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決定你人生能走多遠、飛多高的,不是能力,而是這2個字

2020-12-25 遼寧臺奇趣百科

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很多人認為能力是最重要的,有了能力才能有成就。但實際上,想要在社會上有一席之地,能力固然重要,但卻不是唯一的因素。決定你人生能走多遠、飛多高的,關鍵就在於兩個字——志向。

心學大師王陽明曾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在王陽明看來,志向是完成一件事情的第一要務。想要成就一番事業,第一件事就是要立志,沒有志向的人,成不了事。有能力卻沒有志向的人或許能夠一時風光,但是很快就會沉寂下去。

志向決定上限

一個人想要做成一件事,一定要有志向。志向決定著你努力的方向,志向的大小決定人生的高度和上限。

從一個人的志向就能看出他今後將會有多大的發展。有志向的人,會會沿著自己志向指定的方向做出努力。因為有了志向,就有了方向,有動力,往往更容易成功。

那些成功的人,一定是心中有夢想,有志向的人。就像王陽明雖然在會試中兩次落榜,但他並不因此氣餒,因為他從小的志向就是成為聖賢,而成為聖賢必然要經歷磨難。

諸葛亮說:「志當存高遠。」人的行動總是被意志、理想所決定和支配,成大事者需先立大志,意志一旦樹立,就會變成行動的方向和動力。

只有堅定而強烈的志向才最有力量

人的潛力是無限的,內心有強烈的渴望才能有足夠的動力。志向給了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的清晰的目標,讓我們可以為之努力。但是沒有志向的人通常也沒有強烈的願望,他們認為自己目前所擁有的生活已經是自己所想要的了,從此安於自己的舒適圈,失去上進心,這樣的人是不會有成就的。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努力當然很辛苦,但是世界上沒有白得的東西,有了志向,唯有內心有強烈渴望的人才會更有力量去做。

人的一生,就應該讀一讀王陽明

當你內心浮躁,難以平靜之時,或者當你遇到困境,難以逃離之時,不妨看一看《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這本書詳細地介紹了王陽明傳奇的一生和其卓越的學習思維。讓你擁有超越自己的勇氣,在人生不同階段去品讀,都會讀出新的感悟。越早讀它,對你的思維方法提升越大。

王陽明心學自誕生以來,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影響了中國,更影響了世界!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閱讀王陽明知行合一,不僅能學習到他的智慧方法,而且能夠幫助自己少走很多彎路,讓你的人生充滿智慧與豁達。

相關焦點

  • 王陽明:決定你人生走多遠、飛多高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
    王陽明:決定你人生走多遠、飛多高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王陽明(1472-1529),明朝人,名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年輕時築室習靜于越之陽明洞,遂號陽明。王陽明是明代心學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能在明朝那個年代達到了別人難以及其的高度。
  • 稻盛和夫:決定你人生走多遠、飛多高的,並非能力,而是這2個字
    改變自己心態的瞬間,人生就出現了轉機。」——稻盛和夫這不知從何時起,整個社會都在加速運轉,每個人都像開了二倍速一樣的在生活。大家開始談金錢、談權利、談人脈、談能力,很多人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信念」二字。
  • 稻盛和夫:決定你一生能走多遠、飛多高的,並非能力,而是這2字
    在當今社會,很多人都認為決定自己能走遠的是能力,或者是人脈,但其實,很多人都忽視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信念。有人會問:信念有什麼用?但如果你知道日本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故事,你可能就會理解信念對於人生的作用了。
  • 王陽明:決定一個人的高度與格局,並不是能力,而是內在的志向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決定一個人是否有出息,內心是否強大,並不是能力。能力是一種後天學習的東西。真正決定一個人是否大有出息,往往是我們內在的志向。一個人的內在志向會驅動我們努力,直到我們變成自己想要的人。擁有了志向,就沒有你攀登不了的高山。王陽明曾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這句話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想要做出一番事業,就先要學會立志,否則就會一事無成。
  • 稻盛和夫:決定你一生走多遠、飛多高的,並非能力,而是這二字
    ——稻盛和夫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很多人都在談業績,談能力,但卻忽視了一點,那就是信念。也許有人會對此不以為然,認為信念能頂個什麼用,但如果你了解了「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人生經歷,你就會發現,事實確實如此。
  • 稻盛和夫:決定你一生能飛多高、走多遠的,並非能力,而是這二字
    稻盛和夫認為:「這一切或許該歸功於我一直秉持的『信念』二字。」信念決定上限在稻盛和夫看來,執著而強烈的信念是成功的基石。信念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導向,在人越是落魄的時候,它越能凸顯價值,激發出你難以想像的潛力。在順風順水的環境中,能讓人覺得可靠的那些能力突出的人,在絕境中並不會讓我們感到驚喜,反而是平時有點傻氣和固執的人更能讓我們刮目相看。因為有著強大信念,認定了目標就會一直往前走,相信自己可以成功便不會動搖。
  • 決定你人生高度的,從來不是學歷,而是內在自我探索的能力
    當你懂得進行自我探索的時候,你才會不斷覺醒,看到更大的世界,擁抱更多的機會。 自我探索能力,往往決定我們能走多遠,更決定我們人生高度,具備這項能力的人,往往人生不會設限,而是藉由自我探索,一直在精進自己。人生的高度與我們自我探索能力息息相關,當你懂得持續探索的時候,往往也意味著成長永無止境。
  • 王陽明:改變人生的不是道理,而是習慣
    聽再多道理,也過不好這一生。因為再多的道理,聽了也是別人的。只有把道理化為行動,行動養成習慣,人生才能真正改變。阿里巴巴曾經陷入危機,整個團隊上下都在尋找新的出路。只要你堅持二十一天,把讀書和運動成為一種習慣。習慣的力量會推著你往前走。習慣是克服惰性最好的法門。很多優秀的人不是因為毅力多強,天資多高,只是因為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養成了許多良好的習慣。王陽明說,變化氣質,難在克服習氣。要改變一個人,變化他的氣質,最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 父親決定了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了孩子飛多遠
    父親能帶領孩子拓展視野、提升格局,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能讓孩子擁有道德品質,決定孩子能飛多遠。父親起著榜樣作用對於孩子而言,父親往往起著榜樣的作用。有心理學家發現,孩子在12歲以前都會把父親當作自己的崇拜對象,會把父親看作力量與智慧的象徵。
  • 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而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而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而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偉大的愛國主義戰士,「國母」宋慶齡曾經說過:「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響最深。孩子長大成人以後,社會成了鍛鍊他們的環境。學校對年輕人的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人生低谷時,修煉好24個字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人生低谷時,修煉好24個字。這24個字就是王陽明提出的12種2字「心學」。「心學」是王陽明的聖人之學,男人慾成大器,能力次之,修煉好「心學」這兩字,能少走不少彎路。那麼,我們又該如何修煉好」心學「這兩個字呢?
  • 王陽明:男人如何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人生低谷時,記住24個字
    王陽明一生成就斐然,不僅做到了文人的最高志願「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還和孔子並稱為「聖人」,而他的一生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王陽明第一次、第二次參加科舉都沒有通過會試,第三次他才考過。王陽明認為人在低谷時,能力不是唯一,只有做到這24字才能走出低谷成就大器。
  • 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其後入朝為官,在政治事務中表現出不亞於其父親的能力。而且相對母親而言,父親一般不會溺愛孩子,他們往往給孩子指明一個方向,讓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去抵達。孩子有較大的空間去發揮,也可以鍛鍊自立的能力。所以,父親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事無巨細的體貼照顧,而是指引方向的立志教育。
  • 祝愉勤:心智模式決定一個人走多遠、爬多高
    作為第三次當創業導師,畢業季上回想起同學們歷經無數的困難,我寄語四個字「堅韌不拔」。心智模式決定一個人走多遠、爬多高一個人的目標越高遠,需要持有的思維方式越高遠。我們所有的表現,你的行為、你的言語、你的形式,它其實是冰山上的一部分,實際上最重要的是冰山下的心智模式。
  • 王陽明:真正改變人生的不是道理,而是習慣!【儒家】
    」意思是,要想真正掌握一件事,光學不做是不可能的。穿上鞋子才知道哪裡夾腳,梨子吃了才知道是酸是甜。別想太多,行動起來,縱然華麗地跌倒,也勝過無謂的徘徊。那時的鍵盤屬於機械結構,由於打字員太熟悉常常打字很快,導致鍵盤卡鍵。因此後來有人把這26個字母的順序打亂,還把經常用的那幾個字母掉了反方向。這樣下來使用極不方便,也就大大減慢了人們打字的速度。慢慢地人們習慣了這樣的設計編排,如此彆扭難以操作的鍵盤也就使用到了今天。
  • 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父親的格局決定孩子能飛多高孩子有較大的空間去發揮,也可以鍛鍊自立的能力。所以,父親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事無巨細的體貼照顧,而是指引方向的立志教育。一個好的父親,一定要在格局和立志上為孩子做好榜樣,這在未來將會決定孩子所能抵達的上限。
  • 王一博的逆商有多高,決定孩子人生高度的,不是IQ、EQ而是AQ
    這樣的人不僅是高情商,更是高逆商,而且高得可怕,當然這裡的可怕不是真正的可怕,而是指他們都會很優秀,讓你不得不佩服他。正如有人評價:「王一博不是因為粉絲這麼多而努力的。而是因為努力,才有這麼多粉絲的。」02 逆商決定了人生的格局和高度。智商和情商,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石,而逆商則決定了人生的格局和高度。
  • 你知道嗎?父親決定孩子飛多高,而母親決定孩子飛多遠
    在家庭教育中,父親是孩子的榜樣,父親的格局往往決定著孩子未來能抵達的高度;在父愛中長大的孩子,有很強的安全感,自信陽光,敢於嘗試,敢於突破,往往有著更高的上限。父親的格局決定孩子能飛多高有心理學家指出,在孩子12歲之前,往往會把父親當成自己的偶像。孩子對父親往往有一種強烈的崇拜之情,把父親當成智慧和力量的象徵。
  • 決定你走多遠的不是你的原生家庭,而是你的努力
    現在的人都羨慕王思聰有個首富的爹,說王思聰努力沒人信,去查查他雅思考試的成績,出生那樣的家庭讀書還那麼用功,別再逼逼了,不如去好好看看書多背幾個單詞,就怕人家出生比你好還比你努力。再來看劉強東馬雲,都是出生在農村,都是憑藉自己的努力闖出一番天地,擁有今天地財富和地位。所以說,決定你成功的,不在於你出身什麼家庭,在於你自己的努力和行動上。
  • 心理學:決定你人生成敗的不是情商,也不是智商,而是這種能力
    唐若心學原創文章,違者必究你或許聽說過「上山容,易下山難。創業難,守業更難。」如果你留心身邊的事兒,你會發現很多有著一手好牌的人,將自己的人生打了個稀巴爛,反而一些出身普通智力平平的人將自己的人生經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