,氣得上竄下跳,還把孩子吼得哇哇大哭家書的最後,姥爺語重心長地說道:「總有一天你也會為人父母,20年後,看你如何教子呢?」還標註了一句「作業卷留下,請你20年後再看看」。看完了這封家書和舊卷子,寶媽忍俊不禁,原來自家孩子這是隨了自己,果然是親生的。
  • 寶媽輔導孩子寫作業崩潰,姥姥翻出23年前「舊帳」:你也有今天
    有一位寶媽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崩潰多次,氣得上竄下跳,還把孩子吼得哇哇大哭。,20年後,看你如何教子呢?」,明星也是如此,沒有能輕鬆解決輔導孩子的問題。,可能會讓孩子產生矛盾:「我到底是聽老師的,還是聽父母的?」
  •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輔導作業致崩潰,怎麼辦?
    輔導孩子寫作業,你感覺難嗎?打開搜尋引擎,輸入「輔導作業」,輸入框就會自動彈出不少關於家長輔導作業的描述。諸如:「輔導作業被氣死」、「輔導作業崩潰」,「輔導作業總忍不住想打孩子怎麼辦」等等。這些年,因輔導作業導致父母與孩子之間爭吵、孩子離家出走甚至跳樓的新聞更是不絕於耳。為什麼好好的親子關係,卻因為「作業」的到來,就硬生生地變了味兒呢?
  • 九成家長輔導作業崩潰 注意力不集中最讓家長崩潰
    近日,小猿口算聯合果殼調研了兩萬名家長的數據,評選出《2019年最令家長崩潰的十大行為》並給出專業的指導意見,力圖幫家長疏解輔導作業這一難題。根據小猿口算數據顯示,9成家長曾因輔導作業情緒崩潰,其中注意力不集中是最大元兇。不過,在全國數據中,四川省家長相對比較特殊,數據顯示40.87%的四川省家長在輔導作業時心情平和,不會因為輔導作業影響心情,比例全國最高。
  • 輔導孩子寫作業,家長應該注意「底線」,別把老師的工作都做了
    文|話梅的媽媽(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學齡期孩子都會被作業困擾,孩子在家寫作業的時候,唯一能夠求助的對象就是父母,所以很多父母都會輔導孩子寫作業,孩子寫到多晚,自己就陪到多晚。
  • 媽媽被兒子作業氣哭,網友:輔導缺乏專注力的孩子寫作業,更崩潰
    此視頻發出後引發了不少家長的共鳴,短短兩天時間就贏得了112萬人點讚,很多網友留言表示自家孩子寫作業也是這樣,磨磨蹭蹭崩、拖拖拉拉,自己比這位媽媽還崩潰!,而是回到家輔導孩子寫作業!其實在這之前也有不少因為輔導作業而上熱搜的父母們。吳先生怕輔導作業時忍不住打兒子,自創了輔導作業新姿勢:「捆綁式」。
  • 陪娃寫作業崩潰不分國界,優學派教你如何避免災難式作業輔導
    近日,「美國老爸陪寫作業氣到飆中文」的話題登上熱搜榜,視頻中,一名美國老爸輔導7歲的女兒寫作業時,急得拍桌,並用中文大喊:「克洗呀!」消息一出,引發眾多網友的討論和共鳴。網友紛紛感嘆,原來,「輔導娃寫作業的崩潰不分國界」。
  • 輔導作業不需要崩潰!不願寫!不會寫!寫得慢!孩子不愛寫作業,媽媽怎麼辦?
    因為寫作業的問題,一些媽媽經常被氣到崩潰!大吼,咆哮,甚至一度情緒失控!不過任憑媽媽耐心教導也好、大發脾氣也好,孩子還是絲毫沒有變化,他們就是不願寫、不會寫、寫得慢,怎麼管都起不到多大作用!今天我們如果還是按照這個思維去培養孩子,在孩子小時候也不去輔導他寫作業,可能會產生一些問題——孩子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進度、成績不如別的孩子好、自信心下降,嚴重的甚至逃避上學……所以說,陪伴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如果我們從最初就「缺位」於這個陪伴,很可能會錯過孩子學習習慣、親子關係培養的最好時機。其實,父母輔導初入學或小學低中年級的孩子寫作業是一種義務,也是一種責任。
  • 被孩子氣哭!有一種崩潰叫輔導孩子寫作業
    現在的父母,太南了!為了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大家紛紛使出了吃奶的勁。,輔導孩子寫作業。嶽雲鵬為讓孩子好好學習出高價找輔導老師尤其是平時溫柔理性的爸爸,在輔導過程中心態逐漸崩潰畢竟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 九成家長輔導孩子作業崩潰,北京家長最煩心,四川家長最平和
    2019年,家長輔導作業崩潰的新聞屢上熱搜,「漸進式崩潰」、「綁手式崩潰」等都反映了家長輔導作業遇到的困境。近日,小猿口算聯合果殼調研了兩萬名家長的數據,評選出《2019年最令家長崩潰的十大行為》並給出專業的指導意見,力圖幫家長疏解輔導作業這一難題。
  • 「輔導作業一時氣,一直輔導一直氣」,輔導作業21世紀的新難題
    "小時候,我們被你輔導作業。""長大後,你看我們輔導作業。"不少家長,對輔導孩子作業時的崩潰感是感同身受,一談起這件事可謂是訴不盡的苦。而最近的一則新聞,更是引發了家長們對於輔導孩子作業的"同理心"。事情是這樣的,一位媽媽在輔導女兒寫作業時氣得抓狂,而一旁的外公外婆卻樂壞了。原來這對外公外婆早在23年前,在輔導這位媽媽寫作業時已經體驗過同樣的崩潰,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現在還留有當時寫下的一封家書,原來他們早在23年前就"期待"著女兒輔導孩子作業的情景了。
  • 輔導孩子作業崩潰現場: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出門別說我是你爸爸!」這些話可以說是當代父母的真實寫照了,讓人忍不住笑出聲的同時,也感到心疼。現在,就讓我們直擊「家長輔導孩子作業崩潰現場」,領略一下家長們的風採。
  • 媽媽輔導孩子作業竟崩潰大哭,爸爸道出父母心聲
    親貝網小編最近從社交平臺看到這樣一個視頻,這是一位山東東營的網友,視頻裡是無數家庭中常見的一幕——輔導作業。視頻裡正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媽媽,因為太過崩潰,竟然趴在床上大哭。孩子的房間可謂狼藉一片,到處扔滿了書本和文具。看見媽媽哭,孩子也躺在房間門口的地上,一直委屈得哭。孩子的父親把這一幕錄了下來,並且告訴大家,其實妻子和孩子的感情非常好,只是到了輔導作業的時候,家裡就會變得雞飛狗跳。
  • 告別恐輔症 這才是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正確方式
    具體臨床表現為:原本溫柔知性、仙氣飄飄的媽媽,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從淑女變潑婦,練就獅吼功絕技;名牌大學畢業、知識淵博的爸爸,教孩子十以內的加減法,竟教到自己懷疑人生。前面講的內容看似玩笑,但實際上輔導孩子做作業確實成了不少家長最頭疼的事,用盡了各種方法,孩子做作業依舊拖沓,知識點教了一百遍還是學不會,於是瞬間火冒三丈,甚至有想打罵孩子的衝動。
  • 媽媽因為輔導孩子作業崩潰大哭,你會因為陪孩子寫作業而發火嗎?
    每天在「雞娃」群裡,很多媽媽兩三句話就會扯到陪孩子寫作業的問題上來。有很多媽媽困惑地問:「到底要不要陪孩子寫作業?」,有的媽媽問:"現在孩子上小學,還能輔導一下,等孩子上中學了,咱們還能輔導得了嗎?輔導不了啦又該怎麼辦?
  • 陪孩子寫作業引吐槽 老師推薦步步高家教機
    對於陪孩子寫作業,家長們有很多的酸甜苦辣,最近很多關對陪孩子寫作業成為很多家長的吐槽,引起了很多父母的共鳴。例如傳播最廣的一個描述是「晚上10點多,從樓上傳來一個女人的咆哮聲:『什麼關係?什麼關係?說!到底什麼關係?』我那顆八卦的心瘋狂地跳躍起來,趴到窗臺上支起耳朵認真地聽著下文。
  • 輔導作業就崩潰? 孩子做作業時,家長到底該怎麼做 | 寒假特供
    寒假到了,假期作業這個大難題又得要家長操心了。有句話叫:「不輔導作業母慈子孝,一輔導作業雞飛狗跳。」如果收集家長們帶娃過程中的崩潰時刻,輔導作業一定是高頻率被提及詞。前不久就有這樣一條新聞,一位上海的父親輔導功課時情緒失控怒點作業本,差點把鄰居家燒了。還有上周,相聲演員嶽雲鵬也在微博向網友絕望發問:「你們輔導作業也崩潰嗎?」
  • 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父母善用"強化物",巧妙破解輔導難題
    寫作業可以說是一個世紀難題了,家長們也都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相信也有不樂意寫作業的經歷。到了自己做父母,知道了學習的重要性,看到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的,不免會擔心孩子的未來。而且,發現孩子把作業拖到最後一天,加班加點的趕作業,家長們更是心疼不已。尤記得這樣一則新聞,因為孩子沒寫寒假作業,父親就大打出手,甚至拿出了菜刀。
  • 最大的劫數是輔導孩子寫作業?其實不然,是劫數還是幸福在於父母
    孩子的作業一直都是各位父母心中的痛啊,每次給孩子輔導作業的時候,都會有種要被氣死的感覺。一直以為,只有我們普通人才會有這樣痛苦的體驗,不過,在看完《你好,媽媽》這檔節目以後才發現,原來,明星父母同樣逃脫不了這樣的折磨。在節目裡,陶虹談起了自己陪女兒寫作業時的經歷:&34;,相信陶虹的這番話肯定會引起大多數媽媽們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