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文化需要積澱
學風需要傳承
好的老師,好的學校
都需要時間的積累
今天
我們繼續推出「校長說」系列
由玄武各校的校長們
親自向我們講述他們的教育理念
林啟紅 南京市第九中學書記、校長
南京九中因高質量教育被稱為最具成長性高中,今年又被批准面對全市招生。同時據我們所知,九中學生又是相對比較快樂的,請問這是城市高中模式的作用嗎?
林校長:我覺得這確實和我們的城市高中模式相關。不同地域的孩子,有不同的特點,也有和其相適應的教育方式。城市的孩子視野廣闊、興趣廣泛、思想活躍、民主意識強烈、個性特徵鮮明,九中基於城市學生特點和需求,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充分挖掘城市學生優勢,在此基礎上針對性地施教,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辦學業績年年受到南京市教育主管部門表彰。近五年來,在南京市高中教育發展性評估中,三次獲突出貢獻獎,多次囊括所有獎項。
以學定教、量體裁衣是九中近幾年教學制勝的法寶。三個關鍵詞:情感教育、深度學習和精準教學。第一,進入九中的孩子,成績不是最優秀的,但智力和能力不差,習慣、意志、動力不足。多年來,我們一直採用「情感與方法的教育」貼近學生施教,通過情感教育讓學生想學、要學,再通過方法教育,如閱讀分析法、自主建構法、定式答題法等,讓學生學的輕鬆、學的有效,事半功倍。第二,近兩年學校大力推動深度學習,專門安排了每天一節深度學習課,讓學生們自主整理、討論交流學習內容,培養他們自主建構、系統思考的能力。第三,配合學生的深度學習,學校教學部門努力完善集體備課制度,藉助智學網和大數據,推進教學精準化、學習個性化,減輕學生負擔,留給學生更多獨立思考的時間。
學校還堅持打造高品質德育課程塑造學生,精心設計德育課程和校本課程。針對城市學生普遍存在的理想信念缺失的問題,學校成功申報了江蘇省品格提升工程,打造「兩廳一中心」,設計五大行動實施理想信念教育。新高考背景下,努力推進「測評—課堂—體驗」為核心的生涯規劃項目。學校還逐步形成了品牌德育活動,設計精緻的開學典禮、別出心裁的勵志行走活動、月光下的金秋詩會、櫻花雨下的弘光杯、激情澎湃的助力高三學子活動等,都成為學生最為期待的活動。我們堅持開發高質量校本課程涵養學生,近百種精品課程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發展要求,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最大限度地實現了課程的育人價值。諸多社團更在全市享有盛譽,卓爾不群的社團成了莘莘學子激發潛能、展示才華、揮灑汗水的地方。在「博雅尚美」校訓的浸潤下,學生學業優秀,氣質高雅,身心健康。
社會上一直有這樣一種說法,九中是南京最溫情的學校。請問九中為什麼有此美譽?
林校長:教育並不是校長一個人的事情,要辦好一所學校,要充分發揮好師生、家長、社會的合力才行。學校始終將師生的事作為最重要的事,學生、家長和老師有什麼事,只要是合理訴求,都會在第一時間得以解決。為了讓學生與閱讀零距離,學校將圖書館搬到了教室,讓學生在需要的時候觸手可及;為了讓技術更便捷地為學生所使用,在圖書館、走廊、操場上,學生隨手可以通過觸控螢幕閱讀、上網,了解這個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
九中食堂尊享南京市中學「第一食堂」的美譽。食堂引入競爭機制,不僅提高了菜品的質量,價格也很親民。菜品豐富,應有盡有。最令高三學生難忘的,是每逢大考學校提供的免費營養湯、酸奶和水果,告別學校的孩子們說起來都格外動容。校長信箱,不僅解決了學生、教師、家長關心的問題,也讓他們了解了學校的政策規章和管理理念,進而積極地為學校發展建言獻策。學校的付出,也得到了格外的回報,九中學子對母校的感情格外深,九中有江蘇省和南京市第一個由校友捐資設立的教育發展基金會,校友出資500多萬用來獎勵優秀師生。除此以外,學校領導在校內實行的「一月一提案制度」、「校級領導調研日」,以及將扁平化管理進行到底的「三處室聯繫年級制度」等,都充分調動了每一位師生員工管理學校的積極性。學校還通過各種辦法對績效突出的教師進行精神和物質激勵,「感動九中年度人物」「最美女教師」「優秀班主任育人獎」「博雅年度教師獎」「愛心(厚生)教師獎」……深受學生和家長擁戴的德藝雙馨的好老師不斷湧現。
每個高中幾乎都有自己的特色精英班,請問九中有這樣的班級嗎?這個班級有什麼辦學特色?績效如何?
林校長:九中的東大英才班就是學校的特色精英班。
首先從組班方式上,中考成績位居南京市中考4000名左右的考生,錄取後直接編入東大英才班,如有剩餘名額,入學後通過分班考試擇優進入。
其次從班級建制上,東大英才班的班制原則上三年保持不變,每學年可從其他英才班中遴選少數學生進入。
第三,從培養目標上來看,學校想要培養的不是死讀書的孩子,而是「有為、使命、陽光、自律」的英才少年。
第四,從課程設置上,學校為東大英才班的學生打造了專屬的東大英才課程,為衝刺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做好智力和非智力等諸多方面的準備。比如,利用附中的便利,帶孩子參觀東大實驗室、邀請東大的教授給孩子們做講座、與東大合作的追夢輔導員制度,請東大的大學生做東大英才班的輔導員等等,讓同學們從進入高中起樹立考取東大的信念。
第五,從發展前景來看目前在校的三個年級的「東大英才班」發展態勢良好,歷次市區統考語數外均分在玄武區所有高中班級中保持前三。2019屆東大英才班,學生全部達本一線,均分375.8分,6人390分以上,15人385分以上。目前在校的2020屆高三高分段學生表現突出,我們期待著他們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出亮眼的成績。
中高考在即,林校長提醒面臨中高考的學生們:隨著考試的臨近,複習的深入,學業負擔可能會更重,這時我們拼的不僅是智力,也是體力,還有意志力,甚至還有運氣。同學們要做好全方位的準備,比如參加已經不多的體育鍛鍊,每餐吃飽吃好,儘量保證儘可能多的睡眠。而要保證睡眠,就要求我們抓緊點滴時間,該學習學習,該休息休息,摒棄雜念,靜下心來,以高標準要求,以平常心備考。祝全體考生在中高考中考出自己最好的成績。
南京第九中學
1925年創辦
南京市第九中學創始於1925年的震旦大學(今復旦大學)南京預科學校,已有九十多年的辦學歷史。經過一代代師生的努力,南京市第九中學已成為江蘇省重點中學、江蘇省首批四星級高中、國家級示範高中、江蘇省模範學校、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教育工作先進集體、首批江蘇省國防教育示範學校、南京市依法治校示範校、南京市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單位、南京市書香校園、獲南京市五一勞動獎狀。
學校秉承以「新博雅教育」為核心的辦學理念,著力培養廣見識、雅氣質、會思想的人,堅持創造適合城市學生發展的高質量教育的辦學方向和培養會思想的人的辦學目標。
學校在職特級教師3人,90多人被評為省、市、區名師、學科帶頭人,15個教研組被評為南京市先進教研組,學校是江蘇省中學物理教學研究基地學校,江蘇省普通高中課程基地示範學校,江蘇省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重大項目《普通高中新型生涯教育研究與實驗》合作實驗學校,江蘇省金鑰匙青少年科技教育先進學校;擁有玄武區名師工作室(中學物理),玄武區名校長工作室。
學校進一步完善課程體系,開展教與學方式轉型研究和增效減負的教學改革;加強學生個性化學習和資優生培養的研究,積極構建適合學生成長的育人方式。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連年大幅度攀升不斷實現新突破,多次獲得南京市教育教學最高獎——突出貢獻獎。
學校藝體特色鮮明,文藝中心被命名為「南京市中學生文藝中心」,被評為「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江蘇省音樂課程基地」,文藝中心多次在全國、省、市藝術展演中獲一等獎的好成績。學校男子籃球隊為江蘇男子籃球隊和重點高校培養輸送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籃球人才,每年參加江蘇省及全國中學生運動會籃球賽,多次代表中國參加世界中學生籃球比賽,並取得佳績。